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技能八:导入的“十八般”武艺
——王崧舟导入方法面面观
细数导入的方法有:谜语导入、故事导入、歌曲导入、游戏导入、问题导入、讨论导入、朗读导入、想象导入、复习导入、语言渲染导入、音乐渲染导入、图文渲染导入、音像渲染导入.....每节课根据所教内容的不同,所呈现的课堂的基调也是不一样的,课堂的主调一般是从课堂的开始就定下来了,因此导入也是各有不同。恰当的开头可以一下子抓住学生的关注,使学生从一开始就抓住课堂的节奏,顺畅地走入相应类别的课文学习。著名特级教师王崧舟在设计导课的时候,在摸准文本特点的同时,给我们呈现了丰富多样的导入,在这样的导入的引领下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怀着新的期待投入到学习新课题、新内容中去,真正达到“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的效果。
一、故事导入
师: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在德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在获得博士学位之后决定留德发展。他找了第一家公司,没被录取,找到第二家,人家也拒绝了他……他找了25家大公司,都没找到工作。于是他去了一家小公司。他想,凭我这样的学位和才能,在小公司里干干肯定是不成问题的。但是那家小公司还是拒绝了……
同学们想一想,他为什么会被拒绝?
生:因为德国是个排外的民族,他们不喜欢用中国人。
生:可能那些公司的经理认为他没有实际的工作经验。
生:也许是那个留学生高分低能。
师:你们的想法也有道理。那个留学生就愤怒地问那个老板:“我一个博士难道在你这个小公司干还不够格吗?你们凭什么这样对待我?”,那个老板说:“对不起,先生,我们从网上资料查到你在德国乘公共汽车时曾逃过三次票,一个连蝇头小利也不讲诚信的人,怎么可以让人信任呢?”
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有什么问题?
生:为什么老板对这样的小事斤斤计较呢?
生:那个经理为什么不给他一个改正的机会呢?
……
师:那么就让我们去看看小珊迪,去问问小珊迪,从他那里找找答案。
——《小珊迪》
二、问题导入
师:美国有家世界著名的杂志《时代周刊》听说过吗?
生:听说过?
师:哦?它是在美国发行的,是英文写的(众笑)它每年都评出一位新闻人物,评出来的肯定是这一年最优秀的人物。评选人物--圣安东尼.威廉斯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不知道是正常的,知道是不正常的。(众笑)震惊世界的“9.11”事件知道吗?
生:知道。
师:这知道是正常的。(众笑)他带领华盛顿人民三年内恢复了正常的社会秩序。1979年的年度新闻人物是邓小平,因为他发表了南巡讲话,开创了中国的新纪元。1998年,评选了一位特殊的“年度新闻人物”,所有的人都目瞪口呆,知道是谁吗?想知道吗?
生:想。
师(点击课件,出示旋转的地球)是什么?
生:地球。
生:地球。
生:地球。
师:吃惊吗?为什么?
生:以前都是评选人,为什么选地球?以前什么不选它?
生:不是人,为什么选?如果地球是人,也就是全球60亿人,而不是一个人。
师:听得懂吗?时代周刊是不是搞错了,想知道吗?真的?答案就在这篇文章里。
(传发文章)
——《只有一个地球》
三、质疑导入
师:看黑板!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是,请大家一起读——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师:读题目,不光要用嘴巴,更要用眼睛。口到,还要眼到。我们一起再读一遍——
生:(齐读课题)
师:读得好!口到了,眼也到了。但是,心到了没有呢?请大家回忆一下,第一次读到课文题目,特别是第一次读到题目中的这个“游”字,你最大的感觉是什么?一个词!
生1:奇怪。鱼是生活在水里的,怎么能游到纸上?
师:所以你的脑海里打上了一个大大的——
生1:问号。
师:奇怪,这是她的第一感觉。那么你们的感觉呢?
生2:我觉得很惊讶,鱼是怎样游到纸上去的呢?
师:你想探个究竟,是吗?因为你觉得很惊讶。还有不一样的感觉吗?
生3: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鱼为什么要游到纸上?
师:对啊,按照常理来说,鱼是不可能游到纸上去的。读到题目,能读出一种感觉,能读出一些问题,这就是心到了。带着这些感觉,我们再来读一读题目。口到,眼到,而且心到——
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
——《鱼游到了纸上》
四、朗读导入
师:1998年3月5日,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诞辰100周年的日子。那一年,有一个叫宋小明的诗人,怀着对总理的无比沉重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
(师有感情的诵读)《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心装进你心里
在你的胸前写下
你是这样的人
把所有的爱握在你手中
用你的眼睛诉说
你是这样的人
不用多想不用多问
你就是这样的人
不能不想不能不问
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
把所有的伤痛藏在你身上
用你的微笑回答
你是这样的人
不用多想不用多问
你就是这样的人
不能不想不能不问
真心有多重爱有多深
把所有的生命归还世界
人们在心里呼唤
你是这样的人
师:听完了,你有什么话想说吗?
生1:那位诗人为什么写下这首诗?
生2:总理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师:你有话想说吗?
生3:这里的你是指谁?
师:读进一首诗,想进一首诗。……带着这样的疑问,这样的感受,一起走进总理的一夜。一边读一边用心感受总理的一夜是怎样的一夜?读完后,假如让你用一个词表达你的感受,你想用什么词语?明白吗?
——《一夜的工作》
五、想象导入
师:孩子们好,大家都准备好了吗?那我们上课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选自梁晓声《母亲》的文章
生齐读课题
师:当慈母两个字映入你眼帘的时候,你的脑中会闪过怎样的画面
生:母亲在为儿女辛勤的工作
生:母亲带着一群儿女在玩
生:母亲在灯很暗的时候为我补衣服
带着自己的感情再读课题
——《慈母情深》
六、语言渲染导入
师:同学们,在王安石的眼中啊,乡愁是那一片吹绿了家乡的徐徐春风。而到了张继的笔下,乡愁又成了那一封写了又拆,拆了又写的家书。那么在纳兰性德的眼中,乡愁又是什么呢?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长相思》这首词。注意,仔仔细细地读上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词当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它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它念通顺,注意词句内部的停顿,明白吗?好自由读《长相思》,开始。
——《长相思》
七、音像渲染导入
师:今天咱们上《荷花》这篇课文。哪些同学看到过荷花?看过的请举手。还真不少,还想不想再看看荷花?
生:(齐答)想。
师:好!咱们一起来欣赏。看完以后,大家再来交流交流,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
师:(播放荷花的课件。)
生:(欣赏课件。)
师:都陶醉了,是吧?来,跟大家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荷花。——《荷花》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会撬动地球。”其实我们每节语文课的导入也都有一个的支点,找寻到这个支点,引领着学生进入课文的学习,定下课文学习的基调,全篇课文重难点的理解和感悟就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王老师用新颖、巧妙、恰当的导入告诉我们:课堂上讲授的内容不同,导入的方式也多种多样,但无论怎样导入,导入的支点应该紧扣教学目标,根据每堂课的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具体的导入,要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突出启发性、趣味性。只有这样的导入才会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投入到所授课的情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