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养生篇----春季

一、 春季养生宜多吃养肝补脾食物

   春季养生的饮食以平补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这一时令以肝当令,肝的生理特性就像春天树木那样生发,主人体一身阳气升腾。若肝功能受损则导致周身气血运行紊乱,其他脏腑器官受干扰而致病。又因酸味入肝,为肝的本味,若春季已亢奋的肝再摄入过量的酸味,则造成肝气过旺,而肝克伐脾就势必伤及脾脏。脾又与胃密切相关,故脾弱则妨碍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甘味入脾,最宜补益脾气,脾健又辅助于肝气。故春季进补应如唐代百岁医家孙思邈所说:“省酸增甘,以养脾气。”意为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养肝脾两脏,对防病保健大有裨益。 
  性温味甘的食物首选谷类,如糯米、黑米、高粱、黍米、燕麦;蔬果类,如刀豆、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栗子;肉鱼类,如牛肉、猪肚、鲫鱼、花鲤、鲈鱼、草鱼、黄鳝等。人体从这些食物中吸取丰富营养素,可使养肝与健脾相得益彰。 
  其次,要顺应春升之气,多吃些温补阳气的食物,尤其早春仍有冬日余寒,可选吃韭菜、大蒜、洋葱、魔芋、大头菜、芥菜、香菜、生姜、葱。这类蔬菜均性温味辛,既可疏散风寒,又能抑杀潮湿环境下孳生的病菌。 
  再次,春日时暖风或晚春暴热袭人,易引动体内郁热而生肝火,或致体内津液外泄,可适当配吃些清解里热、滋养肝脏的食物,如荞麦、薏苡仁、荠菜、菠菜、蕹菜、芹菜、菊花苗、莴笋、茄子、荸荠、黄瓜、蘑菇。这类食物均性凉味甘,可清解里热,润肝明目 
春季饮食的养生原则 
   中医认为,春天是阳气生发的季节,所以人应该顺应天时的变化,通过饮食调养阳气以保持身体的 健康,总的饮食 养生原则是:1.主食中选择高热量的 食物;2.保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3.保证充足的维生素。 
  所谓高热量的食物,是指除主食中米面杂粮外,适量加入豆类、花生等热量较高的食物。 
  所谓优质蛋白质,是指奶类、蛋类、鱼肉、禽肉、猪牛羊瘦肉等。青菜及水果的维生素含量较高,如西红柿、青椒等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是增强 体质,抵御疾病的重要物质。 
二、 春季的饮食调养可分为三个时期进行。 
  早春时期 ,为冬春交换之时,气温仍然寒冷,人体内消耗的热量较多,所以宜于进食偏于温热的食物。饮食原则为选择热量较高的主食,并注意补充足够的蛋白质。饮食除米面杂粮之外,可增加一些豆类、花生、乳制品等。 
   春季中期 ,为天气变化较大之时,气温骤冷骤热,变化较大,可以参照早春时期的饮食进行。在气温较高时可增加青菜的食量,减少肉类的食用。 
  春季晚期 ,为春夏交换之时,气温偏热,所以宜于进食清淡的食物。饮食原则为选择清淡的食物,并注意补充足够维生素,如饮食中应适当增加青菜。例如早餐:豆浆250毫升,主食100克,小菜适量。 
  每日除三餐之外,还要多吃一些水果,因为水果中所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增强体质有益。 
  春季饮食宜忌生冷油腻之品,传统医学还认为春季为肝气旺盛之时,多食酸味食品会使肝气过盛而损害脾胃,所以应少食酸味食品。 
  三、 保健常识:春季养生有6招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阳气升发,天地自然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景象。然而春季多风,乍暖还寒,昼夜温差大,所以,春季养生一定要把握这些特点,顺应春令舒畅生发之气,注意气候多变,从饮食起居各方面加以调适,对保持身心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调养精神 
