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课堂】中国地形地貌概况

中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状地势

我国地势状况图示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高山、高原都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以西,丘陵和平原主要分布在这一线以东。黄河、长江、珠江等主要河流发源于西部的高原、山区,顺着地势的倾斜,东流入海。这西高东低的地形,按海拔的差别,略呈阶梯状,可以分为以下较明显的三级阶梯:

第一级阶梯

第一级最高的阶梯为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积广大,在它的南沿高耸入云的喜马拉雅山脉,屹立于印度次大陆印度河──恒河平原之北,山脉主脊海拔平均7000米左右,矗立于中国、尼泊尔边境的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 米;它西与帕米尔高原相接,北以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东以横断山脉同第二阶梯区分,地势从海拔4000米以上急剧下降到海拔1000~2000米的下一级高原、盆地。第一级阶梯面上形成是印度板块不断插入青藏高原底部所致。每当印度板块北移,青藏高原亦相应上升。从4000万年前开始,印度板块就不断北移,到现在,这一板块已大部分插入到青藏高原下面,把青藏高原抬高为世界最高的高原,这里地壳厚达70千米。高原面上横亘着几条近乎东西走向的山脉,自北向南依次为昆仑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海拔为6000米~7000米。

第二级阶梯

第二级阶梯介于青藏高原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间,其中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等地区,海拔一般为1000~2000米,惟四川盆地较低,海拔在500米以下。这一级阶梯面有些在1亿年前的白垩纪时代已经形成,比较年轻的部分也都有3000万年的历史。它经受地壳运动的次数较多,地壳、断陷和抬升也较显著。断陷的地方往往成为盆地,如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而在这两个盆地之间的天山山脉却拔地而起,最高达7000多米,但在山顶部还保留着平缓的山顶面。深陷的盆地可以吐鲁番盆地、四川盆地为代表。吐鲁番盆地最低处的艾丁湖湖底,低于海平面155米。

第三级最低阶梯

第三级最低阶梯,在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东。自北而南,有海拔200 米以下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还有海拔数百米的丘陵和海拔达3000米以上的台湾山地。这一级阶梯的地形面受破坏较烈,原来的古陆已被断裂、切割、剥蚀成现在的丘陵状。广大的平原发生于沿岸沉降地带,生成年代较新。至今一些沿海地区仍在不断淤积成陆。由海岸线向东,则是碧波万顷的海洋,沿海岛屿和南海诸岛星罗棋布,在水深不足200 米的大陆水下延伸部分,是浅海大陆架区域,也属于第三级阶梯。

中国这种复杂多样的地形,形成了复杂多样的气候;西高东低、面向大洋逐级下降的地势特点,一方面有利于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海洋气流深入内陆,对中国东部的气候、植被、土壤和水文都产生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这种阶梯状地形,使河流向东形成较大的多级落差,既有沟通东西水上交通之利,又蕴藏着有利于多级开发的丰富水力资源。

中国地貌展布特征

①三道纬向“长城”(即天山-阴山、昆仑-秦岭和南岭等近等距分布的三个东西向山系);

②三带濒洋峻岭(自东而西为:由千岛群岛、日本列岛、琉球群岛和菲律宾群岛组成的岛弧山系;由长白山地、胶辽丘陵和东南丘陵组成的沿海山地;以及由大兴安岭、太行山和雪峰山组成的内陆山脉,也保持一定间距);

③东西对称山岳(与上述东部一系列NNE向山系相对应,西部出现了阿尔泰、祁连山等NWW向山系);

④巨大弧形山川(青藏高原诸山系向东形成一个突向东北的弧形,并控制着三江的弧形展布);

⑤大型横向水系(在阴山、秦岭和南岭间自西向东流淌着黄河、长江和珠江水系);

⑥纵横行列洼地(纵向洼地自东向西为:鄂霍次克海-日本海-东海等近海;松辽-华北一长江中下游等平原;以及呼伦贝尔草原-陕北-四川等盆地,横向洼地有:准噶尔盆地、蒙古-呼伦贝尔草原、松辽平原、鄂霍次克海;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河西走廊、阿拉善沙漠、陕北盆地、华北平原和日本海;以及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海)。事实表明,我国地形复杂又有规律地分布着。

