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说话,是一种能力,会倾听,是一种修养
编辑丨慧一 图片来源网络
有口能言,有耳能听,有眼能明,有足能行。说话与倾听是人的两大技能,有些人能言善辩,有的人沉默寡言;有些人是最佳听众,有些人则不善倾听。
说话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能力。会说话的人不见得有多爱说话,但与之交谈往往给人以相见恨晚,如沐春风之感。话大家都会说,怎样才算会说话?其实很简单,能够在与人交谈中,让他人感到舒服让自己感到放松,就是个会说话的人。有太多人以为爱说话就是会说话,殊不知你的滔滔不绝,在别人的耳朵里是聒噪不自知,你以为的'妙语'也可能暗藏祸端。
会说话是一种能力,我们常用'口才很好'来称赞别人。会说话首先要'能说话',语言表达要流畅,思维逻辑要在线,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一个人啰啰嗦嗦说半天,听的人依旧一头雾水,那这个人的说话水平就值得人怀疑,这是'不能说话'。
在时间就是金钱,事事追求高效率的今天,如果你连话都说不清楚,不能准确表达,很容易在同别人的竞争中落了下风,“不能说话”不仅影响工作,还会影响生活。“能说话”是“会说话”的基础。说话是一种不能,会说话则是一种能力。
一个“会说话”的人往往表现在三方面:
1、有事没事慢慢说
水深则流缓,语迟则人贵。遇事不要急躁,人心一乱,表达反而容易出问题。说的快反而没有慢慢说有效率,你着急忙慌的说一遍可能越说越乱,倒不如静下心来慢慢说。仓央嘉措说世上除了生死皆是小事,人生没有那么多大事值得你着急上火,遇事别慌静下心来慢慢说。
说话不是辩论,没必要争个输赢,也别想在说话中压人一头。有很多人与人谈话总想在声音上胜过对方,实在是没有必要把说话搞得像是吵架。生活中的许多小事不妨幽默着说,没有人不喜欢笑脸人,也没人喜欢尴尬。
在台湾一项文艺大奖的颁奖典礼中,获奖者都是黑头发的晚辈,只有著名学者余光中年届花甲.白发染霜。相形之下,余光中颇不自在。在致辞中,他风趣地说:“一个人年轻时得奖,应该跟老头子一同得,表示他已经成名;但年老时得奖,就应该同小伙子一同得,表示他尚未落伍。”
2、大事小事谨慎说
《了凡四训》中有很多要求人谨慎言行的句子。“气性乖张,多是夭亡之子;语言深刻,终为薄福之人。”“一言足以召大祸,故古人守口如瓶,惟恐其覆坠也;一行足以玷终身,故古人饬躬若璧,惟恐有瑕疵也。”
做不到的事不要瞎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人要慎言少说。古人常说:祸从口出。不论大事小事,凡事出口之前都要谨慎思考,看你要说的话是否会伤害别人,是否会招致祸端。
东晋孝武帝司马曜与宠妃张贵人对饮,喝到醉处,司马曜与张贵人开玩笑说“你如今已经年近三十,美貌大不如前,我有的是年轻美貌的妃子,改天就废黜了你。”张贵人自得宠以来,恃宠生骄,一直担心自己容貌不如从前会遭到晋武帝的厌弃。此时听到晋武帝的这番话又惊又气,顿时起了杀心。张贵人趁司马曜醉酒昏睡,召来心腹宫女,用被子把在睡梦中的晋武帝活活捂死了。
有许多人与人谈话时时不忘标榜自己,常常以我字旗挂帅,成为“我”字的专卖者。谈话中时时刻刻围绕自己展开的人往往是最招人烦的一种说话者。
3、家庭和睦商量说
家庭要想和睦,家人之间的对话氛围就要商量着说。夫妻之间没有啥不能商量解决的事,夫妻要想和睦,就不能搞“一言堂”。再好的感情也经不起多次的“你就得听我的”。夫妻双方是平等的,没有谁必须要听谁的。爱是包容,不是命令与服从。
与孩子之间要引导着说。孩子也是有思想的,不是父母的玩具。家长要学会正确的与孩子交流谈话的方式。与孩子间的交流是一种引导而不是压制孩子的话语权,尤其是对于正处在青春叛逆期的孩子,要在于孩子的对话中引导着说,不能不顾孩子的想法,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倾听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修养。善倾听的人需要两颗心,爱心和耐心。高效率下我们都急慌慌的为自己谋利,出现了很多精致利己主义者,他们往往冷漠,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在利己的氛围中我们更热衷于自我表达,要自己说的痛快,要把自己说给别人听,急切地表达自己的需求,对于别人的诉说,我们通常采取两种办法,一是把耳朵堵住,把眼睛蒙住,假装看不到听不到,二是把耳朵连成一条线,这个耳朵进那个耳朵出,茫茫然,不过脑不走心。倾听障碍可能是我们的时代病之一。
