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胃脘痛、消化性溃疡秘方
胃脘痛——疏肝和胃散(裘吉生方)
【组成】 制香附、甘松、沉香曲、九香虫、刺猬皮、延胡索、降香、瓦楞子、黄连、吴茱萸、生姜汁、甘蔗汁。
【功效主治】 肝气犯胃之胃脘痛。
【方解】 方以制香附、甘松、沉香曲理气平肝;延胡索行气活血止痛;九香虫疏散胸腹滞气;瓦楞子软坚散结活血止痛;降香、刺猬皮行血化瘀;黄连、吴茱萸泻肝火而健胃止呕;姜汁温胃;甘蔗汁甘寒和胃、补脾润燥。全方疏肝解郁、行气止痛、活血化瘀、健胃止呕,使木得条达而不横逆,则胃气自和。
【验案】 胡某,北乡。初诊:食后脘痛吐酸,属肝阳犯冒,用平肝和胃法。处方:制香附、川楝子、沉香曲、延胡索各9g,薤白6g,甘松、高良姜、九香虫、降香片、炒刺猬皮各3g,戊己丸(包煎)4.5g,甘蔗汁(冲服)1杯。2剂。
二诊:脉渐和,肝阳犯胃,脘满作痛,得治已瘥,再守前法。处方:制香附、延胡索各9g,薤白、沉香曲各6g,九香虫、高良姜各3g,甘松、炒猬皮、戊已丸(包煎)各4.5g,甘蔗汁1杯,合鲜姜汁(冲服)5滴。3剂。
三诊:肝气犯胃,脘满作痛,大见瘳瘥,今当用清养法。处方:制香附、延胡索各9g,瓦楞子12g,怀山药6g,甘松、当归身、戊己丸(包煎)各4.5g,九香虫3g,生鸡内金1.2g,甘蔗汁1杯,各鲜姜汁(冲服)5滴。4剂。
按:《黄帝内经》曰:“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忧思恼怒,气郁伤肝。肝失条达,横逆犯胃,气机阻塞,以致胃脘疼痛。泛吐酸水,亦为肝木犯胃所致。本案脘痛吐酸,显属肝气犯胃,故用平肝和胃法。处方为疏肝和胃散加高良姜、薤白温中祛寒,戊己丸为黄连、吴茱萸、白芍,能养肝阴而平肝阳,泻肝火而健胃止呕;蔗汁合姜汁冲服健胃补脾,是先父治疗胃脘痛常用药。三诊改用清养法,加归身养血,以山药补脾健胃,配鸡内金健运消食。疏理肝气之后,以补益脾胃善其后,乃治疗胃脘痛之大法。裘诗庭临证应用疏肝和胃散获效后,常予四君子汤加当归、白芍、怀山药、生鸡内金,培土以固本。怀山药补脾肺气虚,治食少倦怠;生鸡内金健脾开胃,以脏补脏,均为裘老所常用。尝曰:“怀山药与生鸡内金合用,用量比例为四比一……为补脾益阴健胃良剂”。
【体会】 裘诗庭临证体会,裘氏疏肝和胃散对肝气犯胃之胃脘痛效果确具卓效。但如胃痛出血,大便漆黑,或胃阴亏损,舌红少津,则非所宜,需酌用健脾摄血或滋阴益胃之剂,方为妥贴。
【方源】 裘诗庭.裘吉生自制疏肝和胃散治疗胃脘痛.浙江中医杂志,1985(4)
胃脘痛——三合汤(焦树德方)
【组成】 高良姜6~10g,制香附6~10g,百合30g,乌药9~12g,丹参30g,檀香(后下)6g,砂仁3g。
【功效主治】 对于长期难愈的胃脘痛或曾服用其他治胃痛药无效,胃脘喜暖,痛处喜按,但又不能重按,大便或干或溏,包括各种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黏膜脱垂、胃神经官能症、胃癌等所致的胃痛,虚实寒热症状夹杂并见,舌苔白或薄白,脉象弦或沉细弦,或细滑略弦者均可使用三合汤。若在上述症状基础上,又兼有胃脘刺痛,痛处固定,唇舌色暗或有瘀斑或夜间痛重,脉象沉而带涩,证属中焦瘀血阻滞者,则可使用四合汤。
