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问者可以为师

善问者可以为师

李广生

几年前,小学教研室设立三个研究点,以此引领区域教学研究,其中之一便是“有效设问”。我积极投身其中,写了几篇文章,就算是一点研究的心得吧。今天又跟几位教师聊起这个话题,就想起了这几篇文章,把它们汇编在一起。课堂设问真的很重要,一言以蔽之,善问者可以为师。

一、有效设问的基本原则

课堂教学中,教师设问的重要性,几乎是毋庸赘述的。这段时间,我检索了大量文献,主要是一线教师的论文、随笔、总结等,却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大家对设问的研究,往往聚焦于问题本身,就问题论问题,判断一个问题设计的好不好,主要看这个问题问得巧不巧。在我看来,这是一个很大的误区。

于是,我想到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有的教师的设问莫名其妙,有的老师的设问离题千里,有的老师的设问幼稚可笑。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问题——我百思不得其解。通过上面一番梳理,渐渐发现端倪。

关于设问,一线教师普遍存在的误区是,忽视设问有效的关键——与教学目标的关联度。一个问题,设计的好不好、是否有效,主要应该考察它与教学目标的关联程度。与教学目标的关联程度高,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就是好问题,就是有效设问。否则,不管设计的如何精致、使用的如何巧妙、学生反响如何热烈,都不是好问题。总而言之,设问是否有效的关键,主要不在于问题本身,主要在于问题与教学目标的关系。

“为什么为这个问题?”教师把一个问题抛给学生之前,应先问一下自己。当然,这就要求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有非常清晰地把握。倘若教师自己对教学目标还稀里糊涂,那就只能把有效设问寄托于“妙手偶得”。课堂设问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这是最基本的原则。“为什么问这个问题?”“为什么这样问?”最终都要指向教学目标。因此,教学目标必须要明确、具体,设问才能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考察设问与教学目标的关系,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我们甚至不能否认,课堂教学中的任何设问都与教学目标有关。然而我们也不能肯定,课堂教学中的任何问题都有效。因此,我们需要考察设问与教学目标究竟是何种关系,关联程度如何。确立这样一种研究方向之后,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我惊讶的看到,设问与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如此复杂、微妙。有的设问,表面看与教学目标关系密切,实际上关系并不大;有的设问,表面看没有关系,随着教学的进行,其关系越加的密切;有的设问,看似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实际上却遏制了学生思维,阻碍教学目标实现。

正因为其关系复杂、微妙,所以不能脱离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践凭空谈论设问;但又不能局限于具体问题,使设问的有效性因现实的复杂而无解。所以,我认为需要建立一些基本原则:

首要的原则是,课堂设问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这一点前面已有说明,不再赘述。

其次的原则是,课堂设问要从多维度、多层面为教学目标服务。课堂设问要为实现教学目标而服务,并不意味着课堂设问一定要直接指向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什么,课堂设问就问什么——这是一种急功近利的做法,不符合教学规律。围绕教学目标设计问题,从不同纬度、不同层面,逐步的引导学生、启发学生,使学生逐渐的靠近教学目标,最终实现教学目标。这是本条原则的核心。

第三条原则是,课堂设问为教学目标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设问的质量——教学目标指导下的问题本身的质量,也必须得到关注。问题的指向是否明确、表述是否清晰、时机是否恰当、方式是否新颖,这些都能影响问题的质量,从而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设问的质量,不能不把设问的对象作为主要参考,他们的年龄特点、学习风格、对学习内容的已有知识,包括他们的家庭背景,都要纳入教师的参考范围。提高设问质量,则必须控制设问数量,因为任何教师都没有精力设计太多的高质量问题。设问数量增加往往以设问质量下降为代价。

第四条原则是,课堂设问为教学目标提供有计划、有目的的服务。虽然生成性问题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但这并不意味着预设性问题就不再重要。课堂上的“灵光”一现,虽然很美,但并不是每个教师都能抓住的,只有那些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或极具天才的教师,才能捕捉到课堂上转瞬即逝的“生成”。花些时间和精力,做一些有针对性的预设,对于普通教师而言,非常必要。设问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是设问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基础。在什么时候问什么,学生出现什么反应之后如何追问或调整问题,我建议教师把这些都要“掌控”在自己心中。

