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氏文化】王个簃画笔下的棉乡景 (文/蔡炯)
王个簃画笔下的棉乡景
文/蔡炯
2021年4月22日,我一早乘上117路车,相约随海门诗词家协会赴中国田园山水画史馆采风,中国田园山水画史馆是由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办,由海门文化广电和旅游局主管的,她凝结着院长张正忠先生20年研究成果,她经过3年精心筹备,于2016年11月开馆,她是全国首创的也全国独一无二的系统展示中国田园山水画史的文化景点,堪称展示祖国文化的殿堂,爱国主义教育的厅堂,社科普及的文化景点,画史首创的国学讲堂,被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南通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授予“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牌匾。
海门曾经是著名的棉乡,有首歌《金银山上歌声脆》唱道:“海门地界没有山哎,没山哪里来山歌哟?谁说海门没有山,金山银山千万座,哎,金山银山千万座。哎,金山银山千万座。银山姑娘站山坡哎,我唱山歌哎谁来和?金山小伙登山顶,银山唱歌金山和,金山和。啥个如云绕山转绕山转?啥个喷香满山坡?啥个花开千万朵?啥人造山哎千万座?白棉如云绕山转,金谷喷香满山坡……”
这首歌曲说明了海门曾经是棉花堆成千万座山的棉乡。每年十月海门农村广袤田野随处可见雪白的棉花宛如白茫茫的大雪覆盖着,银棉铺展着喜悦和吉祥。村头平坦敞阔的晒场上,荡漾着一片缠绵的温情,满眼都是棉花堆砌的小山和棉花涌动的波浪。
海门著名国画家王个簃的那幅描画棉花晒场的图画,将海门那时棉花收获季节的情景生动地再现在我们眼前。你看那画面上,但见棉花晒场上,一排排的晒铺架,一张张长长的四只脚的铁凳上横着一根根竹篙,上面铺着一条条芦竿编制成的簾子,簾子上面晒满了白花花的棉花,晒铺架的旁边地上放着几棉包的已经分拣打好包的棉花。
分拣棉花,就是把晒干的棉花分拣成三类:脚骨棉花、二黄棉花、净白棉花,脚骨棉花归脚骨棉花装包,二黄棉花归二黄棉花装包,净白棉花归净白棉花装包。
王个簃这幅画上方题写着“晒在场上,暖在心头”八个行书字,题款为“一九六四年十一月,王个簃”,“晒在场上,暖在心头”八个字表达出农民经过了一年辛勤的育棉苗、栽棉苗、施肥、除草、整枝打叶、植保除虫,终于迎来棉花丰收时节,面对满场一排排晒铺架上收获的棉花,农民们怎能不心头充满了喜悦,充满了温暖呢?这幅画乡土气息扑面而来,棉乡场景激起观赏者对家乡的热爱,对辛劳的农民的热爱。
国画家王个簃创作出如此生动展现生活实景,成功表现农民劳动生活的好作品,也让我们深刻感到:文艺家们要以人民为中心,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天职。文艺家要想有作为有成就,就必需自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做人民的孺子牛。坚持深入人民,扎根生活,汲取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才能为人民抒写出精品力作。
作者简介
蔡炯专栏精选作品
《郁氏文化》编审部成员组成
顾问:郁美兰 匪 石
审稿组主管 : 郁志发
审稿组组长 : 范俊来
审稿组成员:郁光涛
郁祖槃
审稿组成员:刘高田
编辑组主管 : 郁郁松
审稿组组长 : 张爱梅
组员:黄花梨
陈玉峰
推广组组长:陈玉峰
组员:郁德忍 郁光涛 丁秀萍 郁秋萍 郁洪军 郁金波 郁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