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话《伤寒论》讲义,第06讲:《伤寒论》太阳篇总论、太阳篇首
内容提要:讨论了两个话题,一﹒太阳篇总论;二﹒太阳篇首(条文1、2、3、6)。太阳篇首分为4部分,①太阳篇提纲,②太阳中风,③太阳伤寒,④太阳温病。
朋友们大家好,这是“茶话《伤寒论》”的第5讲。经过了一个繁忙的春节,又和大家见面了,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中工作顺利、身体健康、中医水平扶摇直上!从这一讲开始,我们一起讨论《伤寒论》六经篇的具体内容。先回答一个问题,有朋友问我,说他自己对周易术数方面的知识不是很熟悉,问我可以不可以在“茶话《伤寒论》”系列中穿插一些这方面的内容?我在这里统一答复,我自己对中医的理解和我多年的阴阳术数的思维方式是一体的,所以我讲述问题的过程中,“象数思维”的习惯就已经包含在其中,只要大家不是感觉特别别扭,说明已经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种思维方式。
我们先讨论中医里面的两个重要概念,“证”和“病”。证,在中医里面可以理解为身体运行的偏差,也就是身体运转的异常,即(科班)所谓的“病机”,比如寒邪闭表、肝脾下陷、胆火逆行、湿热下注等等。“经方”就是中医经典中的方药,包含于《黄帝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因为“方剂”这个词很容易与科班教材“《方剂学》”之类相混淆,所以我在讲述问题的时候会尽量避免“方剂”这个词。在经方中,证的命名通常以方的名称来命名,比如“桂枝汤证”、“麻黄汤证”、“乌梅丸证”、“温经汤证”等等。麻黄汤证,就是寒邪闭表,但我们通常不说“寒邪闭表证”,而是说麻黄汤证,这样的表达方式,既包含了身体偏差,又给出了解决方案。所谓“病”,在我们现在,指的是一种或多种具有关联的特定症状的集合。比如耳鸣就是一种病,耳鸣的原因就是证。肾虚、胆火逆行、气虚、痰阻清窍等都会引起耳鸣。某人胆火逆行引起耳鸣,我们可以用温胆汤来治疗,这种耳鸣就是温胆汤证。但是温胆汤证不一定都会耳鸣,为了具有针对性,我个人一般称为“温胆汤证耳鸣”。在中医里,几乎不存在什么病名,比如中医里面不存在“高血压”这个病名,但是存在“肝阳上亢”这个证名(注意,“肝阳上亢”只是高血压类型中的一种)。后世中医著作有很多按症状来分类,如“黄疸”、“臌胀”、“吐血”、女性的“行经腹痛”等,这也只是为了方便查阅,具体状况仍然以“证”来描述。所以,“证”和“病”在我们现在不能通用的。但是在《伤寒论》中,“XX病”有,时候指的是症状,有时候指的是证。如“太阳病”有时候指的是太阳提纲的那些症状,有时候指的是太阳中风或太阳伤寒。
中医的学习和数理逻辑的学习完全不同,它不只是一个循序渐进倾斜上升的过程,而是像上台阶一样层层质变的过程。数理逻辑就像盖楼房,从基础到顶层逐渐积累;而中医的学习是从个体规律到普遍规律,从积累到顿悟的过程。就像烧开水,不论你在90度、95度徘徊了多久,只要水没有烧开,永远都是生水,而生水与开水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形容一下,学习中医的过程就像画老虎,先要大体知道老虎是什么样子,然后具体了解老虎身体的每个部分和其它动物的区别,接着把每个部分组合起来,注意,这时候并不像老虎,因为只是个组合,没有出现真老虎的那种“神”,还需要不断地修正部分与部分之间、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和谐关系,直到看上去能感受到跟真老虎一样,才算把老虎画“活”了。我自己毫无艺术天分,但世间的事情道理都是相通的,中医和艺术有相似之处,自己做事入神,别人看起来传神,这大体上就是灵魂所在。而数理逻辑那一套,是纯粹单层的、线性的法则,只要完成组合就算任务结束,不存在灵性的积淀,也不存在感应于人心而(“复活”)传神的问题。说到“传神”,又有人出来指责中医类似“玄学”,这是不存在的。原因是教育偏差,并非中医“玄冥难测”,而是我们所接受到的教育被隐藏掉了这部分学问,让我们陷入于适应逻辑推理、规则套路而忽略了人的灵性,所以只要找回自己的灵性,让自我觉醒,这些问题很容易解决。不好意思,偏题了。
明白了“证”和“病”的区别,我们正式讨论《伤寒论》。
第1个话题:太阳篇总论