二、有效设问的学科意蕴

我一直认为,对教学法的研究必须要植根于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方沃土。有没有凌驾于所有学科之上的,或是说对所有学科都适用的教学法?应该有,因为人类在没有学科概念之前,便已开始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认识世界、探索世界。但这里所说的教学法,是学校教育语境中的教学法。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促进和干预,所使用的教学法必须强调针对性。所以,研究课堂设问的有效性,不能不关注学科特质。

实践告诉我们,同样的问题,在不同学科的课堂上目标指向是不同的。比如这个问题:“从这段文字中,你能读出什么?”在语文课上,问题的指向可能是文中蕴含的情感因素;在数学课堂上,问题的指向可能是文中包含的数量关系。倘若语文课上,孩子读出的是数量而非情感,则问题是无效的;而数学课上,孩子读出的是情感而非数量,问题也是无效的。这便是我所说的学科意蕴,它左右着问题的价值取向,从而影响设问的有效性。

学科意蕴具有某种神奇的“场效应”。孩子们似乎不用教师提醒,只要他们看到数学老师来了,或是语文教师来了,便会自动调整思维方式,答出老师所期望的答案。然而这神奇的“场效应”,并不是孩子天生就有的,是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并不断地规范问题的答案,逐渐培养形成的。如果语文课上,孩子过于关注数量关系,教师就会引导他们,“通过这些数量关系,你能看出故事的主人公是什么心情吗?”久而久之,孩子就明白了,语文教师真的想要的是什么。一方面,我们为孩子们形成“场效应”而高兴;另一方面,让我们苦恼,因为孩子们学会了猜测,猜教师设问的意图,而不是对问题本身进行思考。如果是猜测,而不是思考,设问的有效性将大打折扣。

如何既避免学生猜测,又促进学生思考呢?提高设问的“学科味”,即明确设问的学科指向、凸显设问的学科特色。问题一发布,学生一下子就明白,这个是语文的问题,不是数学的问题;那个是数学的问题,不是语文的问题。通过问题引导孩子形成学科思想,在思考问题过程中提高学科素养。我们再来看一下这个问题:“从这段文字中,你能读出什么?”光看这个问题,你能判断出这是语文问题数学问题吗?恐怕不能。如果我们稍微变换一下,为其注入“学科味”,这个问题就明确了,孩子们就不用费心思猜了。“从这段文字中,你能品味感悟出什么?”——很明显,这是一个语文问题;“从这段文字中,你收集到什么数据、他们之间什么关系?”——很明显,这是一个数学问题。

语文教师问什么问题、如何表述,数学教师问什么问题、如何表述。这些,都值得研究。关于“课堂设问的艺术”,相关研究成果很多,但如果脱离学科意蕴而孤立的研究课堂提问的艺术,那么收获的将是华而不实的艺术。学科意蕴不仅为课堂设问规定了指向,也为课堂设问规范了表述,还为课堂设问创设了时机。

课堂提问的时机也具有非常鲜明的学科特色。数学课上,教师常用提问的方式启迪学生思维。当学生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教师巧妙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茅塞顿开。而语文课,是不宜让孩子进入到百思不得其解的状态,我们不提倡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学习语文。学生拿到一篇文章,当其茫然不知如何入手之时,需要教师巧妙设问,引导孩子进入文本,阅读、品味、思考、感悟。百思不得其解之时,是孩子困囿于文本之时,需要教师设问,引导其跳出来;茫然不知如何入手之时,是孩子游离于文本之时,需要教师设问,引导孩子走进去。这就是学科意蕴所导致的设问时机的不同。

总之,课堂设问与学科意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探求设问的有效性,不能不深谙学科意蕴的微妙,让问题设计带有浓郁的“学科味”,彰显鲜明的学科特色。

三、有效设问的学生立场

何谓“学生立场”?我认为最简洁的解释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在这篇短文中我不想论述“学生立场”与“儿童中心”关系。如果我们承认组织教学是为了学生,那就应该认同实施教学要从学生出发。课堂设问的“学生立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问学生听得懂的问题。成人话语习惯与儿童话语习惯的差异客观存在。就像我们经常听不懂孩子的话一样,孩子有时也听不懂我们的话。课堂上时常出现这种情况: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孩子们一片茫然。不是他们不知道,也不是他们不思考,而是他们根本不清楚教师问的是什么。树立“学生立场”,就是从学生实际出发,按照孩子的话语习惯和思维方式设计、表述问题,问学生听得懂的问题。

二是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教师经常抱怨自己的问题得不到学生的回应,还有些教师表示奇怪:为什么在这个班孩子反响热烈,而到了另一个班,孩子反响很平淡呢?其他因素固然存在,但孩子们是否感兴趣,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树立“学生立场”,就需要我们观察、研究孩子们的兴趣点,顺应孩子的兴趣,引导孩子的思考。

