[转]从《棋王》看象棋与人的精神(二)

(2009-04-26 20:50:08)

1山东山束第二章.象棋、生活与人的精神境界

由于象棋的发展离不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积淀,所以我根据自己习弈多年的一些经历,冒昧地提出将象棋精神境界分为兵家、儒家、道家三重境界。这里需要解释两点,一是本文对兵家、儒家、道家三种学说并无褒贬之意,实则在我看来,道家思想与象棋同根同源,是最可能符合“象棋的最高境界”的学说;二是所提到兵家、儒家、道家三重境界并非严格独立,可能出现交融情况。我深信学术界的一种说法,认为棋是同源的,中国象棋、国际象棋、围棋都共同起源于中国,共同有中国传统文化所孕育。棋理相通,它们的内在精神也可以共同由中国传统思想来诠释。

1.多算者胜——象棋与“兵家”境界

《象棋的故事》中描述了这样的细节,一群象棋爱好者共同商讨棋局来对抗世界冠军岑托维奇的精彩场面。“面对着这一眼就看得出来的战机,我们心里当然并不踏实;我们一致怀疑,这争得的优势,弄不好还会是岑托维奇有意扔给我们的钓饵,因为他看棋比我们远多了。然而,尽管我们一起绞尽脑汁探究商讨,我们也弄不懂这不露痕迹的妙着”[20]。尽管“三个臭皮匠,赛过一个诸葛亮”,而众人的计算能力只能在横向扩展却无法在纵向累加,计算深度远远无法与世界冠军相抗衡。

文本中的那位国际象棋大师岑托维奇,是一位背负一副象棋,在世界这个棋盘上自我放大的桎梏者,在我看来,他其实是“象棋机器”的象征,就好像目前发展如日中天的象棋对弈电脑软件一样。他“完全是精神王国的化外之民”[21],在生活其它方面智力低下,缺乏想象的能力,却在象棋方面智力单向发展。“可是,怎么使劲都无济于事,都讲解了百十次的那些文字,米尔柯(即岑托维奇)眼看着也还是生生的。那怕是极简单的课业,他那转动不灵的脑子,也没有能力去掌握,都十四岁了,算个数什么的,他还得靠扳指头来帮忙。读书看报,对这半大小子来说,还吃力得很”[22],。他虽然在生活各个方面智商极低,但是在象棋方面表现出来的天赋却强得惊人,第一次下棋就赢了一位棋友,并且一而再再而三地击败俱乐部的象棋高手,车轮战也大有斩获,引起整个小城的轰动。上述他的那些奇怪的表征,正如电脑一样。“那些凌厉无比的国手,在天资、勇气和想象力方面,一个个都无可比拟地高于他,然而都败在他韧性冷峻的逻辑推理之下”。岑托维奇花了半年时间就掌握

棋艺的全部诀窍。他的棋风具有稳健、韧性冷峻的特点,棋艺境界体现为一种“兵家”的精神境界。

“兵家”学说,在我看来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战术”和“战略”两部分。对于中国传统兵法,《汉书·艺文志》有“兵书四门”[23]之说,即“兵权谋”、“兵形势”、“兵阴阳”和“兵技巧”。其中“兵权谋”和“兵形势”同属计谋,北京大学中文系李零老师认为权谋是大计,即战略,形势是小计,即战术;“兵阴阳”讲述天文地理;“兵技巧”则包括兵器、武术等方面。其实所谓的“权谋”大计也并非真正的战略,它讲求“以奇用兵”,对战术的综合性要求较高。一言以蔽之,它是具体战术的抽象化罢了。显然,传统兵法重战术轻战略。

