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到晚忙到头,也许你陷入了无效忙碌
图片来自网络
俗话说,干什么都要打好底,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职场中的人际交往也是如此,一步一步把自己陷入无效忙碌的死局,忙个不停却没有成绩。
不懂得及时拒绝
小张刚参加工作,总想着自己还什么都不会,勤快一点,给领导和同事留下一个好印象。第一天上班,就主动给领导打扫办公室,给办公室的同事们烧好热水,擦好办公桌,自己再开始工作。大家都夸小张是勤快人,有眼力价,是个好苗子。领导和同事都愿意找小张帮忙,取个快递,买点东西。小张也乐得和同事们处好关系,虚心向老同事们请教,平时的工作多干一点也没关系,就当是积累经验了。#职场众生相#
过了几年,小张已经成长为部门的业务骨干了,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但是同事们习惯了请小张帮忙,而且帮忙的事情越来越多,也越来越耗费时间和精力。新来的小王根本就是个富二代,不伺候,整天干完自己的活就下班,简直就是个“摸鱼党”。老同事们不会用个软件,做个PPT、做个小程序,小张手把手教,慢慢的也不厌其烦,大家都来找他,还说小张技术过硬,别人信不过。就这样,小张忙碌在这些琐碎却耗精力的事情上,苦不堪言。
图片来自网络
让人沉沦的“登门槛”效应
日本有一部电影叫做《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主人公松子是一个长的漂亮、唱歌也好,活泼灵动的女孩,但因为家里有个病重的妹妹,父母把所有的爱和关注都给了妹妹。一次,松子对父亲做了个鬼脸,父亲噗嗤一下就笑了。松子以为这样能获得父亲的关注,能够让父亲开心,就学着做各种各样的鬼脸,变得刻意讨好,卑微顺从,不懂拒绝。松子一次又一次突破自己的底线,经历了五段感情,每一次都拼尽全力,却始终被人嫌弃,没有人珍惜她全心全意的爱。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登门槛”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以前后一致的印象,就有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坎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职场中,这种效应可以很粗暴的解释为“蹬鼻子上脸”效应。一旦满足了别人的低级需求,或者因为有所求去讨好某些人,他们就会在你身上期望得到更多,同时你也希望自己能够满足别人对你的期望,符合别人对自己的认知,就会不断降低自己的底线。随着每一系突破底线,你想拒绝别人的成本就在一直增加,直到你无力付出,以满足他人的需要,就意味着你和这些人的彻底决裂。而这时,曾经帮助过的人,不会感激,不懂珍惜,他们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绑架你的言行,让不熟悉你的人,对你心生嫌恶。
如果惧怕决裂,就彻底陷入了忙碌的深渊。有人说,领导不喜欢一个人,就给他安排一些打杂的事务性工作,让他沉浸其中,最终他就会被你培养成一个“合格”的废人。#直言职场#
图片来自网络
走出困境需要亮明底线
其实摆脱或者避免这种困境只有一条,亮明自己的底线。
工作中,我们可以及时拒绝或者适当拒绝别人的请求。无论是朋友还是同事,帮你看的是交情,不帮你是天经地义。
培养别人你的底线意识。我们要经常给别人亮明底线,“周末没有特殊情况,我是不加班的,我要在家里好好陪陪父母”“我必须要完成自己的事情,才能去帮你,如果你不着急,等我消息吧”,这些说辞看似冷冰冰,实则是在人际交往中,主动忍别人灌输你的底线意识,当别人清楚你的底线后,会掂量着找你帮忙的想法。
及时拒绝不合理的请求。当同事提出了超过你能力范围的要求,或者超出了你的底线,一定要当即拒绝,不能迟疑,给人留下想象的空间。不需要给自己太大的心理负担,很多时候拒绝这件事本身并不会让人觉得疏离或者反感。让人产生反感的,是没有直接拒绝,让别人觉得你就是不想帮他。
学会借力拒绝。当你不想被麻烦的时候,又不好意思直接推脱,学会借力。你可以找一个能够压得住他的人或事情,让对方不敢麻烦你,比如你说,“我正在给老板做营销方案,老板要得急,你要不征求一下老板的意思”。
职场不是过家家,大家没有必要那么相互包容,其乐融融。都是出来谋生活,过日子,熙熙攘攘不过是名利场,没有必要谁都维护,谁都讨好,越优秀的人越能明白,职场中不需要忙忙碌碌的老好人,需要的是毁誉参半的实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