三是问学生答得出的问题。相关研究表明,课堂设问的功能有:激发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启迪学生思维、获得信息反馈等。这些功能的实现,都有赖于学生通过思考,答出问题。倘若把孩子难住,设问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全无。“好问题”就是既需要学生深入思考,又能够得出答案的问题(不一定是正确答案)。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孩子有思路、有话说,设问才能有效。

四是问学生有质量的问题。这里所说的质量,不是问题本身的质量,而是问题与学生的契合程度和问题激发学生思考的程度。问题与学生的契合程度越高,激发学生思考的效果越好,问题的质量越高。教师不要随便发问,更不要轻易发问,要警惕课堂上的“满堂问”。立足学生实际设问,用问题引发学生深入思考和持续思考。教师认为有意思的问题不一定是好问题,学生认为有意思的问题才是好问题。

五是问学生有回应的问题。这里所说的回应,不是学生对问题的回应,而是教师对学生回应的回应,即评价。评价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无须赘述。教师经常忽视的一个问题是,对学生的回答不置可否、或简单随意,导致学生回答的积极性受挫,思维的活跃性受阻。树立“学生立场”,要求教师尊重学生。尊重学生具体表现为尊重学生的观点、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言。对学生回答做出必要的、形式多样的回应,有助于提高设问的有效性。

(0)

相关推荐

  • 期盼有这样一种课堂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生命成长的重要渠道.作为学科教研员,常常接触各种类型与风格的课堂.倘若站在学生角度,结合教学评价标准,我的心中常常期盼着能有这样一种课堂,并将其概括为这样几个特点: 第一, ...

  • 游寿先生学书答记者问——“转益多师是我师”

           游寿先生毕生从事学术研究与教育事业,广涉历史.考古.文字.文学.书学等诸多领域,成就斐然.游寿先生书法植根于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文学修养,故有浓郁的金石气与书卷气.博学余暇,游手于斯. -- ...

  • 引经据典/善问·敢疑

    ●每事问. <论语·八佾>见到每件事都发问.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论语·泰伯>向知识.才能不如自己的人请教. ●敏感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l ...

  • 灵素之问|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

    栏主 忆忘先生,从事临床工作,研习传统文化和中医经典,索求源流,力图还原古人的观察视角和经验及理法的演进. 江南诸师秘仲景要方不传 ------五石散及仲景要方论 五石散实际很早就是成熟的方剂类型,西 ...

  • 李氏砭法|问痧堂跟师病例分享

    李氏砭法|问痧堂跟师病例分享

  • 李氏砭法|问痧堂跟师病例分享(二)

    患者,女,42岁,2018年发现转移性鳞癌,未发现原发病灶,现已经化疗9次,3天前发现上腹中间有肿块约9x7㎝,肿块基底部分深且大,平躺时肋骨边缘看不见,上腹胀满,胸闷.食少纳呆(肿块压迫胃脏.肺脏) ...

  • 李氏砭法|问痧堂跟师日记

    上海问痧堂跟师一周,共跟师问诊95个病人,其中20人是各种癌症病人有:肝癌.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宫颈癌.肠癌.脑瘤等等,肿瘤病人占到1/5.其它病种的有:肝硬化腹水的,癫痫的,重症肌无力的,嗅觉丧 ...

  • 李氏砭法 | 问痧堂跟师记

    问痧堂印象 怀着谦卑与热情的心,我和五位新加坡一期学员于2018年12月19日来到上海问痧堂,开启了三天的跟师之旅.又恰逢两位瑞士学员前来实习,让这次实习成了国外学员的专属跟诊机会. 学员们开心拍照, ...

  • 李氏砭法 | 问痧堂跟师病例一则分享(返流性食管炎,肩周炎)

    玉衡中医杨志娟已关注 0.4052019.10.05 08:37:57 一.病情简介: 男,中年,返流性食管炎,胃部灼烧感,腹部肥胖,右侧肩周炎,工作压力大,眠浅,睡着时觉得气短,肠息肉切除术后,金津 ...

  • 李氏砭法|问痧堂跟师心得

    玉衡中医杨志娟已关注 12019.10.06 22:59:06 10月2日在静静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玉衡一群小伙伴们终于来到了只听其神未见其身的问痧堂,开启了一场寻根之旅. 缘起篇 2017.8,赴河南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