“兵家”思想境界常见于水平不甚高的棋手之中。我在求艺初期便深深思索过这样的问题:象棋,双方对称而且对等的一十六颗棋子都耀眼地摆在四四方方的棋盘上,并且具有先后双方都公平的象棋规则。和扑克牌不同,对弈的双方都能够清清楚楚地看到对方的每一颗棋子和它们在棋盘上的移动轨迹。那么究竟应该是怎样一种神秘的因素决定了对局双方的差别,导致在一目了然的棋盘上具有很明显地水平差异而分出优劣胜负呢?俗话说,象棋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样的方寸战场上,我国古代著名的兵法著作给象棋的战术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从浅层次来看,高手能够计算得更加深远,诱使计算能力相对较弱的对手跌下自己有意或无意设好的陷阱中计受骗局势亏损,于是奠定优势,争取棋局的胜利。这就是“计算说”,认为计算能力决定一切。“计算说”其本质是一种重战术轻战略的思想。

和传统兵法一样,传统的象棋棋艺重战术,重计算。兵法云:已之不可胜者,守也;敌之可胜者,不守也。先为已之不可胜再为敌之可胜。当出现战胜对方的机遇时要兵行诡道,力求一击致命,速战速决。象棋与国际象棋亦大致是如此。最终目的都是克敌致胜,不管过程如何,只要达到这个目的就是胜利。表现在只要将死对方就能赢得比赛。纵观象棋发展史,从北宋时期象棋定型为现在我们所见到的象棋开始,几乎同时便有了象棋谱[24]。从目前据可靠的版本和资料证实的中国最早的一部象棋谱,现已失传的北宋时期尹洙《象戏格》[25],到明清时期象棋杀局大全《适情雅趣》[26]、全局谱《桔中秘》[27],直到中华民国时期《象棋谱大全》[28],无不讲求依靠完美的战术手段组合来达到置对方统帅于死地的终极目的。《自出洞来无敌手》[29]更认为只要将所有战术组合熟练于胸,便可达到棋艺天下无敌之境界。

《孙子·势篇》中说:“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三十六计》第一计“瞒天过海”云:意思是说防备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让人斗志松懈,削弱战力。[30]秘计往往隐藏于公开的事物里,而不在公开事物的对立面上。非常公开的事物里往往蕴藏着非常机密的计谋。在象棋中由于错觉和疏忽,经常可能丧失优势和主动权,因而有计划地造成敌人的错觉,给予不意的攻击,是造成优势和夺取主动的重要方法。[31]如图形势,是1966年全国赛上海胡荣华对广东陈柏祥鏖战至第14回合演变而成。从第15回合开始,红方兵九进一开始使用“瞒天过海”之计。以下着法:车3平7,兵九进一……弃马挺兵“过海”,明为不愿落后手而无奈弃子,实则“以利动之,以卒待之”。将秘计隐藏在暴露的事物里[32]。接下来……车7进3,兵九进一马1退3,兵九平八车2平3,兵八进一炮3平4,兵八平七,红方“瞒天过海”计策成功,得回弃子,大占优势。红方从第15回合兵九进一开始,在黑车的眼皮底下强行渡河。黑方第16回合车7进3吃马中了“瞒天过海”之计。在黑方当时眼中,“马”的价值远远高于一只“过河兵”,于是放任“红兵”在自己眼皮底下渡河。后来我们所看到的局势便一环扣一环,无可抗拒地发生了。“瞒天过海”的兵法运用,常常是着眼于人们在观察处理世事中,由于对某些事情的习见不疑而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了疏漏和松懈,故能乘虚而示假隐真,掩盖某种军事行动,把握时机,出奇制胜。红方计谋成功,大占优势,并倚仗这优势长驱直入,取得了这盘棋最后的胜利。

战术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计算力o的问题,“计算说”认为棋艺水平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计算能力。“我们学校与旁边几个中学常常有学生之间的象棋厮杀,后来拚出几个高手。几个高手之间常摆擂台,渐渐地,几乎每次冠军就都是王一生了”[33],王一生最初的棋艺提高途径是和旁边几个中学的高手切磋,这时的他不可能有很高深的理论指导作为棋战的基础。夺取冠军的主要在于他“常常厮杀”,对各种战术手段运用自如的缘故。在兵法的介入之下,象棋和战争是如此惊人的相似,它们拥有的惟一相同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即是兵不厌诈。

