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伤寒论》所局限的方剂:麻黄细辛附子汤的12种应用】
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提要:少阴太阳两经同病之证治。
解释:凡肾阳素虚之人,外寒易入少阴。邪入少阴,本不应发热,此病始得之而反发热者,是寒入少阴之经而兼太阳之表,亦即太阳少阴两感于寒之证。
因少阴水脏,肾阳内虚,故其脉自沉而不浮。此证虽有少阴里虚之脉象,但尚未至下利清谷、四肢厥逆之候,且外寒闭束,两经合病,故反发热而脉沉,并应兼见恶寒、头体痛、倦卧无神、但欲寐等情。
法当以麻辛附子汤温经解表,辅正除邪,使得微汗而两经并解,此特效之良剂也。
麻黄细辛附子汤方
麻黄二两(去节),细辛二两,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本方以味辛苦、性温之麻黄,开腠理发汗,而解太阳之表寒,得味辛苦、性大温之附子强心温肾,补命门之真火,以驱少阴之里寒,再得辛温之细辛。
直入少阴,协附子纳阳归肾,以温散其经络骨膜之寒,使太阳少阴两经之寒邪,一鼓而退,从汗而解,汗后毫不伤正,且精神振奋,效力宏伟,诚妙剂也。
尤在泾曰:“此寒中少阴之经,而复外连于太阳之证,以少阴与太阳之表里,其气相通故也。少阴始得,本无热,而外连与太阳则反发热。
阳病脉当浮,而仍系少阴则脉不浮而沉,故以附子细辛专温少阴之经,麻黄兼发太阳之表,乃少阴经温经散寒,表里兼治之法也。”此注阐述经旨比较透彻,特选录于此。
按语:在本论中,用本方者仅此一证,因方中三味药品其性较猛,业斯道者,若畏其猛而不敢用,舍此而另用他方,必治愈者少,治重者多,甚至变证莫测,而有生命之虞。
盖附子无麻、辛,则不能开腠理而解表邪,易致发热不退;反之,用麻、辛而无附子,则不能固肾阳,易致大汗虚脱。
因此,本方组合,相互调协,对少阴经有表证者,服之其性纯而不烈,发汗而不伤正,稳妥之至,可谓尽美又尽善也。
根据编者临床实践,如能掌握辨证论治规律,灵活运用,其适应范围,实不只此一证而已。兹略举数端于下,以供临床采用。
1. 治偏头风痛或头疼如斧劈,久治不愈,精神缺乏者,属寒伏少阴,清阳不升,头部经络不通,以此方加天麻、羌活治之。若浊阴不降,上逆于胃,心翻呕吐,再加干姜、吴萸、半夏,可服数剂,其效卓著。
2. 治鼻流清涕,喷嚏不止,或兼恶寒、头痛者,亦系寒入少阴,以此方加生姜治之,一剂立效。
3. 治涕稠、鼻阻已数月或数年之久,不闻香臭者,属风寒内伏,阻遏肺肾之气机不通,以此方加葱白、干姜、辛夷,连服数剂即愈。
4. 治目疾。凡目痛初起,多因外感风寒,凝滞目内血络不通,以致赤丝缕缕而肿痛、流泪多眵、涕清鼻阻,或则恶寒、头痛、体酸,甚则生翳,舌苔多白滑,不渴饮,即应以此方加生姜、桂枝、羌活,服一、二剂,得微汗,立奏奇效。
此证绝非风火肝热所致,若照眼科专书通套之方,以平肝泻火,或滋阴补水,则病益增剧,易成瞽目,因此谚云“眼不医不瞎”,实为经验之言。
予非专习眼科,但以六经辨证,每治必效,且常问瞽者,始患目疾时,所服何药,所点何药,即可证明多为寒凉药物所误。
至于肝热风火眼痛者,应见目眵稠黏、红肿痛甚、鼻阻涕稠、口苦咽干、舌红而燥、多喜饮清凉,并无恶寒、涕清、体酸、舌白滑、不渴等情,则此方绝不可用,又当泻肝火而清风热或滋阴补水以治之。
5. 治咽喉疼痛(即扁桃腺炎或喉头炎)。凡咽喉疼痛初起,多见红肿,或恶寒头疼,舌苔白润,不渴饮,或痰涎清稀,属风寒闭束,少阴经络不通。
以此方加桔梗、甘草、生姜,甚则加肉桂,服一、二剂,无不效如桴鼓。若误用苦寒清喉火之品,必致肿痛益甚而成喉蛾,壅阻不通,气机窒息,每有生命之虞。
6. 治骤患声哑失音。此证每因感冒寒入少阴,夹湿痰凝滞,壅闭声带,发音不宣,以致突然声哑,其证必痰多、恶寒、体困、舌苔白滑、不渴饮、脉沉细或沉紧。
