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小柴胡汤 黄煌基层医生

十三、小柴胡汤

古代的退热抗炎剂,经典的和解方,是治疗发热性疾病处在迁延期的常用方,具有解热、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适用于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为特征的疾病。

【原始配方】 柴胡半斤,黄芩三两,半夏半升,人参三两,甘草三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伤寒论》《金匮要略》)

【方证提要】 往来寒热,或疾病休作有时,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或发黄,或腹痛,或咳,或心下悸,或渴,或郁冒者。

【适用人群】1.黄瘦:体型中等或偏瘦,营养状况一般或较差,面色黄或发青,皮肤干,缺乏光泽,有虚弱貌。2.神情漠然:表情淡漠,情绪低落,沉默寡言。意欲低下,特别是食欲不振。自我评价差,性格偏内向。3.怕风冷:易感冒发热咳嗽;易皮肤过敏,或痒或起风团皮疹;易肌肉关节疼痛。4.胸胁苦满:胸胁部症状较多,或胸闷痛,上腹部或两肋下按之有抵抗感和不适感。5.往来寒热:易患疾病大多为急性疾病的迁延期或是慢性病,病程长,反复发作,缠绵难愈。如发热性疾病久久不退、病毒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疾病、肝胆病、结核病、甲状腺疾病、乳房疾病、耳鼻眼睛疾病、抑郁症等。

【适用病证】 以下病证符合上述人群特征者可以考虑使用本方:1.以发热为表现的疾病,如感冒、流行性感冒、轮状病毒肠炎、肺炎、急慢性扁桃体炎、疟疾、伤寒、妇女经期发热。2.以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为表现的疾病,如慢性胆囊炎、慢性胃炎、胃溃疡、慢性肝炎等。3.以咳嗽为表现的疾病,如肺炎、胸膜炎、支气管哮喘、咳嗽变异性哮喘、支气管炎、结核病等。4.以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疾病,如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艾滋病、癌症等。5.反复发作的过敏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花粉症、日光性皮炎、湿疹等。6.反复发作的五官科炎症,如腮腺炎、鼓膜炎、化脓性中耳炎、口腔炎、角膜炎、虹膜炎等。7.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桥本甲状腺炎、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自身免疫性肝病等。8.以抑郁为表现的疾病,如抑郁症、神经性食欲缺乏症、心因性阳痿。

【加减变化】1.咽喉疼痛,加桔梗10g。2.淋巴结肿大者,加连翘30g。3.咳喘病迁延不愈,咯少量白黏痰者,加干姜10g,五味子10g。4.皮肤过敏,身痒、目痒、头痛者,加荆芥15g,防风15g。5.神经痛、关节痛、发热性疾病见消瘦者,合桂枝汤。6.干燥综合征、肿瘤、肾病等见口渴、浮肿、腹泻、胖大舌者,合五苓散。7.咳嗽、哮喘、皮肤病等见咽喉异物感、腹胀、痰多者,合半夏厚朴汤。8.呼吸道疾病见胸痛、黄黏痰、便秘者,合小陷胸汤。9.发热、腹胀不欲食、舌苔白厚者,合平胃散。10.亚甲炎、肝病、不孕症等见贫血面黄月经量少者,合当归芍药散。11.甲亢等见汗便秘者,合白虎汤。12.关节炎、肝病等见晨僵、便秘或腹泻者,合黄芩汤,再加黄柏。13.舌红、口干,怕辣,肛门灼热,可去姜。

【使用注意】1.日本曾报道小柴胡汤导致肝损害及间质性肺炎的病例,肝肾功能不良者慎用。2.本方不宜长期大量服用,发热性疾病通常给予5天量,慢性病则可以服用时间长些,建议服用3个月后检查肝肾功能。3.方中黄芩不宜大量,特别是肝病患者。

