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东征日本的真实原因,充分体现人性的丑恶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与众不同的朝代。历代中原王朝,基本都崇尚以儒家思想治天下,主张仁义之道、以德服人,大部分皇帝都不具备太强的侵略性,而是以谨守门户、保境安民为主。到了元朝,这种局面为之一变。以成吉思汗为代表的蒙元皇帝,大都雄心勃勃,热衷于对外扩张领土,整个世界都处在蒙元大军铁蹄威胁之下。
从1219年到1260年,长达将近半个世纪的时间里,蒙元帝国先后在成吉思汗、窝阔台、蒙哥等人指挥下,发起三次规模浩大的西征。蒙元西征军以一往无前的气势,横扫欧亚大陆,先后击败花拉子模、俄罗斯、波兰、德国、匈牙利、奥地利、叙利亚等国军队,兵锋一度逼近北非,创造了冷兵器时代令人匪夷所思的军事奇迹。
1260年,忽必烈成为新一任大汗。1271年,忽必烈正式把国号定为“大元”,以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把燕京改称大都,成为元朝国都。忽必烈上台之后,元朝的战略重心逐渐发生重大调整,重新把东方和亚洲作为经营重点。
1276年,元朝大军攻入南宋首都临安,1279年,元朝大军在崖山海战中彻底歼灭最后一支南宋武装力量,南宋至此灭亡,元朝取代南宋正式成为亚洲地区的老大。然而忽必烈并未停下步伐,攻灭南宋不足两年,忽必烈又马不停蹄进行了元朝历史上另一次著名的远征:东征日本。
日本是位于亚洲东侧的茫茫大海中的一个岛国,由大小6000多个岛屿组成,总面积37.8万平方公里,和中国的云南省差不多大小。当时的日本,无论人口数量、农业产量、经济实力等各项硬指标,都根本无法和元朝相提并论。
因此对于元朝而言,征服日本是一件成本高昂、风险巨大、收益有限之事。日本僻处大海之中,距离中国最近之处也有1千多里,对元朝军队的航海技术、水战能力都提出巨大挑战。可以说,让长于陆上驰骋的元朝骑兵们,改行去当水师,属于典型的以己之短击敌之长,无论从哪个角度而言,忽必烈出征日本都是一件让人费解之事。
元朝东征日本的真实目的到底是什么?近年来随着历史研究不断深入,人们才逐渐获知当时的真相,忽必烈此举的真实目的,充分体现人性的丑恶阴险。原来,忽必烈灭南宋之后,收编了总数十几万的南宋投降军队。称为“新附军”。如何处置这批军队,成为忽必烈的一大难题。当时元朝扩张期基本结束,已经转入和平建设时期,边疆基本无大的战事,把这十几万人编入元朝军队,每年白白耗费巨额粮饷,毫无用处。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把这十几万人遣散回家、解甲归田?这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元朝当时刚刚征服南宋,南宋军民思念故国之心非常强烈,各地的反元势力依然暗流汹涌。忽必烈担心,把这十几万军队遣散回乡,很可能使得他们投身到反元武装之中,反过来成为元朝心腹大患,简直成了个烫手山芋。处于这些考虑,忽必烈最终启动了征服日本计划。如史学家韩儒林所说,忽必烈此举完全是借刀杀人,“将南宋新附军派去攻伐日本”,“不杀降而降人自消”,是在变相除掉这十几万南宋“新附军”,而表面上看不出任何破绽,不必承担任何道义责任。元朝大将范文虎带领大军出征日本,结果大败而回,全军覆没,按照军法,造成如此惨败的范文虎必须被处死。但忽必烈却丝毫不加怪罪,“世祖不罪也”,范文虎依旧高官厚禄,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参考资料:《元朝简史》《元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