大多数《伤寒论》注解缺乏对整体的总结,比如太阳篇讲了些什么,阳明篇讲了些什么,以及相互的关联,等等。在《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中,六经篇总共442条条文,我们看每篇所占的条文数:
篇目 条文数 所占百分百
太阳篇 184 41.63%
阳明篇 108 24.43%
少阳篇 11 2.49%
太阴篇 16 3.62%
少阴篇 46 10.41%
厥阴篇 77 17.42%
太阳篇在桂林本《伤寒论》六经篇占了41.63%,接近一半。在《伤寒论》“仲景原序”中有“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所以学好了《伤寒论》就相当于学好了大半个中医,学好太阳篇,就相当于学好了一半《伤寒论》。桂林本《伤寒论》太阳篇上、中、下3卷,上卷32条17方,中卷99条39方,下卷53条37方,太阳篇合计184条93方,除去重复的7方,总共184条86方。
《伤寒论》的条文有些有方药有些没有方药,有人将有方的条文和无方的条文加以区别,我认为这样做没有意义。在康平本中,几乎所有的仲景原文都有方药,而没有方药的大多数(被我们认为)都是后人添加的,看做是对仲景原作的注解就可以了。写东西给别人看,是为了传意,是为了让别人能够明了我们所表达的意思,反过来,我们读别人的著作,也是为了了知别人所表达的意思,桂林本和宋本没有对仲景原作加以区分,所以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应该以理解作者想表达的意思为主,不应该将太多注意力停留在字句层面。比如桂枝汤证,如“【6.16】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后半句“若不上冲者,不可与之”是对桂枝汤使用条件的补充,还是围绕着桂枝汤,再比如“【7.93】太阳病,当恶寒发热,今自汗出,反不恶寒发热,关上脉细数者,以医吐之过也。”,这是一个观察经验,所以不需要把这类没有药方的条文分离出来。仲景没有留方,其中缘由,或不必留,或脱离篇旨,或避免陷入细节,或避免本末倒置,或避免不确定性以误人,……,亦或根本就不是仲景原作。然而,只要能学好现有的条文方药,就已经很了不起了。
之前讲过,《伤寒论》六经篇讲述了邪气从外向内的过程,同时具有直中脏腑、合病/并病的特点。太阳居于人体的最外层,也是传经的第一步,只要太阳表证未解或未传经/传脏/传腑,都与太阳证有关。因为条文太多,一一归纳很麻烦,我们从方药来看太阳篇的主要内容。列举出太阳篇上、中、下三部分所有的方药。
太阳篇上
01.【6.13】桂枝汤方
02.【6.15】桂枝加葛根汤方
03.【6.21】桂枝加附子汤方
04.【6.22】桂枝去芍药汤方
05.【6.23】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
06.【6.24】桂枝麻黄各半汤方
07.【6.26】白虎汤方
08.【6.26】桂枝二麻黄一汤方
09.【6.27】白虎加人参汤方
10.【6.28】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11.【6.29】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
12.【6.30】甘草干姜汤方
13.【6.30】芍药甘草汤方
14.【6.30】调胃承气汤方
15.【6.30】四逆汤方
16.【6.32】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方
17.【6.32】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方
太阳篇中
18.【7.01】葛根汤方
19.【7.02】葛根加半夏汤方
20.【7.03】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
21.【7.04】麻黄汤方
22.【7.06】小柴胡汤方
23.【7.07】大青龙汤方
24.【7.09】小青龙汤方
25.【7.12】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
26.【7.30】干姜附子汤方
27.【7.31】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方
28.【7.32】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
