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胀耳闭
[概述]
概念 耳胀耳闭是以耳内脓闷堵塞感为主要症状,伴有听力下降的耳窍疾病。耳脓
与耳闭是同一个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耳胀多为病之初起,以耳内作胀为主,或兼疼痛.
又称耳胀痛,并常兼有耳鸣,妨碍听觉。因起病较急,常令人突然发生听力障碍,故属
。卒聋”范围。由于多因风邪侵袭而致,故又属“风聋”范畴,相当于急性卡他性中耳炎。
耳佣多为病之久者,以耳内堵塞感为主,听力明显下降。耳闭多因邪毒滞留,耳窍经气
闭塞,故属于“气闭耳聋”范畴,相当于慢性卡他性中耳炎。 ,
历史源流 查阅历代文献并无耳胀病名。因发病急,常有突然听力障碍等症状,故
在有关风聋、率聋、耳聋的病证资料中,可以找到与耳胀有关的论述。在一些医籍中,
亦有关于耳胀症状的描述。如隋代《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中的“耳聋候”就有:“手少阳
之脉动.而气厥逆而耳聋者,其候耳内辉辉焯焞也,手太阳厥而聋者.其候聋而耳内气
满.。的描述。在“耳风聋侯”中又谓:。足少阴,肾之经,宗脉之所聚,其气通于耳,其
经脉虚,风邪乘之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痞塞不宣.故为风聋。”提出了气逆,风邪入耳可导
致耳内气满,使经气痞塞而引起耳聋。宋代《太平圣惠方。第三十六卷》有关于。上焦风热,
耳忽聋鸣,宜服茯神散方尸,以及对风邪入耳致耳卒聋的病机描述。《圣济总录.卷一百
一十四》亦有类似的论述。《丹溪心法。卷四》中除了继承前人的理论以外,还总结了风
聋。必有风痛之证。。明代《保婴撮要。卷四》有:“耳……或胀痛,或脓痒,邪气客也。。
《疮疡经验全书.卷二》载有耳胀痛的外治。清代《续名医类案.卷十七》载有耳内不时
胀痛的医案。《外证医案汇编.卷一》亦载有耳胀的医案。及至近代《大众万病顾问.下
册》始立耳胀病名云:。何谓耳胀,耳中作胀之病,是谓耳胀。”并列举了病源.症状及治
法。 , . , ,
《内经》最早论及耳闭。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说:。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辟
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在其他篇章里也有不少关于气厥耳
聋、暴聋的论述与耳闭相似。在《灵枢.刺节真邪》有耳咽管吹张法的最原始记载。耳闭作
为病名,见于明代《医林绳墨。卷七》,曰:。耳闭者,乃属少阳三焦经气之闭也。。又说:
。或有年老气血衰弱,不能全听,谓之耳闭。。在《景岳全书.卷二十七》中,详述了几种
耳闭的病因病机及治疗,并记载了鼓膜按摩法,一直沿用至今。到清代,对耳闭的病因,
症状的论述较为明确,如《杂病源流库烛。卷二十三》曰:。有气闭而耳聋者,……亦有
不致无闻,但闻之不真者.名为重听。其症之来,或由风气壅耳”。指出了耳闭在程度上
的差别。《临证指南医案.卷八》中载有耳胀欲闭的医案。 ’ .