【方解】 本方是以《良方集腋》的良附丸、《医宗金鉴》的丹参饮及百合汤(引自清·陈修园《医学三字经》)三个药方组合而成,故名“三合汤”。其中良附丸由高良姜、香附组成,主治肝郁气滞、胃部寒凝所致的胃脘疼痛。良姜辛热,温胃散寒,《本草求真》说:“同香附则除寒祛郁”;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理气行滞,利三焦、解六郁,李杲曾说“治一切气”“消食下气”。二药合用,善治寒凝气滞胃痛。寒凝重者,重用高良姜,因气滞而痛者,重用制香附。百合汤由百合、乌药组成,主治诸气膹郁所致的胃脘痛。百合性味甘平,主入肺胃,降泄肺胃郁气,肺气降,胃气和,则诸气俱调;配以乌药快气宣通,疏散滞气,温顺胃经逆气。二药合用,既能清泄肺胃郁气,又能防止百合平凉之性,有碍中运。再参《神农本草经》说:百合能“补中益气”,王好古说乌药能“理元气”,故本方更适用于日久不愈、正气渐衰之证。丹参饮为丹参、檀香、砂仁三药组成,是治疗心胸胃脘疼痛的有效良方。其中丹参味苦、性微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吴普本草》:“治心腹痛”;檀香辛温理气,利胸膈,调脾胃,《日华子本草》:“治心痛”;砂仁辛温,行气调中,和胃醒脾。三药相合,以丹参入血分,又配以檀香、砂仁、既能活瘀滞,又能理胃气,再者丹参功同四物,砂仁兼益肾“理元气”“引诸药归宿丹田”,故对久久难愈、气滞血瘀、正气渐虚的胃脘痛,不但能够活瘀定痛,并能养血、益肾、醒脾、调胃。以上这三个药方相合,组成一个方剂则既主气又主血,既主寒又主滞,治疗心腹诸痛,既能治病,又能益人,功效比较全面。
【加减】 寒凝为主,遇寒痛重,得暖则舒,舌苔白,脉缓或沉弦,证属胃寒盛者,可减丹参为20g,加砂仁为6g,高良姜用10g,再加吴茱萸5g、干姜3g;兼有胸脘发闷,泛恶吐水,喜干食,不欲饮水,舌苔白腻,便溏脉濡,证属中湿不化者,可加陈皮10g,半夏9~12g,茯苓10~15g,木香6~9g,煅瓦楞10g;兼有右胁或两胁胀痛或隐痛,情绪不佳则胃痛加重,喜长吁、嗳气,大便时干时软,脉象沉弦或弦细,证属肝郁犯胃者,可轻用高良姜,重用香附,再加柴胡9g,厚朴10g,炒川楝子10g,绿萼梅5g,白芍10g,把檀香改为9g;兼有口苦,舌苔微黄,虽思冷饮食,但食冷物痛又加重,胃中似有灼热感,脉略有数象,证属标热本寒者,减高良姜为5g,加炒萸连6g,炒黄芩9g,千年健12g,去砂仁;兼舌红无苔,口干不欲饮水,饭后迟消,大便少而涩,或干燥,证属中焦气化不利,津不止输者,可加知母9g,焦三仙各9g,香稻芽10g,葛根9g;大便色黑,隐血阳性者,加白及9g,生藕节15~20g,茜草炭12g,减良姜为5g;舌质红无苔,口干,喜稀饮食,夜间口渴,胃中有灼热感,食欲不振,大便干涩不爽,脉象沉细数,或弦细略数,证属胃阴不足者,可减高良姜为3g,去砂仁,加沙参9g,麦冬6g,知母9g,白梅花3g。
【体会】 四合汤即在上述三合汤中,再加《和剂局方》失笑散(蒲黄6~10g,五灵脂9~12g),四个药方合用,故名四合汤。本方是在三合汤的基础上,又加蒲黄活血散瘀,《本草纲目》中说蒲黄“凉血、活血、止心腹诸痛”。五灵脂行血止痛,《本草纲目》中说“治男女一切心腹、胁肋、少腹诸痛,疝痛,血痢,肠风腹痛”。二药合用,再配合丹参,活瘀止痛的功效增强,以中焦有瘀血阻络而发生的心腹疼痛有良好疗效,四方合用,既有气药,又有血药,既能祛邪,又兼益人,所以对久治不愈的胃腔痛,能发挥特有的效果。加减法:兼有呕血便血者须改用蒲黄炭、五灵脂炭,再加白及10g,生藕节20g,或藕节炭30g,三七粉(冲服)2g,灶心土(煎汤代水)60~100g,香附也要炒黑,可去砂仁。如无呕血、便血,但大便黑色,隐血阳性者,也可用蒲黄炭、灵脂炭,或再加白及、乌贼骨等。其余加减,同三合汤。
【方源】 《焦树德学术思想临床经验综论》
胃脘痛——胃脘痛基本方(于慎中方)