【黄煌解说】 小柴胡汤是古代治疗发热性疾病的一张常用方,现代临床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科疾病。1.“往来寒热”是张仲景对小柴胡汤主治疾病常见类型的一种经典表述,其概念广泛:①指患者发热持续。提示本方古代用于各种发热性疾病以及感染性疾病。②一种过敏状态。如对温度变化的自我感觉过敏,特别畏风、怕吹空调等。延伸为对湿度、气压、光照、气候、居住环境、音响、气味过敏乃至心理过敏。提示小柴胡汤可以用于过敏性疾病、精神心理疾病。③指疾病反复发作。“往来”有时间性。其中有定时发病者,所谓“休作有时”,或日节律,或周节律,或月节律,如疟疾的间日发作等;也有无明显的节律的发病,如癫痫、过敏性疾病等。提示小柴胡汤治疗许多反复发作的慢性病。“往来寒热”是古人发现的一种疾病,可能是一种慢性的炎症或感染性疾病,尤其与病毒性感染、免疫功能失调有关,并涉及淋巴系统、精神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换句话说,我们可以称之为“WLHR综合征”。小柴胡汤是主治方剂,通常需要根据具体疾病加减。小柴胡汤退热的功效肯定,但方中的柴胡应重用。《伤寒论》原方柴胡用8两,如果按照目前教科书的换算方法,相当于现在的24g。柴胡如果小于10g,退热的效果就受到影响。我的经验,用于治疗病毒性感冒发热以及类风湿关节炎,柴胡在20g以上方有效。病毒性感冒见发热持续,有汗微恶风,或呕吐,或咳嗽,或咽痛,或腹痛,唇红、舌红者,可用小柴胡汤加连翘。本人退热验方:柴胡40g,生甘草10g,连翘60g,黄芩20g(儿童用量为1/2或1/3)。水煎,日分4次服用,第一次服药后有的患者可出现通身大汗,体温随之下降或至正常。手足口病、水痘、轮状病毒性肠炎、腮腺炎等的发热,也适用小柴胡汤。对于一些女性月经期的感冒发热、食欲不振,症状重,病程长,用抗生素效果不佳,而用小柴胡汤能很快退热,这与古人所谓的“热入血室”用小柴胡汤的经验是一致的。风湿免疫性疾病发热,如类风湿关节炎、亚甲炎、成人Still病(斯蒂尔病)、红斑狼疮等,这种发热缠绵难愈,也属于往来寒热的范畴,可以用小柴胡汤。由于引起发热的原因和疾病非常多,小柴胡汤多加味:易感儿调理,间断性服小柴胡汤;咳嗽,加半夏厚朴汤(柴朴汤);发热、口渴喜饮热水,或腹泻,或多汗者,合五苓散;发热而关节肿痛,加白芍、黄柏;服用激素后的舌红、食欲旺盛者,加大剂量生地。小柴胡汤多用于发热性疾病,特别适用于以寒热交替、食欲不振、恶心为表现者。2.“胸胁苦满”是张仲景对小柴胡汤主治疾病常见类型的又一种经典表述。其含义有二:①自觉证:指患者胸膈间和胁肋下的胀满感、窒息感、疼痛感。这可能是胸腔内器官病变的外在表现,也可以理解为一种抑郁状态。胸胁苦满的“苦”字,除表示患者胸胁部的不适感比较明显或持久以外,还指患者的心理处在一种抑郁痛苦的状态。②他觉证:沿肋骨弓的下端向胸腔内按压,医生指端有抵抗感或腹肌僵硬紧张感,患者或有胀痛不适感。“胸胁苦满”可以做适当延伸。乳房病、腋下腹股沟淋巴结肿、肩颈部的酸痛、甲状腺、腮腺病、睾丸肿痛,都可以视为“胸胁苦满”的内容,如偏头痛、耳疾患、肩颈部的酸痛、甲状腺的肿胀、耳疾以及腰胯部的疼痛、腹股沟的肿块、疼痛等,临床可以考虑使用本方。为便于记忆,我将胸胁部、身体的侧面、腹股沟等部位称之为“柴胡带”,而这些部位恰恰都是淋巴走向,提示小柴胡汤可以用来治疗各种淋巴系统疾病。小柴胡汤是呼吸道疾病的常用方,如肺炎、胸膜炎、支气管哮喘、变异性哮喘、支气管炎、结核病、肺癌等,以发热咳嗽持续、恶心呕吐或食欲不振者最为适合。《伤寒论》小柴胡汤条下有“若咳者……加五味子半升、干姜二两”的记载;《苏沈良方》载:“元祐二年(1087),时行无少长皆咳,本方(即小柴胡汤)去人参、大枣、生姜,加五味、干姜各半两,服此皆愈。”这类患者大多是感冒以后咳嗽迁延不愈,稍遇风寒或刺激气味则症状加剧,咳嗽痰少,甚或两肋疼痛,服用抗生素往往没有明显效果,用小柴胡汤加五味子,咽痛者加桔梗、连翘,确有疗效。