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是一种特权

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资格无聊。叔本华认为无聊源自“丰裕和安定”,属于“上流社会”。当代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中下层社会也有了“丰裕和安定”,无聊的人便多了。

有足够智力的人才会无聊。

当一个人在智力范围内活动时,很少会有无聊感,但当工作需要的智力远远低于劳动者的智力时,无聊感就爆发了。比如一个儿童可以玩一块木头一整天,始终保持高度兴趣,而成年人就会觉得这很无聊。再比如一位流水线工人在熟悉工作后,对简单重复的工作也会产生无聊感。

我遇到过一个土豪让我帮他攒台式电脑,他要求最高速度的CPU,用于回家玩QQ斗地主,仅有的并行程序是浏览器刷百度贴吧。那台电脑如果有小情绪,也会觉得无聊吧。

有足够视野的人才会无聊。

无聊只是表象,实质是一个有智慧的大脑忍受不了精神的空虚。这个“空虚”与否的判定,基于一个相对值,而非绝对值。

人的视野可以分为两种:一是你能看到的视野;二是你能达到的视野。一个终生在桃花源里的农妇会觉得现世安稳岁月静好,一个大都市花花世界打拼的年轻人却觉得寂寞空虚冷,因为前者所见如斯,所得如斯,而后者所见的是天上人间,所得的却只是出租房单人间。

有足够时间的人才会无聊。

如叔本华所说,在古代,无聊只算一种贵族病,普通人一年到头艰辛劳碌,主要负责“痛苦”,没多少思考无聊有聊的机会。感谢8小时工作制,虽然现代一样有自称“加班狗”的大忙人无暇顾及无聊的情绪,但又多多少少有些人可以在下班、上厕所、抽烟、睡前的碎片时间思考人生。

有足够思想深度的人才会无聊。

周星驰版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唐伯虎才高八斗,却觉得日子过得兴味索然。而他的八位太太每日开两桌麻将,忙碌充实得很。

有足够个人空间的人才会无聊。

叔本华还说过刺猬困境,人跟人就像冬天里的刺猬,围着彼此取暖又不能把彼此戳到,所谓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随着大城市人口流动性的增加,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也越来越大,后果之一便是“容易有孤独感”——每个人都是一座孤岛。孤岛与孤岛之间缺乏深层次的沟通交流,更易无聊。

文/王小圈(摘自《如何成为一个有趣的人》)

(0)

相关推荐

  • 无聊,是因为无知

    在生活的各类问题处理上,我非常喜欢两位哲学家,一是叔本华,一是尼采.叔本华的悲情主义,奠定了生命最底层的基石.尼采的权力意志,张扬出了人性最高峰的光辉. 这两个人严格来说,我更喜欢叔本华一些.这就如同 ...

  • 叔本华: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人生就是在无聊和痛苦之间左右摇摆

    叔本华: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人生就是在无聊和痛苦之间左右摇摆

  • 叔本华的人生智慧

    这是公众号第416篇内容,2019年第47篇. 一年前的今天,写下了<人生的四大账户>.回顾了自己那时的思想,选择在今天阅读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 叔本华,1788年2月22 ...

  • 梧闽微信杂文系列之四十三:透视叔本华——追究无聊与痛苦

    梧闽文学作品展示 微信文章系列 德国哲学家阿图尔·叔本华(1788-1860年)是西方最具影响的"悲观主义哲学家".他出生于德国贵族世家,先是以纨绔子弟面世,后以冷竣智慧的人生哲学 ...

  • 【名著选读】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人生的智慧>一书是叔本华的晚年之作.这本书讨论了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因此尤其适合大众阅读. 在书中,叔本华不是一位满口术语的哲学家,就像一位邻家大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