【组成】 生白芍15~30g,炙甘草6~10g,川楝子10g,延胡索10g。
【功效主治】 通滞止痛。用于胃脘痛。
【方解】 胃脘痛可因致病因素不同,有寒凝、气滞、热郁、湿阻、气虚、血瘀等多种见证,诱发因素亦较为复杂。临床上以上述诸证兼夹者为多见。病机特点往往是寒热虚实,诸证错杂,气滞血瘀,合而致病,使中焦枢机不利,胃气失于通降,滞而为痛,故临床症状突出表现为疼痛。疼痛为标,滞而失于通降为本,即所谓痛则必滞,滞甚痛愈重。治疗当以通滞止痛为先。于师选用芍药甘草汤,方中白芍柔肝缓肝,炙甘草甘缓调中,二药相伍,缓急止痛。因肝以气为用,柔缓则肝用自调而中气调畅,所谓“治肝即可安胃也”。方中合金铃子散,理气散瘀,行滞止痛。两方合用共奏缓急安胃,行滞止痛之功。再结合辨证,在该方基础上加减治疗。
【加减】
1.气虚 胃脘隐痛,喜按,进食少量则痛缓,倦怠乏力,舌质淡苔白,脉弱。加太子参、党参、炒白术、茯苓、山药、砂仁、广陈皮、黄芪等。
2.阳虚 胃痛喜暖喜按,得食则缓,泛逆清水,舌质淡苔白,脉细弱,加黄芪建中汤;痛甚者,可加良附丸以增强散寒止痛之力,若伴腹痛泄泻,加理中汤;若阴寒内盛,脘腹痛剧,呕不能食,痛不可近,手足逆冷,脉象沉伏,加大建中汤;寒甚者可酌加制附子、肉桂等。
3.阴虚 胃痛如灼,嘈杂似饥,形瘦食少,口燥便干,舌红少津或有裂纹,脉细数。酌加甘寒之品,稍加益气、调气之药,如北沙参、石斛、麦冬、乌梅、生地、玉竹、太子参、山药、佛手、玫瑰花等。
4.气滞 凡痛发于情志不畅,忧郁恼怒之后,症见胃脘胀闷,攻撑作痛,牵及两胁,嗳气,脉弦者,宜选加郁金、香附、青皮、佛手、木香、陈皮、柴胡等,并注意配伍柔肝酸泄之木瓜、当归等;若气郁化火,痛势急迫,嘈杂反酸,烦躁易怒,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数,加栀子、香附、枳壳、黄连、青皮、蒲公英、黄芩,并稍佐吴茱萸。
5.食滞 痞胀而痛,拒按,嗳腐吞酸,舌苔厚腻,脉滑者,加槟榔、炒三仙、莱菔子、枳实、鸡内金;如素体脾胃虚弱,复加食滞者,当消补兼施,选加香砂枳术丸。
6.湿滞 脘痛痞闷,恶心泛逆,呕吐涎沫,身重倦怠,舌苔白滑,脉濡者,宜加半夏、陈皮、茯苓、白蔻仁、藿香、苍术、砂仁等,亦可加平胃散。
7.血瘀 多为素有胃痛宿疾,症见脘痛如刀割,或如针刺,部位固定,夜间痛甚,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合入丹参饮,或失笑散,或加血竭,如兼有出血者,可加三七、白及、茜草、云南白药等活血止血之品。
另外,如兼有外感表证,症见恶寒,身热,头身疼痛者,合香苏饮并加生姜以疏表;吐酸者加煅瓦楞子、乌贼骨;胃虚有热,呃逆呕吐,舌苔薄黄,脉虚数者,加橘皮竹茹汤,并酌加枇杷叶、生姜、清半夏等。
【验案】 王某,女性,70岁。1982年5月18日初诊。胃脘痛间断发作10年,经多方治疗,仍有反复。近1个月来胃脘隐隐作痛,食后为著,纳差,口舌干燥,欲冷饮,大便干燥,手足心热,舌质红少苔,舌边有瘀斑,脉细数。西医诊断为慢性浅表性胃炎。于师辨证为胃阴不足兼夹瘀血,治以滋阴养胃、活血止痛。处方:基本方加生地黄、麦冬、石斛、沙参、丹参、丹皮、五灵脂。3剂后疼痛减轻,6剂痛止,胃纳转佳。嘱逐渐增加每餐饮食,以充养胃气,避免食用辛辣煎炸食物。上方加减调理月余而愈。随访6年未复发。
【方源】 孙健民,马丽亚.于慎中治疗胃脘痛经验.山西中医,1994,10(3):9
胃脘痛——调气汤(张其昌方)
【组成】 柴胡18g,桂枝10g,法半夏15g,党参15g,黄连6g,干姜10g,厚朴10g,陈皮8g,瓜蒌皮12g,白芍15g,炙甘草10g,大枣5枚,水煎服。