[病因病机]
耳胀多为病之初起,多由风邪侵袭,经气痞塞而致,耳闭多为病之久者,由邪毒滞
留而致.与脏腑虚损有关,往往又为虚实挟杂之证;其病因病机分述如下:
一、风邪侵袭.经气痞塞 手太阴肺经之结穴在耳中,若风邪犯肺.结穴受病.耳窍
经气痞塞;或风邪扰乱肝胆之气机,上逆于耳,均发为耳胀。
二、肝胆气逆.湿聚耳窍 少阳经脉循耳,与肝经互为表里,若七情所伤,致肝胆
经气不舒,肝失疏泄,肝气郁结,循经上结于耳窍。或肝气横逆犯脾,致脾胃受损,运
化失健,水湿内停,湿浊上干,停聚耳窍而为病。
三、邪毒滞留,气血瘀阻 由于脾、肾素虚,抗邪能力减弱,遂致耳胀反复发作。
或病情迁延日久不愈,邪毒滞留于耳窍.阻于脉络,窍络闭塞而使精气不能上奉耳窍,
终成耳闭。
[临床诊断] ’
症状,耳胀患者,自觉患侧耳胀闷堵塞感,或有微痛不适,耳鸣时如机器声、风声,
在打呵欠,喷嚏或擤鼻时稍觉好转。耳闭患者,耳聋渐加重,耳鸣声低,患耳尚可有胀
闷压迫感。 。
检查:早期可见耳膜内陷,松弛部及锤骨柄表面充血,甚则耳膜边缘充血.若耳窍
有积液,则可在耳膜见到有液平面,或见耳膜外凸。若反复发作,可见耳膜增厚凹陷,
或见灰白色斑块,或见萎缩、疤痕粘连,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反复发作者可呈混合
性耳聋。
' 鉴别诊断:耳胀耳闭应与外耳道异物,耵耳相鉴别,耳闭应与耳硬化症相鉴别。外
耳道异物、耵耳,在取出外耳道异物和耵聍后.症状可解除,而耳胀、耳闭则在外耳道
无异物及耵聍时亦有症状。耳硬化症,患者听力逐渐减退,检查耳膜完整,标志清楚,
有闹聪现象,常有家族史而无外感病史。
此外。耳胀,耳闭患者,有鼓室积液时,应注意与鼻咽癌压迫咽鼓管引起的鼓室积
液相鉴别。
一、辨证
I.风邪侵袭,经气痞塞
证候:耳内作胀,不适或微痛,耳鸣如闻风声,听力突然减退。患者常以手指轻按
耳门.以求减轻耳部之不适。检查见外耳道干净,耳膜微红,或轻度内陷。鼻窍肌膜红
肿,全身常伴有发热恶寒.头病.鼻塞.流涕,咽痛,脉浮数等风热表证。
'病机分析:风热之邪外袭,肺之结穴受病,耳内经气痞塞不宣.故耳内作胀微痛。
风邪扰于清窍,故耳鸣如闻风声,听力突然减退。因用手指按压耳门,能帮助疏通经气,
故可减轻耳内不适症状。风邪袭肺,肺失清肃.循经上犯,结聚肺窍.故鼻窍肌膜红肿.
鼻塞不通。因风热外邪初袭.正邪抗争.故有恶寒发热,鼻塞流涕.咽痛.脉浮数等风
热表证。
2.肝胆气逆,湿聚耳窍
证候:耳内胀闷堵塞,耳痛不适,耳鸣如机器声.听力突然减退,检查见耳道干净,
耳膜红或外凸,或见耳膜后有一水平暗影,可随头位改变而移动。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
聋。全身或可见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胸胁苦满,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等症状。
病机分析;由于患者素体气盛,或七情所伤.肝胆经气不舒,郁而循经上逆于耳窍,
则致耳内胀闷堵塞感,耳鸣如机器声,听力突然减退。若耳窍经脉阻塞不通,则耳内疼
痛。若肝气横逆犯脾,湿浊内生,肝气挟湿上聚耳窍,则见耳膜外凸或耳后有水平暗影,
并可随头位移动。肝气不舒,则胸胁苦满.烦躁易怒。口苦咽干,舌质红,苔黄.脉弦
数均为肝胆经有热的表现。
3.邪毒滞留,气血瘀阻 :
证候:耳内胀闷堵塞感,日久不愈,甚则如物阻隔,听力减退,逐渐加重,耳鸣如
蝉声,或嘈杂声。检查见耳道干净,耳膜凹陷明显,甚至粘连,或耳膜增厚.有灰白色
沉积斑。听力检查呈传导性耳聋或混合性耳聋。全身或可见到饮食减少,腹胀便溏.腰
膝痰软.头晕目眩.失眠多梦.舌质淡。脉沉细缓等症状。
病机分析:由于素体脾肾虚弱,易感受外邪侵袭,邪毒滞留,故耳胀反复发作,缠
绵难愈。邪毒滞留耳窍日久,脉络阻滞.气滞血瘀,故耳内胀闷堵塞感明显,日久不愈,
甚则如物阻隔,听力减退.逐渐加重。脾肾虚弱.精气不能上濡耳窍,故耳膜失去正常
光泽、增厚.或粘连凹陷,有灰白色沉积斑。饮食减少,腹胀便溏等为脾胃虚弱的症状。
腰膝痠软,头晕目眩,失眠多梦为肾虚之象。
二、治疗 .
