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性红斑
结节性红斑是一种对称发生于小腿伸侧的红色或紫红色的炎性结节性皮肤病。类似
于祖国医学的“湿毒流注”、“瓜藤缠”。其特征为散在的皮下结节,鲜红到紫红色,大小
不等,按之疼痛。好发于小腿伸侧,皮损常反复出现,使病程迁延数月之久。
中医文献有类似的记载,如清《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中说:“此证生于腿胫,流
行不定,或发一二处,疮顶形似牛眼,根脚漫肿……若绕胫而发即名瓜藤缠,结核数枚,
日久肿痛。”
本病好发于青年女性,男女性别比例约1:3—6,以春秋季节最为多见。
(病因病机)
外感风邪,内有湿热,蕴蒸肌肤,以致经络阻隔,瘀血凝滞而成。
西医学认为本病是一种由细菌(链球菌、结核杆菌)或真菌引起的过敏反应.
[辨病]
互 临床表现 皮损为散在分布的鲜红或紫红色的皮下结节,高出皮面,大小不等,
自蚕豆至杏核或核桃大,如数个结节融合一起,亦可大如鸡卵。按之疼痛,不化脓,不
溃破。一周以后,颜色及结节逐渐消退,不留痕迹.亦可在两小腿伸侧残存数个小结节,
按之微痛,且新的损害可陆续出现,使病程迁延数月之久.
损害好发部位为小腿伸侧,发疹较多时,亦可见于小腿屈侧、大腿、臀部,偶见于
前臂或颜面。
发病前可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全身倦怠、关节痛等前驱症状;病变过程中
自觉有轻度发热、咽喉痛、关节痛、全身不适等,以及皮下结节自发痛,压之更甚。
急性发病者经过迅速,一般在6周左右自愈,但亦有长达数月者。并在妇女行经期
或工作劳累,或感冒后易于复发。
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正常或略增高,血沉加快,蛋白电泳分析o。球蛋白增高。
2 诊断要点
2。1 多见于春秋两季,好发于青年女性。
2。2 好发于小腿伸侧.
2.3 皮损为散在分布的鲜红或紫红色的皮下结节,高出皮面,大小不等,自蚕豆至
杏核或核桃大,如数个结节融合一起,亦可大如鸡卵。按之疼痛,不化脓,不溃破。
2.4 发病前可有畏寒、发热、头痛、咽痛、全身倦怠、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2.5 急性发病者经过迅速,一般在6周左右自愈,但亦有长达数月者。并在妇女行
经期或工作劳累,或感冒后易于复发.
3 鉴别诊断
3.1 皮肤变应性血管炎 损害以皮下结节为主,几个到几十个不等,常伴有条索状
块物,疼痛较轻,反复发作,病程较长。
3。2 硬结性红斑 病起缓慢,疼痛轻微,结节好发于小腿后侧,四季都有,易于破
溃,病程较长,常伴有瘰疬或结核病史。
[辨证]
1 湿热证 起病较急,皮下结节红肿,压痛明显,伴有头痛、发热、关节疼痛、大
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腻,脉滑数。
2 血06s证 结节色紫,触之坚实,胀痛明显,伴有下肢沉重,苔薄,舌暗红,脉弦
涩等症状.
[治疗]
1 内治法
1.1 辨证论治
1,1.1 湿热证 治宜清热利湿。方选三妙散加减。苍术皮、黄柏、萆藓、防己、鸡
血藤、川牛膝、生甘草。畏寒发热、咽痛头痛者,加荆芥、牛蒡、桔梗;关节酸痛者,加
羌活、独活、威灵仙、木瓜;下肢肿甚者,加赤豆、冬瓜皮.
1.1.2 血瘀证 治宜和营活血。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赤芍、
川芎、丹参、黄柏、泽兰、鸡血藤、生甘草。
l。2 成药、验方 鸡血藤浸膏片,每次5片,每日3次。
四季青片,每次4片,每曰3次。
1。3 西药治疗 急性发作时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如消炎痛、羟基保泰松、水杨
酸类制剂。对皮损广泛、疼痛剧烈、红肿明显者,可同时应用泼尼松等皮质类固醇激素
治疗。
2 外治法 金黄膏或玉器膏外敷,每日1换.
