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述而篇(九)
01
原 文
述而第七
07.09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
02
释 解
孔老师在有丧事的人旁边的时候,受其悲情的感染,侧隐至诚之心,让其体察哀戚,感通丧者之心,吃不下饭,从未吃饱过。老师的对他人悲伤的感同身受,临丧则哀的动心,体现的是宽仁慈悲,表达的是老师内心的不动和诚敬,是仁者的恻隐之心。老师如果在这一天遇上悲哀之事,或者参加吊丧时哭过,则必是真情实感,是伤心至极的悲戚,那么在这一天中,老师都会沉静在悲哀中,始终保持着哀痛的心情和神情,不但不奏乐,亦不放声欢歌。余哀未尽是不会看到老师的笑容的。老师的悲泣和欢乐,都是出于内心之真情实感,体现的是真诚至直,表达的是老师内心的安详自在,是仁者的静守之心。
03
释 字
侧
《说文》:侧:旁也。从人则声。阻力切。段注:不正曰仄。不中曰侧。二义有别。而经传多通用。如反侧当为反仄。仄者、未全反也。
《洪武正韵》:侧:旁也,倾也,不正也,偏卧也。
汉字“侧”,甲骨文为“日”和“斜身的人影”,会日仄之意,与昃同。金文字形中间是鼎,两侧有人,会人立祭鼎之旁。篆文鼎变成贝,右侧人变成刀,写作侧。“侧”本义为向旁边歪斜、倾斜,引申指不在正中,偏向一边,旁边,边缘。
饱
《说文》:飽:猒也。从食包声。博巧切。𩜿,古文饱从𤓽(保)。𩛁亦古文飽,从卯声。
《广韵》:飽:食多也。
汉字“饱”从食包声,“食”表示饮食,“包”有容纳,隆起似包义,表示肚子容纳了食物,像怀孕一样腹部鼓鼓隆起。本义是吃饱、吃足,引申为满足、饱满、充足、充分。
04
素 说
前一章老师述说了其诲人的教学方法,重点在为学者独立的思考、研究、自醒自悟上。启之不启,发之不发,复之不复,都是教诲。教诲的宗旨是让弟子把握“游之艺,依之仁,据之德,志之道”,从而达成圣贤君子之境界。本章编者通过老师日常“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和“日哭则不歌”的记叙,让弟子体悟同体大悲的学问心性,把握周礼之“仁”和行礼之“德”。老师在有丧事的人旁边的时候,受其悲情的感染,侧隐至诚之心,让其体察哀戚,感通丧者之心,吃不下饭,从未吃饱过。老师的对他人悲伤的感同身受,临丧则哀的动心,体现的是宽仁慈悲,表达的是老师内心的不动和诚敬,是仁者的恻隐之心。老师如果在这一天遇上悲哀之事,或者参加吊丧时哭过,则必是真情实感,是伤心至极的悲戚,那么在这一天中,老师都会沉静在悲哀中,始终保持着哀痛的心情和神情,不但不奏乐,亦不放声欢歌。余哀未尽是不会看到老师的笑容的。老师的悲泣和欢乐,都是出于内心之真情实感,体现的是真诚至直,表达的是老师内心的安详自在,是仁者的静守之心。本章通过“人之哀未尝饱,己之哀则不歌”的以身教示人,让弟子感悟圣人之心,见圣人之仁。
本章是让弟子把握周礼之“仁”和行礼之“德”,教导弟子周公之礼,不是约束人们情感的教条,而是回归“仁之为人”的有效良方。《礼记·曲礼》中说:“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适墓不歌,哭日不歌。”意思是说:邻家有丧事,舂米的时候不唱送杵的号子;乡里人家有殡葬的事情,不在巷中歌唱。从《论语》编者的记叙之中,一方面是老师以身示教,教导弟子周礼的依于仁,另一方面通过“丧者之侧不饱食”、“哭则不歌”这一基本的人性常识,都需要教导言说,表达的是春秋之时的礼崩乐坏,以及人们的恻隐之心的丢失。王凤刚在《<论语>译注修正与解读》中说:“孔子在丧者之侧,未曾饱食,这是悲情感染,这是同情招致,这是礼节使然。试想,作为丧者,在失去亲人期间,其心、其情是全被痛苦淹没了的,感觉一切都笼罩在痛苦之中。此刻,眼前身后的事就如同不复存在一般,就连自身也如不存在一样。置身于这般人的身旁,处在这样的氛围,你能不为之痛苦,为之悲伤,为之感怀?孔子的未曾饱食,正是痛别人之痛,伤别人之伤,悲别人之悲。这是君子'能近取譬’,即推己及人的意识行为。'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伤心莫过于亲人的突然离去,失去亲人,将意味着一段情缘的割舍与断绝。人世间最难割舍的莫过于千丝万缕的情感,尤其是亲情。在这割舍中,哭声只是悲情积聚的呐喊,这种呐喊并不能消解痛苦,更不能终止痛苦,因为伤心痛苦的时间是漫长的,是一时难以消解的。作为仁者,作为孝者,割舍情缘的痛苦就更漫长,就更难以消解。从'子于是日哭,则不歌’中,使我们感受到了孔子仁者的形象和孝者的情怀。”
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