(一)内治法:
1。风邪外袭,经气痞塞
治则:疏风散邪,通窍宣痞。
方药=蔓荆子散加北杏、石菖蒲。方中以蔓荆子,杭菊,升麻、桑叶疏散风热;木
通通利三焦以宣痞,白芍,生地以和肝;茯苓、甘草通阳化气;前胡、北杏宣肺散邪;
石菖蒲合蔓荆子以通窍。合而有宣散外邪,疏凤通窍之功效。
若邪热较重,可用银翘散加升麻,石菖蒲。取银翘散加强疏散风热,加升麻清上部
邪热,石菖蒲芳香开窍。
若耳内胀闷,而全身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口淡不渴,脉浮紧等风寒表证,宜
疏风散寒宣窍,可用荆防败毒散加减。
2.肝胆气逆 湿聚耳窍
治则2一.疏肝降逆,利湿通窍。
方药;四逆散合四苓散加路路通。方用四逆散疏肝解郁以降逆;四苓散渗湿健脾,
加路路通以通窍利三焦。合而有和解表里,调和肝脾,渗湿利窍的作用。
若肝胆不和,复感外邪,症见耳胀闷失聪、重听,乍寒乍热,胸胁不舒,耳膜充血内
陷,可用小柴胡汤加藿香、佩兰。方以小柴胡汤和解表里,藿香,佩兰芳香化浊。合而
化湿散邪.和解宣窍。 .
若湿热较重,口苦胁痛,耳鸣如机器声,耳膜红,耳窍积液,可用龙胆泻肝汤加减
以清利肝胆湿热。
若肝气横逆.肝脾不和致脾失健运,湿浊困脾,症见脘闷胁胀,耳鸣音低.耳膜淡
红,耳窍积液..可用逍遥散加泽泻、车前手,以和解肝脾,利湿通窍。
3.邪毒滞留,气血瘀阻
治则。行气活血,通窍开闭。 . 、
方药;通窍活血汤加柴胡、升麻。方中以赤芍、桃仁、红花活血祛瘀;川芎行气活
血,老葱、生姜温散余邪并助迩窍;麝香芳香走窜,以通窍开窍;加柴胡、升麻以助调
理气机而散上部之邪;红枣补益气血以扶正。合而行气活血,通窍开闭。
若瘀滞不重而脾虚明显,表现为少气纳差,耳鸣日夜不断,舌质淡,脉细缓,耳膜
内陷变薄,可用益气聪明汤或补中益气汤配合通气散以健脾益气,活血行气开闭。
若肝肾阴虚表现为耳鸣如蝉,以夜为甚.口干,听力下降明显,可用六味地黄汤或
耳聋左慈丸合通气散。若偏肾阳虚可用附桂八味丸配合使用。若耳膜白斑。耳鸣耳聋明
显,可加龙骨、牡蛎、远志,石菖蒲以化痰宣窍.定志安神。
(二).外治法
1、滴耳 若耳膜充血明显,可用有清热解毒作用的药液滴耳.如黄连滴耳液、虎耳
草汁,一枝黄花汁等。
2.滴鼻 使用具有疏风消肿,通窍作用的药液滴鼻.使鼻窍及耳窍通畅,减轻堵塞,
并加速耳窍积液的排出。常用药有滴鼻灵、苁蓉滴鼻液,复方樟脑薄荷油等.