小柴胡汤合半夏厚朴汤,名柴朴汤,是治疗过敏性咳嗽的有效方,加荆芥、防风更好;小柴胡汤合小陷胸汤,名柴陷汤,能清热化痰,多用于支气管炎、哮喘、支气管扩张、胸膜炎、脓胸、自发性气胸等呼吸系统疾病,见胸闷而痰黄黏稠者。服用后有大便通畅、痰液减少、胸膈满闷感减轻的效果。甲状腺疾病常用小柴胡汤,如亚甲炎、甲亢、桥本甲状腺炎等。我的经验,甲亢多汗、心率快、大便干结者,合白虎汤,汗越多,石膏越重用;大便干结,知母当重用。消瘦,加人参;桥本甲状腺炎,月经不调或不孕者,合当归芍药散(柴归汤:柴胡15g,黄芩5g,姜半夏10g,党参10g,生甘草5g,当归10g,川芎15g,白芍30g,白术15g,茯苓15g,泽泻15g,干姜10g,红枣20g,水煎,每剂服1~2天。一般服用3~6个月)。干燥综合征(SS)通常合用五苓散。其人口苦咽干目眩,怕冷、关节痛,表证存在,是小柴胡汤证;口干不能多饮水,或饮水即吐,或有振水音,是五苓散证。风湿病,如风湿性及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此病反复发作,对环境气候敏感,为小柴胡汤适用症。血沉快,C反应蛋白增高,加白芍、黄柏;腹泻、浮肿貌,合五苓散。用于皮肤病,如日光性皮炎、丘疹性湿疹、玫瑰糠疹、色素紫癜性皮肤病、荨麻疹、神经性皮炎、病毒疹、皮肌炎、脂膜炎、红斑狼疮等。女性多见。瘙痒,加荆芥、防风;舌红唇红,合黄芩汤(黄芩、白芍、甘草、大枣)。淋巴系统疾病也有用小柴胡汤的机会,如淋巴结肿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肿瘤的淋巴结转移、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但多要配合大剂量的连翘。胡希恕先生治疗颌下淋巴结肿大、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慢性睾丸肿大等都用小柴胡汤加石膏。肿瘤放化疗以后,我常用小柴胡汤合五苓散等,其人面色黄或有水斑,或有浮肿貌,或下肢浮肿,或体腔积液;怕风冷,疲劳,皮肤痒或红疹,身体疼痛;舌黯淡胖大,边有齿痕。3.“默默不欲饮食”是小柴胡汤方证的点睛之笔,张仲景用描述性的笔法给读者一个适用小柴胡汤患者的形象:沉默寡言,食欲不振,性欲低下,处在抑郁状态,提示小柴胡汤抗抑郁,可用于抑郁症、神经性厌食、抑郁性便秘、失眠症、肠易激综合征、心因性阳痿等。如烦躁易惊,加桂枝、甘草、龙骨、牡蛎、茯苓;腹胀、恶心、多痰,合半夏厚朴汤。4.小柴胡汤是和法的代表方。本方所适应的患者,往往经过发汗、催吐、泻下的常规治疗,但发热持续不退,时低时高,病情或进或退,也有的病人虽然不发热,但依然怕冷怕热,对外界温度的变化十分不适应,有的病人变得消瘦。这些病人的临床表现也变得比较复杂,有的表现为食欲不振,或恶心呕吐,或口苦咽干,或目眩,或腹痛,或心悸,或咳嗽,或手足心热;有的病人在胁下出现肿大的脾脏,或在腋下或腹股沟出现肿大的淋巴结。这种情况表明,疾病进入了迁延期和慢性期,就像战争中敌我双方处在僵持和胶着状态,张仲景说,这是“血弱气尽,腠里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后世的医家习惯用“半表半里”来概括这种状态。也就是说,即疾病中邪正双方搏击的地点,既不在国境线上,也不在国都,而在中间地带。这种态势,在军事上决定了不能速战速决,多采取求和的战略。医学上用什么配方呢?张仲景的经验,是用小柴胡汤。因此,后世医家将这种治疗原则称为和法。5.本方应用范围极为广泛,对方证的把握要求更为严格。小柴胡汤又称为“三禁汤”,反观之,即除了适合“汗”“吐”“下”之外的疾病都有应用的机会。尽管小柴胡汤的使用很广,几乎涉及全身各系统的疾病,但并不是所有上述疾病均可使用小柴胡汤,只有抓住适用人群特征,才会保证用药的安全和有效。6.本方临床应用多加减,但柴胡、甘草是核心,不可减。《伤寒论》原文提示,小柴胡汤在使用中需根据症状进行加减变化,方中黄芩、人参、半夏、生姜、大枣均可以减去,唯柴胡、甘草不可去,这个经验可以证明,柴胡、甘草有协同作用。