29.【7.33】桂枝甘草汤方
30.【7.34】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
31.【7.36】奔豚汤方
32.【7.37】厚朴甘草生姜半夏人参汤方
33.【7.38】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
34.【7.39】芍药甘草附子汤方
35.【7.40】茯苓四逆汤方
36.【7.42】五苓散方
37.【7.44】茯苓甘草汤方
38.【7.49】栀子干姜汤方
39.【7.49】栀子甘草豉汤方
40.【7.49】栀子生姜豉汤方
41.【7.50】栀子豉汤方
42.【7.52】栀子厚朴枳实汤方
43.【7.55】真武汤方
44.【7.61】禹余粮丸方
45.【7.68】小柴胡汤方(重复)
46.【7.72】小建中汤方
47.【7.75】大柴胡汤方
48.【7.76】柴胡加芒硝汤方
49.【7.78】桃仁承气汤方
50.【7.79】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
51.【7.83】人参地黄龙骨牡蛎茯苓汤方
52.【7.84】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方
53.【7.90】桂枝加桂汤方
54.【7.91】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
55.【7.96】抵当汤方
56.【7.98】抵当丸方
太阳篇下
57.【8.02】吴茱萸汤方
58.【8.02】桂枝当归牡丹皮桃仁枳实汤方
59.【8.03】连翘阿胶半夏赤小豆汤方
60.【8.03】黄连阿胶半夏桃仁茯苓汤方
61.【8.04】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方
62.【8.04】葶苈栝蒌桔梗牡丹汤方
63.【8.05】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方
64.【8.05】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方
65.【8.06】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重复)
66.【8.06】桂枝茯苓枳实芍药甘草汤方
67.【8.09】大陷胸丸方
68.【8.12】大陷胸汤方
69.【8.12】五苓散方(重复)
70.【8.15】大柴胡汤方(重复)
71.【8.17】小陷胸汤方
72.【8.20】文蛤散方
73.【8.20】白散方
74.【8.23】小柴胡汤方(重复)
75.【8.25】柴胡桂枝汤方
76.【8.26】柴胡桂枝干姜汤方
77.【8.28】半夏泻心汤方
78.【8.30】小青龙汤方
79.【8.31】十枣汤方
80.【8.33】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方
81.【8.34】附子泻心汤方
82.【8.36】生姜泻心汤方
83.【8.37】甘草泻心汤方
84.【8.38】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85.【8.40】旋覆代赭汤方
86.【8.41】桂枝人参汤方
87.【8.44】瓜蒂散方
88.【8.46】白虎加人参汤方(重复)
89.【8.50】黄芩汤方
90.【8.50】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
91.【8.51】黄连汤方
92.【8.52】白虎汤方(重复)
93.【8.53】炙甘草汤方
我们看,太阳上篇主要是桂枝汤,我们称为“桂枝汤系列”;中篇葛根汤、麻黄汤、大小青龙汤都接近麻黄汤,我们称为“麻黄汤系列”;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等都有茯苓和桂枝,我们称为“苓桂系列”;大陷胸丸、大陷胸汤、小陷胸汤我们称为“陷胸证”;半夏泻心汤、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附子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我们称为“泻心汤系列”,这大体上就是太阳篇的主要方药,同系列相互之间有微妙差异,了解这个梗概就行了。其它如白散、赤石脂禹余粮汤、旋覆代赭汤、瓜蒂散等,没有明显的群集,我们单独讨论。
