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经典的千古绝对,上联和下联一字不差,网友:能读懂的都是天才
千年以前,后蜀末代皇帝孟昶在寝殿门板桃符上提下:“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成为了中国第一副春联,也是最早的对联。自此以后,对联这种文学形式开始风靡于古代文人之间,一直到如今仍充满生机与活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历史上喜爱对对联的文人有很多,最出名的大概要属苏轼和佛印二人,在苏轼撰写的《东坡居士佛印禅师语录问答》中,记载了许多他们创作的妙趣横生的对子。此外像李白、欧阳修、王羲之等文人也都写过流传千古的绝妙楹联,给后世留下了许多为人乐道的美谈。
对联虽然形式短小,但对于平仄、字数、对仗要求非常严格,此外它的断句和词性也要相同,可以说对联比诗词更加难写。明朝时的文学家徐渭就曾写过一幅绝妙的对联,“好读书不好读书,好读书不好读书”,这副对联初看之下非常古怪,似乎上下两联一模一样,但仔细品读后便会发现其中蕴含的奥妙。
这幅对联加入了多音字的形式,上联的第一个“好”读音应该是第三声,第二个则是第四声,意为年少时精力旺盛、心明眼亮,却贪玩不爱读书。下联“好”的读音则与上联相反,意为年老后沉下心想要读书,却老眼昏花,难以将书读进去了。
还有一种说法是这副对联是讽刺当时家境富裕的纨绔子弟,他们有好的条件念书上学,却整日游手好闲,不珍惜资源与环境;那些贫苦人家的学子想要读书,却没有能力好好念书。
总的来说,这副对联的立意在于规劝年轻人珍惜光阴,珍惜现有的条件好好学习,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情,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再去追悔莫及。其实这和徐渭本人的求学、做官经历有着很大的关系。
徐渭生于1521年,是一个渐趋衰落的大家族的庶子,从小父亲离世,母亲被嫡母驱逐,尝尽世态炎凉的他有着一个十分艰难的童年。徐渭自幼爱好文学,才思敏捷,被当地人称为神童,但他内心却颇有寄人篱下之感,一直郁郁不平。
可能是心态影响发挥,尽管徐渭有神童美誉,却在科场上屡次落第。他20岁时考中了秀才,但此后数次考试都未能再进一步,直到41岁时都没有中举。
虽然仕途不顺,但徐渭在诗文、戏剧、书画等方面都独树一帜,他是“青藤画派”之鼻祖,书法上善于行草,还有《四声猿》等戏剧流传千古。晚年他最大的遗憾就是怀才不遇,未能在科场上留得名次,所以创作了这一副“读书奇对”,来勉励和规劝学子们好好学习。
对联是文学中既严格又灵活的一种形式,除了徐渭这一副奇联以外,历史上还有“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休来道者来”、“庙小无僧风扫地,天高有佛月点灯”等等精巧绝伦的对联,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去研究一番,细细品味,必定能从中得到许多乐趣。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