2.人生如棋——象棋与“儒家”境界

人云“人生如棋”,亦云“世事如棋”,棋与生活本身就很难分开。

1987年,曾导过多部优秀影片的著名导演滕文骥[34]将《棋王》搬上银幕。电影《棋王》开演之前,银幕上出现了一个在影视界毫不起眼的名字——本片的技术顾问何连生。他的真是身份是一名中国象棋大师,也是小说《棋王》的原型,阿城的小说就是根据他当知青时候的一段事迹改编而写成的。

何连生1949年生人,自小在北京市长大。上托儿所时,班上两个小朋友会下棋,受熏陶,也跟着学会了下棋。1962年,进入先农坛体校学棋,师从著名的象棋大k师侯玉山。虽然和小说中不一样,他一点也不“呆”,兴趣爱好也很广泛,但对象棋非常痴迷,除了在街上下,在体校下,还上茶馆下。1964年,何连生获北京市少年象棋赛冠军。1966年,何连生初中毕业,1969年去云南插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何连生在那食不果腹的日子里,与中国决大多数知青一样,对前途悲观失望,对生活心灰意冷,除了上山放牛放马,收工做饭,别的都舍弃了。用他的话说,是:“饭都吃不饱,还下什么棋”!从1969年到1974年,五年间他没摸过棋子,直到 1974年有消息称中国将恢复棋赛。好像黑暗中见到了光明,他一下来了精神,把逃脱苦海的希望全寄托在棋上,他四下寻棋谱,找高手(当地闭塞,棋技落后,找了一溜够,才发现无出其右者),准备在未来的赛事中一显身手。他下棋的事迹在知青中广为流传,被阿城发掘之后,这才有了《棋王》。;

其实生活和小说很难分清。小说中,王一生对那位不知名的象棋隐士的回忆:“老头儿叹了一口气,说这棋是祖上传下来的,但有训——'为棋不为生’,为棋是养性,生会坏性,所以生不可太盛。又说他从小没学过什么谋生本事,现在想来,倒是训坏了他。”我似乎听明白了一些棋道,可很奇怪,就问:“棋道与生道难道有什么不同么?”王一生说:“我也是这么说,而且魔症起来,问他天下大势。老头儿说,棋就是这么几个子儿,棋盘就是这么大,无非是道同势不同,可这子儿你全能看在眼底。[35]天下大道其实就是如此,棋道与生存之道道原本就没有什么区别。对于“'为棋不为生’,为棋是养性,生会坏性”,何连生大师有这样的解释k:“我原来下棋只是玩儿,后来为了'逃离’那个环境,下棋成了跳板,成了职业,得靠它养家糊口,成了这棵树上的虫子,只能钻这块木头,还得使劲钻……”对于将下棋作为爱好(即“为棋”)和将下棋作为职业(即“为生”)他还作了这样形象的比喻:“下棋有点儿像逮鱼:你爱钓鱼,是钓鱼爱好者,打算一大早儿去钓鱼,起来一看天儿不好,得,不去了,回屋接着睡;即便去了,骑了一百多里地,守在水边儿钓了一天什么也没钓上来,得,拍拍屁股回去了,也不觉得十分失望,因为你注重的是这个过程,乐在其中了。但是,如果你是一个渔民,你靠钓鱼为生,你钓不上来你就得饿着,而且你的老婆孩子都得饿着,这对你对你全家都是十分痛苦的事……”[36]下棋是一种陶冶性情的文化活动。钻研象棋应该本着对棋本身的热爱,而不是用它莱换取一些物质的东西。当下棋“为生”了之后,人的精神境界会发生改变,而这个变化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棋手往更高一层水平境界上发展。