第2个话题:太阳篇首
我们从条文来看: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6.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6.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6.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6.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在康平本《伤寒论》中,条文有层次关系,比如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竖向排版的《古本康平伤寒论》中,六经篇有些条文顶格写,有些条文低一个字,有些条文低两个字。根据一般观点,顶格写的被认为是仲景原文,低一个字、低两格字的都被认为是后人所加。如【6.6】,在康平本《伤寒论》中“大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顶格写,其它部分均低一个字写。所以,我们在学习《伤寒论》的时候,为了避免误导,应该以仲景原文为主,后人追加的东西仅供参考。
在《茶话<伤寒论>》的文字讲义中,我们引用的条文都使用蓝色和绿色字体。参考康平本,蓝色字体表示仲景原文,绿色字体为后人之作。这些条文我们直接复制于pdf电子版“民间中医经典古籍电子丛书'桂林古本《伤寒杂病论》’”,每个条文前面有黑体中括号“【】”并包含数字,数字以点号隔开,点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卷”的序号,点号后边的数字条文的序号,比如“【6.3】”就是桂林本《伤寒论》第6卷第3个条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这个篇目名称在康平本中并没有“脉证并治”四个字。我们知道中医四诊望、闻、问、切,切脉(还有如腹诊的按、压等)只是其中之一,前面讲过,四诊分析出的身体运行偏差叫“证”,给出的解决方案叫“方”。将四诊之一“脉”和身体运行偏差的“证”等同起来,这很明显是不合理的,所以我们采纳康平本,忽略掉“脉证并治”四字。
我们看第一个条文【6.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XX之为病”就是提纲,“太阳之为病”就是太阳篇提纲。之前讲过,提纲并不是篇目准绳,而是大体特征,这里包含3个方面,1脉浮,2头项强痛,3恶寒。脉,就是静脉血管跳动时的触觉感受,脉象,就是这种触觉感受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形象、模样,我们看,中医讲“象”而不是什么什么数值指标。这里的“脉浮”的所在位置,一般认为是寸口(寸口就是手腕处拇指一侧的高骨内侧的静脉血管),但是,这种认识有可能不全面,在《伤寒论》中出现过如“阳明脉”、“少阴脉”,所以这里的“脉”未必就是寸口脉。如果有人注解《伤寒论》就认定《伤寒论》中所言的“脉”是寸口脉,这很可能是错误的。所谓浮脉,就是手指刚刚碰到、没有用力的时候就能感觉到脉管在指下。需要有一个常识,脉象和人体的运转情况是一体的,很多书把脉象从证和方中剥离出来单独讨论,这不可取。脉浮,就是说人体的气血向的体表聚集,也可以理解为人体生理的关注点位于体表,反过来也一样,浮的反义词是沉,沉脉需要重按或按至骨才能感触到,脉沉一般是病在里。“头项强痛”,项就是脖子的后边(两侧叫“颈”),强在这里读“jiàng”,是“倔强”的“强”的意思,表示脖子僵硬、转向困难,不表示程度剧烈。“头项强痛”有两种解释,一种是脖子转向的时候僵硬疼痛、难以转向,跟“落枕(lào zhěn)”是一样的,另一种解释是“头痛项强”,即头痛、脖子僵硬。“恶寒”,“恶”读作“wù”,意思是讨厌、憎恨,恶寒就是怕冷。在这句条文中,“强”和“恶”都是多音字,而且都和我们当前使用这两个字的主要读音、意思不符,说明《伤寒论》不能以我们现在的字词意义想当然地去理解古文。这句条文合起来翻译,太阳病,脉浮,头痛、脖子僵硬,怕冷。有人说,太阳篇提纲应该加上“发热”两个字,但《伤寒论》太阳提纲并没有“发热”,而且,之前讲过的《黄帝内经﹒热论》篇,“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也并未言及发热。
