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讲:孔子也打人

《论语》是高一要求的必读书,也是考试范围,更是最重要的传统经典之一。大家听一听讲解,除了方便理解和背诵,还可以积累文言文的知识,作文素材,提升语文素养,可谓一举四得。以往各期可以点击文章下方链接直接打开,或者点公开众账号主页右上角的小人标志,然后点“查看历史消息”即可缓冲出来。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感谢大家点赞、关注和转发!

第四十九讲:孔子也打人

大家好,我是宝利老师。孔子给我们的印象一直是温文尔雅,孜孜不倦,谦逊有礼等形象,即便是和子路吵架,也是直率幽默而不失风度的。不过打人还真想象不出来对吧。今天我们可以见识一下。

 俟:等待。孙弟:通“逊悌”,敬顺兄长。

原壤是谁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是孔子的私生子,《论语》全书唯一一处记载孔子对他说的话更像是父母教训孩子,原壤对孔子不能给自己母亲一个名分而不满,总和孔子作对。第二种说法是他和孔子是老朋友,因为学问观点不同有些无伤大雅的冲突。后人一般选择相信后者。

我述而不作,所以按照第二种讲。

原壤有一天“夷”,这是古人的一种坐姿。我们现在多坐在椅凳上,古代日常是跪坐在地上,就是臀部放在脚后跟上。

然后要起来或者遇到紧急情况就“跽”,也就是臀部离开脚后跟。比如在《鸿门宴》中,樊哙打翻卫兵闯入项羽的营帐时,把项羽吓了一跳,“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按住宝剑直起身子问:来着何人?相对不礼貌的坐姿是“箕踞”,“箕”是屁股坐地上双腿叉着,样子像个簸箕,很不礼貌;

“踞”是屁股坐地上双腿弓起来,就像现在农民工休息时候的样子。这两种坐姿都不礼貌。

“俟”是等待。意思是原壤知道孔子要来,就故意叉着腿坐地上等他,孔子一瞧如此无礼,儒家讲究日常的礼仪,比如《弟子规》中说道:

意思是在正式的情况下,不要用脚踩门槛,尤其在寺庙里。站立的时候不要用一只脚站着另一只脚斜着,坐着的时候不要叉着腿,不要抖腿。这四种姿势都是很不礼貌的,也不好看。孔子就训斥他:你小时候不逊悌敬爱兄长,长大了没做出什么成就,老了白吃粮食不去死,真是个害人精!说完用拐杖敲击原壤的小腿。古代“胫”是小腿,“股”是大腿。成语“不胫而走”就是说没有腿却跑了,意思是传播得快。“头悬梁锥刺股”就是苏秦读书时用绳儿把头发拴在房梁上,困了就用锥子扎大腿。形容读书刻苦。这里说孔子打人了,敲了敲对方的小腿,表示自己的不满。这样有血有肉有脾气的孔夫子就跃然纸上了。书上没写原壤的反应,但是根据《礼记》中的一段,估计也没有把孔子的批评和不满当回事:

孔子的老相识有叫原壤的,他的母亲去世了,孔子帮他置办丧事。原壤噔噔地敲击着棺木道:“我很久没有唱歌抒怀了。”于是大声唱道:“狸猫的头上有花纹啊,牵着你柔软的手。

唱的啥?我也不知道,后人有说“狸首”借代棺材,那么原壤估计是唱歌怀念母亲的。但是敲着棺木唱歌不符合葬礼肃穆的气氛,不符合礼制。于是孔子装作没听见而走开。随从的人问:“先生不可以停止和他的交往吗?”意思他太不讲究礼了。孔子道:“据我所知,亲人总归还是亲人,老朋友总归还是老朋友啊。”意思是他想怎么表达自己的哀伤由他去吧。这样一个有七情六欲的孔子正是我们所喜欢的。但是因为原壤的做法和孔子倡导的礼相去甚远,有人猜测他可能是持老庄那样学说或者观念的人,因为《庄子》中记载:

庄子摆脱了鬼神对生死的摆布,豁达而安于天命。与儒家的很不相同。

所以有可能是这样。孔子可能只是因为和原壤的观念不同而有这样一次不很激烈的冲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