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荣整理 || 卫礼贤(Richard Wilhelm)的生平与著述(Enlarged and revised))

卫礼贤与荣格

卫礼贤《易经》德译本
卫礼贤主要著述一览表据不完全统计,卫礼贤一生出版的专著有二十四种,译著十四种,在报刊发表文章二百四十七篇(据Sinica第5卷第2期,1930年4月),他还主编过杂志八种。例如1925-1927年主编的插图版《中德季刊》(Chinesische Blätter Für Wissenschaft und Kunst)。
卫礼贤的著作可分为三大类:
一类为普及型的,如为中国人学德语编写的《德华读本》(青岛,1902)、《德华教科书》(青岛,1903,曾再版)、《德华教科书——单字、文法、翻译》(青岛,1904,后再版)、《德文入门》(青岛,1904,后再版五次)等;为德国人学汉语编写有:《最重要的中国字——注音释义》(青岛,1909)、《统一中国文字释音计划》(青岛,1909)等。
第二类是将中国典籍译为德文,其中有些又转译为英文,使中国文化推向世界。郑寿麟说:“在青岛的时候,渐渐翻译中国典籍,在德国耶拿(Jena)城得到德得列书局出版销售。当时德国人对中国还犹知甚浅。”他译了儒家经典《论语》《孟子》《礼记》,另译有《易经》、《道德经》、列子《冲虚真经》、庄子《南华真经》、杂家《吕氏春秋》等。
第三类是对中国文化介绍的著述,其中有《孔子生平与事业》(斯图加特,1925)、《孔子与孔教》(柏林,1928)、《中国文学》(柏林,1926)、《中国文化史》(伦敦,1928)、《东亚——中国文化之变迁》(勃兰登堡,1928)、《中国哲学》(柏林,1929)、《中国经济心理学》(1929),以及《中国之土地与自然》、《崂山》、《大战时青岛最困难的日子》等。由于他的许多著作又译为英文,又转译为其他国家的文字,使他成为世界著名汉学家。
卫礼贤一生译作和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
1905年,《大学》(Die Grosse Wissenschaft)(1905,1930)
1910年,《孔夫子:论语》(Kungfutse Gespräche [Lun Yü])(Jena: Diederichs)
1911年,《道德经》(Tao Te King, das Buch vom Sinn und Leben)(1911,1923)
1911年,《列子:太虚真经》(Liä Dsi, das wahre Buch vom quellenden Urgrund)
1912年,《庄子:南华真经》(Dschuang Dsi, Das Wahre Buch vom Südlichen Blütenland)
1914年,《中国民间故事集》(Chinesische Volksmarchen)
1916年,《孟子》(Mong Dsi)
1922年,《中国的人生箴言》(Chinesische Lebensweisheit)
1924年,《易经》(I Ging: Das Buch der Wandlungen)
1925年,《中国心灵》(Die Seele Chinas)
1925年,《老子与道教》(Laotse und der Taoismus)
1927年,《中国文学史》(Die Chinesische Literatur)
1928年,《孔子和儒学》(Kungtse und der Konfuzianismus)
1928年,《中国文化的历史》(Geschichte der Chinesischen Kultur)
1929年,《中国哲学》(Chinesische Philosophie:Eine Einführung)
1929年,《太乙金华宗旨》(Das Geheimnis Der Goldenen Blüte)
1930年,《中庸》(Mass und Mitte)
1930年,《礼记》(Li Gi: Das Buch der Sitte des Älteren und Jüngeren Dai)
1930年,《中国经济心理》(Chinesische Wirtschaftspsychologie)
1939年,《孝经》(Das Buch der Ehrfürcht)
1979年,《吕氏春秋》(Frühling und Herbst des Lü Bu We)
![]() |
![]() |
Cary F. Baynes英语转译卫礼贤德译《易经》/ 卫礼贤《理解易经:卫礼贤易经讲座》
【参考文献】
[德]卫礼贤著,王宇洁、罗敏、朱晋平译:《青岛的故人们》(旧梦重温书系),2007年,青岛出版社。
[德]卫礼贤著,秦俊峰译:《德国孔夫子的中国日志——卫礼贤博士一战青岛亲历记》(中德文化丛书),2012年,福建教育出版社。
[德]卫礼贤著,王宇洁、罗敏、朱晋平译:《中国心灵》(认识中国系列),1998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Carl Hentze, Richard Wilhelm, Artibus Asiae , Vol. 3, No. 4 (1928 - 1929), pp. 232-235.
沈信甫:論民初「尊孔文社」的成立——以衛禮賢和勞乃宣的互動關係為中心《中國學術年刊》,第四十期(春季號),2018年3月,頁107~130。
[德]Ursula Richter(吳素樂):“Richard Wilhelm -- Founder of A Friendly China in Twentieth Century Germany”,《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20期(1991年6月),頁153-181。
[美]費樂仁著,陳京英譯:攀登漢學中喜瑪拉雅山的巨擘--從比較理雅各(1815-1897)和尉禮賢(1873-1930)翻譯及詮釋儒教古典經文中所得之啟迪,《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通訊》,2005,15(2):21-57。
【致谢】承蒙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德语系杜卫华博士指出,“这篇文章里面有一个错误:礼贤书院的名称并非Richard-Wilhelm-Schule。当时建的教会学校分两部分,一个是男童学校,一个女童学校,德文名称:Knabenschule des A.E.P.M.V.,女童学校是Mädchenschule des A.E.P.M.V.,这是当时的正式德文名称。”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