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第一玩家王世襄,无所不玩无所不藏,沈从文启功都爱他家小院

“我自幼及壮,从小学到大学,始终是玩物丧志,业荒于嬉。秋斗蟋蟀,冬怀鸣虫,鞲鹰逐兔,挈狗捉獾,皆乐之不疲。”——王世襄

被称为'京城第一玩家’的王世襄花费半生,让自家小院堆满了珍贵稀有的收藏品,沈从文与启功都对之赞不绝口,时不时便前往小院增长见识。

在他眼里,他只不过是一个贪玩的普通人,但在世人眼里,他早已将'大俗’化为'大雅’,让其登上厅堂。黄苗子曾评价王世襄:“他是一个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生活和民俗学的人……他做学问爱搞些'偏门’,人弃我取,从不被注意的角度上反映中国传统文化。”

自幼贪玩

1914年5月,王世襄出生于北京。他的家族无疑是名门世家,父亲王继增从事外交工作,曾出任驻墨西哥公使兼任驻古巴公使职,后调充国务院秘书长,母亲金章曾则是中国著名的花鸟画家,从小,王世襄便在文化熏陶下长大。

他十分聪颖,小小年纪便跟随着家中的私塾老师打下了良好的国学基础,高中毕业前便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可他却天性十分好玩,不爱被束缚,写出的文章内容也多是各种玩物,甚至让老师直言若再写这些便直接不及格。这样的他自然是不符合父亲的期望,可无奈家中母亲对他甚是宠溺,只要不伤身体,没什么不能玩。

就这样,自幼贪玩的王世襄在自由自在中健康地长大,虽然生性爱玩,但庆幸的是,他并没有走上歪路。随着年岁的增长,他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热爱,喜爱的玩物也愈加富有深度,除此之外,他性格中似乎有着惊人的执着与长情,他逐渐不只是停留在'玩’这一步。

惨遭开除

原本应该读医毕业的王世襄却成了全校有名的差生,其数、理、化成绩均不及格,又贪玩成性,无奈之下只能转到国文系,可谁也没想到,凭借着他多年积攒的国文知识以及对于文化的热爱,他竟一下子变成系里的优等生。

1938年,王世襄获燕京大学文学院国文系学士学位,1939年母亲的去世让这个好玩的公子哥一下子转了性,万分认真地投入学习,其后更是一鼓作气,在1941年获得燕京大学文学院硕士。

1945年,王世襄被推荐成为'清损会’的助理代表,负责追回因抗日战争而流失的中国文物。在位期间,王世襄尽心尽力为国效力,追回的文物不计其数。1946年,费心费力的王世襄被任命为故宫博物院古物馆科长。他从未停止过寻找中国文物的步伐,却没想到有一天自己的这些贡献会变成他的'罪恶’。

1952年,三反运动开始了,多次为国家追回文物的王世襄竟成为了打击对象——身居高位且一直负责接收文物,不可能没有贪污——这就是被打击的原因,而后故宫开除了他。多么讽刺又可悲!

自主革命

三反运动过去了一年,始终查不到贪污证据的王世襄被放了出来,他一下子成为了'闲人’。可他没有沮丧,反而自得其乐——他又可以专心捣鼓他喜欢的东西了。

小院内的藏品越来越多,近百件明式家具、字画、葫芦和鸽哨……各种好玩有趣的应有尽有,琳琅满目。走进王世襄的小院里,竟仿佛在游玩浩瀚的博物馆。

但悄悄的,黑暗的十年到来了,过往所有提倡的文化与文物一时之间变得面目可憎、毫无意义。

王世襄深知自己小院里珍爱的藏品肯定逃不过被收缴的命运,他急忙想办法,想来想去,竟'自主革命’,前去请求歹徒来'抄家’。如此做法是为何意?原来王世襄知道歹徒比起其他清扫的官员更加清楚这些藏品的价值,如果能够由他们来搬运藏品,则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珍品受损。

我们难以想象当看着这些自己辛辛苦苦收藏得来的珍宝被运上马车带走时,王世襄的内心会有多痛苦,可他却笑着表示,能够由自己收藏又能够由自己送出,实在是收藏者的幸福。

而正是王世襄智慧的主动,才让藏品的损失最小化,才让十年间的错误少了一些。

坦然送尽

王世襄的小院变得空荡了起来,终于,黑暗的十年过去了。

当收藏家失去了他的藏品,他还剩下什么?王世襄用自己的行为回答了这个问题——他开始出版书籍,将他脑袋里关于藏品的知识传播给读者。得益于他广阔的知识面,出版的书籍里涉及的事物也非常之多,包括家具、饮食、书画、雕塑等,一如他以往的藏品,应有尽有。

他的一生,前半生在收藏,后半生却致力于送出。

所有藏品归给国家,所有知识归给读者,他毫无保留,最后离去时也坦坦荡荡。2009年11月28日,95岁高龄的王世襄在北京去世。回顾王世襄老先生的一生,从始至终贯穿着'玩’这个字。世上大部分人都爱轻松都爱玩,可像他那般玩出名堂的却不多。为何?因为他从一而终,为自己所热爱的事物奉献,不惜一切。

他像对待珍宝一样对待藏品,若是遇到了无法收藏的东西,他也会恭恭敬敬地请求主人给他拍照留恋,甚至还会为主人打扫房屋。他是那样真诚又热切,才会让自家小院的藏品越来越多,才会让沈从文与启功都羡艳不已,都对他家小院深爱不已。

将'玩’当做自己一生目标的人,又有几个?能做到的,皆将'大俗’化为'大雅’。也许在王世襄老先生的眼里,这并不算什么,因为他只不过是在做着自己想做、该做的事情,一切都宛如呼吸那般自然。但在我们眼里,这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生命的延续,那一件件收藏品,那一件件古物,早已牢牢嵌上王世襄老先生的名字,永远都与他密不可分。

文/赵贺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