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课堂:《大雅·灵台》/ 解析:闻天语 / 薛红诵读(第1499期)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天语说:
文王将欲伐崇,先宣言曰:"余闻崇侯虎蔑侮父兄,不敬长老,听狱不中,分财不均。百姓力尽,不得衣食,余将来征之,唯为民。"乃伐崇,令毋杀人,毋坏室,毋填井,毋伐树木,毋动六畜,有不如令者,死无赦。"崇人闻之,因请降。(选自《说苑·指武篇》)
这篇文章是说周文王想要讨伐崇候虎,先宣告说:"我听说崇侯虎侮辱父亲兄弟,不尊敬长者,判决案件时不中立,分财物时不均等。百姓用尽力劳动,(还是)没有得到(足够的)衣食,我将要来讨伐他,只为了百姓。"就讨伐崇候虎,并下令,不要杀人,不要破坏房子,不要填井,不要砍伐树木,不要动牲畜,(如果)有不听令的人,杀无赦。崇国人听说了这件事,就请求投降。
从此文记载可以看出,文王伐崇时,崇民已经归顺。文王在建行灵台时,商纣王已失去民心。商王朝衰退。文王礼贤下士,又施以仁政。对内行德政,对外招贤士。民心所向。由此可知大雅灵台由于创作是在伐崇后。

赏析:闻天语

诵读:薛    红
大家好,今天我们继续在《诗经》的海洋中徜徉,在氤氲千年的书香里,走进那个遥远的年代,品味千年前人们的情感。  
《吴太伯世家》记载,周族的开基之祖古公亶父觉得自己的少子季历最为贤明,更为可贵的是,季历的儿子姬昌有圣瑞之兆。古公亶父赞叹道:“我的后代当有成大事者,大概就是昌吧?”他是古公亶父第三子,母亲叫太姜,周文王之父,其长兄泰伯次兄虞仲。太伯和虞仲知道古公想立姬历,以便将来能传位于姬昌,所以两人便逃亡到了荆蛮,按当地风俗身刺花纹,剪短头发,于是王位便让给季历。

季历继位后称公季,他秉承古公遗道,治理周宗,发展农业,推行仁义,使周逐渐强盛,诸侯很多都归顺了他,商王承认季历做西方霸主,号称西伯。在商王武乙时,周族和商朝建立了友好关系,又与商朝贵族任氏通婚,娶太任为妻室。积极吸收商文化,加强政治联系,同时他还对周围戎狄部落大动干戈,不断扩张军事实力,使周族成为商朝后期在西方的一个强大的部族。

他在商王武乙的支持下,对今山西境内的戎狄部落展开了进攻。据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武乙时代,季历曾“伐西落鬼戎,俘十二翟王”。商王武乙末年,作为周族部落首领的季历,前往商都朝拜。因他屡立战功,武乙赐给季历土地30里、玉10车、马10匹。接着,季历征伐西落鬼戎(在今山西洛城一带),俘十二翟王;伐燕京之戎(在今山西汾阳),失败两年后又伐余无之戎(在今山西南部)获胜。

商文丁四年,在商王朝的支持下,季历利用机遇,率兵极力向东发展,歼灭了东邻的程国(在今咸阳市东),打败了义渠等北方一带的戎人,征服了周围许多较小的戎狄部落。为麻痹殷商,季历还将战利品贡献给了商王,商王文丁因而封季历为商的“牧师”,职司畜牧,成为商王朝西方诸侯之长。接着,季历率兵又先后征伐始乎之戎、翳徒之戎(以上两戎均在今山西南部)。伐翳徒之戎时,俘获三大夫,大胜向商献捷。商王文丁封季历为伯侯。季历率众击退周围的游牧部落,缴获了大量的财物,俘虏了许多俘虏,成为了显赫的大家族,巩固和发展了周部族在渭水中游的统治,许多诸侯前往归顺,使周成为商西部的一个强大的方国,并与挚仲氏联姻,势力发展到今天的河南西部。