(三)针灸疗法
I。体针 可采用局部取穴与远端取穴相结合的方法。耳周取听宫、听会、耳门、翳
风,远端可取合谷、内关。用泻法,留针10~20分钟.每曰1次。耳闭而脾虚表现明显
者,加灸足三里、脾俞、伏兔等穴。肾虚加刺三阴交、关元、肾俞、用补法或加灸。
2.。耳针 取内耳、神门、肺、肝、胆、肾等穴位埋针,每次选2-3穴,或用王不
留行贴压3~5天,经常用手轻按贴穴,以维持刺激。
3.穴位注射 取耳周穴如神门、听宫,听会、翳风作穴位注射,药物可选丹参注射
液,当归注射液、柴胡注射液、毛冬青注射液等。亦可用维生素B1,B12等。每次选用2
穴,每穴注射0.3~0.5毫升药液,可隔日1次.
(四)其他疗法
I.鼓膜按摩 方法是用食指将耳屏向耳道口推压,压紧然后即放松.如此反复多
次,使外耳与中耳保持气压平衡,减轻鼓膜内陷。每次按摩l0-20下,每天2-3次。
或用西各尔氏镜放入耳道后,缓缓打气,边打气边观察鼓膜活动情况,如光锥有变化,
即可反复打气,但不可用力过猛,每次打气10~20下。
2.耳咽管通气 自行吹张法即用手指捏紧鼻孔,闭口屏气,然后将气鼓入腮侧,使
耳中可闻“卟”声,如此反复多次,此法每曰可施行2-3次。也可用欧氏管进行通气,每
日1次。若鼻塞涕多者,不宜行耳咽管通气。
3.鼓膜穿刺抽液 若见耳膜后有积液.可用红汞消毒耳道及耳膜后,以无菌注射器
于耳膜前下方贴近耳道壁处刺入1毫米,抽取积液。
4.穴位磁疗 对有耳鸣的患者,可在翳风、听宫等穴贴上磁片,或加用电流,以疏
通经络气血,减轻耳鸣,每日1次,每次20分钟。
[转归及预后]
耳胀若能及时合理治疗,可不影响听力,预后良好。若失治或误治,可转成耳闭或
急性脓耳。如中耳有积液,反复发作者,可致耳膜与鼓室粘连,听力明显下降.预后较
差。
[预防及护理]
1.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积极防治感冒及鼻病,是预防的关键。
2.患伤风鼻塞、鼻窒、鼻渊等病鼻涕多时,应使用滴鼻药.以保持鼻腔及耳咽管通
畅。 '
3.及早彻底治疗耳胀以免引起耳闭。
4.擤鼻应有正确方法,不宜用力过度,以免鼻涕进入耳咽管引起耳胀或脓耳.
[文献资料选述]
一、古代资料分析
(一)古代医家对耳胀耳闭病因病机的认识
I。外邪侵袭而致耳胀耳闭 认为风、寒、暑、湿、燥、热等六气为邪均可阻寒经
脉,引起耳胀耳闭,但以论风邪为患较多.如爱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云:“风入于耳之
经脉,使经气痞塞不宣。。《太平圣惠方。三十六卷》云:“风热,毒气攻耳.暴聋.由肾
气实热所致。”《景岳全书.卷二十七》指出:。邪闭者,因风寒外惑乱其营卫而然。”说明
了风热或风寒之邪外袭,营卫失调,经气痞塞而致耳胀耳闭的病因病机。《杂病源流犀
烛.卷二十三》还提到:“亦有不致无闻.但闻之不真者,名为重听。其症之来,或由风
气壅耳。”进一步说明外邪对耳的影响。《温热经纬.。卷四》有:。肺之结穴在耳中。名曰笼
葱,专主乎听。”明确指出了肺与耳窍的关系,故肺经受邪可致耳胀耳闭。
2.脏腑气厥而致耳胀耳闭 厥气致病是古代医学中的病机之一。《素问.通评虚买
沦篇》说:。暴厥而聋,偏塞闭不通,内气暴薄也。。所指的。内气。,即脏腑相厥之气。在
《素问.厥论篇》中还有:。少阳之厥.则暴聋。”脏腑之气不调和,就容易产生相厥而出.
