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供电局和武汉大学科研人员发布雷暴活动地域演变的研究成果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活动专区
CES Conference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电力试验研究院、武汉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学院的研究人员王红斌、程思、范伟男、蔡力、王建国,在2021年第2期《电工技术学报》上撰文,基于全闪电定位系统,采用网格空间时间密度法对广州地区夏季一次雷暴活动的空间演变过程进行全闪电定位和空间演变过程分析,得到雷暴在不同时刻的扩散面积、主放电中心的坐标、移动速度、移动方向,并画出了地域演变图像,有效地反映了雷暴的运动趋势,为精细化雷暴活动预警提供了技术手段。
电网故障统计表明,超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中雷击引起的跳闸占40%~70%,对雷电活动发展过程的研究和合理的线路防雷保护是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雷电活动与对流性天气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而对流性天气的发生、发展有着很大的突发性。
结合多种探测手段,对雷暴云进行监测,充分研究雷电活动的发展规律,可以对雷电活动特性进行深入了解,有效地提高雷电预警的质量和水平,减小雷电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
图1 雷暴活动地域演变
以上研究成果发表在2021年第2期《电工技术学报》,论文标题为“雷暴活动全闪电定位及空间演变过程分析”,作者为王红斌、程思、范伟男、蔡力、王建国。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