不管是在戏里戏外,大师何连生和“棋王”王一生,他们的棋海生涯都与这个社会是息息相关的。象棋的艺术和棋理折射着儒家精神,在对弈过程中总是积极进取,寻求进攻,表现出积极的“入世”态度。象棋水平中有这样一种境界,是因为处在这个阶段的棋手下棋循规蹈矩,颇有法度。象棋的敌我阵地,棋子位置,作用和行走路线的不同,暗合着儒家的社会秩序和等级伦理;在儒家的等级社会观中,国君是最高统治者,因而象棋是以制敌帅于死地而胜;象棋尚刚,要求积极拼杀作战,驰骋沙场的战将多大刀阔斧纵马驰车,攻城略地,不惜战死。象棋教人生自强不息,给人以积极进取的启示。

从棋艺上看,当单纯依靠战术无8&&i法在对弈中占据明显优势的时候,当千变万化的棋局让人看不清摸不透,困扰着棋手们的时候,人们开始反思。既然象棋的规则是一定的,我们可以大量总结象棋的规律,得出一般性结论,然后按图索骥,就可以避免下错棋了。人们也为之努力尝试。从象棋发展史上来看,当人们对象棋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进行总结,寻求规律,以期提高水平。明朝《棋经论》[37]乃是当时集大成之作。

洪迈《桔中秘·全旨》[38]全文如下:“棋虽曲艺,义颇精微,必专心然后有得,必合法然后能超。大抵一局之中,千变万化,有难殚述,然其妙法,必不能出乎范围。如:顺手炮,先要活车;列手炮,补士要牢;入角炮,急使车冲;当头炮,横车将路;破象局,中卒必进;解马局,车炮先行;巡河车,赶子有功;归心炮,破象得法;辘轳炮,抵敌最妙;重叠车,兑子偏宜。鸳鸯马,内顾保塞;蟹眼炮,两岸拦车;骑河车,禁子有力;两肋车,助卒过河。正补士,防车得照;背士将,忌炮来攻。弃子须要得先;捉子莫教落后。士象全,可去马兵;士象亏,兑他车卒。算隐着,成杀局方进,使急着,有应子宜行。得先时,切忌着忙;失车后,还叫心定。子力强,局中寻胜;子力弱,即便寻和。此局中之定法,决胜之大略也。有能详察于斯言,参玩图势,则国手可几矣!”

由此可以看出,“儒家”境界已经将象棋理论提升到相当的高度。《棋经论》将象棋战例中各种战术总结成一套严密的攻守系统,“有能详察于斯言,参玩图势,则国手可几矣!”更是让人循规蹈矩地遵循这一套系统行棋。 “儒家”的境界在总结了各种象棋战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弈棋中需要遵守的法度,便如封建社会统治者利用儒家思想建立起一整套关于人与人相处的礼仪和社会关系一样。而现实生活中的棋手们在“世道”的影响下,将自己的精神境界注入到棋道中去,就形成了棋艺的“儒家”境界。

3.道法自然——棋与“道家”境界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阿城非常推崇道家思想,他文中的王一生下的棋颇具道家棋风: 后发制人。王一生的精神气质也渗透着道家文化的精髓, 率性而为,随遇而安, 不事外求, 不假人为, 一切都自自然然, 从不刻意贪求。《棋王》中的王一生显然是一个已经参悟了“道家”境界的象棋高手。前文已经叙述过,阿城非常推崇道家思想,他以入世的精神理解道家精义,使之世俗化、伦理化和心理化。因此, 阿城作品中的“道”, 少有玄虚味道, 多了人间气息。王一生下的棋颇具道家棋风: 后发制人。王一生的精神气质也渗透着道家文化的精髓, 率性而为,随遇而安, 不事外求, 不假人为, 一切都自自然然, 从不刻意贪求。