  春天,大自然生机勃勃,万象更新,万物始生,在调养精神方面,也应顺从自然,重点放在一个“生”字上。在春天里,人的意志当顺应生发之气,此时要力戒动怒,更不要情绪抑郁,思想上要豁达开朗,心胸宽阔,身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使情志“生”发出来。 
   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不常生恼怒和忿恨,保持乐观情绪,则精气不易耗散,脏器不易老化,形体不致衰惫,自可祛病益寿。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调养精神、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2.防风御寒 
在衣着上,春天虽暖和,但别急着减衣服。因早春气温乍寒乍暖,如同孩儿脸,一日三变,常有寒潮来袭。 
   老年人,气弱骨疏、抗病力差,稍受风寒,易发宿疾。因骤冷会使血管痉挛,血液黏稠,血流速度减慢,脏器缺血。于是感冒、肺炎、气管炎、哮喘、关节炎、偏头痛、冠心病等便会接踵而来。故在此时,应防风御寒。 
   春季衣着款式应宽松舒展,纯棉织品吸湿性好,暖和又贴身,是内衣的合适选料。由于寒冬自下而起,传统养生主张春时衣着宜“下厚上薄”,起到“滋阴养阳”的作用。青年女性尤应注意,不可过早地换穿裙装,否则会导致关节炎与多种妇科病。春风于温暖之中暗藏杀机,出汗后应及时擦去,切勿敞开胸怀让风劲吹。春天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生。 
   3.调节饮食 
春天新陈代谢旺盛,饮食宜甘而温,富含营养,以健脾扶阳为食养原则。 
   宜选用甘辛、性温清淡可口的食物,忌食油腻、生冷、酸涩、粘硬和大辛大热之品,防止助热生火。汉代养生家张仲景说:“当春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酸增甘,饮食不可废之一日,以养脾气。”唐代药王孙思邈也说:“春日饮食宜省酸增甘,养脾益气。”故春季饮食宜甘甜少酸。 
   由于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加快,营养消耗增加,因此应多选用既升发又富有营养之食品,如:黄豆芽、绿豆芽、豆腐、豆豉、大麦、小麦、大枣、瘦肉、鱼类、蛋类、花生、芝麻、柑桔、香蕉、蜂蜜、姜、葱、蒜之类;由于冬季新鲜蔬菜较少,摄入维生素不足,聚积一冬的内热要散发出去,所以还要多吃一些新鲜蔬菜,如:春笋、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荠菜、马兰菜、枸杞头、香椿头等,可起到清热泻火、凉血明目、消肿利尿、增进食欲等作用。 
   对于体质过敏,易患花粉过敏、荨麻疹、皮肤病等患者,应禁食含有异性蛋白等刺激性食物,如:羊肉、狗肉、猪头、鸡头、海腥鱼、蛾、蟹之类。 
  此外,在饮食方面还应注意少吃辛辣,多食青菜、水果等清凉滋润的食物,以抵消体内外的不平衡。如:煮橘子皮当水喝,可以化痰止渴,理气和胃;用茅根和芦根泡水,或用鸭梨、荸荠去皮煎水喝,可以清热润肺;多吃萝卜可以理气、化痰、和胃。 
  4.运动锻炼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体质投资的最佳季节。春天空气清新,这种环境最有利于吐故纳新,充养脏腑。生命在于运动。动则养形,活则血流。有规律的活动,适当的运动,这是古往今来长寿的秘诀。不过“动”有主动、被动之分,为适应春季之生气,当以主动运动,持之以恒为主要。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中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物俱生,万物以荣,早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行,以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乃养生之道也。”