(0)

相关推荐

  • 小柴胡汤(和解剂)

    [出处]<伤寒论> [组成]柴胡12克 半夏9克 人参6克 甘草5克 黄芩9克 生姜9克 大枣4枚. [功效]和解少阳. [主治]①.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

  • 经方:奔豚汤

    奔豚汤 [原文] 甘草 芎穷 当归各二两 半夏四两 黄芩二两 生葛五两 芍药二两 生姜四两 甘李根白皮一升 右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温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作者] 小张☺ [出自] <金匮 ...

  • 二十三、泻心汤 黄煌基层医生

    二十三.泻心汤 经典的止血方,传统的清热泻火方,具有止血.降压.降脂.通便.保护胃黏膜.抗菌.抗炎.抗内毒素等作用,适用于以出血.心烦悸.心下痞为特征的疾病. [原始配方]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 ...

  • 黄煌基层医生  从病选方2

    黄煌基层医生&#160; 从病选方2

  • 黄煌基层医生  从病选方1

    黄煌基层医生&#160; 从病选方1

  • 三十、炙甘草汤 黄煌基层医生

    古代的止血.强心.强壮剂和急症用方,经典的滋阴方,具有抗心律失常.耐缺氧.改善贫血等作用,适用于以羸瘦肤枯.贫血.脉结代.心动悸为特征的疾病和虚弱体质的调理. [原始配方] 甘草四两(炙),生姜三两, ...

  • 二十九、肾气丸 黄煌基层医生

    二十九.肾气丸 古代的理虚方,有温阳.利水.强壮等功效,适用于以腰痛膝软.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为特征的疾病以及老年人的调理. [原始配方] 干地黄八两,山药四两,山茱萸四两,泽泻三两,牡丹皮三两,茯苓三 ...

  • 二十八、四逆汤 黄煌基层医生

    古代霍乱病的急救方,经典的回阳救逆剂,具有强心.升压.抗休克作用,适用于以下利清谷.四肢厥冷.脉微欲绝为特征的急危重症. [原始配方] 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甘草二两(炙),干姜一两半.上三 ...

  • 二十七、真武汤 黄煌基层医生

    二十七.真武汤 古代水气病的用方,经典的温阳利水方,具有强心.兴奋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改善肾功能等作用,适用于以精神萎靡.畏寒肢冷.脉沉细无力.浮肿或震颤为特征的疾病. [原始配方] 茯苓三两,芍 ...

  • 二十六、小青龙汤 黄煌基层医生

    二十六.小青龙汤 古代治疗水气病咳喘的专方,有散寒化饮的功效,适用于以恶寒.口不渴.痰唾涕等分泌物量多清稀为特征的疾病. [原始配方] 麻黄三两,桂枝三两,细辛三两,干姜三两,甘草三两,芍药三两,五味 ...

  • 二十五、理中汤 黄煌基层医生

    二十五.理中汤 古代治疗霍乱.胸痹等病的常用方,有温中驱寒的功效,适用于以吐利.食不化.心下痞硬.口不干渴.喜唾为特征的疾病. [原始配方] 人参.干姜.甘草(炙).白术各三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