王一生的棋艺水平之高,并非完全来自于勤加练习,刻苦钻研,还来自于一本神奇的书对他的启迪。“……又说咱们中国道家讲阴阳[39],这开篇是借男女讲阴阳之气。阴阳之气相游相交,初不可太盛,太盛则折,折就是'折断’的'折’。我点点头。'太盛则折,太弱则泻’。老头儿说我的毛病是太盛。又说,若对手盛,则以柔化之。可要在化的同时,造成克势。柔不是弱,是容,是收,是含。含而化之,让对手入你的势。这势要你造,需无为而无不为。无为即是道,也就是棋运之大不可变,你想变,就不是象棋,输不用说了,连棋边儿都沾不上。棋运不可悖,但每局的势要自己造。棋运和势既有,那可就无所不为了。玄是真玄,可细琢磨,是那么个理儿。我说,这么讲是真提气,可这下棋,千变万化,怎么才能准赢呢?老头儿说这就是造势的学问了。造势妙在契机。谁也不走子儿,这棋没法儿下。可只要对方一动,势就可入,就可导。高手你入他很难,这就要损。损他一个子儿,损自己一个子儿,先导开,或找眼钉下,止住他的入势,铺排下自己的入势。这时你万不可死损,势式要相机而变。势势有相因之气,势套势,小势开导,大势含而化之,根连根,别人就奈何不得。老头儿说我只有套,势不太明。套可以算出百步之远,但无势,不成气候。又说我脑子好,有琢磨劲儿,后来输我的那一盘,就是大势已破,再下,就是玩了。”[40]《棋王》中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这本“奇书”究竟是什么书,但是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它将“世道”蕴涵于“棋道”之中,深纟,,,丨得道家境界之实质。

“王一生孤身一人坐在大屋子中央,瞪眼看着我们,双手支在膝上,铁铸一个细树椿,似无所见,似无所闻。高高的一盏电灯,暗暗地照在他脸上,眼睛深陷进去,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那生命像聚在一头乱发中,久久不散,又慢慢弥漫开来,灼得人脸热。众人都呆了,都不说话。外面传了半天,眼前却是一个瘦小黑魂,静静地坐着,众人都不禁吸了一口凉气?”[41]此时,王一生已经不仅仅是在下棋了,他是在求“道”,坐忘而与外物浑然一体,“黑黑的似俯视大千世界,茫茫宇宙”,这时候,他已经完完全全融入到整个自然之中了。中国古代传统向来讲求顺应自然,人与自然合而为一。这是一种高深的境界,本文称之为棋艺的“道家”境界。愚以为,象棋最高境界即是道家的境界。

首先,我认为棋类起源于《易》,象棋和道家思想是同源的。

对于象棋的起源,学术界一直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世界范围内的象棋考古界k*o

o

p9i主要有“印度起源说”和“中国起源说”1们人类来讲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精神现象,具有多层本质:既要用到抽象思维,又要用到形象思维;既是显意识的产物,又是潜意识的参与;既是突然出现的顿悟,又是长期的苦苦思索准备的结果。棋手的常规思维一般多属于渐进和量变,创造性思维多属于质变和飞跃,而灵感则是正常认识反映过程的中断,是思维突然发生的质变和飞跃。灵感不仅是抽象思维,形象思维和实践操作思维的综合运用,而且,兴趣、情绪、感情、意识等心理因素也起着重要作用,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高度体现。任何棋手灵感的产生,如果没有棋手主体对棋的浓厚兴趣,没有强烈的喜爱,迫切的需要等感情,没有愉快,高昂的情绪,没有坚毅不拔的意志,都是不可能的。棋手灵感的产生并非一蹴而就,也存在一个思维的过程。最初思维活动在显意识中受阻中断,随后,在棋手主体强烈地思考某一着棋的思维场的作用下,调动潜意识的功能,潜意识经过孕育成熟之后,突然与显意识贯通,涌现于显意识之中,从而产生灵感――想出妙着。但棋手潜意识中储存的关于棋的信息,是未经整理和加工的,是无序的,就像一个棋手打过许多盘对局,但真正到自己下棋时,无法根据需要调动潜意识中的棋谱。潜意识中储存的棋谱棋着尽管是无序的,不易被调用的,但潜意识中储存的信息之间的联系却是自由的,不受思维定式的局限。这样,潜意识中的思维活动就可以在思维场的作用下,自由地进行碰撞,一旦碰撞到所需联系时,就可以同显意识接通,形成灵感。换句话说,就是在精神完全集中,“心斋”的状态下,产生了可遇而不可求的灵感。

