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台故事 | 蒋坊村的民间传说和变迁 (之一)
作者简介:赵子文(网名:笑口常开),五台县蒋坊村人氏,生于一九五一年。七一年于太原参加工作,至今在太原居住五十年,现已退休。平生喜欢读书写点杂感,作为自娱自乐充实自已的生活。
蒋坊村的民间传说和变迁 (之一)
蒋坊村位于五台县东北隅豆村小盆地区域,坐落在豆村10华里东南方的龙湾山脚傍,龙湾山是蒋坊村的地标。蒋坊村是乡政府的所在地,现隶属蒋坊乡辖区。东靠松林村,北邻维摩庄,南依东峡与西峡两村,西近泗阳村和小南坡村。
在豆村地区是较大的村庄,在晚清时期,当地就有"蒋一千,大八百"之民间俗语。意为当时蒋坊村就有一千多人,大石村也达到了八百多人。这说明很早以前蒋坊村就已成为豆村地区大村的首位。这也蕴含了蒋坊村的深厚历史底蕴。蒋坊何时立村,没有文字纪载,只是听老辈们言传,元朝以前就形成了大村的规模。具体什么朝代立村,还得以待考证。
只是听本村历代老人们言传,很古以前,有位将军到了解甲归田之际,带着全家老少去五台山拜佛进香,路过龙湾山脚下,见此处依山傍水,河流清澈,水资源丰富,山花烂漫,风景十分怡人。觉的此处是风水宝地,最适宜人家居住。
因此,从五台山拜佛完毕,返回此地便购地盖房定居立村。因这位将军在位时,清正廉明,德高望重,爱护百姓。到此定居后,也习惯性的阿护着附近各村居民的安危。邻村人对他都很尊敬。
因为这位将军厌倦了明争暗斗的官场生活。也深知政治界的危险和艰难。于是他决意不让后人从政,而是让他们走向以农耕和经商为谋生之道。因此立村后,将军让后人们在农耕的基础上还在本村办起了酒坊,油坊,粉坊等小作坊。这样生活不但得到了改善而且经济上也迅速地得到了发展和富裕。邻村的村民们也经常到将军居住的村庄去換取和买办些自己所需的生活用品。日久天长附近邻村老百姓也就习惯性地尊称这个村庄为“将坊村",意为是将军所办的小作坊的村庄。将军姓啥老人们没有言传,后人们也不得知,更不敢忘自猜测。随着历史岁月的变迁,不知何朝何代,村民们是何意便将"将坊村"改写为"蒋坊村"。这也许和豆村一样,豆村原为窦村,相传在五代十国时期窦老护送刘志远之子刘咬脐时,路经此村居住日子较长,后刘志远当了后汉皇帝,为了纪念窦老而命名为窦村,后村民们不知何故便把"窦村"改为""豆村"。想必蒋坊村与豆村一样,改写村名的某一个字,必有他们的历史背景和缘故。
这是个民间传说故事,属于古人口头文学创作,有一定的虚构成分,不能当作村史考证。只可权当考究蒋坊村名的由来出处作为参考和借签。
蒋坊村姓氏众多,但至今没有居住过姓蒋的人家。蒋坊村的街道有三条街是用姓氏来命名的。分别是赵家街,高家街,石家街。但后街却是众多姓氏人家居住于其街。因后街是蒋坊村的原始街道,也是蒋坊村历史最悠久的街道。而且也是村民们姓氏最多的街道。是由郑姓和卢姓两大家族为主要住户,其次有张、王、李、吕、史、裴、安,闫,白,郝等姓氏人家散居于其中。而且后街的街道也十分的多,主要以老爷庙街为中心,东面是东崖街,西面是西崖街,东北方为柳沟街,西北方为上街,卢姓家族大部分居住在上街。老爷庙背后正北方为沟掌街。老爷庙正南方过去有一座老戏台,中间是宽畅的戏场院,也是全村人闲遐时聚集之场所。戏台背后至后街的村南街口,老人们称为圪洞院,因东面是土崖,西面是西崖街,此处略显有点低凹而得名。老戏台在八十年代后期已经拆除。现在老爷庙街显得更加宽广了。此处虽然村民们称为圪洞院,却是众多居民院落的街道总称,此处也是蒋坊村最平整的街道,过去在这里都是大户人家居住的集中地,此街大部分都是古建筑式的青砖青瓦的民居四合院。郑氏家族大部分居住与此。此街也是蒋坊村的文兴之地,这里文人居多,蒋坊村历代为数较多的老师大部分都出自这里。也可以说此街道是书香门弟人家的代名词。
后街前面的南方正东是前街,是赵氏家族居住之地,村民们也叫赵家街。在明朝前期赵姓人家从五台槐荫村迁来蒋坊村在此定居,因居住在村的前面,村民们就称为前街,从此蒋坊村才有了前街与后街之分。次后石姓人家紧邻赵家街北面定居,后称为石家街,随后高姓人家在赵家街南面定居而称为高家街。因这三条街都是本姓的大家族街道,过去外姓人家是住不进这三条街上的,现在也有少数外姓人迁入了这三条街道中。
过去在后街村南外的正南方中间,原是一片很大的高低不平的土丘式农田地,大约有一百余亩地,东西两边是低洼之地,因后街的地形是北高南低,全街的雨水都流向了这里。过去因出水不通畅,全村的雨水都聚在了土丘地的东西两边的低凹之处。因长年累月这里聚集了许多水,成为了大水池,村民们称为"老池",这是五台方言。春天老池里还有许多蝌蚪和小青蛙在水里自由自在的游动,夏天这里蛙声不断,水池里还长着许多莆草,冬天结冰。不管是夏天还是冬天这里也是儿童们的乐园,夏天抓青蛙,冬天坐冰车,有许多人在这里留下了儿时的美好记忆。
在七十年代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村民们以铲高垫低的形式平整出百余亩的平整农田,过去的"老池”从此没有了踪影,并且在东西两侧还修建了两条宽畅的道路。八十年代后期,村民们陆续地在这里建起了崭新的民舍,这一片居民区各种姓氏人家都有,但这一片暂时还没有一个准确的街道命名,有人称为新街,意为现在刚修建的新街道。
这片新建的村民住宅区的正南方是八十年代初期新建的"蒋坊舞台",村民们称为新戏台。新戏台的正北方是村民们重新修建的老爷庙,紧靠老爷庙的东侧是新建的村民委员会的办公室和大院。戏台和老爷庙的中间是宽畅的戏场院。在舞台东侧有一片宽大的空地上现已建成了村民们的健身场所,政府给配建了许多健身器材。这里成了村民们欢聚的场所,同时也是儿童们的乐园。这就是当今蒋坊村的姓氏和街道大致的框架结构和变迁。
蒋坊村是个历史悠久的古村落,人文历史文化低蕴也很深厚,而且这里还流传着许多有趣的民间传说故事。只因文章篇幅有限,只能在下一篇文中续述了。(2021年3月21日于太原完稿)
图文/赵子文 原创
编辑/五台人(sxwutairen)
原创投稿,其他公众号如需转载,
请联系小编加白名单,严禁洗稿盗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