【6.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是太阳篇的第一个主证,中风,因为在太阳篇下,所以也称为“太阳中风”。一定要注意,这里的“中风”和我们现在说的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的“中风”不是一回事,这里的“中风”是指风伤卫而引起的异常,表现在人的体表,后世为了加以区分,把《伤寒论》的中风叫做“伤风”,但我们依然使用《伤寒论》中的名词,叫“中风”。“发热”指体温高出平时,是客观指标而不是自我感受,就是摸起来烫烫的;“汗出”就是流汗,这“中风”中偏近于“自汗”,就是不由自主地出汗或者比平时更容易出汗。“恶风”和太阳篇提纲“恶寒”类似,“恶”就是怕的意思,“恶风”就是怕风。结合太阳篇提纲,我们看,中风就是太阳篇提纲“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加上“发热,汗出,恶风,脉缓”。有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太阳中风有明显的“恶风”,特别怕被风吹到,别人从他身边经过,走路带来的风都会让他觉得非常不舒服。举个例子,我之前有位女同事,上班期间,突然有一天就特别怕风,我从她身边经过,她吐槽说我走路的时候带过去的风让她很难受,我一听就知道是桂枝汤证,我给她把脉,脉象浮缓,刚好那几天,我在网上给儿子买的黄芪建中丸还没有带回家,我就给了她一颗,她下午吃了以后,第二天就好了,一切如常。“小建中汤”就是“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小建中汤”加黄芪就是“黄芪建中汤”,“黄芪建中汤”做成丸就叫“黄芪建中丸”。本来应该用“桂枝汤”,但是为了省事就用了“黄芪建中丸”,虽不完全对证但也八九不离十,所以效果很好。脉缓的“缓”,理解为“放松、松弛”、“不收紧”,而不是指速度迟缓,“脉缓”就是说按到脉管给人一种松散的感觉。与“脉缓”相对的,一个是脉紧,一个是脉弦。“紧”与“缓”相反,“紧”是“密切合拢”,就像绳子被拧得很紧一样。缓脉摸上去像棉花,软软的,紧脉摸上去像钢丝。弦脉,“弦”的本意是弓弦、琴弦一类两端拉紧而绷直。所以弦脉与紧脉又不同,紧脉指的是轴向断面的收紧状态,而弦脉是轴向的收紧。比如钢丝是弯的,这是紧脉而不是弦脉,如果钢丝被绷直,这既是紧脉又是弦脉。总体上,这句条文讲述“中风”的4个特点,第一脉发热;第二自汗;第三怕风,第四脉缓。
【6.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这是太阳篇的第二个主证,太阳伤寒。“或已发热,或未发热”用了两个“或”,很明显发热不是必要条件。“必恶寒”,说明怕冷是必要条件。“体痛”就是身体疼痛,实际上是肌肉疼痛为主,就像前一天干过什么力气活肌肉被拉伤过一样;“呕逆”是呕吐、哕,尤其吃饭比较饱的时候,胸中和胃部一阵恶心,吃下去的食物涌上食道,也有可能会吐出来。“体痛、呕逆”是不是必要条件,这里又牵扯到一个古文断句的问题,读过竖向、繁体字、无断句的书的朋友都知道,古人的书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必”字后边的几个条件就很容易在断句上产生分歧,遇到这种问题必须用实际情况来验证,在这里,我认为不是必要条件,因为实际情况就是如此。“脉阴阳俱紧”,紧脉之前介绍过了,就是说脉的断面处于一种拘谨、合拢、收敛的状态,现在讨论脉的阴阳。有人说,“寸脉为阳,尺脉为阴”;有人说,“左脉为阳,右脉为阴”。但是在《伤寒论》“平脉法”中有“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凡脉沉、涩、迟、弦、微,此名阴也”,这里阳脉的大脉必不紧,脉象如果处于拘紧的状态,就必然不会太大。那么,“脉阴阳俱紧”这里的“阴阳”很可能指的是位置,但是,还是跟前面一样,在《伤寒论》中,阴脉阳脉未必指的是寸口脉,未完全落实这个猜测之前,不能片面地认为这一定就是寸口脉。在实际中,“脉阴阳俱紧”就是左、右两手寸、关、尺都紧,但往往左手脉比右手脉明显一些,寸脉比尺脉明显一些。类似于【6.2】中风条,本条也是在太阳提纲“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加上“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即太阳伤寒主证。