其意思是说,春天,阳光明媚,万物复苏,是采纳大自然之气养生的大好时机。所以,春天应加强体育锻炼,多到户外运动,如:散步、跑步、登山、做操、打拳、打球、扭秧歌、踢踺子、跳绳等,以改善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使之获得更多氧气,以使脑组织得到较多的血液和氧气,从而使脑组织能适应季节性血液循环的变化。 
  在运动上,动作宜舒展、畅达、缓慢,犹如百草萌芽,风摆柳丝,蜻蜓点水,运动量不宜过急或过大。我国古代著名长寿医学家孙思邈指出:“养生之道,常欲小劳。”故运动切忌过分活动,以免大汗淋漓而伤阳气,有悖于“春夏养阳”之旨。 
  此外,要开展春游活动。春游俗称“踏青”,它可以使人受寒冬禁锢的神经得以开放。到春光明媚的野外,到翠绿如茵的草地,到水流潺潺的溪边……接受日光浴、空气浴,在花的世界和绿色海洋中,使人精神振奋,心情舒畅,达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效果。 
  5.预防春困 
  春天风和日丽,大自然呈现出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可是,人在感到舒服爽快的同时,却又会产生困倦和思睡,加上春夜要比冬夜短,使人感到“春眠不觉晓”,困倦无力,精神不振,这些现象中医叫做“春困”。 
   “春困”不是睡眠不足,也不是病态,而是“生物钟转换”——人体不能适应气温升高的环境变化,体内发生了“血液重新分配”生理变化所致。 
   那么怎样才能预陟春困呢? 
   一要保证充分睡眠时间,保持乐观开朗情绪,克服消极懒惰思想; 
   二要听一些振奋人心,或富有幽默韵味的歌曲和相声小品,从而启发心扉,消除“春困”; 
   三要适当增加营养。春天是肝旺时期,若多食酸性食物,会使肝火更旺,损伤脾胃。因此,春天应多吃一些性味甘平、富含蛋白质、糖类、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瘦肉、禽蛋、新鲜蔬菜、水果等; 
   四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少吸烟,如不太冷就适当减些衣服,或用冷水洗脸,都会使困意尽快消除; 
   五要活动肢体。困倦时,可以站立起来,活动活动肢体,蹦蹦跳跳,能舒筋活血、通利关节,使大脑兴奋起来,驱除“春困”。 
   此外,在春季预防春困中,还应注意: 
   忌蒙头睡觉。因为被窝里空气混浊,氧气稀少,蒙头睡觉极易引起胸闷、恶心,或在睡眠中惊醒、出虚汗,并影响睡眠效果。 
   忌夜间憋尿。初春夜凉,有的人就寝后因怕冷而不愿起来小便,谴成长时间憋尿。这样既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和影响睡眠,又会导致心理性紧张,促进血压升高。 
   忌紧闭门窗,因为紧闭门窗后室内氧气不断减少,二氧化碳含量逐渐增加,关门窗后,人体的皮肤毛孔以及室内久存的杂物所散发的异味气体,也可使人头昏脑胀,影响食欲和睡眠。 
    6.保健防病 
  人的精神活动必须顺应气候的变化。人体受季节影响最大的时候是过渡季节,尤其是冬春之交的早春时节。此时或风和日丽,春光明媚;或春雨连绵,冷风袭人。故在我国民间素有“春风如刀刮,死牛又瘦马”的说法。 
  春季养生的关键是要防风。春季多风,中医认为,风为六淫之首,风虽然是一年四季都有,但以春季为主,“春多风病”,春季风是主要的致病因素,它适于细菌、病毒等繁殖传播,易发生流感、肺炎、流脑、猩红热、肝病、腮腺炎、红眼病等。所以一定要讲究卫生,勤洗晒衣服、被子,除虫害,开窗通风。为了适应春天的特点,应当稍晚些睡,早些起床,然后散步于庭院或公园之中,松宽衣带,全身放松,使神志随春天生发之气而活动舒畅,提高防御能力。在传染病流行时,应少去公共场所,避免传染。

