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的救助
(发于《博爱》8期,原稿,未核对)
在美国南达科他州苏福尔斯大苏河的一个部落,一位母亲和她的孩子携带了个开了通气孔的盒子,而这个盒子里面正装有一只野生动物幼崽,她们母女为拯救了这只“被遗弃”的野生动物小宝宝,已经付出了很多。她们小心翼翼,准备将小崽带回家,给它一些吃的,然后再帮它找个家或放归大自然。
就在此时,西娅·米勒·瑞安拦住了这对母女。米勒是当地一名保护野生动物的官员,也是这方面的专家。
米勒一眼就认出,母女俩救助的是一只德克萨斯虎猫。这只幼崽既优雅又美貌,这个小家伙和家猫差不多。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一些商人为了获得它美丽的皮毛,曾对它进行过大肆捕杀,这一美丽优雅的动物几乎遭到灭绝的厄运。
现在美国已经禁止猎杀德克萨斯虎猫,人们的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但母女俩“营救”幼崽的那一刻起,如果没有加于制止,这只幼崽几乎就被没救了。于是,米勒与母女俩“你争我夺”,最后,才把幼崽送到野生动物保护站。
无独有偶,在黄石公园,有个观光客“营救”一头野牛幼崽,他看到这只野牛幼崽觉得冷,就把它装进了他的越野车里。园区管理员将这只幼崽带回到它被带走的地方,但是他们未能使得它回归兽群。更让“营救”者意想不到的是,为了避免牛犊对不断接近的人类和汽车造成伤害,公园管理员不得不对它实施了安乐死。
很多时候,人类的救助是致命的,从人类干涉野生动物幼崽命运的那一刻,那些动物就被宣告了死刑。当人们想伸出拍手援助这些野生动物小宝宝时,常常事与愿违,人类的这种救助行为已经对动物幼崽造成伤害。米勒和她的团队把一些致命的救助案例,做成宣传资料放到社交媒体,去教导人们让大自然决定这些小宝宝的去留。
“如果你在乎它,就请你让它留在那儿。”米勒所管理的苏福尔斯户外园区,多年来他们都有教导成年人和孩子们不要做这样的救助行动。但米勒和同事收到的求助或者询问电话却有增无减。她们每回应一通可能涉及救助野生动物幼崽的电话,都会在当地社交网络上发布一张有着糖骷髅头的陶瓷麻雀的照片,附上:“抱歉圣母们,请不要随便救助动物幼崽”。
后来,米勒把自己的救助理念写成了论文,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全国的野生动物官员们推广这种理念,鼓励那些救助了野生动物幼崽的人,将幼崽地放回发现它们的地方。因为偶尔“掉队”的小崽,它们的母亲很可能会在找到食物或者是躲避过猎食者以后回到幼崽的身边。而此时,人类过多的干涉,对幼崽本身就是一种伤害。
同时,米勒告知民众,如果发现它们有被其他动物攻击的风险时,可以将幼崽放到找到它们的地方的附近。不要随意接近野生动物,万不得已接触野生动物的时候要佩戴手套,避免直接抱住它们。直接接触野生动物使得人类的气息传递到它们的身上,这可能给捕猎者提供了信息。
记者会上,米勒说道,我们经常会遇到,人们抓到了一只幼崽,他们都会解释说:“我们只想救助它,把它带到安全的地方,我们担心它会被其他动物伤到了。”但是,弱肉强食不正是大自然的循环吗?而你的救助,不但帮不了这些幼崽,而且还常常是致命的。
作者简介:梁水源,笔名:引水思源、原水、三刃木、随源等。曾经:当过农民种过地,摆过地摊受过气;上过大山养过鸡,下过大海捕过鱼;上过战场杀过敌,解甲归田靠教育。文字散见于《做人与处世》《辽宁青年》《特别关注》《求学》《智富时代》《青州文学》《厦门工人》《职业》《少年月刊》《博爱》《启迪与智慧》《文苑春秋》《阅读》《农民日报》《中国审计报》《中国石油报》《厦门日报》《东南早报》《中国老年报》《老年康乐报》《家庭百科报》……公开发表已超1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