【6.4】和【6.5】讲的是“传经”,我们先跳过,接下来看【6.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曰风温。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在康平本中,这句条文分做两个部分,顶格写的是“大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和“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出现了两个新的主证,“温病”和“风温”,“温病”在这里是太阳提纲下的一个主证,不恶寒,而且发热而渴。“温病”错误发汗以后如果身体灼热就是“风温”,这显然是后人添加的,但似乎可以看做是造成风温的一种原因。“风温”的脉象,假定为寸口脉,即左右手寸关尺都浮。自汗,身体沉重,嗜睡、鼻子呼吸的时候声音多齁(hōu),说话的时候发声有障碍。这里的“语言难出”是咽喉、嘴巴不听使唤,并不是头脑故障引起的。“灼热”要比“发热”温度高,像火烧一样烫。“齁”就是鼻息声、鼾声、哮喘一类,呼吸不畅通。“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一句。“下”就是下法,使用通导大便的方法排除病邪。温病如果错误地使用了下法,会造成小便不利、遗尿,看东西的时候眼球不转动。“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一句。“若被火者”的“火”,是指汉朝时期以火热强迫取汗的一种治病方法,有捂法、熏法、熨法、灸法、烧针、温针等等。“惊痫”,“痫”即繁体字“癇”,《康熙字典》“【说文】病也。【玉篇】小儿瘨病。【正字通】痫有风热,有惊邪,皆兼虚与痰。方书:小儿有五痫,五脏,各有畜所属。心痫,其声如羊。肝痫,其声如犬。脾痫,其声如牛。肺痫,其声如鸡。肾痫,其声如猪。发则卒然倒仆,口眼相引,手足搐搦(chù nuò),口吐涎沫,食顷乃甦。【后汉·王符传】哺乳多则主痫病。”,除了症状描述,主要就是“食顷乃甦(sū,同“苏”)”,过一会就恢复正常了。瘛疭(chì zòng),《说文解字注》“瘛之言掣也,疭之言纵也”,“掣”就是拉、拽、抽,“纵”就是放任、不加拘束,合在一起就是肌肉、筋不听使唤而出现的手脚痉挛、口斜眼歪。如果温病错误地使用“火”法,则皮肤颜色微微发黄,严重一些会出现癫癎一样的状况,甚至手脚痉挛、口斜眼歪。如果肤色发黄而变黑,像烟熏过一样,失误一次尚且能够迁延时日,多次误治则非常危险。
【6.6】条在《伤寒论》中只是个引子,继续延伸下去就是温病的整个体系。一谈到“温病”,就立即有人出来说“温”不是六淫之一,不会导致生病。这个说法是对的,但这里的“温病”表达的意思是“热病”,因为一直沿袭这个名词,姑且这样称呼。条文很简短,但是隐含的内容很多。比如我们用《黄帝内经》来解《伤寒论》,可以这样理解:热邪犯太阳,“不恶寒”、“身灼热”、“自汗出”;热邪犯肺,“发热而渴”、“鼻息必齁”;热邪伤津,“小便不利”;热邪引起肝胆之热,“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热邪引起筋燥,“瘈疭”。但是,我们之前讲过,学习中医有一个“顿悟”的过程,所以在一开始学习《伤寒论》的时候不用太关注怎样解释这些症状。另一个原因,有人认为《伤寒论》和《黄帝内经》是相互独立的,能不能用《黄帝内经》解《伤寒论》?等我们学习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再尝试。
最后一个问题,《伤寒论》是狭义伤寒还是广义伤寒?【6.6】条的温病、风温回答了这个问题,《伤寒论》是广义伤寒,也就一切外感病的统称。整体而言,《伤寒论》全文主要描述了“中风”和“伤寒”,提到了“温病”,有很多内伤热病。即使单从这个角度,说《伤寒论》是狭义伤寒也是不能立足的。《伤寒论》中的“寒”字,更应该理解成六淫或者外邪,这和我们平时所说的“五金”是一个道理。黄金只是金属的一种,而“五金”则表示了多种金属或金属制品,以“金”来指代金属这个大类和“寒”来代替六淫这个大类是类似的。
本篇内容总结一下,讨论了两个话题,第一,太阳篇总论,第二,太阳篇首。太阳篇首分为4部分,①太阳篇提纲,②太阳中风,③太阳伤寒,④太阳温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