(预防与护理)
1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
2 避免受寒,防止感冒和上呼吸道感染。
3 避免重体力劳动。
[古籍选粹]
《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卷七十一。瓜藤缠》 此证生于腿胫,流行不定,或发
一二处,疮顶形似牛眼,根脚漫肿,轻则色紫;重则色黑,溃破脓水浸渍,好肉破烂,日
久不敛。……若绕胫而发即名瓜藤缠,结核数枚,日久肿痛,腐烂不已。
《外科大成。卷二.瓜藤缠》 生于足胫,结核数枚,肿痛久之,溃烂不已,属足太
阳经湿热。初宜荣卫返魂汤加减,或五香流气饮。
《证治准绳.疡医.瓜藤缠》 或问足股生核数枚,肿痛久之,溃烂不已,何如?
曰:此名瓜藤缠,属足太阳经,由脏腑湿热流注下部所致,用防风通圣散加槟榔牛膝防己
主之。
[现代研究]
1 临床研究
1.1 辨证施治 张家敬报道本病72例,多数为中青年.病程最短1周,最长5年.
辨证分为4型:血热型治以清热凉血,行气活血;湿热下注型治以清热利湿,疏通经络,
气血凝滞型治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中气不足型治以补中益气,佐以祛瘀散结.结果
治愈36例,好转23例,总有效率81.9%。裘凝才报道76例,辨证分为3型;湿热型
(36例),药用黄柏、苍术、木瓜、丹参、蒲公英、防己、赤芍、当归、牛膝、陈皮、独
活、透骨草、伸筋草、红花。寒湿型(26例),药用木瓜、苡米、苍术、独活、秦艽、当
归、茯苓、桃仁、白术、丹参、防己、陈皮、透骨草、伸筋草、五加皮、川芎、桂枝。瘀
凝型(14例),药用桑寄生、丹参、木瓜、黄芪、山药、防风、荆芥、牛膝、防己、厚朴、
独活、当归、王不留行、狗脊、制附子、炮姜、制川乌。结果治愈62例,显效8例,有
效5例,总有效率98.78%.
1.2 单方验方 谢勇用活血除湿汤(当归、jlit、乳香、没药、茜草、羌活、木瓜、
苍术、黄柏、威灵仙、牛膝、生甘草)治疗47例。药汁l一2煎早晚分服,3煎温洗,湿
敷皮疹处20分钟。结果治愈36例,显效11例。疗程在21---30天之间。孝风仙等用五
根汤(茜草根、紫草根、板蓝根、瓜蒌根)治疗40例,有效率85%。
工.3 中西医结合治疗 车乃增报道150例,单用中药的34例,基本方为当归、川
芎、生地、牛膝、丹参、桂枝、赤芍,鸡血藤、路路通;单用西药的24例,用消炎痛、
妥拉苏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的92例。结果中西医结合组、中药组和西药组分别治愈38、
lo和4例,显效33、12和6例,进步2l、8和9例,无效0、4和5例。以中西医结合
组的效果最为显著。
2。实验研究 刘喜福报道对57例进行组织病理观察,结果发现其病理特点。①以脂
肪小叶间隔性脂膜炎为主,炎细胞浸润仅限于小叶周边部位,②炎细胞以淋巴细胞为主,
伴有少量组织细胞,急性期有较多嗜中性白细胞;③多数无脂肪坏死,少数有小灶状坏
死,④慢性期以肉芽肿为主,可见到上皮样细胞及多核巨细胞构成之结核样结节;⑤间
隔内中、小静脉内膜增生,管腔狭窄,周围或壁内有炎细胞浸润.
[述评] ’
本属属血管炎范围,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也可能是结缔组织病的一个症状,多
数与病毒、细菌等感染有关。中药初期以清热解毒利湿为主,后期多用活血化瘀通络之
品,疗效明显,可预防其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