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小知识:认识十四经络 2024-06-09 09:42:56 十四经络由十二经络和任脉、督脉构成,在内部隶属于脏腑,在外部分布于四肢、头面、躯干,分为手足、阴阳、脏腑三部分。具有的疏通作用如下:1、遍布内外,网络全身。2、相互联系,互相配合,身体内外、上下、左右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起到运行气血、调节阴阳、传导感应的作用。根据不同的症候,辨别归属不同经脉病症,运用补虚、泻实的方法,能够调理气机,使人体的脏腑达到阴阳平衡。十二经络,经络分类名。指十二经及其脉络。《灵枢·本输》:“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1《灵枢.经脉》: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下耳后,循颈,行手少阳之前,至肩上,却交出手少阳之后,入缺盆。其支者:从耳后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锐眦后。其支者:别锐眦,下大迎,合于手少阳,抵于,下加颊车,下颈,合缺盆,以下胸中,贯膈,络肝,属胆,循胁里,出气街,绕毛际,横入髀厌中。其直者:从缺盆下腋,循胸,过季胁,下合髀厌中。以下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外辅骨之前,直下抵绝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之间,循大指歧骨内,出其端,还贯爪甲,出三毛。足少阳胆经起于面部的瞳子髎穴,绕过耳后经过颈部,胸部、腹部、腿部、足部无名指止。经络共有44个穴位,遍布较多的在面部和小腿足部。胆经循环在二十三点至一点,胆汁有多清、脑就有多清,此时入睡头脑清醒,面色红润,早上起床拍打胆经效果更佳。胆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口干口苦偏头痛容易惊悸;善叹息便溏便秘皮肤萎黄;消化不良关节痛脂肪瘤;痰湿结节积聚。2《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指丛毛之际,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督脉会于巅。其支者:从目系下颊里,环唇内。其支者:复从肝别贯膈,上注肺。足厥阴肝经起于足部的大脚趾内侧止于胸部的大敦穴,循行走向、足腿部、腹部胸部,经络穴位14个,肝经络不通会引起乳腺增生、慢性肝病、月经不调、子宫问题。中医讲百病从气生,气从那里生,从肝那里生,气大伤肝,所以平时要少生气。肝经循行时间1点—3点,常拍打肝经可增强五脏的功能。肝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口干口苦情志抑郁胸胁胀痛;眩晕血压不稳易怒冲动;皮肤萎黄易倦乏力前列腺肥大;月经不调乳房疾病小便黄。3《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手太阴肺经是十二经脉之一,手三阴经之一,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上接足厥阴肝经于肺内,下接手阳明大肠经于食指。经脉分布于胸前、上肢内侧前、拇指桡侧。其络脉、经别分别与之内外相连,经筋分布于外部。本经首穴是中府,末穴是少商,左右各11穴。肺开窍于鼻,所以鼻子的毛病与肺经有关,还与喉咙有关,所以嗓子的问题能从肺经上得到解决。打通经络,最重要的目的是排除浊气,好多人一拍肺经就咳嗽、打嗝,这是非常好的现象。肺经上的穴位:少商穴:治疗急性咽喉肿痛;鱼际穴:是肺经的火穴,清火的效果特别好 ;太渊穴:肺气足,人才活的有精神,此穴专门补穴,经常揉拍就有使不完的劲。肺经不通的常见症状:怕风易汗咽干咳嗽;过敏性鼻炎皮肤干燥容易过敏;动则气短胸翳面色皮肤无华。4《灵枢·经脉》: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于柱骨之会上,下入缺盆,络肺,下膈,属大肠。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颊,入下齿中;还出夹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夹鼻孔。