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存周手稿-走架

武经

9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走架,重心只在一只脚,所有活动全由脚底涌泉带动,全身全部松掉.此时是全身舒服畅快,气机腾然,做的好时,有时置身空山灵雨,每脚踩出去有如踏在水中。

发劲全部动力,只在脚底涌泉,走化腰胯带动,全身放松不施丝毫之力。应敌时,敌若推之,则把力量导引到脚底涌泉,如泥牛入海,应拳击脚踢,则迅速欺身向前,如发箭冲进对方门户,在对方力量还没发出(还在根节)就将对手发放出去。

如果对方能守,只要有任何接触面,即用此接触面将对方发出.重心完全放在一只脚上,左右旋转,起落钻翻,如龙卷风,如水之漩涡,气沉入脚涌泉。以重心在左脚为例,身体向下向左钻下,乃接地之力,身体向右向上,乃吞天之气,此时全身力量只放在一只脚底涌泉,故其酸楚无比,很吃功夫,由于全身松透至极,故打人发人,如水如风,无形无象,无有招式,对手在毫无感觉不见招式下,如被风刮起,被水冲走。

经内功训练后,走架已不重外形的规矩,而重内在气机鼓荡的感应。吸气入丹田,同时全神贯注,气走满入全身,胀如气球。蓄存气不出,神感觉全身外面皮肤接触空间之气流或温度;吐气身体感觉体内萎缩向丹田,而气体由各毛孔泄出。空体无气尚未进气,要感觉体内有万千气流在体内,乱闯钻探各部位。不要管呼吸,注意力在呼吸上,其式必空,主要是式要整。

拳术惊炸力和穿透力基础都是整劲。练整劲中长力气,并非是为了练力气而去练力气。为练劲而去练劲,就把劲练拙了,这样练出来的劲用处不大。练拳拼命的发劲,练拳太猛力,容易伤害自己身体,只要一动起来浑身都有那个意思,就起到作用了。

刚劲与用拙力、求迅猛是两码事。练刚劲也要顺乎自然,在轻松、和谐中按照技法要求,逐渐去追求上下内外.完整一气所形成的刚劲。体会把劲含在身上练拳的感觉.多看孙禄堂先生的照片,多体会拳中的意和劲。练拳要明拳理和含义,不然和做体操没区别.。

(0)

相关推荐

  • 脚底3个“万能穴”,常按摩能疏肝养肾气、血管也通了

    原创 春天护理小能手 五谷磨房 今天 常言道:"百病始于脚,人老脚先衰.养生先养脚,护足不畏老". 中医认为脚是人体的第二心脏,也是人体养生一大重点.不管是深冬还是初春,脚部护理方 ...

  • 《内劲、走架、根劲、横劲、丹田》孙存周手稿5篇

    和美太极 内劲                         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着,自虚而实,皆 ...

  • 孙存周手稿-根劲

    内家三拳 形意.太极.八卦!你看到的,都是精品! 公众号 内功最基本的就是根劲和放松,放松之后出根劲,有了根劲更放松.放松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自信,做自己得心应手的事就会放松. 人要是腰腿有力,跳得远, ...

  • 名家讲坛:武学大师孙存周手稿

    一.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着,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其理无非动中缩劲,使气合一归于丹田.以修内劲 ...

  • 孙存周手稿

    根劲篇 内功最基本的就是根劲和放松,放松之后出根劲,有了根劲更放松.放松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自信,做自己得心应手的事就会放松.人要是腰腿有力,跳得远,蹦得高,动作快了,别人一拳打来,要躲要打随心所欲,心 ...

  • 孙存周先生手稿5篇-《内劲、走架、根劲、横劲、丹田》

    身心性 修身智慧,修心智慧,投资智慧 公众号 内劲 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着,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 ...

  • 内劲 走架 根劲 横劲 丹田孙存周先生手稿(关注我后续更精彩)

    内劲 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着,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其理无非动中缩劲,使气合一归于丹田. 以修 ...

  • 孙存周先生手稿5篇《内劲、走架、根劲、横劲、丹田》

    内劲 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着,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其理无非动中缩劲,使气合一归于丹田. 以修 ...

  • 孙存周先生手稿-丹田

    丹田发力是指腹腔隔膜以下,骨盆以上的这个球状空腔,得像皮球那么富有弹性(筋膜之功),像钢球那么坚固(骨架之功).所以内家一脉,首重丹田开合,所谓'一年打死人',就是因为从一开始就强化训练这个部位. 有 ...

  • 孙存周先生手稿(一)

    一.拳中之内劲,是将人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着,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其理无非动中缩劲,使气合一归于丹田.以修内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