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庄公为何成为春秋首位霸主,但仅为小霸?| 经典中国通史55
前面说过,郑国同周王室的关系最为密切。郑庄公继承其父的职位,是周王室卿士,掌握了王室大权。他依仗着这种地位,在朝内十分专横,又由于国内事多,常常不到王庭去理政。这时,周平王与虢国国君关系好起来,想借此削弱郑庄公的势力,酝酿着让虢公担任王朝卿士。
郑庄公知道这件事后就跑去责问平王。作为天子的周平王害怕起来,矢口否认有这件事。为取得郑庄公的信任,平王提出与郑国交换人质,以示相互“信任”。于是,平王的儿子王子孤和庄公的儿子公子忽交换作为人质。
天子和诸侯交换“人质”,这在历史上还是破天荒第一次,这实际上已把周王降到与诸侯相等的地位了。
周平王死后,继位的是其孙桓王。桓王对郑庄公的专横跋扈采取与他祖父不同的强硬对策。他一上台就准备让虢君做王朝卿士,郑庄公听到这一消息,向王室发动进攻,他春天派人把王室温地(今河南温县)的麦子割掉,秋天又派人马把成周(今洛阳东)地方成熟的谷子抢走。桓王并不退让,在公元前715年任命虢公忌父为王朝右卿士,以郑庄公为左卿士。
周天子在当时虽没有多大实际力量,但他却是一块可以用来号令诸侯的牌子。郑庄公认识到失掉王职和与王室关系破裂,对他争雄诸侯不利,于是采取软的策略,在被任为左卿士的当年秋天,带着齐国国君僖公去朝见桓王,以表示服从王室的任命。
郑庄公的来朝,使桓王更大胆起来,摆起往日周天子的架子,在公元前712年设法吞没了郑国4个邑的土地。郑庄公咽下了这口气。但桓王还不满足,不久又把庄公的卿士职位也给免去了。庄公见桓王一再对他加以制裁,不得不表示抵制,于是就不去王室朝见。
这位不自量力的天子却决心对郑庄公加以惩罚,他在公元前707年(鲁桓公五年)亲自率王室的军队和还能指挥的陈、蔡、卫等国的军队,对郑国进行讨伐。郑国只得出兵抵抗“王师”,于是周、郑两军在繻葛(一名长葛,在今河南长葛县东南)摆开了战场。
两军一交战,王军阵营的陈、蔡、卫国军队首先被击溃,郑军三面包围桓王所在的中军,王师大败,郑大夫祝聃一箭射中周桓王的肩膀,桓王带伤退出战场。
这一仗不仅打败了王师,射中了桓王,更为重要的是把周王“受天有大命”、“辅有四方”的牌子打碎了。当然,周桓王的傲气也随之被打了下去。
繻葛之战郑人之所以能迅速大败周桓王的诸侯联军,除王室军力较弱、诸侯联军不能团结一致外,还因为郑国采用了新的战术。郑庄公的儿子公子突在战前建议,不以一般的左中右三列平分兵力布阵,而是把主力放在左右两个方阵上(称为左右拒),主将所在的中军摆在两个方阵之间靠后的地方。主力所在的两拒,像两把钳子,又像张开的渔网。
而桓王的军队却仍旧按左中右三军平均部署,中军亦为主力所在。战争一开始,郑人就以两拒的主力攻击周军力量薄弱的左右两军。周室左右军为陈国和蔡国的军队,一触即溃。郑人的两拒再合围桓王所在的中军,周中军如网中之鱼被一举歼灭。郑人所使用的这个阵法被称为“鱼丽之阵”。丽即罹,意即像张开捕鱼的网,鱼罹网中。
郑人不墨守陈规,大胆采用新的战术,使其能在春秋初年一度称雄诸侯。
除了繻葛一战胜王师之外,郑庄公还一度称雄诸侯,被史家称为“郑庄小霸”。
郑庄公之所以能首先起来在诸侯中争雄,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是有较雄厚的经济基础。郑国地处河南中部,有着肥沃的土地,便于农业生产。在地理位置上,居“天下”之中,为交通要道,商业特别活跃。它很早就同商人订立了允许他们自由交易的契约,进行商业活动较早。
另外,这时西边的秦国正与戎人在作战,无暇东顾;晋国困于内部大小宗间的争夺;楚国专力向南发展,扫荡身边的小国;齐国虽然是个大国,这时的国君襄公却是个昏庸之徒,内部矛盾重重,国力不强,又受到南邻鲁国的阻挡;春秋初年鲁国力量不算弱,曾四次打败宋国,两次打败齐国,但与齐国的长期对抗,力量也受到牵制。郑国所遇到的对手,只有东边的宋国,北边的卫国,而宋卫两国的力量又都不如郑国。这是郑庄公的第二个有利条件。
郑庄公的祖父桓公,父亲武公都是王室卿士,庄公世袭此职。尽管与周王室开战,但老谋深算的郑庄公,在“射王中肩”之后当即去慰问桓王,还极力保持与王室的旧有关系,从而继续利用王臣这一地位,挟天子以令诸侯,给争雄的事业披上了一件合法的外衣。