现厥气上逆的病证,只是程度不同使出现的症状也不一样。《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说:
。手太阳厥而聋者,其候聋,而耳内气满。。即说明了这一种病机及症状。《景岳全书.卷
二十七》认为:“气闭者,多因肝胆气逆,其症非虚非火,或因恚怒.或因忧郁,气有所
结而生。”《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也有:。或由肾经热,致耳听事不真,……不得竟
为耳聋,而以治聋方药投之”的先见。从这些论述可以理解到脏腑失调所导致的气结、气
逆,或化火,都能使经脉痞塞,而成耳胀耳闭之证。与六气为邪阻于经络一样.都属于
有余之气,故令耳胀塞。此外.还有阴阳二气之厥。《证治准绳.杂病.第八册》说:
。若二气不调则交通不表,故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而阳气之闭塞者,或因烦劳阴.
虚气浮,或因卫气不下.循脉积聚于上,或得于邪风与阳并盛,或因热淫之胜,或因三
焦之火独光而耳中恽恽焯焯,或因经藏积热所致,或因大怒气上而不下。…。而地气
之冒明者,或忧愁不解,阴气闭塞不与阳通,或内外湿饮痞隔,其气不得升降而耳中亦
辉辉焞焞”。这些论述,对理解耳胀耳闭的病因病机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历代医家所指的
脏腑经脉气厥,多是泛指,如气闭耳,气道不通,痰火郁结等。提及脏腑的主要有肝胆
气逆,肾经积热,及手太阳小肠之厥。
3。脏腑虚损而致耳胀耳闭 平素失于调养,或年老、久病、过劳,导致脏腑虚损.
精气不能上濡而成耳闭之证。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云:。阳气者,烦劳则张,精绝,
辟积于夏,使人煎厥,目盲不可以视,耳闭不可以听。。《素问.玉机真藏论篇》曰:。脾
脉者,……其不及,则令九窍不通,名曰重强。。所指的。重强”.是由于脾之不足,而令’
五脏之气不和或相并,使脏腑之精无以上奉而致九窍不通故耳闭。此外,脏腑之虚也使
邪易为患致耳胀耳闭。如《太平圣惠方。第三十六卷》云:。夫卒聋者,由肾气虚,为风、
邪所乘,搏于经脉,随其血脉上入于耳,正气与邪气相击,故令耳卒聋也。。后世医家也常
以此观点解释病因病机。《景岳全书。卷二十七》提到:。虚闭者,或以年衰,或以病后,
或以劳倦过度,因致精脱肾亏渐至聋闭。”《医林绳墨。卷七》也说:。或有年老气血衰弱.
不能全听,谓之耳闭,……病后劳损不能戒守,谓之虚闭。。其机理都是脏腑不足致耳窍
失养,特点是以耳闭为主。
4.气滞血瘀而致耳胀耳闭。《医林改错.上卷》中提出:。耳孔内小管通脑,管外有
瘀血.靠挤管闭,故耳聋。。直接从局部解剖中去解释耳聋的病机,所指的耳聋.其中也
包括本病在内。这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解释较之前人是一种较新的理论。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四点以外,也有认为是虚实挟杂引起,如《丹溪心法.卷四》曰:
。耳者.宗脉之所附。脉虚而风邪乘之.风入于耳之脉,使经气痞而不宣,是谓风聋。必
有头痛之证。”除了指出病因病机外.还说明本病初起的特点与本病相符合。《景岳全书.