  俗话说:“百草发芽,百病复发”,春季是极易引起旧病复发的季节,若不重视保健,或过食辛热助火之食品,再被春季之“风邪”引发,一些旧病就易复发。如:偏头痛、胃痛、慢性咽炎、过敏性哮喘、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神经病等。所以,应特别注意从衣食住行各方面进行调适,达到预防。 
    此外,因春季多风干燥,需水量大,要多饮绿茶,以滋润皮肤,疏通肝气。春季饮茶,可预防多种疾病,如:皮肤干燥、脱皮、口腔溃疡、支气管哮喘、冠心病、高血压等。还可防止动脉硬化和脂肪肝的形成,对泌尿系统的疾病也有疗效。 
  四、春季养生原则 
  1、春宜养肝 
   春天的时候,人体陈旧的疾病最易复发,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时令给您的身体注入了阳气。人的机体有一个本能,就是一旦有了动力,它就要冲击身体的病灶,并将病邪赶出体外,这就好像是勤快的主妇,看到家里脏乱就一定要打扫一样,这种力量是借助肝脏来表现的。春天是肝气最足、肝火最旺的时候,肝气旺盛,其排浊气、畅气血的能力就开始展现,所以春季是我们养肝护肝、调养旧疾的大好时机。不少人一听“养肝护肝”就认为要吃滋补药品,或者是想当然地认为“吃(猪)肝补肝”,这样的理解存在误区。养肝护肝要根据每个人不同的身体状况具体对待。一般来讲养肝护肝首先要从行为上进行调养:春季踏青郊游、户外散步,多与自然接触;调整情绪,对人多鼓励、多赞扬,多和家人朋友交流沟通;晚睡早起、适当午休,保证充足的睡眠等等。这样可以有效地舒肝理气,化解不良情绪,不使肝郁而伤肝。这是借天力补人力。除此之外,还可选用九尊肝脂胶囊来健脾护肝,借外力补人力,维护人体平衡状态。 
  2、春夏注重养阳