在战略上,郑庄公采取联合齐、鲁夹击宋、卫的“远交近攻”策略,成功地战胜了宋卫两国。
借着齐、鲁两国的支持,郑庄公接着又打败了郕国(今山东范县东南)和肢解了许国(今河南许昌)。在与宋、卫交战的间隙中,郑国在公元前714年(鲁隐公九年)打败了山戎,在公元前706年(鲁桓公六年)打败了入侵齐国的北戎。
这些胜利,使郑国声威大震,像齐、鲁这样的大国也听从它指挥。宋国归服不久,卫国也来讲和,郑庄公实际上已处于霸主的地位。但它的时间短,规模小,影响不大,故被称为“小霸”。
郑国在军事上取得的胜利,并未维持多久,公元前701年(鲁桓公十一年),郑庄公去世,在他留下的八个儿子中,有四个参加争夺国君的位子。直到公元前680年(鲁庄公十四年),参加争位的四人中三人被杀,郑厉公再次入国为止,这22年中,内乱一直困扰着郑国,使它无暇外顾,郑庄公所创造的有利形势自然也就失去了。
这时操纵郑国大权的大臣是祭仲。郑庄公死后,是他立太子忽为郑昭公。庄公的另一儿子公子突是宋国女雍氏所生。雍氏一族在宋国很有势力,深得宋庄公的宠信,他们把祭仲诱骗到宋国,强逼着他立太子突,祭仲只好同意立公子突为君,是为郑厉公。祭仲带着厉公回国,昭公就逃到卫国避难。
宋人立厉公的目的之一是想多得到财物方面的报偿,厉公立后,宋人不断地来求索,郑国忍受不了,在公元前699年(鲁桓公十三年)联合鲁、纪两国同宋、齐、卫、燕(南燕)打了一仗,获得大胜。第二年冬天,宋国又联合齐、卫、陈、蔡来报仇。宋国联军焚烧了郑都城门,攻进城内,宋人把郑国祖庙屋顶上的大梁都拆下来运回。联军又伐郑东郊,夺取了牛首(今河南许通县东北)这个地方。郑国人在这次战争中吃了大亏。
对外军事上失败的损失还未恢复,内部又起了矛盾。祭仲因拥立厉公而在国内搞专权,不把国君放在眼里。厉公是一位比较能干的人物,不能忍受这种专断。
公元前697年(鲁桓公十五年),厉公想让祭仲的女婿雍纠利用一次宴会的时机杀死祭仲。这桩事被雍纠的妻子雍姞知道了,父亲和丈夫都是她的亲人,不知如何处置此事,就去问她的母亲道:“父亲和丈夫哪一个亲些?”雍姞的母亲回答说:“只要是个男人都可作你的丈夫,而父亲却只有一个,哪能相比呢!”
雍姞听后,就把雍纠与厉公的密谋告诉了祭仲。祭仲立即把雍纠杀死,把尸体抛在城外的水池里。郑厉公见事机已泄,就载着雍纠的尸体逃到蔡国去了。不久潜入郑国南郊的栎邑(今河南禹县),鼓动邑人起来,杀了守邑长官檀伯。厉公出逃后,昭公趁机回国复位,厉公则据守栎邑与昭公政权相对立。
公元前680年(鲁庄公十四年),在外流亡了18年的郑厉公复位时,齐桓公上台已六年了,形势大变,对郑国已不利。但是厉公还是抓住了“勤王”这面旗帜,使郑国一度处于有利的地位。
在郑庄公的几个继承者中,厉公最有作为。公元前714年(鲁隐公九年)北戎南下伐郑,郑用车战,北戎用步卒,郑庄公担心战车不及步兵灵活,不易对付。当时还是公子突的厉公根据戎人打仗“胜不相让,败不相救”的弱点,提出分三段埋伏,用轻卒诱戎兵使其小胜而争夺战利品,郑军再出伏兵进击的策略,大败了北戎。这说明厉公很有军事头脑和创造精神。
在栎的日子里,厉公受到该邑人的支持,终于返国复位。在复位的五六年里就平定了王室之乱,安定惠王,其有功于王室不逊于齐桓、晋文。正当他可以挟“勤王”之功以争雄诸侯时,却在公元前673年(鲁庄公二十一年)的五月溘然长逝,否则齐桓公的霸业,将不会那样顺利到手,“尊王”的旗帜说不定会由郑厉公挥动一段时间。郑厉公的失策之处在于想除掉权臣而用人不当,终至被迫长期流落在外而消磨了岁月。
本文内容编选自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中国读本《经典中国通史》之《春秋史话》。《春秋史话》作者为王贵民、应永深、杨升南,三位先生均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经典中国通史》全套共有16本,分别是:《夏商史话》《西周史话》《春秋史话》《战国史话》《秦汉史话(上)》《秦汉史话(下)》《三国史话》《两晋南北朝史话》《隋唐史话(上)》《隋唐史话(下)》《五代史话》《宋朝史话》《元朝史话》《明朝史话》《清前期史话》《晚清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