中国地貌体系规律

①成群成带出现(成带性):无论山脉、盆地或平原都成群、成带分布;

②山川定向纵横(定向性):表现为定向纵横的群山,以及受山脉控制的江河和水系;

③保持一定间隔(等距性):无论山脉和洼地都以一定间距重复出现;

④东、西镜向对称(对称性):中国东部NNE向的山脉和洼地与西部NWW向的山脉和洼地有遥相对应之势;

⑤正负地形相间(伴生性):上升的地形总是与下降的地形相间、相伴出现;

⑥重叠形成网络(交织性):不同方向的正、负地形带相互交织,彼此切割与干扰,形成我国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地貌景观。

我国的地形特征简述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五种地形齐备,山区面积广大,约占全国面积的2/3 ;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三阶梯状分布。西南部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为第一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云贵高原东一线以西与第一阶梯之间为第二级阶梯,海拔在1000米~2000 米之间,主要为高原和盆地。第二阶梯以东,海平线以上的陆面为第三级阶梯,海拔在500米以下,主要为丘陵和平原。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

中国主要山脉分布图

我国山地分布广、名称复杂,它们的分布主要受地质构造控制。根据山脉排列延伸方向,可以分为下列几种类型:

①东西走向的山脉 

②南北走向的山脉 

③北东走向的山脉 

④弧形山脉 

⑤北西走向的山脉

一、东西走向的山脉概述

东西走向的山脉,是中国大陆上十分重要的山脉系统。除了十分明显的天山──阴山──燕山、中部的昆仑山──秦岭──大别山及南部的南岭外,一般把西部地区其他一些雄伟高大的山脉,如喜马拉雅山、冈底斯山和喀喇昆仑山等,也归属于这一类型。

1.天山

横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的天山,西端伸入吉尔吉斯坦境内,全长2,500 公里,是亚洲中部的巨大山系。中国境内的天山山脉东西长约1500公里,自然地将新疆分为南疆和北疆两个部分,即准噶尔和塔里木两大盆地,是地理上一条重要界线。

天山由若干条大致东西平行的山脉组成,海拔一般都在3,000~5,000米左右。主峰托木尔峰(维吾尔语铁峰之意),海拔7435.3米,1977、1978年,中国登山队和中国科学院综合考察队曾登上峰顶,并对托峰地区进行了多学科的综合考察。

天山很古老,古生代成山,以后有过多次变动。在地貌特征上,天山是一个典型的褶皱断块山。所以天山山脉断层很多,许多山岭都由断层作用上升造成,如博格达山就是一个典型的地垒,其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博格达峰(又称东天山主峰)海拔 5,445米,3,800米以上有现代冰川。在山脉中间夹着一连串的断块陷落盆地,著名的如西段伊犁谷地和东段吐鲁番盆地。吐鲁番盆地的湖面比海平面还低154 米,其中艾丁湖(意为日光湖)的最深处在海平面以下283米,面积124平方公里,是世界上著名的低地之一。

现代天山山脉主要由北、中、南三条平行的山脉组成。① 北天山:包括阿拉套、婆罗科努、依连哈比尔尕等山脉,东西长约1,000公里,宽35~50公里,海拔在4,000~5,000米;博格达峰(又称为东天山主峰)海拔5,445米,有著名的天池。② 中天山:包括恰普恰拉山、那拉特山、萨阿尔明山、波尔托乌拉山等,海拔一般不超过 3,500米。北天山与中天山间有许多山间盆地,如伊犁盆地、尤尔都斯盆地等。③ 南天山:地势最高,不少山峰海拔在5,000~6,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7,439米。

