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束手的“灯笼热”,熊继柏几副药搞定

“胸腔积液”抽水后,夜间发热不休案

曾某,男,58岁,干部。患胸膜炎并胸腔积液,在某医院治疗,已多次抽水,胸水渐已平,但却又出现低热,每日下午6时开始,至次日早晨6时热势即解,热势不高,腋下测体温38℃~38.5℃,二十余日发热不退,查胸部无占位性病变,又治疗1个月,每日夜间按时发热如故,西医束手,延请中医会诊。
询问其症状,除定时发热之外,尚有胸闷、便秘、心中烦热、口渴不欲饮,小便正常,舌红略暗,脉沉而偏细。 “胸腔积液”是西医的术语,中医应该讲“悬饮”。对于夜间发热的症状,我们按照常规思路,第一考虑应该是阴虚,但阴虚应该还有五心烦热、口干咽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象细数等症状特点,所以这个病人不是阴虚。第二考虑是瘀血,这个病人舌质暗红,脉沉而细,口渴不欲饮,胸满,此外还有一个典型的症状,就是“心中烦热'。
大家如果读过王清任的书,会知道他讲过一个“灯笼热”,就是指心中烦热,而外面不热,这个描述很形象,就像以前纸糊的灯笼,里面有灯是热的,外面一摸是冷的,这个患者的心中烦热不正是“灯笼热”吗?所以从这几点,就可以判断它是瘀血。
那么,是不是悬饮呢?已多次抽水,胸水渐已平,所以已经不是悬饮了。这个发热显然是瘀血发热。
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中对夜热昼凉的蓄血证用桃仁承气汤,张仲景的《伤寒论》中也有一个蓄血证,症状少腹急结,其人如狂,小便自利,不过没有讲夜热昼凉,用了桃核承气汤。吴鞠通的桃仁承气汤和张仲景的桃核承气汤有一点区别,桃核承气汤是桃仁、桂枝再合调胃承气汤,桃仁承气汤没有用桂枝、而是归尾、赤芍、桃仁再加调胃承气汤,两方都是针对瘀血发热,我于是将两方合用。因为患者脉象是沉细的,所以还是桃核承气汤为主。虽然没有用一味退烧的药,但这个患者夜间发热的问题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就解决了。这是一个典型的瘀血发热的病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