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葛根黄芩黄连汤》(二)
葛根黄芩黄连汤的方解:
1. 葛根
葛根黄芩黄连汤中的葛根用量是八两,是桂枝加葛根汤及葛根汤中葛根的倍量。除了具有疏通经络、补充津液和修补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的漏洞之外,大量的葛根还具有“清透”的功效。“清”是指大量葛根具有从上至下,对相关组织、器官、脏腑、经络的清热、解毒、“消炎”的作用;“透”是指大量的葛根具有透热、散热的作用,但又与麻黄的辛温散热有所相同。
我不赞同葛根具有升发清阳的作用。葛根与柴胡类似,柴胡的“推陈致新”能疏通三焦,“浊阴得降”才能使“清阳得升”。葛根以“清透”作用为主,通过“清透”,间接地升发清阳。
2. 黄芩
黄芩清透肺热。
3. 黄连
黄连苦寒,清肠道湿热。按道理,肠道湿热应该用黄柏,但葛根黄芩黄连汤中的肠道大部分湿热,是外感风热之邪从外、从上引入体内,加剧了肠道的湿热状态。“解铃还须系铃人”,用黄连比黄柏更为合适。
4. 炙甘草
经方中的二两炙甘草,将方药的作用点,大部分集中在消化系统中,如胃与肠道。
葛根黄芩黄连汤,较多地运用到急性肠道感染性疾患,如肠炎、痢疾等。在各科杂病的治疗中也会广泛运用,只要病机符合肺胃郁热、肠道湿热的,都可以考虑运用。
另外,肺——大肠——鼻——皮肤,这些脏腑、组织、器官,都是紧密相关的,有共同特质的。“肺与大肠相表里”,“肺开窍于鼻”,“肺外应于皮毛”,病变往往“一损既损”,互相牵连的。例如:
鼻窦炎有鼻塞、黄粘腥臭鼻涕,“肺开窍于鼻”,如果全身伴有葛根黄芩黄连汤的基本症状的,可考虑用之。
三叉神经痛,面部皮肤有阳明经经络走行,全身伴有葛根黄芩黄连汤的基本症状的,可考虑用之。与之相反,脾胃寒湿者,可考虑用葛根汤。
面部痤疮及身体各类皮肤病,“肺外应与皮毛”,全身伴有葛根黄芩黄连汤的基本症状的,可考虑用之。
中医眼科认为,睑球结膜、浅层巩膜、玻璃体、玻璃膜均属内应于肺,因此,在急慢性结膜炎、过敏性结膜炎、浅层巩膜炎、干眼症、麦粒肿、儿童瞬目症、虹膜睫状体炎、中间葡萄膜炎、眼睑痉挛等眼病,只要全身伴有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基本症状,符合基本病机的,都有运用本方的可能。
邱礼新,主任中医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眼中医科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理事会副会长。
专业特长:从事中医眼科临床30余年,精研《伤寒杂病论》多年,运用经方与时方相结合,治疗部分常见难治性眼病,有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