手阳明大肠经是人体治疗便秘、腹泻最好的一条经络,起于食指的商阳穴止于面部的迎香穴、循行手部、手臂、颈部、面部等,经络穴位20个,大肠经不通时会引起便秘、腹泻、肠胃问题、眼睛干涩、肿胀等,循行时间5点至7点,在此期间不大便的属大肠经不通,可拍打腹部,八髎,揉腹缓解。大肠经不通的常见症状:牙痛头痛口干皮肤过敏;青筋斑点多肠胃功能减弱;肩周痛慢性咽喉炎。5《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交中,旁约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夹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夹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髌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指间,出其端。足阳明胃经分布在身体的正面,从眼部下边的承泣穴开始向下走,一直到脚部的厉兑穴,贯穿全身。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合天九之极,应土生金之意,胃属土,45属金,90属金,也可译为经络生穴位之观点),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胃经有两条主线和四条分线。在人体经络当中是分支最多的一条经络。首穴承泣,末穴厉兑。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胃经循环在辰时,7点到9点,常拍打胃部和膝盖,能更好调理胃部不适,促进气血提升。胃经不通的常见症状:喉咙痛胃痛怕热消化不良;倦怠膝关节酸痛便秘;唇干舌燥身体消瘦。6《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夹咽,连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脚趾的隐白穴止于胸上方的大包穴,走向由脚到腿,腹部,止于胸部。经络上共有20个穴位,脾经不通会引起肌肉松弛,乳腺增生、消化不良、月经不调,风湿等。脾经在中医来讲是非常强大的作用,被成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循行时间在9点—11点,经常按揉拍打脾经,可以提升气血,除湿消肿,消除肥胖,缓解口疮等。脾经不通的常见症状:脘腹胀气吸收不良口淡;容易呕吐作闷容易倦怠虚胖;头胀头脑不清湿重脚肿便溏;关节酸胀糖尿病。 赞 (0) 相关推荐 十二经脉与子午流注 · 感谢关注 △ 一首好音乐送给好看的你 光年之外 G.E.M. 邓紫棋 - 光年之外 △(hi,大家早上好) 今天是八月的最后一天,这个月有失有得,或许这就是戏剧化的人生,愿九月依然有你相伴,感谢关注 ... 覆盖作物小知识(十四) 覆盖作物小知识(十四) 中医人必备:十四经络走向图,此文不看太可惜! 经络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研究经络,首先就要研究经络的循行路线,今天的这篇文章专门介绍十四经的循行路线及经脉在体腔内外循行和气血输注部位的特定结构,以<黄帝内经>等典籍记载的经络循 ... 美容师话术:中医十四经络操作话术知识 十四经是指人体的十二条正经(包括手三阳经,手三阴经,足三阳经,足三阴经)和任脉,督脉.现在养生市场上很流行的就是经络养生和体质养生,疏通十四条经络就是最全面的经络养生法,美容师需要掌握的十四经络知识有 ... 一天一个中医小知识-五输穴,十二经络,奇经八脉-听家长讲中医 一天一个中医小知识-五输穴,十二经络,奇经八脉-听家长讲中医 【中医必备】超赞的十四经络穴位图谱、速记歌诀来了! 导读 超赞的十四经络穴位图谱.歌诀来了! 中医现在已经是大多数基层医生必须具备的一项技术,开展针灸.推拿等中医适宜技术,就必须掌握穴位的基础知识. 我们都知道学习经络,配合图谱和歌诀能够强化记忆,下面 ... 中医养生,十四经络歌,简单易懂不生病 中医养生,十四经络歌,简单易懂不生病 中医民间抄本欣赏《十四经络腧穴条辨》 中医民间抄本欣赏《十四经络腧穴条辨》 学中医针灸必背,十四经络穴位分寸歌(建议收藏) 学中医针灸必背,十四经络穴位分寸歌(建议收藏) 美容师如何结合十四经络知识销售产品? 美容师对十四经络相关知识必须掌握好,这样才能在帮顾客护理的同时给顾客推销产品.那么美容师如何结合十四经络知识销售产品?下面小编来给大家一些示范,仅供参考. 1.这个护理疗程产品可以调理您的督脉.督脉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