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琼恰—梦中的应许之地
浪子磨刀啸长夜,狂客扶剑舞秋月。
誓将再摇英雄旗,挥戈直上荡天阙。
索波,比芒,白坚,三座神山耸在最高的地方
遇见
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
我终于逃出了城市,去到神往已久的九寨,却是因为工作。这份工作,是罗尔布帮我找的。三月份到达九寨,我们都在九旅集团下面的九旅文化做事。我是网络编辑,他是九旅网自媒体主编。五月份,我由网络编辑成为行政部主管。六月初,谢云飞去了九寨,我已经预感到自己快要离开了。我很难想象,自己这么个放纵不羁爱自由的人,会负责公司的行政工作。有些事,想来真如一场梦。梦中的九寨,却是那么真实。
离开九寨的时间还不长。这种时间的距离,还无法促使我很好地回忆在九寨的经历。所以,一直打算写点东西的,却迟迟写不出来。或许,需要更久的酝酿,使那段经历越来越沉入往昔之中,我才能更准确地去回忆,去怀想。然而,此时此刻,我独自一人回想着,在九寨的那段日子,简直恍如隔世。我真的去过九寨吗?这个问题一出,霎时间,似乎有一股清风从九寨深处向我吹来。我闭上眼睛,排除现实中的一切障碍,便看见了,看见了九寨的奇山秀水。我戴上耳塞,阻断城市的噪音,便听见了,听见了琼恰隐隐的马铃声。沿着纷繁的思绪,我又回到了九寨,回到了那个叫琼恰的地方。
清晨,牦牛在格夏古寨的草坡上吃草
狭长的九寨,两面高耸着山,一条清清的河,河谷地带散落着城镇与藏寨。沟口的九旅,长长的走廊,琳琅满目的旅游纪念品——藏刀,牛角梳,菩提子,天珠。密密麻麻的人群,悠闲,开心,慢着步子,被五花八门的纪念品吸引,辗转,挑选,缓缓地走着。背着背篓,坐在柳树下,叫卖荞饼的藏族大妈。揽客的野的。古朴的边边街,石头的墙,青石板道,风吹着岸边的垂柳。藏式火锅,鲜红的牦牛肉下进沸腾的汤,残着血色就捞起来,在锅壁上一烫,清脆的炸响着,慢慢地嚼,满口的香。拥挤的彭丰。尝香聚一个朋友的餐馆坐着喝酒聊天。罗尔布的女友秋洁在青年旅馆上班。阳光下的树,树荫下罗尔布跟秋洁真诚的笑容。高原红的免费票。临走之前,在车上透过车窗匆匆地拍一张容中尔甲的藏谜。难忘的郎寨。远处的雪山。达吉寺的活佛眼睛多么明亮,他还跟我联系过,问我身在何处。一条山间公路,路的尽头便是琼恰。山根,清清的河水不染尘埃,不理浮华,奔腾着,亘古不息。
从沟口到南坪(九寨县城叫南坪),需要半个小时的车程。记忆深刻的牙扎与沙坝林卡。迎风飘扬的柳絮,一路的洋槐花。五月的风中,流动着浪漫的气息,还有淡淡的芳香。始终忘不了,那个深夜,坐着皮卡车穿行九寨,车斗里将要宰杀的三只羊的叫声。两面的山,那么高,那么荒芜。纯净的风,似乎也吹不过高山,只在河谷里回旋。记忆回到南坪,我的眼前始终晃动着一个人影,就是罗尔布。他晃悠着,走路不看路,不看人,心不在焉,突然说出的话,让人惊讶。小小的城市,杂乱,拥挤,吵闹。罗尔布的奔达传媒在二楼,狭窄的两间房。他在小城里,小房间里,做着无人理解的事,心怀说出来也无人相信的梦。很多个黄昏,我跟罗尔布在街上散步,聊天,忘记了时间。浩浩的白水江,蜿蜒在山根。四周的山上,浮着一层氤氲的绿。清晨的阳光洒下来,山上的美跟人间不协调。所以,风成寺在山上。站在小城里看风成寺,风成寺很飘渺,站在风成寺看小城,小城很安静。
琼恰也在山上。三座神山——索波,比芒,白坚,耸在最高的地方。五个藏寨——沃姑,泽姑,夺都,格夏,波日俄,坐落在琼恰两面的山坡上。海拔两千多米,不算高,气候已然不同。去年三月,我初次到达,琼恰还是一片荒芜,整条溪流冻结,神山上白雪莹莹。清寒的风,吹过藏寨。风中的经幡,白塔,转经筒,还有转经的藏族人,显得那么神秘。安静的寨子,让人不敢大声说话,生怕搅扰了神灵。琼恰很开阔,舒缓的草坡上,溪边的草地上,牦牛和马群,步子悠悠,神态安详。荒芜的草坡,立着干枯的野草杆子,毫无绿色。牦牛和马群低头啃食着,究竟在啃食什么,那么耐心而认真?一个老阿妈独自绕着白塔转经,我驻足看着她一圈一圈地转。离开时,我无意中回头,看见老阿妈正在朝我的背影挥手。要是我不回头,根本看不见这一幕。一个老阿妈面带笑容,朝我的背影挥手作别。琼恰就用这样的方式,挽留住了我。
