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北解词︱顶杠, 早般, 鹅窝
顶杠
方言读音:dǐng gang
简明释义:顶撞抬杠。
前文“嘀嗒”中的孩子,几岁或十几岁的都有。但以几岁的居多。十几岁乃是二十来岁的年轻人,跟长辈“嘀嗒”起来,颍淮人往往称之为“顶杠”。
顶,恐怕就是顶撞。杠,该就是抬杠的意思了。就其程度而言,他跟长辈“嘀嗒”成了习惯,久而久之,就会演变为“顶杠”。大人说东,他偏说西;大人要他打狗,他偏去撵鸡;大人说这事要这样做,他偏要那样做。总之,就是凡事都跟父母反着来,对着干。对长辈的苦口婆心,他嘴上不服软,心里更不服气。动不动,就跟爹妈“棱瞪眼”。
这样时常跟大人“顶杠”的孩子,亲戚邻居都替他着急;这样经常发生“顶杠”的家庭,人家提起来都由不得叹气。
晚辈为什么会跟长辈发生不愉快的“顶杠”?可能有“嘀嗒”惯了的原因,但也有所谓“代沟”的因素,以及青春期“叛逆”性格的因素。同时,孩子读书上学,有了一定的书本知识,在很多事情上,会跟长辈有不一样甚至截然相反的观点。因此,在“顶杠”问题上,做长辈的并不必焦虑不安,视之为不得了的事。以我之见,重要的是两辈人之间要勤沟通,多交流,善引导。很多时候,大人也要检讨自己,是不是太过于“家长”了。
早般
方言读音:záo ban
简明释义:起得早。
几年前儿子创业,弄了个快递点。每天早上6时左右,我去门店前打扫。隔壁行医的先生,这个点必出门散步。我们碰面,一般都这样打招呼——“你真早般啊”,“你比我早般。”
行医的先生四五十岁的样子。他说“早般”,我还能听得懂。咱们颍淮地方的年轻人,已少有人这么说了。他们打招呼,常说一个“早”。
旧时的颍淮话中,“早般”等同于现今打招呼的“早”。但彼时的颍淮人说起来,又不仅仅是见面打个招呼这么简单。它还含有对那起得早的人夸奖的意思。人们互相说“早般”,脸上其实都是带着笑意的。
农耕传统浸润的颍淮大地,人们崇早尚早。早起,不仅是颍淮人的生活习惯,更是他们勤快的见证。这是因为,农业活儿繁杂琐碎。一年到头,一天到晚,就是干不完。这里的人常说,“三年的活儿无影踪,三年的孩子领成功”。意思是说,连续不断干三年,也没见把农活干完。但三年后的孩子,已经从怀里抱的婴儿,成了满地撒欢的孩童了。言下之意,没人能把活儿干完的。
自古以来,颍淮人讲究的是勤俭持家。正因为有干不完的活,他们才要勤,要早。一年四季,晚睡早起,起五更睡半夜,都是常事。碰见比自己起得还早,或者跟自己起得差不多一般早的熟人、乡邻,总是要夸人家一声“早般”。那一声“早般”,不仅表达了对别人的夸奖,更是对自己的一种暗暗激励——明天,我自己更要“早般”才行。
鹅窝
方言读音:ē wǒ
简明释义:乱糟糟一团。
过去很多颍淮农家,都要饲养些家禽的。鸡,鸭,鹅,这些归于“小牲口子”之类的家禽,都得养几只。一为下蛋,一为吃肉。有家禽,就得有窝,也就是圈。通常搭个简易且矮小的窝棚,就行。于是,就有了鸡窝、鸭窝、鹅窝。
但旧时的颍淮话中,“鹅窝”并非就是那鹅的居所。它常出现在这样的语境中:你吵吵,他吵吵,吵吵得就(像)鹅窝(一样)!
这是借用,也是比喻。它是把一团乱麻的吵吵,跟“鹅窝”相提并论了。但似乎,还有个问题:颍淮人为什么不说“鸡窝”、“鸭窝”,而只借“鹅窝”作为比喻的喻体呢?
我试着捋一捋其中的逻辑。鸡窝、鸭窝、鹅窝,都是一个乱,脏。但比较起来,“鹅窝”更为特殊一些。鹅较鸡鸭,个头高大得多,且叫声高亢、洪亮。冷不丁叫声“诶——啊——”,听起来瘆人。乡下的孩子,多对鹅有一种惧怕的情绪。不仅如此。夜间,鹅窝中的鹅,一有响动就会叫。里面如有十只八只,那叫声就会更乱了。因此,旧时颍淮农家,常养几只鹅来看家护院。也许正是由于鹅的这一特性,颍淮人一顺嘴,就把“鹅窝”借了来——“乱得就鹅窝”。听起来,形象,逼真,直抵乱糟糟的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