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文征明行书书法,应当掌握这三个方法

书法史上,很多人都说写字能使人长寿,这个是有一定道理的,的确也有很多长寿的书法家,明代书画家、道学家、文学家文征明就是其中之一,他一生活到了89岁的高寿。

这个长寿年龄与书法活动有关,与个人修养有关,更与人的生活习性和心态都有关系,当然,按照现代医学研究结果来说,还与人的基因有关。

写字与长寿有关,但一个80多岁的老人提笔写下一幅大字作品其实是很不简单的,在一些外行看来,不过就是写字嘛,何必大惊小怪呢。殊不知,这里有三个问题需要解决:一是体力,二是笔力,三是眼力。

文征明当时的条件我们不知道,但大字不同于小字,是要耗费人的巨大体力的,对于一位83岁的老人来说,这是要一副好的身体才能支撑它的。

关于笔力问题,写字的人都知道,写字时间长了,功夫深了,毛笔行笔的能力才会得到提升,但是,在大字书写过程中,同样有提按顿挫、使转方折等,并且这些动作要远比写小字更为吃力和费劲。

关于眼力问题。小字在尺幅内完成,一眼可以看到整个全貌,点画怎么行走、字形如何勾勒、章法怎样安排,这都可以轻松来完成的,而对于大字作品来说,这些则会成为书写中的“盲点”,这是要考察人的眼力问题,也就是要求书写者要胸有成竹的能力。

文征明写的的《梅花诗》单字不像我们今天看到的那么大字的作品,但这在当时的确算是大字了,这是他书写上的一个创新,实际上也是自信心的体现,试想一下,没有一定书写水平的人,谁敢写?谁能写?

整个作品在气息上自然顺畅,没有任何娇作之嫌,字形开合有度,既应规矩之法度,又不失个人雍容之平和心态,完全彰显了文征明驾驭书法水平的高超能力。

在笔法上,强调中锋用笔,使点画有了厚重之感,但由于在书写中对行笔速度的有效控制,迅疾与迟涩、使转与方圆、实与虚等各种关系的交叉使用,使得笔法上产生的厚重与飘逸相得益彰,甚为精彩。

而结字方面,取法魏晋之风,大与小、长与匾、轻与重等矛盾关系交相辉应,在字形的姿态上,从取势到呼应,从呼应到取势,都是自然成趣,意态盎然。

《梅花诗》是一个长卷,纵47.2厘米,横470厘米,章法上每面由3行组成,并无过于复杂的安排,这也许是文征明一口气书写完成的作品,其中的艺术气息也出现了三个层次:平和——激昂——平和——再激昂等,这就是对章法的最好安排。

学习文征明行书书法,主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取法问题。文征明的行书主要是取法魏晋,得其风格,最终化为己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而对于学书者来说,除了要临摹文征明的行书书法作品外,还要涉入魏晋书法,尤其是对王羲之、王献之等人的作品进行分析研究,并且把它们放置于同一个空间中进行比较,找到风格上的相似点,这才是取法的意义。

二是笔法问题。《梅花诗》的用笔主要是中锋行笔,其效果就要产生出厚重、凝炼而又奔放的艺术性,没有中锋用笔,就不会有厚重之感,也无凝炼的力。因此在临摹书写中要多以中锋行笔,减少侧锋、偏锋的用笔,给点画注入更加雄健的笔法。

三是章法问题。我们知道,有时候的章法虽多是刻意安排,但像文征明这样的高才是不会有这样的刻意,从作品的气息中看到,它的章法完全由气息来决定的,而气息则来自于人的书写激情或是情绪,如此以来,作品就鲜活而富于生命力了。临摹时要尽量体会这一方法,为自己今后书写打好基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