【功效主治】 平调寒热,疏利气机,通达三焦。用于胃脘痛。
【方解】 张老认为,胃脘疼痛虽可由气血阴阳虚实各种原因所致,然其根本原因在于寒热失和,气机紊乱。其病变虽在胃脘,而病变中心在三焦。凡病变偏于中焦者,症见胃脘疼痛,恶心呕吐,呃逆;病偏上焦者,可并见目眩,胸胁苦满,咽中如梗;偏于下焦者,可并见腹胀肠鸣、便溏泄泻或干结等症。根据临床实践,张老拟定了平调寒热、疏利气机、通达三焦为治则,以“调气汤”为主方的治疗方法。本方由小柴胡汤合黄连汤化裁而成,方中以柴胡疏解少阳郁滞,半夏和胃降逆,二者合用可疏利气机,平调升降,桂枝、干姜散胃中之寒,瓜蒌皮、黄连清泻热邪,二者合用以调和寒热。且瓜蒌皮散结疏气,宣通上焦,陈皮、厚朴理气宽中,舒畅中焦,白芍行滞缓痛,党参、炙甘草、大枣益气和中。合而用之,使水火调和,升降平衡,三焦通畅。凡胃脘疼痛,无论病发暂久,外感内伤,男女老幼,均可加减用之。
【加减】 病位偏上焦者,胃脘疼痛,伴咽中如梗,胸胁苦闷,原方去党参、白芍,加桔梗、浙贝母各10g;病位偏下焦者,伴腹胀肠鸣,便溏或干结,原方去干姜、瓜蒌皮,加生姜15g,槟榔10g;寒邪偏重者,胃脘痛突然发作,形寒呃逆,舌苔薄白,脉弦紧,方中重用桂枝为15g,减黄连至3g,服后啜粥助汗;热邪偏重者,胃脘灼痛,口苦咽干,心烦口渴,舌质红苔黄、脉滑数弦,原方去桂枝、干姜,加百合15g,蒲公英15g,石斛10g;食停滞者,伴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大便不爽,舌苔黄白厚腻,脉滑数,原方去白芍、党参,加麦芽30g,藿香10g,山楂10g;气滞血瘀者,病程较久,胃脘痛有定处,拒按,痛如针刺或刀割,舌质紫暗,脉涩,原方去党参、白芍、大枣,加赤芍15g,桃仁15g,丹参15g,红花5g,降香5g;脾胃虚寒者,胃痛隐隐,喜暖喜按,泛吐清水,纳减神疲,便溏,脉软弱迟,舌质淡苔白,原方去瓜蒌皮,减黄连至3g,加党参15g,黄芪15g,干姜5g,桂枝5g。
【验案】 宾某,男,30岁。1985年9月25日初诊。自1972年以来,胃脘疼痛反复发作,迄今已历14年。近来发作频繁,发则胃脘痛如刀绞锥刺,腹皮冲起,辗转呻吟于床第之间,其痛苦莫可名状。某医院拟作剖腹探查,患者因惧怕而拒绝,前来求治。症见面色无华,嗳气,时作呵欠太息。脉沉弦小数,舌苔黄白而腻。证属寒热不调,三焦气机紊乱。宜平调寒热,疏利气机。取调气汤加味:柴胡15g,半夏15g,白芍20g,黄连6g,干姜6g,桂枝6g,川厚朴10g,陈皮8g,茯苓15g,党参15g,瓜蒌皮10g,台乌药10g,炙甘草10g,大枣5枚,4剂,水煎服。
复诊(9月30日):服上方后,胃脘疼痛明显减轻,已不呕,间有嗳气、太息,食纳略增。脉细弦,舌苔薄腻。原方去台乌药,加枳壳10g、麦芽15g以健脾理气。4剂。
三诊:诸症皆失,饮食正常,惟感疲乏,不任劳累。脉和缓,舌苔薄白。良以久病初愈,正气不足,予黄芪建中汤加味以善后。半年后追访,其病未再复发,劳动如常。
【方源】 张旭东.张其昌谈治胃病的经验.湖南中医杂志,1988(5):7
消化性溃疡——溃疡方(周信有方)
【组成】 党参20g,炒白术9g,黄芪20g,当归9g,炒白芍20g,丹参20g,延胡索20g,三七粉(冲服)4g,白及15g,海螵蛸30g,砂仁9g,鸡内金15g,香附9g,制附子9g,干姜6g,甘草9g。
【用法】 水煎服。
【功效主治】 健脾益气,温中活血,辅以理气和胃。用于消化性溃疡。