天山自西向东又可分为三段:① 伊犁盆地南北缘的哈尔克他乌山、济嘎郎山、雅布尔山、婆罗科努山等称为西段,沟拔3000~5000米;② 额尔布特山、乌肯山、博格达山等称为天山中段,一般高度为4000~4300米;③ 巴尔库山、哈尔里克山等为天山东段,海拔在3000~4000米。天山东段较低,有许多山口成为南疆到北疆的交通要道,如乌鲁木齐和吐鲁番之间的达坂城隘口,自古就是交通咽喉,现在的兰新铁路也是在这里通过。从乌鲁木齐再往东去,山脉就逐渐淹没在沙漠里。

整个天山西部高耸,南天山西端主峰托木尔峰与北段主峰汗腾格里峰(海拔 6,995米)遥相对峙。天山山脉向东延伸到甘肃,和合黎山、龙首山等河西走廊北侧山地相连接,但这些山岭都是时断时续,山势也较低,到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就称为阴山。

在冬半年,绵长高耸的天山阻止冷空气入侵南疆或大大削弱其强度,并迫使冷空气在它的北坡抬升凝结致雨,因而天山位于不同的生物──气候带中。以至天山不同坡向的垂直带结构有很大差异,南北的气候、自然景观也都有明显的差异。其北部属于温带荒漠,南部属于暖温带荒漠,而西部的伊犁盆地属于温带荒漠草原。

天山雪线高度在3500米以上,且有现代冰川分布;冰雪夏季消融,是内陆盆地重要水源。此外,又因为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煤、石油、铜、锌、金、盐等)、牧草资源、旅游资源都十分丰富,所以,天山被称作我国地理上的一条重要山脉。

2.阴山

阴山,实际上是天山山脉向东通过甘肃在内蒙古境内中部的延伸。

阴山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偏南,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约50~100公里,其西端断断续续地没入阿拉善沙漠,再向西延伸,就同天山相接了。阴山山脉比较复杂,西段包括几条山脉,山势较高,海拔一般在 2,000米左右,狼山最高峰呼和巴什格,海拔2364米。西段称狼山,中段称乌拉山,东段为大青山(或称为中部),即狭义的阴山,构成阴山山脉的主体,雄伟、陡峭,环绕着河套平原,最高峰海拔 2,338米。主要岩性为太古代的变质岩系和不同时期的花岗岩。

阴山和天山都是非常古老的山脉,皆因多次造山运动影响,山地多次断裂上升,呈现典型的断块山地貌特征,其南北坡很不对称。人们在南侧的河套平原一带仰望阴山,真是危崖千仞,有如天然屏障。原来,阴山南侧发生断裂下降,河套平原是一个断陷谷地,在包头以西的乌拉山麓可以看到非常新鲜的断层崖。而阴山北坡相当平缓,并逐步过渡到内蒙古高原。

阴山在地理上也很重要,它在水文上大致是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过去也是重要的农、牧业分界线。阴山以北属内流区,以南属外流区;生产上,阴山以南主要是农业区,种植业发达,以北主要是畜牧区,畜牧业相当兴旺,并且是我国主要的畜牧业基地。

沿着东西走向的阴山山脉,中国古代劳动人民顺着山势地形修筑了一道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它是中国人民智慧和毅力的象征。

3.昆仑山

昆仑山成弧状环列在青藏高原的北缘,西起帕米尔,向东一直延伸到青海与四川盆地西北部后,与秦岭相接,然后再隐隐约约延伸到黄海之滨,潜越过大海后又在日本本州出现,叫做“中国山脉”。这列山脉,在地球的相同纬度上(包括大洋中)都有它的踪迹可寻见,所以说基本上是个环球的构造带。

在中国境内,昆仑山长约 2,500公里,是亚洲最长的东西向山脉,号称“亚洲脊柱”。昆仑山山脉平均海拔5,500~6,000米,有不少高峰超过6,000米,主峰公格尔山海拔7,719米。山地上部积雪终年不化,有现代冰川分布,冰雪夏日消融,补给江河。