后来文丁惧西方诸侯成为季历的羽翼,构成对殷商的威胁,于是囚杀季历。季历虽死,但周族在征伐战争中进一步发展壮大,为文王治岐灭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历死后季历的儿子姬昌继位,姬昌就是历史上的周文王,姬昌继位后励志要为父报仇,励精图治,使得周不断的强大。周与殷商的关系开始变得糟糕,为周后来讨伐殷商埋下了伏笔,可以说文丁杀季历是周讨伐殷商的一个重要原因。

偏偏在这个时候的殷商因为连年的水旱灾害,状况却是每况愈下,衰微的殷商和强大的周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武王伐纣能够成功。

《大雅.灵台》的创作背景,《毛诗序》说:"《灵台》,民始附也。文王受命,而民乐其有灵德以及鸟兽昆虫焉。"似乎是借百姓为周王建造灵台、辟廱来说明文王有德使人民乐于归附。也就点明了《灵台》诗歌的背景的时间是西周时期。

 

原文:

大雅·灵台

经始灵台,经之营之。

庶民攻之,不日成之。

经始勿亟,庶民子来。

王在灵囿,麀鹿攸伏。

麀鹿濯濯,白鸟翯翯。

王在灵沼,於牣鱼跃。

虡业维枞,贲鼓维镛。

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於论鼓钟,於乐辟廱。

鼍鼓逢逢。蒙瞍奏公。

注释:

⑴经:纵横度量。始:开始计划营建。灵台:古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

⑵营:规划建行造。攻:兴建。不日:没几天或不久。

⑶亟:同"急"。

⑷子来:像儿子似的一起赶来。

⑸灵囿:古代帝王畜养禽兽的园林名。也就是现在动物园的前身。据史料记载,文王的灵囿有七十里,在今天的陕西户县附近。主要为游玩田猎之用。

⑹麀(yōu)鹿:母鹿。攸:疾走。伏:趴下。

⑺濯濯(zhuó):娱乐嬉戏,一说肥美鲜亮光泽。

⑻翯(hè)翯:飞翔的样子。

⑼灵沼:池沼名。

⑽於(wū):叹美声。牣(rèn):满

⑾虡(jù):悬钟鼓的木架。业:装在虡上的横板。枞(cōng):崇牙,即虡上的载钉,用以悬钟。一说击打钟鼓的木头的名字。

⑿贲(fén):借为"鼖",大鼓。镛:大钟。

⒀论:通"伦",有次序。

⒁辟廱(bì yōng):离宫名,与作学校解的"辟廱"不同,见戴震《毛郑诗考证》。

⒂鼍(tuó):即扬子鳄,一种爬行动物,其皮制鼓甚佳。鼍鼓:鼍皮制的鼓。

⒃逢(péng)逢:鼓声。蒙瞍:古代对盲人的两种称呼。当时乐官乐工常由盲人担任。公:读为"颂",歌。或谓通"功",奏功,成功。

译文

文王刚开始规划建筑灵台,

设计完毕妥善安排。

百姓们出力共兴建,

不至期限就建完。

文王劝谏莫着急,

百姓如子都会来。

文王来到那大园林,

母鹿悠闲的伏在树荫下。

母鹿肥壮毛皮好,

白鸟羽翼洁净又亮闪闪。

君王来到那大池灵沼,

满池鱼儿跳跃欢蹦。

钟架横板崇牙都齐备,

大鼓大钟都敲起来。

钟鼓乐声节奏多么美,

文王在离宫乐不归。

钟鼓乐声的节奏多么美,

文王在离宫乐不归。

敲起鼍鼓声蓬蓬响四方,

瞽师奏歌庆成功。

天语赏析:

灵台这首诗是大雅的第八篇。由于此诗没有具体的文献记载,只能根据推测,《诗经解颐》说:文王在日未尝称王,曰王在,见其为武王时诗矣。郑玄朱熹认为,此诗是周公所写,武王时诗。是一首缅怀文王的祭祀颂歌。全诗四章,一二章六句,三四章是四句。主要感念赞美文王的仁德,民心前来归附。文王建灵台,是一件重在的事情也是一件重要有政治意义的事情,文王建灵台而授命,赢得民心,为武王伐纣确立了基础,也可以说是一首周王朝建立的史诗。
首章诗人写百姓建造灵台的盛况。“经始灵台,经之营之。”经:纵横度量。始:开始计划营建。灵台:古台名,故址在今陕西西安西北。营:规划建行造。攻:兴建。不日:没几天或不久。文王刚开始规划建筑灵台,设计完毕妥善安排。“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百姓们出力共兴建,不到期限就建完。“经始勿亟,庶民子来。”文王劝谏大家不要着急,百姓如子都会来。灵台之所以建得很快,是因为民心所向。也可以说由于文王礼贤下士,又施以仁政。对内行德政,对外招贤士。于是民心所向,百姓纷纷前来兴建,灵台还没有到竣工的期限就建好了。
二章写文王游园的乐趣。因为园中有鸟兽鱼。“王在灵囿,麀鹿攸伏。”文王来到那大园林,母鹿悠闲的伏在树荫下。“麀鹿濯濯,白鸟翯翯。”母鹿肥壮毛皮好,白鸟羽翼洁净又亮闪闪。“王在灵沼,於牣鱼跃。”君王来到那大池灵沼,满池鱼儿跳跃欢蹦。诗人用鹿来表明周地特产丰富,母鹿具有繁衍后代的作用,隐含着希望多子多孙的思想。白鸟也是就鹤,它的意象有长寿之意,在西周时期,由于生活环境艰苦,人的寿命都不长,白鸟的意象则隐含着统治都希望自己及子民们能够长寿。而鱼的意象则代表先民们对生殖能力旺盛的羡慕。也表明统治者希望自己统治的子民如鱼的繁殖一样越来越多。

三章写音乐响起来的盛况。“虡业维枞,贲鼓维镛。”钟架横板崇牙都齐备,大鼓大钟都敲起来。“於论鼓钟,於乐辟廱。”钟鼓乐声节奏多么美,文王在离宫乐不归。

四章:“於论鼓钟,於乐辟廱。”钟鼓乐声的节奏多么美,文王在离宫乐不归。“鼍鼓逢逢。蒙瞍奏公。”敲起鼍鼓声蓬蓬响四方,瞽师奏歌庆成功。周自后稷,公刘、太王、王季,世世积德,千年有余。而文王勤政仁德爱民,百姓归顺。爱天命而王天下,建立周邦。我想这就是这首诗的主旨吧。

那么文王建灵台作什么呢?郑玄认为:天子建灵台,可以观天象,沟通天人,观察国家运势的吉凶,文王授命而作邑于丰,立灵台。当然建灵台不是谁都可以的,春秋时天子诸侯都有权建灵台。文王建灵台的目的,就是凝聚人心,为伐商作准备。
文王耗费人力物力修建灵台,灵囿、灵沼主要是用来祭祀,殷商人特别看重占卜,而周人要想取代殷商,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理由。因此文王建灵台,表明自己是授命于上天的安排,为西周明正言顺的建立,寻找一个合法合理的理由。

从内容上看灵台全诗语言简朴,一气呵成,

那么灵台为什么叫灵?关于此共有五种说法

1、毛诗说:灵者,精也即神灵。神之精明者为灵。非人力所及。故称灵台、灵圃、灵沼。

2、宋朝苏澈说:灵之言善也。也就是说灵具有善的意思。

3、以刘向为代表:灵:积仁也。积恩为爱,积爱为仁,积仁为灵。灵台之所以为灵,积仁也。王夫之说:“仁积则物性尽而清明四达,故曰神之精明者,言明德之通于神明也。灵台之称意取诸此,若诸子谓神灵为之。”

4、以李光地《诗所》代表:“台高可以望远,灵则以其占候天道。察知袄祥,而取名尔。孟子启诱时君,而以为百姓之所,谓非正训也。”

5、以朱熹为代表《诗经集传》:“灵台,文王所作谓之灵者,言其倏然而成,如神灵之所为也。”故建灵台以通神,建灵台就是天人沟通的一种方式。

天语小诗:

为《大雅·灵台》而作

文:闻天语

在那个遥远的

闪着光芒的故乡

仁德的圣贤

拥有容纳天下的

胸堂

在一片甲骨的

图腾里

手举着仁德

将厚重的历史

刻画成神圣的太阳

光芒万丈

那光芒凝聚成

一条金色的巨龙

在东方大地上

翱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