卷二十七}云:“正气强盛断不至此,惟经气不足然后邪气得以夺之。此正邪之所凑,其
气必虚之谓也。故即系实邪而病至聋闭者亦无不有挟虚之象。”前人的这些理论。从理论
上和临床实践都是正确的。
(二).有关耳胀耳闭的治疗 古代医家治疗耳胀耳闭.多以内服药物为主,并配合外
治法、针灸导引法等。
1.内.服方药的运用 不少医家认为耳胀耳闭多因风邪外袭而致,故常用解邪开郁之
法。如《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说:“解其邪而闭自开也。”故取《伤寒论》中的解表方药治
之:《太平呈惠方。卷三十六》中有用茯神散治疗“上焦风热,耳忽聋鸣。”《医学入门.卷
四》时防风通圣散,《证治准绳.杂病+第八册》的耳聋排风汤;《丹溪心法。卷四》的桂
星散等,均具疏风散邪,开闭通气的作用,.属于解邪开郁之法。
不少医家亦认为耳胀耳闭是气机不调,经脉痞塞,因此在治疗中十分重视调理气机,
在方药中往往配有行气通窍之品。;如《景岳全书.卷二十七》用六安煎加香附、丹皮、厚
朴,枳实等。本方以疏肝解郁;行气通窍为治则。《医宗金鉴。卷六十二》用复元通气散
治疗毒气滞塞不通而致的耳痛耳聋。此方以清热解毒.行气通窍为主,故有散毒通气的
作用。《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提到:“凡治耳聋,必先调气开郁。”认为无论什么原
因引起的耳聋,都是经气闭郁,故要调理气机而开闭。另外,《医林改错。上卷》及《证治
准绳.杂病。第八册》中都分别提到通气散,二方名同药异,《医林改错》的通气散由柴
胡、川芎、香附组成.其结构严密.有疏肝行气活血的作用,用于调气开郁是比较合这
的。而《证洽准绳》的通气散由健脾益气,除痰通络,行气活血通窍的药物组成,对脾虚
体弱的耳闭较适宜。此外,古代医家在治疗耳胀耳闭的方药中,往往有活血之品,最典
型的是《医林改错.上卷》提出的通窍活血汤,以活血祛瘀,行气通窍开闭为主.其活血
祛瘀主力较强,重点是祛瘀通窍,对症情较重耳胀耳闭较适用。
对于久病或素体虚弱者,则投以补益之剂。妞《景岳全书,卷二十七》说:。虚闭
证,…。若老年衰弱及素禀阴虚之人,皆宜以大补元煎或左归右归丸.肉苁蓉丸或十全大
补汤之类主之。”若阳虚于上者,宜补中益气汤;归脾汤之类主之。”
2。外治方面 古代医家对耳胀耳闭的外洽法,主要有药物塞耳和吸鼻法。如《太平
圣惠方.卷三十六》介绍了不少塞耳方药治疗卒聋,主要药物有龙脑、菖蒲、细辛、葱、
磁石、地龙等,以取其芳香辛窜而通络开闭之功。《圣济总录.卷一百一十四》中载有耳
聋吸鼻的麝香散,分析此法,说明了古代医家从实践中认识到耳和鼻的关系,使药物从,
鼻孔通过耳咽管,而达到通耳窍的作用。 . .
3.L针灸及按摩导引疗法 《灵枢.刺节真邪》有;“刺其听宫,……以手坚按其两鼻
窍,而疾偃,其声必应于针也。。这是耳咽管吹张法最原始的记载,但主要是作为针刺治
疗,后人根据这一原理,逐渐发展成耳咽管吹张法.如《保生秘要。卷三》说:。定息以
坐,塞兑,咬紧牙关。以脾肠二指捏紧鼻孔,’睁二B使气串耳通窍内,觉哄哄有声,行
之二三日,窍通为度。”
《在景岳全书.卷二十七》有:'凡耳窍或损或塞,或震伤,以至暴聋或鸣不止者,即
宜以手中指于耳窍中轻轻按撩,随捺随放,随放随撩,或轻轻摇动,以引真气,捺之数
次.其气必至,气至则窍自通矣.凡值此者,若不速为引导,恐因而渐闭而竟至不开耳。”
此法与今之。鼓膜按摩法。相同,有助于减轻耳胀耳闭的症状,现今临床上仍为常用之方
`' `
法。
在《针灸大成.卷八》中,有针刺治疗重听、耳无所闻.的记载.取耳门、风池、侠溪.
