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岁鲁豫自爆有社交恐惧症:为什么越优秀的人,越喜欢独来独往?
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
才能洞见自身的澄澈与明亮。
作者:洞见·可沫
前几天,看到一个新闻,很诧异。
著名主持人鲁豫在一档节目中透露,自己有严重的社交恐惧。
谁曾想到,从事主持28年,累计采访过10000多人的鲁豫,私下里竟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内向者。
她说,她坐飞机时特别害怕和熟人同座,因为不想跟人聊天。
在饭局上不爱说话,如果话题转到她身上,她便会如坐针毡,然后潦草地回答两句,迅速转移话题。
工作之余,她一般都是独自在家,窝在沙发上看书、刷美剧。
有时连续好几天闭门不出,也不见任何人。
为了避免与社会脱节,她偶尔也会逼着自己出去触碰一下世界,但多数时间会以这种最舒服的方式生活。
鲁豫的生活方式曝光之后,引起了无数网友的共鸣。
“我也是这样!宁愿自己一个人待着,也不想出去跟人社交,太累了。”
“在公众场合我一般都玩手机,也不是手机有多好玩,主要是害怕跟别人聊天,很尴尬。”
其实,很多人不是真的恐惧社交,而是在这个喧嚣的世界中,寻找一份独处的宁静。
郭德纲是出了名的朋友很少,没事就一个人躲进书房里。
周迅也曾谈及过自己有社交恐惧症,喜欢自己待着。
因为内心足够强大,才能不害怕独处。
贾平凹在《自在独行》中写到:“独行是一场心灵的隐居,真正的洒脱来自内心的安宁。”
享受得了独处的寂静,才能洞悉自己的内心。
1
社交的真相是,越繁华,越凌乱
在知乎,有人问到:“朋友很多,是种怎样的体验?”
答主@老西子曾分享了自己的经历:
上大学的时候,他结识了很多朋友,并以此为傲。
那时,他觉得朋友的多少是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之一。
手机整日响个不停,和朋友吃顿饭的时间,也要接两三个电话。
看着对坐的朋友脸上惊愕的表情,他曾暗戳戳窃喜。
他每天忙出了“日理万机”的感觉,今天和这个玩,明天和那个吃饭。
为了维持这些朋友,无论大小事,他基本随叫随到,无论谁过生日,他都会热情洋溢送上祝福。
直到有一天,他胃疼在家休息,一位朋友打来电话约他出去喝酒。
他婉拒了,并表示自己不舒服。可那位朋友丝毫没有关心他的身体,抱怨了句“真扫兴”就匆匆挂了电话。
那一刻,他才突然明白,朋友再多,真正关心自己的却很少。
朋友圈看似繁盛,其实都是水中镜月,一碰就碎。
后来,他推掉了一些聚会,开始精简圈子,只留下了几个真心关心自己的朋友。
他说:“现在,朋友圈子越来越小,但我真的越来越快活。”
《半山文集》说过:
“人自己带给自己的快乐越来越多了,就是在变得更好;
越来越需要别人来带给自己快乐,就是正在变得更差。”
人生得失是均衡的,你把太多精力投入社交之中,必定会流失自己内心的安宁。
社交的真相是,越繁华,越凌乱。
把太多人请进生命里,只会给自己徒增负担。
人与人只能偶尔同行,能永伴左右的,只有你自己。
学会独处,悦纳自己,才是人生的第一命题。
2
独处,是一个人最好的增值期
有人在喧嚣中沉沦,也有人在孤独中成长。
4月18日,厦门大学研究生拟录取名单出炉了。
在长长的名单中,有一个叫张壮壮的名字格外醒目,更是被人民日报点名称赞。
张壮壮是一名城管协管员,平日里是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子。
他考上厦大研究生的消息在城管局炸开锅后,很多人都表示难以置信,没想到他这么厉害。
其实,他的厉害并非突然蜕变,而是在孤独的日子里悄然成长起来的。
每天下班后,他放弃聚餐玩乐,独自躲进狭小的出租房埋头耕读。
别人在午休闲聊,他在书海沉沦;别人在聚会狂欢,他在翻查资料。
他不是孤僻,也不是不合群,只是他明确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他宁愿在孤独中成长,也不在合群中消耗,笃定而清醒。
《夏目友人帐》中说:“我必须承认生命中大部分时光是属于孤独的,努力成长是在孤独里可以进行的最好的游戏。”
独处的空隙,是增值的最好时机。
拥有在孤独中成长的毅力,才能有惊艳众人的实力。
微信之父张小龙,从小就不爱与小伙伴玩耍,喜欢躲在房间里看书。
即使上了大学,也鲜少与同学产生交际。
课外时间,他一个人躲进电脑室研究编程,直到凌晨再回宿舍。
毕业同学聚会时,还有一些同学不认识他,不知道他的名字。
他就如微信界面上的那个孤独背影,独自面对着庞大的蓝色星球。
也正是他多年在孤独中的累积,才最终创造出了微信帝国。
张小龙说:“我从来没见过一个不孤独的人生,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若承受不了孤独的清寂,又怎能触碰高处的寒冷。
在孤独中提升自我,既让内心更丰盈,也增强了自我的厚度。
3
孤独,是人生最好的姿态
作家蒋勋曾说:“孤独没有什么不好,使孤独变得不好,是因为你害怕孤独。
人生本就孤独,不敢直面孤独的人,是不敢面对自己。
蒋勋是很喜欢独处的人,哪怕行程再满,每天至少也会留18分钟给自己。
有时画一幅画,有时看一本书,有时静思一会儿。
再或者,一个人到海边走走,吹着海风,看船来船往,听海浪拍打。
在疫情期间,他回国居家隔离了14天。
那段与世隔绝的日子,看似孤独而寂寞,他却过得有声有色。
他翻开许久未读的书,津津有味地坠入其中,播放早已遗忘的音乐,用心去聆听。
他还会走进厨房,慢慢地把黄瓜切成细丝,小火慢炖为自己烹煮一餐可口的饭菜。
偶然间,他还找到了爸爸年轻时的照片,才恍然发现爸爸在照片背面留下的日记。
这些细微的幸福,都需要在独处中安静下来才能体会。
作家马德说:“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见自身的澄澈与明亮。”
做喜欢的事,陪想陪的人,享受孤独,是人生最好的姿态。
很喜欢一句话:“热闹不过只是短暂的消耗品,而撑起你人生的是孤独本身。”
孤独是人生底色,你与它相处的方式,决定了人生的样子。
点个赞吧,愿你入得了繁华,受得了独处,不负年华,不负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