地理上的昆仑山,可分为东西两段。①西段:介于西藏和新疆之间,山体呈北西──西方向延伸,南坡相对平缓;因青藏高原海拔已达5,000米,所以山岭顶部比较平坦,但7,000米以上的高峰也不少,大多分布在西部。北侧因有许多断层尤显陡峻,直降到海拔1000米的塔里木盆地,可谓气势磅礴,成为藏北高原与南疆塔里木盆地的界山。西段还有许多冰川,远望昆仑,恰似横卧云间玉龙;海拔在 7,555米的慕士塔格峰(藏语意为“冰山之父”),位于喀什西南,耸立在帕米尔高原冰峰之中。②东段:呈东西向延伸,由西面最高峰木孜塔格峰(海拔 6,973米)开始分为三支:北支叫祁漫塔格山,再北部的阿尔金山支脉延伸至祁连山,成为青海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界山;中支是阿尔格山,东延为布尔汗布达山,再东延就是著名的阿尼玛卿山(又叫积石山);南支是可可西里山,东延为巴颜喀拉山,再东延到四川西北部,就是当年中国红军长征经过的岷山了。昆仑山东段,由于气候十分干旱,故冰川也不发育。

阿尔金山──祁连山,亦属昆仑山脉的北支,由其组成青藏高原的北部边缘。祁连山位于甘肃河西走廊南面,一般海拔也在 4,000米以上。“祁连”为蒙古语“天”的意思,因为从酒泉或张掖南望祁连山,陡峭拔立,峻巍极天,由此得名。巴颜喀拉山则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每年开春以后,强烈的阳光照射下的高山冰雪开始融化,雪水汇成一股股清澈的溪流,滋润着西北部干燥的土地,补充着长江与黄河的水流。

1983年批准建立的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位于阿尔金山西段与昆仑山东支可可西里山之间的库木库勒盆地。在它的周围,分布着35座5000米以上的山峰,最高的是西南角的木孜塔格峰,海拔 6,973米。这些高耸的山峰上发育着总面积达880平方公里的现代冰川,为山溪与河流提供了丰富的水源。由于库木库勒盆地是一个封闭性的高原盆地,地表及地下水,径流向盆地低洼处汇集,因此也就形成了总面积达1,200平方公里的多个高山内流湖泊。

4.秦岭

广义的秦岭包括好几条山脉,除秦岭本身外,还包括西起四川、甘肃交界的岷山,东面的伏牛山,南面的米仓山、大巴山和武当山等。西段高约4,000~5,000米,东段降为1,000~2,000米。

狭义的秦岭,仅指处于陕西境内的一段秦岭主体,相当于广义秦岭山脉的中段,海拔约在 2,000~3,000 米,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东部较低,著名的华山海拔也只有1,997米。

中段秦岭在地貌上并不对称,南侧比较平缓,北侧非常陡峻。原来,秦岭北侧沿着现代的渭河发生大规模的断裂下陷,南侧强烈抬升,导致秦岭山地北仰南倾,北侧形成异常清晰的断层崖。所以,人们在渭河谷地南望秦岭,仿佛拔地而起,巍峨峻秀,蔚为壮观。著名的华山,它的北坡是险峻的断层崖,加以花岗岩垂直节理发育,岩体沿节理风化崩塌,就显得险而又险了。

昆仑山──秦岭,一脉相承,是我国大陆最重要的山脉系统,构成大陆中部的骨架。在地理上秦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华北地区与华中地区习惯上的分界线;气候上,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植被上,是夏绿林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分界;地貌上,是华北大面积黄土分布的南界;水文上,是长江(汉水)与黄河(渭水)的分水岭;农业生产上,大致是水、旱作物的分界。

附:关于秦岭的相关资料

秦岭横贯中国中部,东西长约1500公里,宽自数十公里至三四百公里不等,最宽处位于黄河、渭河与汉水之间,平均宽度约 300公里,一般趋势是愈往东愈狭窄,山岭的高度也是愈东愈低,至苏皖边界已成为仅高出地面40~50米的低丘,再往东便没入冲积平原。