【方解】 方中参、术、芪、草有补中益气,健脾生血,托里生肌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参、芪、草具有抗溃疡作用,能改善微循环,增加胃黏膜血流,促进溃疡愈合,提高机体抵抗力。当归、白芍、丹参、延胡索等养血和血、化瘀之品,具有明显的增加胃黏膜血流,增强溃疡局部营养,起到活血生肌,促使溃疡愈合的作用。活血祛瘀乃治疗本病的重要方法,故方中所用药物较多,配用化瘀止血之三七,可收相得益彰之功。有谓“无酸不成溃疡”,故方中以海螵蛸制酸止血,中和胃酸,防止氧离子反渗,且对胃黏膜可起到重要保护作用。白及可止血生肌。香附、砂仁、鸡内金和胃理气消食,有调理肠胃蠕动之功。附子、干姜可温中散寒止痛。
【加减】 如寒象重或疼痛明显者,可加重制附子至15~30g;若证系胃阴不足,胃脘隐痛伴灼热感,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舌质红少苔者,可减去温燥之品附子、干姜、砂仁等,加滋阴养胃之品沙参、麦冬、石斛各15g。制酸剂之配伍则要视寒热虚实不同而选择,属虚属寒者可选海螵蛸、煅龙骨、煅牡蛎、甘草等;属实属热者,可选浙贝母、左金丸(入煎或另吞)6~10g。而瓦楞子、鸡蛋壳、海蛤壳等性平之品,属寒属热者均可酌选。对于制酸剂需坚持作为佐使药伍用,因这类药物在抑酸,保护胃黏膜,调整肠胃的运动和分泌等方面,均有协调、促进作用,且反酸、吞酸症之有无,并非与胃酸分泌的高低成正比。因此即使临证无反酸之症,亦要使用此类药物。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或呈柏油样便者,可加服白及粉3g,三七粉3g,大黄粉1.5g,混匀调成糊状或装入胶囊,1日分3次服;亦可单加白及粉9g,1日分3次调服;若日久溃疡不愈,时见大便隐血者,可加服白及粉3g,三七粉3g,乌贼骨3g,黄芪粉3g,混匀调成糊状或装入胶囊。分3次吞服。
【验案】 孙某,男,60岁。1998年4月20日初诊。1997年11月做胃镜查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于每次进餐后上腹部有疼痛感,可持续2~3小时,直到下次进餐时疼痛才可缓解或消失。有时半夜疼痛,难以入睡。曾服西药(具体药物不详)亦无缓减。患者极度痛苦,遂来就诊,请求中医汤药调治。症见胃脘胀痛,喜温喜按,吞酸泛恶,纳差,疲乏,便黑,舌质暗淡苔白,脉虚弱。证属脾胃虚寒,和降失调,胃络瘀阻,虚实夹杂。治宜健脾益气,和中制酸,和血祛瘀,温中消滞。处方:党参20g,炒白术9g,黄芪20g,炒白芍20g,丹参20g,延胡索20g,三七粉(冲服)4g,白及15g,海螵蛸30g,砂仁9g,鸡内金15g,干姜6g,制附子9g,甘草9g。水煎分服,早、中、晚3次。服上药7剂,疼痛减轻,不泛恶,饭量增加,便色好转,仍吞酸,乏力,原方继服7剂,诸症消失,大便颜色正常。嘱其饮食有节,继续服药1个月,以巩固疗效。
【体会】 在临床上对本病辨证分型认为,以脾胃虚寒证型为主,兼夹气滞、血瘀。治疗上,宜标本兼顾,通补兼施,以健脾益气、温中与活血祛瘀为主法,辅以理气和胃,并合理使用制酸剂,这是治疗本病的主要原则。拟定基本处方,以通治本病,再结合偏寒、偏热、偏虚、偏实之不同,随症加减。
【方源】 《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
-完-
温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类药方、验方等仅供专业中医人士参考学习,不能作为处方,请勿盲目试药,本平台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