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说《论语》:公冶长篇(十二)
一原文公冶长第五5.12 子贡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试解】孔老师的教导使得子贡顿悟,从而感叹说:“修行是有次第的,境界也是有高下的,在不同次第和境界中,对于同样的教导,由于体悟和感受方法的不同,可使得感悟到的内容的不同。修行之初尚未达到君子境界之时,我们立志于仁德大道,怀着一颗克己复礼之心,通过朝夕的耳濡目染,依靠我们的眼耳鼻舌身的感觉,认真刻苦地遵从于老师的教导,对老师讲授的诗书礼乐,平时身教言传的教诲之言说和威仪,往往只能感叹仁德学问的文采和威仪,把握的仅仅是已经彰显的可以见乎于外,可以听闻到和眼看到的仁德之末端。而对于老师教诲之中的'仁之为人’的人性和天道的通达部分,我们是听不到、看不到、感悟不到和触摸不到的。”二释字章《说文》:章: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诸良切。《广韵》:章:篇章。又章甫,殷冠名。又明也,采也,程也。《说文解字约注》:汉字“章”,金文从辛从曰,像带柄的刻刀(辛)在玉或石上刻划印记符号(曰),以突显不易被人感触到的身份。本义是刻画以彰显。引申为条理、次序。或引申表示成篇的文字和歌乐。本章的“文章”是指仁德学问文采的显明彰显,言语文辞、诗书礼乐、威仪等都是文章。性《说文》:性:人之阳气性善者也。从心生声。息正切。《玉篇》:性:思净切。命也。质也。汉字“性”,从生从心,指天然萌生的本能欲望,这种欲望是一种可生生不息的,恒久向上的力量。本章是指人本具的天然性德仁善。
三素说前一章通过“闻一知二”的子贡,自认为是地曲解老师的“枨也欲,焉得刚”为“无欲则刚”,因而自傲地声称自己已经具有“欲无”的能力,能使不仁德的事不强加于己,同时亦不强加于他人。结果老师是语重心长地对他进行了教诲:“非尔所及也!”老师的教导使得子贡顿悟,从而感叹说:“修行是有次第的,境界也是有高下的,在不同次第和境界中,对于同样的教导,由于体悟和感受方法的不同,可使得感悟到的内容的不同。修行之初尚未达到君子境界之时,我们立志于仁德大道,怀着一颗克己复礼之心,通过朝夕的耳濡目染,依靠我们的眼耳鼻舌身的感觉,认真刻苦地遵从于老师的教导,对老师讲授的诗书礼乐,平时身教言传的教诲之言说和威仪,往往只能感叹仁德学问的文采和威仪,把握的仅仅是已经彰显的可以见乎于外,可以听闻到和眼看到的仁德之末端。而对于老师教诲之中的'仁之为人’的人性和天道的通达部分,我们是听不到、看不到、感悟不到和触摸不到的。”本章通过子贡的 “不可得而闻也” 的感叹,让我们把握到老师的教导,是本于人心直达“仁之为人”的仁德大道的,然而学者们却是从另一个面向来把握老师教导的,这个面向是通过已经彰显于外的部分,通过由心及性,由人及天的来索求人性和天道,因而始终无法感悟体认到老师言说的人性和天道部分,甚至还有弟子误认为老师对己有所隐,故子贡在感悟到老师言说之人性和天道的一贯之后,发出了“不可得而闻”之叹。本章需要注意的是孔子对“性与天道”的言说是一贯的,用闻见的方法来学习是无法感触到性与天道方面的学问的。崔栢滔在《论语大义》中说:“孔子整理六艺之学,述而不作,目的是将古圣先贤已经发现的道理像指示天空中悬挂的明月一样指点给后人看。惜乎,后人只见那指月的手指,并不能够顺着手指的方向去看那当空的一轮明月,未能见月,甚至于以指为月,更有习惯于黑暗,弃指而不用者。子贡这里说:老师整理归纳彰显出来的道理,可以章之于文、推之成理的东西,我们可以用闻见来学习,能够用记闻读颂的方法来得到,但是,夫子在这样的文章中所要表达的之所以成为这样文章的性与天道,就不是通过这种记闻读颂就可以学到的了。在本章中,我们能够看到,子贡对于夫子的学问和学习方法较之于以前,是有更深刻的体会了,是有很大的进步的,似乎已经感觉到自己与颜子的差距不是二与十之差,而是根本的方法的不同,境界的不同。老师的文章是用来指月的手指,老师的手指,我们可以看见,但是,我们不能够用记闻的方法看到手指所指的月亮,手可以在不同的方位来指,不同方位指向可能会有不同,但是指向都是月亮。这个月亮就是夫子的一以贯之之道,而手指就是夫子困境设喻的文章道理,记闻之学只见手指,不见月亮,而在不同时空方位,所记所闻,不尽相同,如不见月,则会矛盾重重。纵然如此,子贡还是未能大悟全境,只有性与天道,还是二,不知性与天道之合本来为一,孔子用仁,实现了性与天道的合一。”查阅《素说<论语>》请在公众号中 回复”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