秦岭北坡是一条极大的断层,秦岭循着断层上升,而渭河谷地则循断层下降。站在西安一带平原上远望秦岭山脉,只见山岭自西向东排列十分整齐,崖陡壁峭,巍然突起,宛如一道城墙横立在中国的腹部。冬季,它阻挡着西北风南下,使秦岭以南少受寒冻;夏季,它截断了东南风带来的云雨,使秦岭以北变得比较干燥。因此秦岭成了中国南北之间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岭北一般为暖温带和温带作物区,岭南则有柑桔、茶叶等亚热带作物;南坡的河流源远流长,北坡的河流大多短小,形成明显的对照。在中国的地理区划上,华北和华中大致也是以秦岭为分界线的。

秦岭山脉到了河南省西部的南阳一带突然中断,但再向东又出现在湖北、河南与安徽三省边界,这就是桐柏山和大别山。这些山地海拔仅1000~1500米左右,走向略呈西北—东南方向。到了湖北省的广济北面,走向略呈西南—东北向,山势更低,一般为海拔200~300米左右的低矮丘陵,如张八岭等。这些丘陵和桐柏山、大别山连起来构成了一条向南突出的弧形山脉,因为都在淮河以南,故总称为准阳山脉。

5.南岭

我国南方最重要的东西走向山脉是南岭,它介于江西、湖南的南部与广东、广西的北部之间,东西绵延1,000公里左右,海拔一般在1,000米上下。南岭山脉主要由五岭组成,自西而东依次是: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和大庾岭。以越城岭为最高,主峰苗儿山海拔 2,141米。南岭山脉构造比较复杂,受到华夏构造的干扰,它的排列延伸方向有些变化,但总的延伸方向仍为东西向。山地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在地质作用下,有色金属储藏丰富,种类较多,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产地。

南岭山脉是地理上的华中地区与华南地区的分界:气候上,南岭及其以北属亚热带,山地以南属于热带,水稻一年三熟,可以发展热带经济作物;水文上,南岭山脉是长江与珠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附:南岭山脉相关资料

南岭包括越城、都庞、萌渚、骑田、大庾等 5个山岭,故又称“五岭”。其西起广西北部,横贯广西、湖南、广东、江西四省边境,东西绵延1000多公里,是东南丘陵的主干,也是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分水线十分曲折。它的高度一般在1000米以上,最高的可达2,000米上下。

南岭主要由花岗岩组成,在一连串的花岗岩体造成的山簇之中,夹着许多低平的隘口和盆地,它们常常成为南北来往的交通要道。其中最重要的隘口有三:一是江西与广东间的梅关,联结着章水(赣江上源)与浈水(北江上源)的谷地,现有公路从这里通过;二是湖南与广东间的折岭路,其联结着郴水(湘江支流)和北江支流的谷地,京广铁路就是循着这条河谷和隘口进入广东;三是广西东北部的兴安隘,联结了湘江和桂江上游的谷地。早在 2,000多年前,秦代劳动人民就利用这里有利的地形,开凿了一条沟通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的人工运河,叫做灵渠,也就是兴安运河。如今湘桂铁路也从这里通过。

南岭不很高,地形也较破碎,但仍然不失为中国南方的一条自然地理界线,对拦阻寒流南下仍起着一定的作用。所以,南岭以南的气候终年温暖,没有严寒的冬天,农作物一年可三熟,庄稼终年生长,成为中国发展亚热带、热带作物的主要地区之一。而岭北冬季比较寒冷,瑞雪纷飞、漫天皆白已不是罕见的景象。所以,自古以来就有“一样春风有两般,南枝盛开北枝寒”的说法,生动地描写出南岭南北地理环境的差异。南岭山系大致也是中国华中和华南的地理分界线。

二、南北走向的山脉

南北走向的山脉主要有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等。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的贺兰山,南北200多公里,海拔一般在 2,000米以上,最高峰海拔3,556米。宁夏南部和甘肃东部的六盘山,南北长200多公里,山地海拔一般在2,000米以上,最高峰2,995米。

