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湖北5人荣登3月“中国好人榜”凤凰网湖北

来源:湖北日报

近日,中央文明办发布2021年3月“中国好人榜”,湖北有5人光荣上榜。

他们分别是:

助人为乐

张友才:老党员退而不休 筹款成立爱心联络站服务留守老人和儿童(黄石市)

人物故事:

今年73岁的张友才,是大冶市还地桥镇马石村居民,也是一名老党员。2008年,退休还乡的张友才被推选为马石村党员群众服务点联络员。2013年,张友才自费近30万元,将联络点打造为爱心中转站,常态化开展照料留守儿童老人、帮扶贫困家庭等活动。

多年来,爱心中转站不仅成为当地留守儿童老人的精神乐园,还成为播种“爱”的发源地。在张友才的带动下,10余名志愿者长期参与中转站服务管理等工作。“我走了,这份爱心事业还要干下去。”张友才经常这样提醒子女。

见义勇为

郑清林:辅警小伙稳抓倒向人群的500斤断裂钢绳瞬间挽救同事生命(宜昌市)

人物故事:

23岁的郑清林,2019年10月退役后成为一名辅警。去年7月1日上午,他和同事一起参加禁渔执法行动,当联合执法队巡至香溪河大沟流域时,发现岸边停有一艘带自制“抬网”的渔船。渔船上非法安装的密眼网具焊接在船头约6米高的钢架上,用钢丝绳绕着滑轮控制升降高度。郑清林等人正在查看时,用于固定密眼网具的钢丝绳因腐蚀断裂,重约500斤的钢架渔网突然急速下坠,眼看就要砸向4名执法人员。“快跑!”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郑清林大吼一声,随即飞身一跃,双手死死抓住已经断裂的钢绳,钢架网具坠落速度下降,为网下4人避险赢得宝贵时间。郑清林的双手被钢丝绳割伤,皮开肉绽,血流不止,伤口缝了16针。在危难之时挺身而出,展现着退伍不褪色的英勇本色,被网友誉为“最帅辅警”。

敬业奉献

向辉:土家妹子创新办学 成立农园合作社用“教育+产业”打开致富门(恩施州)

人物故事:

向辉,现任农园(恩施)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来凤县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2011年,向辉牵头成立来凤县农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经营果蔬、茶叶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目前核心基地已扩大到1581亩。短短几年时间,合作社带动的农户已经从当年的5户增加到了215户,常年解决村里3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

在向辉的努力下,农园合作社成为来凤县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农园合作社相继开展科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等培训工作,已培训学员达5000人次,帮助18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奔小康,辐射带动贫困户超1000户。建立藤茶加工厂,订单种植藤茶基地3000亩。带动贫困户585户,2047人。实现产值2470万元,户平均增收3000元。

马丹:音乐教师扎根援藏教育一线 把藏族学生们带到更大更高舞台(武汉市)

人物故事:

47岁的马丹是武汉市旅游学校的一名艺术教师。2016年8月,作为湖北省首批教育人才组团式援藏工作团队中的一员,她来到西藏山南一中、山南市东辉中学担任音乐教师。

原本在2019年援藏三年到期后便可回汉工作,但马丹却主动提出再待三年,今年是她援藏的第五年。“在这里,不论在学校的哪个角落,只要孩子们看到我,都会亲切地喊一句'格拉’(藏语:老师)或者'阿加’(藏语:姐姐)。”她自豪地介绍,和孩子们朝夕相处像一家人,课余时,还和孩子们一起放牛羊。

马丹更加关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孩子的潜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在教学中,我把现代街舞和藏族传统舞蹈的表现形式相结合,编排了一套别具一格的藏式啦啦操,成立了雪域高原上第一支学生啦啦操队。”2018年,在马丹带领下,这群西藏牧民的孩子们第一次走出高原,来到山东日照参加全国啦啦操联赛,分别摘得花球啦啦操项目冠军和街舞啦啦操项目亚军。

“来藏教书育人,是一份光荣的使命。我想当好民族团结的使者,把援藏的事情继续坚持下去,让更多的藏族农牧民孩子走出大山,看到外面的世界。”马丹心怀梦想,无比坚定。

杨曙光:供电公司扶贫干部 抗疫扶贫两手抓冲在前顶得上(随州市)

人物故事:

作为国网随州供电公司选派的扶贫工作队员。5年来,杨曙光与驻村队员筹集80多万元,在广水市太平镇猫子湖村建起近500平方米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修建6.6公里通组水泥路;投资620多万元,升级农村电网;整修堰塘,安装路灯,改造危房,建起光伏电站。结束了村集体零收入的历史,实现了整村脱贫出列。他驻村抗疫坚守60天,入户登记、宣传防疫、采购物资。全力推动复工复产,通过网络直播带货,不到一个月时帮村民卖出4500公斤滞销的大蒜。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黄璐)

(图片及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