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欧、疫情重压,伦敦还能焕新颜吗?

一个城市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完全在于它的富丽堂皇,不完全在于它的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不完全在于它的天价的豪宅,而更多地在于它的“基本面”

文|《财经》特约撰稿人 魏城 发自伦敦   
编辑|郝洲
5月6日是英国的地方选举日。需要经选举产生的地方官,包括伦敦市长。
英国两大政党的伦敦市长候选人,也反映了伦敦这个多元化、多种族大都市的特点:工党候选人、争取连任的现任市长萨迪克·汗,是祖辈来自巴基斯坦的亚裔;他的主要挑战者、保守党候选人肖恩·贝利,则是祖辈来自牙买加的非裔。
无论谁当选,他们都将面临一个挑战:如何在后新冠疫情时代逐步解封之时,让伦敦这个英国最大的城市重新恢复活力。

双重打击

作为全球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一直为英国贡献大约四分之一GDP的伦敦,接连遭到了英国退欧和新冠疫情的双重打击。
根据最新的数据,由于英国退欧,英国有超过440家金融公司已经将业务活动、7400个工作岗位和总计1万亿英镑(约合8.98万亿人民币)的资产转移到了欧盟的金融中心,今后还会有更多金融公司迁出伦敦。
英国退欧还导致伦敦将欧洲股票交易之都的宝座让给了荷兰的阿姆斯特丹。
新冠疫情对伦敦的打击更为沉重。与英国其他地区相比,伦敦感染和死于新冠病毒的人数更多。在英国全国12.7万新冠死亡病例中,有近1.5万伦敦人,约占11.8%。
伦敦在新冠疫情期间失业的人也更多:自从英国暴发新冠疫情以来,伦敦总共损失了逾23万份工作;领取失业救济的伦敦人增加了5.2个百分点,增至8.2%;因新冠疫情而参与政府强制休假补贴计划(furlough)的伦敦人也越来越多,到今年2月共有逾71万人,比英国全国平均水平高2%,如果英国政府按计划在今年秋季取消这一补贴时,其中许多人可能会加入庞大的失业大军。
为了应对不断飙升的新冠感染病例,伦敦的许多公司都要求员工在家工作。疫情前上班族摩肩接踵的伦敦金融城,在新冠疫情期间一度成为高楼林立但人迹罕至、门可罗雀的“鬼城”。居家办公的工作模式沉重地打击了伦敦市中心的商业。
伦敦现任市长萨迪克·汗曾经对此表达过深深的担忧。他说,新冠疫情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郊区工作,而不是在伦敦市中心工作,这种“空心化”对伦敦市中心构成的潜在“生存威胁”,令他“彻夜难眠”。

伦敦的韧性

不过,与欧盟国家相比,英国为全民接种新冠疫苗的努力颇为成功,这也给伦敦商家和伦敦居民带来了某种乐观预期。
从4月12日起,全英国所有非必需品商店、餐厅、酒吧等场所均已重新开放;5月17日,英国将实施新一轮解封措施,届时英国民众将被允许在酒吧、餐厅室内就餐;6月21日,英国政府则计划取消所有限制措施。
《伦敦旗帜晚报》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有58%的受访者准备回到办公室上班,而到6月21日所有限制措施取消时,这一数字将上升到67%,如果政府或单位能提供免费、快速的新冠病毒检测,近90%人会更愿意回办公室上班。
可能是受到这类调查的鼓励,一些金融机构开始要求员工返回办公室工作。例如,BBC在5月5日报道,全球著名投行高盛已告诉其英国员工:他们需要从6月21日开始返回办公室工作。
巴克莱银行则表示,它将在位于伦敦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的总部大楼中保留大量交易员。
巴克莱集团CEO杰斯·斯塔利(Jes Staley)曾经表示,大型金融机构员工居家办公的工作模式 “不可持续”。
尽管英国退欧和新冠疫情给伦敦带来了种种不确定性,但数百年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所营造的深厚商业底蕴,让伦敦维持着某种抗打击的韧性,并使它在最近的两项国际著名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首先,在全球知名资产管理公司施罗德(Schroders)近日发布的《全球城市指数报告》中,伦敦力压旧金山、纽约、巴黎、香港等国际大都市,再次回归榜首,获得了全球最佳城市的称号。
其次,波士顿咨询集团(Boston Consulting Group)和全球招聘联盟The Network今年3月份对分布在190个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万名精英人士进行了一项调查,伦敦摘取了“全球最有吸引力的工作城市”的桂冠,这意味着伦敦依然是全球众多年轻人向往的工作目的地。

陈年老酒,历久弥香?