广义的横断山脉,西起西藏东南部波密;察隅一带的伯舒拉岭和念青唐古拉山东南延伸部分,东到四川盆地西部边缘的邛崃山。狭义的横断山脉,其东界止于金沙江、云南境内的点苍山、元江一线。横断山脉是我国地理上的一个独特的地理单元。新生代喜马拉雅运动时,这里发生一系列南北向大断裂,山地沿大断裂强烈抬升,河流循大断裂强烈下切侵蚀,遂造成山川并列,自北向南延伸。它阻碍着东西交通往来,故称为横断山脉,还由于它地处我国酉南边疆,山高谷深,东西排列,南北纵深,所以它又称为西南纵谷。这里,山岭河谷紧密成来,两山之间夹一水,两水之间夹一山,自西而东依次主要有怒江、澜沧江、金沙江、大渡河等。横断山脉中段,山高谷深,气势磅礴,水流湍急,声震山谷,扣人心弦。云南西北部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内的玉龙山海拔5,600米,山下的金沙江谷底海拔1,800米,水面宽只有30~40米,相对高差达 3,800米,形成世界上罕见的大峡谷──虎跳崖峡谷。横断山脉有不少高峰积雪常年不化,谷底四季常青,植物、土壤垂直分带明显,具有热、温、寒三带景观。这里森林、矿产资源都很丰富。

三、北东走向的山脉

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山地排列延伸方向,大多呈北东──南西方向,或北、北东──南、南西方向,按照它们分布的位置分为:西列山地、东列山地和台湾山地。

1、 西列北东走向山地:包括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和武陵山、雪峰山等。这一列山地东北起自黑龙江的漠河,向西南延伸至湖南西部的新化—洞口一线以西;山地海拔不高,一般在 1,000米上下。其中大兴安岭是内蒙古高原与东北平原的界山,太行山是山西高原与华北平原的界山,巫山是四川盆地与长江中游平原的界山,雪峰山是两湖盆地(平原)与贵州高原之间的界山。

2、 西列北东走向山地:就是前面所述的阶梯状地势中第二级与第三级的分界线,该线以西,是我国高山、高原和大型盆地分布区:该线以东则是我国低山、丘陵和大平原之所在,所以西列北东向山地是我国地形上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分界线。

3、 东列北东走向山地:包括长白山地、山东半岛低山丘陵、江南山地丘陵、东南沿海山地丘陵。

①长白山地:是东北东部一系列北东向断块山地的总称。以长白山为主干,在我国境内的最高峰是白云峰,海拔 2,691米,是东北地区第一高峰。

②山东半岛低山丘陵:主要由三条相互平行的山地组成,自西而东依次有泰山、鲁山和沂山。以泰山为最高,海拔 1,524米。鲁中南一带有一片平顶方山丘陵,海拔一般在 500米上下,当地称之为“崮”,共有72崮,著名的有孟良崮、抱犊崮等。

③江南山地丘陵:其范围包括──南岭以北、贵州高原以东、长江以南、天目山、武夷山以西广大地区。从整体上看,江南山地主要是湘江和赣江流域境内一系列北东走向大型盆地周围的山地,例如湖南、江西边界上的幕阜山、九岭山、武功山和罗霄山等,江西东北的怀玉山、北部的庐山,安徽南部的黄山、九华山等。上述山地最高峰都超过1,000米,例如黄山主峰莲花峰海拔1,873米。过去有些地理书上笼统地称东南沿海山地、江南山地为东南沿海丘陵、江南丘陵,显然是不确切的,事实上有许多高峰达到低山和中山标准。

④东南沿海山地:其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和广西沿海一系列山地,即从广西十万大山,向东展开的九连山、戴云山、武夷山、仙霞岭、插苍山、天台山等。其中以武夷山为主干,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 米,除台湾玉山外,是我国大陆东南部最高峰,有“华东屋脊”之称。这一系列山地高峰海拔都超过 1,000米。

4、 台湾岛上的山地:排列延伸方向为北、北东──南、南西方向,它被北、北东向大断裂分割为几条相互平行的山脉,自西而东依次是阿里山、玉山、中央山和台东山,总称台湾山脉。以玉山最雄伟高大,王峰玉山海拔 3,997米,是台湾岛上第一高峰,也是我国东部地区最高峰。台湾山脉有不少高峰达到高山标准,海拔超过 3,500米的山峰有22座,超过 3,000米的有62座。台东山脉的东侧是断层崖,峭崖绝壁直落太平洋,显得格外惊险壮观。