翳风,听会、听宫,以局部取穴为主,疏通耳窍经脉气血。
,二,现代资料分析
(一)关于耳胀耳闭的辨证用药 依据耳胀耳闭的病因病机及不同阶段辨证L用药多
以内服药为主。有报道病初起宜用具有疏风散邪的药物为主,以祛除外邪,疏通经气
而宣窍,用菊花、丹皮、首乌、牡蛎、、泽泻,生桑皮、生黄芪,连服二周而愈。有报
道对渗出性中耳炎分不同阶段和不同类型辨证施治。若风热湿邪阻于耳窍,治以祛风
清热,利湿开窍,用荆芥、薄荷、苍耳草、石菖蒲、藿香、佩兰,茯苓、泽泻,车前草、
银花,赤芍为基本方;若脾虚湿困用补气健脾,渗湿通络法,用参苓白术散。有报道”,
先以桑叶、薄荷等疏风清热之剂,继用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耳胀耳闭取得良效。还有介
绍耳聋宣肺的治法,用三拗汤加味取得较好的疗效。其理论根据是“肺之结穴在耳
中”,笼葱受病多由肺气受邪,因而宣肺。 、
依据症状选方用药也有报道。如治疗渗出性中耳炎,急性期一般以泻火为主,用龙
胆草、胡黄连、栀子、菊花叶、野菊花、黄柏,三颗针,并随症加减。兼鼻部症状加苍耳
子、丝瓜藤;耳堵塞感用菖蒲、路路通;耳鸣与重听用珍珠母、龙齿,龟板,苦丁茶;
鼓膜内陷用当归须、干地黄。玄参、石斛;有积液用泽泻、葶苈子、.桑白皮、地肤子,
地骨皮、冬瓜皮、灯心草、赤苓、木通.苦参、黄柏等。慢性者则用金莲花、枸杞叶,
赤芍、黄柏、苦参。还有介绍”,用复元通气散加皂角刺沧疗中耳积水,服七剂而愈.以
后再出现耳胀耳闭时,重服四剂而愈,此法是在疏风清热的基础上配以行气活血之法而
达到通窍开闭的作用。有报道”,对于慢性期或脾虚,申气不足之耳胀耳闭,则用补益之
法,中耳积液用泽泻汤加减,气虚加党参,炙黄芪,阴虚加石斛、麦冬、生地,鼓膜内.
陷用补中益气汤加木香、香附。还有介绍用补中益气汤治愈耳咽管异常开放症。
从以上资料分析.对耳胀耳闭的治疗,主要从病因病机、不同阶段以及结合局部症
状进行辨证选方用药。如初起风邪为患,用疏风散邪之法,灵活运用祖国医学理论。用
。耳聋宣肺。之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治疗的过程中,结合耳窍积液的病理机制,普遍运
用利湿渗湿法.在临床中进一步将现代医学的理论与祖国医学的辨证相结合,因此提高、
了疗效。
(二)针刺治疗耳胀耳闭的研究 在针刺治疗方面,有报道用针刺鼓膜后下部,捻.
转数次不留针,这种方法用以治疗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效果较佳,对鼓室积液及慢性期
效果较差。又有报道针刺“增音穴”治疗急性及慢性卡他性中耳炎,取穴方法是在患
侧耳屏边缘中点向前下划一斜线,成4.o~45°角到软骨基部.捻转行针,使患者耳内有一一
种抽风感及鼓膜活动感,而闷胀戚解除.这种方法也是根据“肺之结穴在耳中。的理论而.
采用耳“无闻取耳中”的方法,与《灵枢.刺节真邪》所介绍的方法相似。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耳胀耳闭的研究,对于渗出性中耳炎的治疗,有人认为必.