棋是一种高雅的意向,弈棋的环境或是山环水绕,或是村含院围,或处亭台楼阁之中,或于小轩幽窗之下,有香花青林为衬,有啼莺舞燕相伴。故山、水、村、院、庭、轩、阁、堂、亭、窗、花、树、鸟等即为棋意向的环境类佳侣。[49]神仙般的环境自然有神仙来下棋。据《述异记》载:“信安郡石室山,晋时王质伐木,至见童子数人,棋而歌,质因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如枣核,质含而不觉饥。俄顷,童子谓曰:'何不去?’质起,视斧柯烂尽。既归,无复时人。”棋局未终,而斧柯烂尽,山中方几日,世上已千年。或许正是下棋的人与神仙般的环境融为一体,才造就了神仙般的棋艺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提倡竞争并不是象棋的本意,我认为祖先发明象棋的原意,就是让人通过下棋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以达到“和”的目的。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50]记得贾老先生曾说过,下象棋如果双方都不出错,那么最后的结果必然是和棋,相视一笑,握手言欢。看似残酷的斗争的最终目的竟然是皆大欢喜的和棋!战乃是为了不战,这是战争的规律,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为人处事的规律,这可能是祖先发明象棋时留给我们最大的馈赠吧。一个“和”字,包蕴无穷含义,阴阳、动静、去留,人世的一切都是致力于到达“和”的境界,追求一种天人合一,体悟自然真谛的理趣。

站在“道家”境界来看,棋的最大特征是“内倾”[51],即下棋就是为了透过棋枰反映自我的内心世界。在文本中,B博士终于走出了纳粹强加于他的囚室而获得了全面的自由,他面对的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他温文尔雅的举止,他与人为善的谦和,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他与新认识的朋友叙述他不同寻常的经历,他与朋友们谈论国际象棋,在这个时候,象棋只能是他与大家谈论的一个话题,一个媒体,只能是一种娱乐的形式了,因为在这个世界里已获得全面自由的他还有更为丰富的自由生活。他与岑托维奇在巨型客轮上的棋赛,实际上是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对弈,他在国际象棋上丰富的想象力和超凡的技艺和智慧超出了岑托维奇,但是当他发现自己由于精神的创伤而出现失态,果断的放弃了将要取得的胜利。这种放弃实际上是从特定条件下的自由进化为面对世界的自由。他已经明白的告诉人们,作为一个从令人窒息的空间里走出来的拥有自由思想人,已经彻底地走出了空虚的囚室。[52]经过内省、修正性格上的缺陷,籍由行棋风格而表现出来。从表面上看,棋风似乎仅是棋手对棋的理解在棋盘上的反映,不管是哪一门、哪一派,只要行得通,有道理,就可成立。其实,棋风乃是个人深层个性的表现。盖一个人心邪,则弈棋亦邪;心正则弈棋亦正。弈棋到了一定程度后,再上去的问题,还不如说是精神层次的问题。比如有些人下棋,就是一味的进攻,不知防守,是其人杀心太重,可能要学学“忍”的功夫;有些人下棋目光如豆,贪图小利,这些人可能要培养博大的胸怀才能更上一层楼。

《周易·系辞》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宇宙的变化从无到有、从浑饨到清晰、从简单到复杂。棋的双方对立分明,规则森严,契合着简单与复杂,浑饨与清晰的辩证运动。在宇宙从无到有的变化过程中,“无”蕴含着“有”,浑饨蕴含着清晰,简单蕴含着复杂。棋的内涵体现着道家的精神。隐世不出的“仙人”道长多悠然措置,黑白对峙,玩味人生。棋与外界自然、社会,与自身内在是统一协调的。“仰则观象于天,俯则察法于地。”就是这种说法的智慧结晶。

