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解惑:如何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理?

在一年当中,四季的气候有春温、夏热、秋凉、冬寒之不同,自然界中的一切植物,受了四季(时)气候变化的影响,于是便形成了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古代医家在生活实践中,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并以“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叙述了四时气候的不同养生方法,归纳总结《内经》原文可用下表表示:

上表所述,是古人在认识到机体内在环境与外在环境统一的基础上,对四时养生方法所作的具体说明,也就是《上古天真论》中“法于阴阳”这一摄生原则的具体化。这种适应四时之变的养生方法,对保护健康和预防疾病,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体现了祖国医学的整体观念。

但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养生法则,历代注家确对此解释不一。

①马莳认为:“所以圣人春夏而有养生养长之道者,养阳气也;秋冬而有养收养藏之道者,养阴气也。正以顺其根耳,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黄帝内经注证发微·卷一》四时阴阳是万物之根本,因为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应之。所以春夏当顺其生长之气,即养阳也;秋冬当顺其收藏之气,即养阴也。其观点简单朴素,较符合《素问·上古天真论》之“法于阴阳”的养生原则。

②王冰认为“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其阴。”(《黄帝内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明春夏阳盛,而易伤阴,故宜食寒冷而抑其阳亢,秋冬阴盛而阳气不足,故宜食温热而益其阳。又说:“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所致。

③张志聪注解为“四时阴阳之气,生长收藏,化育万物, 故为万物之极本。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也。”(《黄帝内经素问集注·四气调神大论》)所谓“根”,是指人体内部,通过调养使内虚恢复,就不易发病,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姚止庵亦同意张氏观点,认为春夏二季阳气旺盛,而人体的阳气亦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二季气候寒冷,阴气旺盛,人体应之,则阴气外盛而内虚,从而提示四时阴阳变化与人体生命活动关系。

④张介宾则认为“阳为阴之根,养春夏之阳是为了养秋冬之阴;阴为阳之基,养秋冬之阴是为了养春夏之阳。”故张氏明确指出:“所以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类经·摄生》)其所以强调这一观点,主要是顺其时令,调养阴阳,防患于未然。因为“有春夏不能养阳者,每因风凉生冷,伤此阳气,以致秋冬多患疟泻,此阴胜之为病也;有秋冬不能养阴者,每因纵欲过热,伤此阴气,以致春夏多患火证,此阳胜之为病也”(《类经·摄生》)。

纵观上述,从《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经文先后连贯来看,春夏秋冬四时阴阳变化是肯定的,它是促使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动力,人体亦应顺从四时阴阳而调之,故春夏养阳以助生长之能,秋冬养阴以益收藏之本,反之则灾害生矣。其想说明的道理与《素问·上古天真论》“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是一致的,主张从生活起居,饮食劳倦,精神情志等方而进行调养,以保持正气来预防疾病的发生,也体现了防病于未然的思想。

总之,“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一原则,是由于各医家所站的角度不同,出发点不一致,故立论各异。如春夏温补阳气,秋冬滋养阴液说;冬病夏治,夏病冬治说;体质偏颇补救说;春夏祛湿以养阳,秋冬润燥以养阴说;春夏顾护六腑,秋冬调补五脏说;春夏调理心肝,秋冬调理肺肾说等。这些观点各有论据,充实发展了这一原则,为临床应用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文中素材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