   今年自1月20日大寒开始,春气生发无制约,天地间阳气生发过快,而人冬季储存的阳气显得不及,故导致许多人肝气不足,出现目倦神疲、腰膝酸软的状态,也就是常说的“春困”现象。特别是从公历2月26日(农历二月初二)这天开始,许多人突然感到背和四肢寒凉,这是人气跟不上阳气生发的结果。所以在此阶段,人要注意阳气的补养,可以适当服用一些人参源胶囊。

春季养生要点

春天到了,大家对春季的保养尤其是饮食调护非常关心。中医认为,人的健康长寿秘诀有20个字,即“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可以看出,饮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春季,是指我国农历的立春到立夏这一段时间,即农历的正月、二月、三月,包括了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6个节气。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医科李建军主任表示,人的阴阳变化规律与自然界息息相关,要顺应自然阴阳消长规律来调整饮食结构,调整人体阴阳,保持阴阳平衡。他详细介绍了春季饮食养生法则。

1、春季养生要点

要点一——养阳春季是大自然气温上升、阳气逐渐旺盛之时,此时养生宜侧重于养阳才能顺应季节变化。根据春天里人体阳气生发的特点,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平补的饮食适合于正常人和体弱的人,如荞麦、薏苡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清补的饮食是指用食性偏凉的食物,如梨、藕、荠菜、百合等。要点二——养阴  阴虚者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易在春天发作,饮食上可采用蜂蜜疗法,将蜂蜜隔水蒸熟,于饭前空腹服用,每日100毫升,分3次服用;或用牛奶250毫升,煮开后调入蜂蜜50克、白芨6克,调匀后饮用。这些均有养阴益胃之功效。阴虚内热体质者,可选大米粥、赤豆粥、莲心粥、青菜泥等食物,切勿食用大甜大腻、油炸多脂、生冷粗糙食物。要点三——养脑春天,肝阳上亢的人易头痛、眩晕,这就是祖国医学所说“春气者诸病在头”的原因。其饮食防治方法是,每天吃香蕉或橘子250—500克;或用香蕉皮100克,水煎代茶频频饮之。另外,还可用芹菜250克、红枣10枚,水煎代茶饮。要点四——养脾祖国医学还认为:“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所以春季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偏亢,故春季饮食调养宜选辛、甘之品,忌酸涩,应多食用蔬菜以及山野菜等。要点五——养肾春天气候舒爽,是肾功能不佳患者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此时服用强肾配方与固肾药膳,对肾功能损害初期的疗效较高,患者要注意春季生活调理,饮食以清淡甘味为主。可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薏苡仁、黄瓜及香瓜等。2、饮食养生原则1.营养平衡从饮食科学的观点来看,春季强调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要保持相对比例,防止饮食过量、暴饮暴食,避免引起肝功能障碍和胆汁分泌异常。2.养肝为先按中医观点,春季养阳重在养肝。在五行学说中,肝属木,与春相应,主升发,在春季萌发、生长。因此,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的人更应注意在春季养阳。且春季是细菌、病毒繁殖滋生的旺季,肝脏具有解毒、排毒的功能,负担最重,而且由于人们肝气升发,也会引起旧病复发,如春季肝火上升,会使虚弱的肺阴更虚,故肺结核病会乘虚而入。中医认为,肝气自然旺于春季,如果春季养生不当,便易伤肝气。为适应季节气候的变化,保持人体健康,在饮食调理上应当注意养肝为先。3.多养阳气阳,是指人体阳气,中医认为“阳气者,卫外而为”,即指阳气对人体起着保卫作用,可使人体坚固,免受自然界六淫之气的侵袭。春天在饮食方面,要遵照《黄帝内经》里提出的“春夏补阳”的原则,宜多吃些补阳气的食物,以使人体阳气充实,增强人体抵抗力,抵御风邪为主的邪气对人体的侵袭。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亦主张“以葱、蒜、韭、蓼、蒿、芥等辛嫩之菜,杂和而食”。另一方面,由于肾阳为人体阳气之根,故在饮食上养阳,还应包括温养肾阳之意。春天时人体阳气充实于体表,而体内阳气都显得不足,因此在饮食上应多吃点培补肾阳的东西。目前除了蓼、蒿等野菜已较少食用外,葱、蒜、韭等都是养阳的佳品。4.多食甜,少食酸当春天来临之时,人们要少吃点酸味的食品,多吃些甜味的饮食,这样做的好处是能补益人体脾胃之气。我国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是人体气血化生之源,脾胃之气健旺,人可延年益寿。中医又认为,五味入五脏,如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咸味入肾等,因此若多吃酸味食物,会加强肝的功能,使本来就偏亢的肝气更旺,这样就能伤害脾胃之气。有鉴于此,在春季人们要少吃些酸味的食物,以防肝气过于旺盛。而甜味的食物入脾,能补益脾气,故可多吃一点,如大枣、山药等。

5.宜清淡,多喝水  (1)由冬季的膏粱厚味转变为清温平淡,春季饮食宜温热,忌生冷。在动物食品上,应少吃肥肉等高脂肪食物,因为油腻的食物食后容易产生饱腹感,人体也会产生疲劳现象。胃寒的人可以经常吃点姜,以祛寒暖胃;有哮喘的人,可服点生姜蜂蜜水,以润燥镇喘;有慢性气管炎的人,应禁食或少食辛辣食物。其他人也不宜多吃辛温大热的刺激性食物,以免助火伤身。  (2)平时要多喝水可增加循环血容量,有利于养肝和代谢废物的排泄,可降低毒物对肝的损害。此外,补水还有利于腺体分泌,尤其是胆汁等消化液的分泌。春季饮香气浓郁的花茶,可有助于散发冬天积在体内的寒邪,促进人体阳气生发,郁滞疏散。而适量饮茶,还可提神解困,但春季不宜贪冷饮。  

6.多食蔬菜

人们经过冬季之后,大多数会出现多种维生素、无机盐及微量元素摄取不足的情况,如春季人们常发口腔炎、口角炎、舌炎、夜盲症和某些皮肤病等。因此,随着春季的到来及各种新鲜蔬菜的大量上市,人们一定要多吃点新鲜蔬菜,以便营养均衡,身体健康。  