以此方加生姜、桂枝、半夏,服一、二剂,得微汗,各证即可消失,声音恢复正常。
7. 治牙痛。凡牙痛龈肿,并见恶寒、困倦无神,或则涕清、舌苔白滑、不渴饮者,亦系寒入少阴。盖牙属肾,肾属虚,寒邪凝滞牙龈,血络不通而肿痛作,甚则腮颊亦肿痛。
此非实热邪火所致,即应以此方加生姜、肉桂、甘草,服一、二剂,得微汗,即愈,其效无比。
8. 治初犯腰痛。由于寒入少阴,阻滞腰背经络不通,以致腰痛如折,畏寒体困,甚至难以转侧,舌苔白滑,不渴饮,脉沉细或沉紧。
以此方加桂枝、生姜、茯苓、甘草,服一、二剂,得微汗即霍然而愈(此证可能为急性肾炎)。若误用寒凉或滋阴、补水之剂,则易成腰背常痛之慢性肾炎。
9. 治风湿关节痛。凡身体较虚之人,易得潮湿,复受寒风袭入,以致风寒湿三邪阻遏经络,关节不通而酸痛者,初起即以此方加桂枝、苍术、苡仁、羌独活、伸筋草、石风丹、五加皮、甘草等,灵活加减治之,连进数剂,无不奏效。若方中夹杂滋补清凉之剂,不但无效,且易酿成慢性关节炎,顽固费治。
10. 治妇人乳痈初起(即乳腺炎)。每因产后乳妇气血较虚,抵抗力弱,易患此证,痛苦异常。本证良由哺乳时乳房外露易受风寒而成,在初起时,乳房内肿硬作痛,畏寒,体酸困,或则发热,头体痛,舌苔白滑,不渴饮,亦有涕清鼻阻者。
如感风寒较轻,乳肿痛不甚者,倘医药不便时,可用热敷随时温之亦效;若风寒较重,头疼体酸,或恶寒发热,肿痛较甚者,即以此方加桂枝、通草、生姜、甘草、香附,服一剂汗出表解,肿消痛止,最多服两剂即愈。
如表解乳痛止而肿硬未全消,再以白通汤加细辛、通草,服一、二剂,无不奏效。倘外敷清火消肿之药,内服苦寒泻火之剂,必至红肿溃脓,痛苦万状,抑且影响哺乳及母子健康。若已红肿有脓,服药不能消散,即请西医开刀排脓为妙。
11. 无论男妇老幼,感冒风寒(包括流感在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头昏或昏痛,体酸困,脉沉细,舌苔薄白而润,不渴饮,或喜热饮不多,神倦欲寐,甚则头体皆痛,脉沉而紧,此为太阳少阴两感证,用此方酌予加减分两,以温经解表,辅正除邪。
其体痛者,加桂枝;舌白或呕,加生姜、甘草;咳嗽加陈皮、半夏,服一剂得微汗即瘳。据《内经·素问·热论》篇云:“人之伤于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
但仲景用本方治太阳少阴两感于寒之证,不但必可免于死,而且疗效确捷,可收药到病除、覆杯而愈之效。编者屡治屡验,特介绍以作参考。
再者,对本证而用本方或他方,若杂以清凉之药,则引邪深入,或误加温补之剂,犹闭门逐寇,必致变证百出,且有生命之虞,正如《热论》所谓“其两感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也”。
12. 治产后伤寒(即产褥热)。因产后气血较亏,腠理疏泄,一旦受寒,则易入少阴,证见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恶寒无汗,头昏痛,体酸困,脉沉细,精神缺乏,甚则头体均痛,脉沉而紧,舌苔白滑,不渴饮,即渴而喜热饮不多。
此亦系太阳少阴两感证,即应以此方服一剂,汗出霍然而愈,如用药稍杂,则易变证危笃,费治。除以上十二证外,麻辛附子汤之圆通应用治效尚多,容俟另著详述之。
再按:本方之分两,以编者之经验,麻黄由五分至五钱,细辛由五分至三钱,附子由五钱至三两,视其人之老幼、身体之强弱、病邪之轻重,于临床时灵活掌握,变通加减,使之能多发汗,少发汗,微似汗出,或不令汗出,或反收虚汗,有此五种之作用,均能奏效而不伤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