吴清源[53]认为下棋要重视战略的前瞻性:“这其实就是大智慧与小智慧的区别。刚学围棋的人不学习定式是不可能下出好棋的,他要先完成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取得小智慧。但如果一个已经复杂的人,仍然在定式上孜孜以求,他就不可能达到大智慧的境界。”在这里,小智慧指的是战术,大智慧指的是战略。吴先生进一步指出,小智慧是局部的、阶段的,而大智慧是整体的、全局的,前者是复杂,后者是返璞归真。“从简单到复杂,也是需要探索的。这如同理解小乘经需要智慧。我的意思是理解了小乘经之后,应该勇往直前地研究大乘经。我说忘记定式,其实是对后人的一种期望,希望更多的人有勇气去研究围棋的大智慧。”吴大师为许多人误解他的“忘记定式”而遗憾。站在战略的高度去追求棋道的大智慧,追求棋中之道。

先曾师祖贾题韬老先生[54]生前精研象棋,对哲理也有很深造诣。20世纪40年代曾作《象棋指归》曰:“言者可尽,不言者不可尽;言者可传,不言者不可传也。桓公读书堂上,?轮谓为古人糟粕;越女舞剑,谓忽有所得,无所从受;施定施(清代围棋国手)从梁魏今学弈,顿悟于山行泉水之间。凡此皆神契默会,不拘形迹者也。余年十四肄业于太原中学,即嗜象棋,遇有山东赵德先生为论通盘大意,约半载尽其蕴,暑期告别,谓之曰:'子于艺虽得其大要,然仍囿于规矩,而未能游神于外也。子其置子之棋,放子之心,忘子之所得,以旷逸其胸襟,将必有自得者。’家故近山,归而日与牧者游,悠悠林泉,时经月余,比返校与赵先生对局,自觉有行云流水之致,而较前竟猛进二先。乃笑谓予曰:'金蝉脱壳矣,此后向上境界,好自为之,年事日长,学问日进,涵养日纯,9oo由绚烂而平淡,退尽火气,国工可期也’。余每举此以告学者,夫大匠能与人与规矩,不能与人以巧,斯篇之作亦规矩耳,中道而立,能者从之。”[55]

从贾老先生的叙述中我们得知他棋艺从“未能游神于外也”到“金蝉脱壳矣”,经历了“家故近山,归而日与牧者游,悠悠林泉,时经月余”的阶段,将大自然之灵性融入棋中,终于“自觉有行云流水之致,而较前竟猛进二先”。物我合一之境,可见一斑。

随着象棋境界愈加精进,贾老先生[56]后期主要从事象棋残局与佛法的研究工作,也许是在领悟象棋的更高一层境界。

道家之后是否更有佛家境界成为象棋境界的终极境界,或者象棋本身就是一个无穷无尽的小宇宙,无法穷根究底?我们不得而知。不过我坚信,象棋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一脉相承的文化之中,便和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博大精深,并且生生不息,不o*o/*&j断发展,永无止境。

结语:

从《棋王》和《象棋的故事》两篇关于象棋的小说中,我们感受到两部文本有许多共同之处。究其原因,棋是同源的,棋理亦想通。借用某位学者对它们的评价:“作家分别以灵魂的追猎和汇道禅于一炉的特殊方式展示了各自民族文化的独特价值”[57],在乱世的象棋是爱好者们的精神避难所,他们将现实生活中的精神寄托全都赋予了下棋,并从中领会“棋如人生”的真谛。文本中形形色色下棋的人,皆有各自不同的精神境界,本文认为在兵家、儒家、道家三重境界中,道家境界是最符合象棋本源的精神境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