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问方丈:朕要跪下拜佛吗?住持一句话,保住全寺人性命
在历朝历代中的皇帝除去加强军事实力、不断开疆扩土以外,通常都会依靠统一文化来维护朝廷的稳定。而除了朝廷颁布的法律法规以外,宗教信仰也是能够做到在某种意义上统一百姓,皇帝们对宗教多数都抱有支持的态度,在众多宗教中佛教最受欢迎。
(一)朱元璋和佛教的缘分皇帝们虽然喜欢佛教,但是更多的却是将佛教当做一种可以利用的工具,但是朱元璋却并不一样,他虽然一手建立了明朝,但是却并不是一路顺风顺水地走过来的。
朱元璋出身贫苦,小时候更是四处讨生活,有一段时间为了能够活下去,便出家做了和尚。也可以说当时寺庙里的和尚们养活了他,若是没有这一段时光,恐怕就没有未来的皇帝陛下了,所以朱元璋要比其他皇帝更加亲近佛教,毕竟也算是有着养育之恩存在。俗话说得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朱元璋当上皇帝以后,除了当年跟随自己打天下的左膀右臂们得到了加官进爵的封赏,寺庙里的众多高僧也被朱元璋请进了皇宫好生供奉着。
这就是典型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说得好听一点的就是不忘旧情,但是朱元璋并不是头脑简单的武夫,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皇位更加稳固。一时之间佛教在明朝可谓是盛况非常,与此同时僧人们的地位也是跟着水涨船高起来,就连着远在封地亲王们的身边都被朱元璋派去了众多僧人。无论是皇亲国戚、朝堂中的官员们还是百姓们都非常的清楚皇帝对僧人们的看重和信奉,所以大家自然也是跟着有了信仰。
(二)朱元璋大肆修缮寺庙当初为了建立明朝,诸侯纷争、地盘割据的事情自然也是没少发生,轻则毁坏建筑、抑制经济发展,重则在战火之下会导致百姓们流离失所、民不聊生。但是现在王朝已经建立,一切逐渐趋于稳定,朱元璋在此期间便派出众多人手去修整重建各种寺庙,除去想要报恩和供僧人们更好地焚香礼佛的心思。
百姓们对于新任帝王最初心中自然是怀着敬畏和惧怕的,但是这一举动却可以非常完美的向大家体现他是一位慈善爱民心怀天下的帝王,这样一箭三雕的举动根本没有任何坏处,完全可以做到稳定民心。也是因为朱元璋的这个举动,让百姓们对他赞不绝口,而身为一名帝王,不能久居皇宫,尤其是现在正是需要百姓们的口碑的朱元璋。朱元璋在位不久以后为了体察民情,也是想看看在自己统治的天下里百姓生活得怎么样,便带着臣属出宫一路访查民情。
沿途所见一切都让朱元璋非常满意,在他的治理之下入目皆是国泰民安,但是朱元璋却停在了一座寺庙前久违地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之前他修庙敬佛,所做出来的一切可都是为了让佛教在明朝彻底立住脚跟,更何况还有年幼时的救命收留之恩,他入庙拜佛都是情理之中的。但是他已经不是最开始的那个吃不上饭的少年郎了,更不是风餐露宿打天下的那个朱元璋,他现在是一国之君,天命所归的真龙天子,这样尊贵的身份又怎么能去庙里下跪呢?他若跪拜,于理不合,他若不跪拜,于情不合,更是会毁了他之前做出来的一切努力,谁曾能想到只是巡访一次,就让他变得如此为难?
(三)主持巧妙化解朱元璋难题朱元璋身为当今天子,这次出宫就算再如何低调也会被周围人注意到,更何况身为皇帝还在寺庙门口停留如此之久,庙里的僧人自然是注意到了他。皇帝光临,怎么看都是天大的荣耀,寺庙里的住持方丈带着僧人们早就在寺庙门口来迎接朱元璋了。佛教地位的尊崇加上高僧特地的迎接,朱元璋自然是没有什么好犹豫的,顺理成章地跟着住持进庙,进庙以后正常都是要烧香拜佛的。
但是因为有之前的顾虑在,朱元璋不好做出决定,这个时候恰好住持正在一旁,他索性就把这个为难的问题交到了住持的手上。他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环视了一周以后转头看向方丈,开口问到:“朕要跪下拜佛么?”
话语之中用了皇帝的自称,还提到了跪下,再联系到拜佛,方丈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这位皇帝陛下到底是因为什么犯了难?若是这个问题自己回答不好,让皇帝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前下跪,打了皇帝的面子,恐怕整个寺庙里的僧人都会因此遭受到灭顶之灾,严重一点都可能会影响到整个佛教的命运。住持微微思考,马上就想出了两全其美的办法,既不会落了朱元璋的面子,还能够保全朱元璋和佛教的名声,他低声念了一句佛号,开口回答道:“陛下不需要下跪拜佛。”
果然这句话算是说进了朱元璋的心坎里,他的脸色瞬间就变得好了起来,不过他还是比较好奇,住持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自己不用下跪以后要怎么把话给圆回来。住持也不可能在这么多人面前丢人,毕竟出家人不打诳语,他微微一笑,“陛下不用下跪的原因不仅是因为您是皇帝,您更是天下所有百姓心中的活佛!”
这句话一出,简直是完美的给出了朱元璋为什么不用下跪的解释,同时还将朱元璋的位置捧到了一个更高的位置,“佛”和佛之间本就不需要互相跪拜,所以更不存在朱元璋要下跪这一说法。朱元璋听了以后心中舒坦,对住持也是非常满意,赏赐了很多宝贝以后开心地回宫了。住持的这一句话可谓是保住了全寺僧人的性命,试想若是真的让朱元璋下跪了,恐怕按照皇帝深沉的心思,见到这一幕的僧人们都没有办法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