7、香蕉和梨不宜吃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所以春天应该多吃一些辛味的东西。比如,民间讲究在农历二月二吃春韭做成的春饼,韭菜就是辛味的,具有生发的作用,让人微微出汗,可以帮助体内的寒气发散。另外,也可以吃一些辣椒、萝卜等。  相反,那些滋阴的、寒凉的食物就不宜在春季食用(特殊病人除外),比如香蕉、梨、百合、银耳等。特别是生冷的东西,像冰淇淋、冷饮等,会将寒气聚集在体内,导致夏季脾虚,带来一系列不适。

相关链接

“春困”的食物调养  春季常有“春困”现象,如何食物调养?  李建军主任表示,春困多为两个原因:一是春天阳气升发,肝气旺盛,导致心肝火旺,夜眠不安,多梦,而白日困倦,可以多吃莲子、桑葚、枸杞、大枣等。二是肝旺脾虚,湿浊内生,可以多吃薏米、姜、韭菜,配以党参、山药等。

春季养生有诀窍,四忌四养

春捂不当俗话说“春捂秋冻,老来无病”,适当的“捂”可以抵御冷风通过毛孔侵入人体,但是“捂”也是非常有讲究的!正确的“春捂”有三大要点:▶时间要对:别急着“换季”, 春季昼夜温差较大,早晚较冷时,要适当“捂”,极端天气交错出现时,穿衣、脱衣该勤一点。
▶部位要准:腹部、背部、脚部3个寒气入口要“捂”好,裤子、袜子、鞋子一定要穿得厚点、暖和点,不要换得太快,脱得太早;▶别捂出汗:如果出汗了,也不要一直捂着,捂过头了也会导致感冒、抵抗力下降喔。四大忌第二忌:为解“春困”睡太久频频被“春困”骚扰的人,中午小睡一会儿,下午才能干劲十足。然而,春季一犯困就睡觉,一睡睡很久,这样的情形反而对身体不好:睡太久会进一步减少脑部血流量,抑制大脑皮层的兴奋度,可能会出现“越睡越困,越睡越疲惫”的状态。午睡的的理想打开方式应该是:午饭后散步30分钟左右,促进食物消化,然后平躺入睡半小时为宜。即使睡不着,眯一会儿也能恢复体力。午睡的时间也有讲究,通常早上起床后6~8小时后小睡为佳。

四大忌第三忌:

宅在家不出门

冬季强调静养,但春季恰恰相反,应动养,“动则养阳”!春季温度回升,大家可以趁着好天气多出去走走运动放松一下,但是切记雾霾天不要出门锻炼

同时运动应循序渐进,锻炼时最好用鼻子呼吸,一方面能防止“病从口入”,另一方面鼻黏膜的血管丰富,腔道弯曲,对干燥寒冷的空气有加温、加湿的作用。

四大忌第四忌:

吃得太酸、太辣酸味食物伤肝,甘味入脾,春天是阳气上升的时候,而酸味食物具有收敛的作用,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如果此时吃得太酸、太辣,会损伤阳气,引发肝火过旺的现象!尤其是慢性疾病患者更要谨慎饮食。

春季四大养生要点

●养阳

春天万物复苏,气温回暖,阳气逐渐旺盛,此时养生应侧重于养阳,但春天又是一个比较容易上火的季节,所以可选择平补和清补饮食。

平补较适合体质较弱者,可食用一些荞麦、薏仁、豆浆、绿豆及苹果、芝麻、核桃等。

清补是指选用偏凉的食物,如梨、藕、荠菜、百合等。

●养脾

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这是因为春季为肝气旺之时,肝气旺会影响到脾,因此,春季也易出现脾胃虚弱之症,而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阳偏亢。这时,饮食调养可以选择辛、甘温的食物,芽菜和苗菜是当季最好的选择,比如黄豆芽、豌豆芽、山药、蒜苗、白菜苗、萝卜苗等。

●养阴

阴虚内热体质者,春季易虚火妄动,可以吃一些养阴的食物,比如大米粥、赤豆粥、莲心粥等食物,最好不要食用甜腻、油炸、生冷的食物喔~

●养肾

春季也是肾功能不佳患者养肾与调理的好时机,可以食用清淡蔬果,如山竹、藕、薏仁、黄瓜及香瓜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