须寻找病因、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而绝不能用.单打一的方法。如内服中药加上
抽取中耳积液后滴入或注入药液。中药处.方以健脾渗湿通窍为主.药用葶苈子,冬瓜皮;
泽泻。,云苓、淮山,白术;淡黄芩、丹参、自芷,辛荑花、苍耳子煎水内服.另抽取中
耳积液后再注入糜蛋白酶,并用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收到一定疗效。又有报道C18,在对
本病进行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加用麻黄素滴鼻及咽鼓管吹张法,疗效也较满意。这些都
是中西结合、内外并治的综合疗法。
[小结]
耳胀耳闭一病,依据病因病机,辨证分为三型。病初起,风邪外袭,经气痞塞,宜
疏风散邪、通窍宣痞,用蔓荆子散、荆防败毒散。若邪热较重,可选用银翘散加减。肝
胆气逆.湿聚耳窍,宜疏肝降逆,利湿通窍,可用四逆散合四苓散加减运用。若经气痞
塞较甚,可选用小柴胡汤以疏肝开郁宣窍。若湿热较重,则选用龙胆泻肝汤以清利肝胆
湿热。邪毒滞留,气血瘀阻,宜行气活血,通窍开闭,选用通窍活血汤加减。脾虚较甚
者,可用补中益气汤,益气聪明汤合通气散加减运用,肝肾阴虚者,则配以滋补肝肾。
针对中耳积液,现代较重视利湿渗湿法的运用。本病应在找到病因后采用综合疗法,其
预防的重点是防止感冒。
参考文献
C 1]李俊岩 急性分泌性中耳炎一例治验。辽宁中医杂志(7):15 1982.
C 2]唐淑君 利湿开窍法治疗渗出性中耳炎.中医杂志 (s):40 1gG0.
(3)徐福松 验案:-N(耳鸣耳聋。渗出性中耳炎)新医药学杂志 (10):18 1978.
(4)严道南 干祖望治疗五官科疾病的独特方法.中医杂志(1):t5 1985.
U 5)徐静 耳聋治肺验案两则 辽宁中医(10):4l 1982.
'(6]耿鉴庭讲述 耳病的见症选药 陕西新医药 (2):22 1976。
(7)章柏庵 治愈耳膜内积水一例 浙江中医杂志 (7):18 1964。
、(8]徐福林等 补脾益窍法的近代运用 中医杂志 (3):67 1985.
(9]蔡针候 .耳聋无闻取耳中。论一一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的简易治法 浙江中医杂志 (1);6
1966。
(t0)李坤秀 新穴位针刺治疗急慢性卡他性中耳炎 天津医药杂志 (4):205 1976.
(1 1)姜风桐 渗出性中耳炎治疗进展,黑龙江医药 (1):36 1981.
(12)顾丽水 非化脓性的中西医治疗 上海中医药杂志 (4):29 1979.
(1s)庄金梅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耳积液60例临床体会 黑龙江医药(13);123 1978。
第十节 脓 耳
[概述]
概念 脓耳是指耳膜穿孔,耳内流脓为主要表现的疾患。其病有急有慢,急者为病
之初起,可兼有发热、耳痛等症状,.若治之及时,适当,可得痊愈,耳内流脓消失,耳
膜也可愈合。慢者病程较长,脓时流时止.反复发作,耳膜的愈合多较困难,可妨碍听
力,且容易出现合并症。分别相当于急性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脓耳是耳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可发于任何年龄,而以小儿及青年为多见。本病
可发生于任何季节,而以夏热季节发病或慢性脓耳急性发作者较多。
历史源流 现存最早的医书《内经》曾提及。耳中有脓。这一病证。《灵枢.厥病》说:
。耳病不可刺者,耳中有脓,若有干耵聍,耳无闻也。。并指出。耳中有脓。不适宜用针刺。
晋代,《肘后备急方。卷六》首次出现。聘耳”病名,指出聘耳有耳中痛及脓血出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