我还记得我第一次从伦敦郊区的希思罗机场乘坐出租车进入伦敦市区的感觉。
那是20多年前,当时我被震惊了——不是被伦敦的富丽堂皇和现代化所震惊,而是被它的破旧所震惊。20多年过去了,伦敦仍然没有太大的变化。
许多刚来英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都有过类似的感觉。
“我觉得除了议会大厦和白金汉宫还能看出曾经的辉煌,其他的则让人有些风光不再的感觉。”一位中国留学生如此描述他对伦敦的第一印象。
“我还以为伦敦在公元872年就已经发展成大都市了,为什么还是一副破败凋零的样子?好歹是英国首都啊,欧洲重要的城市,怎么这么不行。”百度贴吧中有人这么感慨。
确实,伦敦市区里的大多数房子都像老古董,街道则狭窄而曲折,似乎与其国际化大都市的名声很不相符。
然而,许多对伦敦第一印象极差的外国人,如果在伦敦住久了,便会逐渐欣赏到伦敦的魅力。另一位在伦敦住了多年的中国留学生这么说:“如果说巴黎是一瓶香水,打开盖子就能闻到香味,那么伦敦就是一瓶陈年的葡萄酒,需要慢慢地品,才能品出味道来。”
有的人甚至说,伦敦的部分魅力,就在于它的老、它的旧。
我们可以从施罗德对为什么把伦敦排在其最新全球城市排行榜之首的解释中,探究一下老旧伦敦的魅力。
施罗德在它的全球城市指数中列出了四大指标:交通、环境、创新、经济。伦敦在创新上赢得了10分的满分,其余三项,经济获得8.4分,环境取得7.72分,交通拿到9.32分,都创下了历史新高,综合得分8.53分。
具体来说,交通涉及火车、公共汽车、机场、公路及港口,包括上班族步行到公共汽车站和火车站的时间、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时间,以及港口和机场的客/货运量。在这一系列指标的考核下,伦敦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被认为是其最大的优势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伦敦的公共汽车获得了10分满分。
伦敦的环境也很不错。最新的数据显示,伦敦有40%的土地是绿地或公园,大约相当于2万个足球场。虽然伦敦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雾都”,但经过近百年的治理,即使是阴天,伦敦的空气质量也相对较好。英国国家统计局的报告也指出,较高的绿化覆盖率有效地降低了伦敦的空气温度,使伦敦夏季温度适宜。
创新和经济更是伦敦的强项。伦敦是全球大学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拥有40多所高等院校和大约40万人的学生群体。尽管退欧使许多金融公司迁出伦敦,但伦敦老金融城和金丝雀码头金融城仍然汇集了许多世界500强企业的总部。
编制全球城市指数的施罗德基金经理雨果·马钦(Hugo Machin)说:“看到伦敦重新摘取该指数桂冠,我们并不感到惊讶。尽管英国退欧和由此产生的政治环境带来了不确定性,但伦敦的基本面仍然对投资者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看来,一个城市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不完全在于它的富丽堂皇,不完全在于它的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不完全在于它的天价的豪宅,而更多地在于它的“基本面”。
当然,经受了退欧和疫情双重打击的伦敦,深知不进则退的道理。它不敢自大自满,更不敢固步自封。它知道自己的问题很多,面临的挑战很多,尤其是它的工作流失和贫富不均。
在5月6日选举日之前的竞选活动中,伦敦现任市长萨迪克·汗表示,如果他能连任,他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伦敦居民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萨迪克·汗在竞选宣言中提出了一项高达3200万英镑的“利工基金”,用以创造更多的工作岗位和职业技能中心,并承诺将推出疫情后恢复计划,当防疫政策进一步放宽后,鼓励人们再次回到伦敦市中心。
似乎是为伦敦的后疫情经济复苏打气,英国央行——英格兰银行在5月6日地方选举日这一天公布了它对英国经济的最新预测:预计英国经济今年将增长7.25%,高于三个月前它做出的5%的预测。
如果英格兰银行最新的这一预测应验,将是英国70多年来最强劲的经济增长,作为英国经济的领头羊,伦敦自然受益最大。不知道英国央行打的这一针加强型疫苗,是不是有助于伦敦抵抗民粹和新冠的双重病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