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东珠鉴定指南首次出炉,史上讲的最明白最透彻
如果说赏赐给外界的东珠是为了拉拢之外,那么分配给满洲贵 族内部的各个“珠轩”就是为了保证内部的团结了。清初由于王朝依旧带有部落政治的习俗,所以满洲内部的亲王、贝勒、贝子等依旧享有很多属于各自的权益,将混同江、打牲乌拉衙门等所属出产东珠的地区划拨给八旗亲贵,以供他们收集和使用东珠,而这些产采珠地就叫做珠轩。即使到了清中期的雍正年间,这项传统的利益分配依旧存在,虽然皇帝下令将“除王公、贝勒、贝子分例应有之珠轩外,余者皆收归上三旗”(《钦定大清会典事例·工部》),但是也并没能将东珠这项利益彻底的从勋贵手中夺走。
在清代,后妃在穿戴朝服时所佩戴的耳环也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分,不可僭越。皇后在穿戴朝服之时会佩戴东珠耳环,左右为三颗东珠,嫔妃则佩戴一对珍珠。此镶东珠耳环为北京故宫博物院之中的藏品,六颗珍珠颗颗饱满,至今依旧光洁润泽。
说到东珠,可能大部分人会愣住,甚至完全没有认知。可是,要知道,曾经在历史上,它可是贵为皇 族御用贡品,作为珍宝,家喻户晓。
夏朝冠,冠前缀着金佛,上面镶嵌头等东珠十五颗,后面用头等东珠七颗。尤其皇帝朝冠上的顶珠乃是所有东珠中最 大的一颗。朝冠顶珠能有资格佩戴大东珠的,皇 室男性中只有皇帝一人,亲王也不可以,女性中只有皇太后和皇后。
东珠和明黄 色绦只有皇帝﹑皇后和皇太后才能使用,而随着他们的去世大多生前佩珠也会随之陪葬,所以留在世上的东珠少之又少,可见它的价值有多高了。所有朝珠不论官员级别均为108颗,27颗间穿一颗隔珠,它的材质一般是东珠(珍珠)﹑珊瑚﹑翡翠﹑琥珀﹑蜜蜡等制作﹐并以明黄﹑金黄及石青色等诸色绦为饰﹐由项上垂挂于胸前,根据官品大小和地位高低﹐用珠和绦色有明显区别。
乾隆之前东北共有三十三个“珠轩”,每年缴纳东珠五百二十八颗,多则给赏,少则有罚。乾隆间,珠轩增至四十二个,征缴数额为六百七十二颗。后又增十二珠轩,增征东珠一百九十二颗。最终合计每年採征八百六十四颗。(参清吴振棫《养古斋丛录.卷二十六》)混同江、宁古塔一带东珠禁止任何人私採。採征皆须奉旨办理,查禁极严。东珠生成周期慢,越採越少。尤其直径半寸以上大东珠,罕见难觅。于此东珠仅供御用,其身份属性之尊贵更胜于其本身价值。
近年来,清朝宫廷电视剧盛行。在这些电视剧中,“东珠”一词也会时常出现。其实,这东珠与吉林市颇有渊源。历史上,在东北松花江、黑龙江流域盛产淡水珍珠,被称为东珠,亦名北珠。名贵的东珠,浅黄而浑圆,“光彩晶莹”,为传世之宝。今天的《刨根问底吉林市》请您关注记者思聪带来的《清代皇贡——东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