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丝珐琅投资指导
清康熙朝的珐琅器可以代表清早期掐丝珐琅工艺的发展状况,是清代珐琅器生产承前启后的时期。康熙初期主要以遗存于宫内的明代御用监制造的掐丝珐琅器为样板制造珐琅作品,经过不断的实践与积累经验,所成器物的珐琅色彩纯正、表面光洁、掐丝细而规整,直接影响着后世珐琅工艺的发展。康熙十九年(1681年)以后,随着珐琅作的设置,御用掐丝珐琅器开始了大规模和规范化的生产。
传统掐丝珐琅釉色的黑度和彩度大致相同,如果没有过度色和铜胎进行调和,单凭这些色彩进行装饰,在视觉上必然会感觉较平庸,并且没有任何特色和装饰亮点。而每种颜色加入铜丝做框,将两种色彩隔离开来,并在器皿的口沿、底部、周围的转折处根据需要装饰以不同形状和粗细的铜胎,效果就有很大的不同。而铜所镀的金色是一种相对柔和的色系,起到了一定得调和作用。除了每种颜色所包围的丝线是金色之外,根据器型的不同,也会将器身装饰以金色部件,金色部分所占比例为整个器型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左右,虽然比例不大,但都是起到了关键性的分割和调节色彩的作用,使器皿结构更加丰富,颜色更加协调,并且作为皇宫御用品展现着掐丝珐琅华贵的品质。
在色彩面积配比方面,明代掐丝珐琅依然延续了元代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的蓝地装饰,图案的颜色较元代更为丰富。在这件掐丝珐琅盏中(如图 3),主体色彩包括蓝地色、花瓣周围的绿色、花瓣的红色点缀、花心的黄 色、茎叶的深绿色和铜胎镀金的金色,这几种色彩在 NCS 系统中所呈现的色号分别是 S3050-R90B、S4050-B60G、S4050-Y90R、S2050-G90Y、S8010-B50G、S3560-Y,从色号中可以看出,与元代掐丝珐琅器相同的是,主体装饰色彩:蓝色、绿色和红色的黑度和彩度几乎是相同的,并有其他几种色彩进行调和过渡,可见明代虽然在釉料和工艺方面与元代有一定的差距,但在掐丝珐琅器色彩装饰的配比面积与色彩的协调关系上面并无太大差异。
铜胎掐丝珐琅,又称“景泰蓝”,是一门仅为帝王家享有的独特工艺。“铜胎掐丝珐琅”,顾名思义,是指在铜胎上,用细薄的扁铜丝掐成花样,再在铜丝立面围成的小隔间填充珐琅釉彩,经过反复烧制、镀金、打磨而成一件件光彩烁目的珐琅器皿。掐丝珐琅自元代从西亚阿拉伯地区传入中国,本身带着伊斯兰教艺术繁复绵密、蟠曲虬结、极重线条和设色的装饰性特点。明初曹昭所著《格古要论》“大食窑”条目下记载:“以铜作身,用药烧成五色花者,与拂朗嵌相似。尝见香炉、花瓶、合儿、盏子之类,但可妇人闺阁中用,非士夫文房清玩也。又谓之'鬼国窑’。”曹昭说的“鬼国”,是明代对边远少数民族的蔑称,也有学者认为此处有“鬼斧神工”之意。
蒙古族自草原兴起后,狂飙般席卷欧亚大陆,征伐杀戮之下,唯技术工匠多得幸免,蒙古统治者把俘虏的专 业技术工匠集中起来,作为工奴为朝廷服务。元代,随着水陆交通的开拓,中国人与中亚、阿拉伯、欧洲和非洲等地的商人或手工业者互有往来,两河流域流行的金属胎珐琅制品自然也随之传入中国。可以设想,阿拉伯工匠带来了烧造掐丝珐琅的技术和主要原料。中国工匠在学习、掌握了烧造技术后,经过不断的实践,生产出具有民族风格的掐丝珐琅制品,而这些器物的纹饰风格仍不免存有一些阿拉伯的艺术韵味。
掐丝珐琅是宫廷艺术,从其传入中华大地起便打上了“御用”的烙印,在几百年间一直被誉为重器,以此显示皇威帝尊。那么作为“舶来品”,掐丝珐琅是如何在这数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国粹呢?下面华艺国际将以本专场中几件不同时代的代表性臻 品来溯源掐丝珐琅。
掐丝珐琅的制作大致可以分为7个步骤:制胎,即以红铜板制出器形;掐丝,即将压扁的铜丝依设计饰纹粘牢于胎体;烧焊,将其再次焊接牢实;点蓝,依饰纹中颜色依次上釉彩,先点地,次点花,再点蓝,后加亮白;烧蓝,点一次蓝即烧一次,重复多者可达3次;磨光,以细砂石、黄石及木炭分别逐次打磨光滑蓝料与铜丝的粗糙处;镀金,即抛光除锈的最 后一道工序。可以说,掐丝珐琅的制作工艺既运用了青铜工艺,又利用了瓷器工艺,同时又大量引进了传统绘画和雕刻技艺,堪称中国传统工艺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