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衅朱棣的后果有多严重越南二十年血泪亡国史,就是例子!
中国历史上诸多的盛世中,人们最熟悉的就是唐朝和明朝。二者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比如在军事实力上都比较强大,在外交策略上都十分开明等等。虽然李世民和朱棣登基的手段有些雷同,但朱棣坐上皇位的方式,一致让后人有所诟病,但是从这个人的履职过程来看,朱棣的确更适合做皇帝。至少在当时的年代,他做皇帝对大明来说更安全。朱棣在做皇帝之前,就已经有了充分的军事经验,他比人们说的朱三太子更具有决策的能力,毕竟后者是皇帝老儿养在宫里的,皇帝之所以喜欢他很大程度上是朱三太子拥有太多自己所不具有的东西,比如品德优秀,为人忠厚。而朱棣文武兼长,在做皇帝之后,为了边防安全,曾经多次亲征,这其中就有当时中原的大敌蒙古,他让世界看到了善舞长袖的中原民族也有腾腾杀气。
在朱棣平定边防的历史中,越南的故事不可不说。越南当年还是一个叫做安南的小国,在唐朝的时候就是中国的领土,但是随着后来朝代的变迁,这个小国越来越不听话,到了宋朝居然独立了出去。朱元璋当皇帝的时候也对安南招安,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安南最终还是选择了独立。不管是归顺天朝,还是独居一隅,安南如果本本分分,也不至于惹来杀身之祸。
安南国的皇帝原本姓陈,但是权臣胡季犛借机上位,改朝换姓。其中过程大多和世界上谋国篡位的故事差不多。但是陈朝的人并不死心,向大明求援。朱棣于是出面进行调节。最终胡季犛服软了。朱棣派人马护送陈朝的后人陈天平返回越南。但是胡季犛却把明朝的军队围困在城中,并且当众杀了陈天平。这一下惹怒了朱棣,明军大举南下,安南弹丸之地再无宁日。
此次出征的军队号称有三十万,朱能、张辅作为重将率军出发。在出行之前,朱棣亲自送行,并且昭告天下胡季犛肆意逞强杀戮,凶残至极是国家的祸害。朱棣这样说的主要原因就是让大家知道,大明出兵是名正言顺的。朱棣甚至还告诉大军必须要把安南国打到灭国才算完,并且一定要将胡季犛捉回帝京。
明军采取了稳中求进的策略,而且还特别注重宣传。一边打仗一边和当地人说胡季犛的罪大恶极。这样一来,安南国人都纷纷成了大明军队的支持者。就这样一年之内,胡季犛控制的安但是故事到这里还没有完。安南旧朝的皇帝没有了,新朝的皇帝也死了。朱棣决定将安南正式设省。这下可激怒了安南人。造反、叛乱更是不断。明朝的军队再强大也抵挡不住安南人不断的骚扰,所向披靡的明军被弄得疲惫不堪。
到了明宣宗的时候,大家一算安南这场战争已经有二十年了。这二十年,死伤无数,加上远离中原,战争成本实在太高。安南看见明朝有退兵的意思,也顺势服软,最终安南复国,成为了一个藩国,固定向明朝纳贡。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