我在九寨只待了四个月。对于刚刚从广州的大城市里逃出来的我,这四个月,简直是进入了自由的天堂。《在路上》里面的萨尔与迪安,还有那些被称为垮掉一代的青年们,他们不安分,渴望自由,冲破世俗,纵情高歌,浪迹天涯,要寻找《圣经》上许诺给世人的应许之地。我也在寻找,并将继续寻找。今后,无论我将去到何处,过上怎样的生活,九寨的琼恰,始终是一处我已经寻找到的地方。在无尽的寻找中,在坎坷的人世,在道路的尽头,我都会承认,琼恰,就是我梦中的应许之地。短短的四个月,对我是一次拯救,一次重生。我还没准备好该如何表达,却忍不住要表达。我还在寻找一种适合琼恰的语言,如此,我才能有效地说出在琼恰发生了什么。我尚未找到这种语言,而一种迫切的心情,使我不能再沉默。我必须要说说在应许之地经历的人和事,哪怕是语无伦次。
在九寨工作期间,我们的宿舍就在这里
无数次在草坡上散步闲聊,我也给罗尔布说过,要写一本关于琼恰的书,就叫应许之地。离开九寨后,我一直在构思,在回想,在寻找一种适合表达的语言。我的眼前,便无时无刻不浮现着琼恰的草坡,牦牛,马群,藏民的笑容,清晨的阳光,远处的雪山。虽然身处浮华的都市,我感觉自己依然行走在琼恰的山间草甸。草坡上废旧的古寨,千年的古松,成群的牛羊,散步的野鸡。山间曲折的马帮路线,骑着高头大马,悠悠地漫步在山间小道。阳光下五色的经幡,飘动的风马旗,袅袅的桑烟,撒向蓝天的龙达。站在皮卡车的后箱里,上山又下山,多么刺激。躺在草坪上晒太阳,多么惬意。麻芝会的庄严肃穆,玛夏节的盛况,日桑节的明媚春光。每天黄昏,那个老阿妈,按时绕着白塔转经。这一切,都值得我写出来。
那几个月中,除了生活在琼恰,我也去了九寨的很多地方。往东最远的,是跟罗尔布和谢云飞一起骑着摩托车去了若尔盖,往西最远的,是跟达吉寺的活佛一起在民间寻找苯教经书到了白马藏寨。尕米寺神泉,岷江源,甲蕃古城,甘海子,上寺寨,双河,马家,勿角,当然还有沟里,这些地方,或古朴,或闭塞,或商业化,或充满人间烟火,或荒无人烟。还有很多地方我没去过,尤其是那些风景闻名之处,比如神仙池,比如黄龙,引为遗憾,但也不太在乎。我以为,凡到一处,能深入本地人的生活,与其聊天,了解其文化,并像他们一样的生活一段时间,是比进入再优美的景区拍几张留念照要有意义得多。工作之便,我接触了很多九寨人。转经的老阿妈,达吉寺的活佛,朴实的藏族朋友,真心相待的同事,诗酒风流的老王,等等。当然,还有罗尔布,我的藏族兄弟。是他们,让我走进了九寨,走进了琼恰,体验了一段不一样的生活。
沉思了几个月之后,重回人间继续在都市里忙碌了几个月之后,我觉得,是应该停下来,写一写那遥远的山,那飘渺的水,那山水之间的人与事。我不会刻意美化,突出一个世外的桃源,只是如实的记录,写下在九寨生活的点点滴滴。为求不得罪某些人,叙述中,难免会有取舍。由于相隔时间不长,我的回忆或许会显得冗余,繁杂,过于纠缠于某些细节。但我会尽量克制情绪,做到简洁,透彻,不拖沓,有故事性。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关于厌倦都市的青年,逃离都市,出发去远方,寻找一方净土的故事。三个月的敲打键盘,我写完了这个故事。半年之后,我进行了必要的修改,换了书名,成为现在的《神山的呼唤》。
故事中的我很幸运,能找到应许之地,并在那里生活一段时间。但就算是在那么一个超然世外的地方,我也无法摆脱人间的纷争。这纷争,最终迫使我离开九寨。我又踏上了漫漫的征尘。在这漫漫的征尘中,无论我走到哪儿,我的心里始终牵挂着一个地方——琼恰。
新书预告
书名:
深山的呼唤
作者:
曾瑞
出版日期:
正在印制
一条通往远方的路,一段没有结局的爱,一个破灭的梦。
作者简介
曾瑞,1988年出生于湖北恩施,现居广州。早年混迹于网络,如今更喜欢行走天下。不安分的心,时刻在路上。一生别无所求,只为活出一点异样的光彩。有作品:《烟火人间》《凶手》《神山的呼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