善于倾听,做一个好的听众体现着一个人的素质与修养。倾听不只需要耳朵,更需要心。善倾听的人,拥有两颗心,一颗爱心,一颗耐心。一个好的倾听者是温柔的、以心换心、值得信任的。
一个善于倾听的人往往在三方面上下功夫:
1、用心倾听
倾听需要耐心,当别人找你诉说,这说明你在别人心中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很多人对于他人的诉说往往显得不耐烦,别人尚未倾诉完,就急匆匆地打断。做一名好的倾听者,要担得起朋友的信任。朋友对你诉说的话不能只过脑,还有过心。左耳进右耳出是对朋友的忽视与不尊重,当朋友对你说了一件秘密并要求你保密,你却转头告诉了别人,这更是自身道德素质不高的体现。
曾经有个小国到另一国去,给国王进贡了三个一模一样的小金人,国王很高兴。小国使者出了一个题目,问国王,这三个小金人哪个更有价值?国王想了很多办法,请来了珠宝匠检查,称重量,看做工,可是都看不出这三个一模一样的小金人哪个更有价值?就在国王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个大臣说他知道哪个金人更有价值。
国王将使者请进来,大臣胸有成竹的拿着三根稻草,插入第一个金人的耳朵里,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插入第二个金人的耳朵,稻草从嘴巴里出来。插入第三个金人的耳朵,稻草掉进肚子里,什么声响都没有。大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答案正确。
2、将心比心
倾听他人就是放下自己已有的判断与想法,一心一意体会他人,从他人的角度与立场出发,而不是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盛气凌人。别用你的判断打断别人的倾诉,感同身受固然不易做到,但作为一个倾听者专注地体会倾诉者话语背后的感受、需要以及对倾听者的期待尤为重要。
两个耳背的人,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耳背。有一天,他俩遇见了,其中一个还扛了一根钓鱼竿。没扛钓鱼竿的就问:“呦,您这是要去钓鱼啊?”那位答:“不是,我钓鱼去。”这位恍然大悟:“咳,我还以为您要去钓鱼呢,原来不是啊。”
我们总是想当然的将别人说的话,按照自己脑中的程序加以理解,并且认为自己时准确无误,理解到位的,这使得别人的倾诉不能精确的传达出原本的意义。
倾听就是一个以真心换真心,将心比心的过程,在倾听的过程中要专注在倾诉者身上,很多人往往在倾听的过程中,把自己变成了倾诉者,转移了话题,大谈特谈自己,这个倾听过程就失去了意义。倾听是一个感受别人感受的过程。
3、及时反馈
不要让他人的诉说变成独角戏。当别人向你倾诉自己时,除了需要你的陪伴,他还需要你的安慰与建议,当然安慰与建议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但你要出声,给他力量,让他明白,你是关注着他的,这场倾诉并不是一个可怜人的独角戏,而是一次心与心的交流。
你的反馈,哪怕是在你看来无价值的反馈,也能使倾诉者感到温暖。在倾听过中通过体会倾诉者的需求与期待适时给以反馈与回应,不仅能增加倾听的价值,还能增进倾诉者与倾听者之间的感情。
对别人述说自己,这是一种天性;认真对待别人向你说他自己的事,是一种涵养。认真对待说话与倾听,用心说话,用爱倾听。说话不难,会说话不易;倾听不难,善倾听不易。会说话,是一种能力;善倾听,是一种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