四、弧形山脉

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和不丹境内的喜马拉雅山脉,向南凸出呈弧形,南北宽200~350公里,东西绵延 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在 6,000米左右,山势巍峨峭拔,雪峰重迭。它由四条主要山脉组成,以大喜马拉雅山为主干,海拔也为最高,例如在亚东与马丁山口之间,海拔超过 8,000米的高峰就有11座,主峰珠穆朗玛峰,突出于群峰之上,海拔 8,848.13 米,为全球第一高峰。1960年5月26日、1975年5月27日,中国登山队冒两次从北坡登上峰顶,把鲜艳的五星红旗插到地球最高点上。中国科学院也相继派出科学考察队,对珠峰及其邻近地区进行过多学科综合考察。

附:关于喜马拉雅山山脉的资料

喜马拉雅山是世界上最雄伟高峻的山脉。藏语“喜马拉雅”就是“冰雪之乡”的意思。它耸立在青藏高原的南部边缘,西起帕米尔,东到雅鲁藏布江的转弯处,全长 2,500公里,绵延在中国西藏自治区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之间,略成向南突出的弧形。

喜马拉雅山脉平均海拔在 6,000米以上,超过世界上任何其他山脉的平均高度。7,000米以上的高峰就有50座之多;亚东以西, 8,000米以上的高峰也有11座,其中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外形如金字塔,是世界上的最高峰,曾被人们与北极和南极相提并论,称为地球的“第三极”。喜马拉雅山脉海拔8,000米以上的11座山峰分别是:珠穆朗玛峰(8,848米)、干城章嘉峰(8,585米)、洛子峰(8,516米)、马卡鲁峰(8,465米)、洛子左峰(8,400米)、卓奥友峰(8,201米)、道拉吉里峰(8,171米)、南迦帕尔巴特峰(8,125米)、安娜普鲁峰(8,078米)、马纳斯卢峰(8,071米)、希夏邦马峰(8,012米)。除南迦帕尔巴特峰位于西喜马拉雅外,其他10座高峰都云集在中喜马拉雅段,即喜马拉雅弧形山系的弧顶部位。

1960年5月25日 ,中国年轻的登山运动员战胜了珠穆朗玛峰的北坡天险,创造了首次从北坡登上世界最高峰的记录。1966年和1967年,中国一支多学科的综合考察队和当地的农牧民一起,对珠穆朗玛峰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考察,获得了极为丰富的科学资料。其中重要发现之一,是在喜马拉雅分水岭南侧海拔4,800米的聂拉木县土隆地区,采到生活在1.6亿年前的巨大的鱼龙化石,并定名为西藏喜马拉雅鱼龙。根据地层和化石特征的研究,西藏喜马拉雅鱼龙所生活的年代,在地史上是晚三叠世(距今约1.8亿年)。这就有力地证明了今日的喜马拉雅地区在1.6亿年前,曾是一个一望无际的海洋,以后由于地壳运动才使得原来的“沧海”上升,并成为今日的“世界屋脊”。而曾经横行一时的,像猛兽一样追捕着海中鱼类和头足类的凶恶的鱼龙,如今则已成了供科学工作者研究的遗迹。1975年5月27日 ,中国藏、汉族登山运动员又第二次从北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进一步揭示了这个被称为“科学之窗”的珠峰地区的大自然的许多奥秘,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的重要科学资料,为开发、利用青藏高原的自然资源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喜马拉雅山连绵成群的巍峨高峰,挡住了从印度洋吹来的暖湿气流。因此,喜马拉雅山的南坡雨量充沛,植被茂盛;西北坡干寒,植物稀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位于喜马拉雅山北麓的雅鲁藏布江,由于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沿河谷北上,谷地内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农作物一年可以两熟,水力资源也相当丰富。

随着山地高度的增加,高山地区的自然景象不断变化,构成了高山地区具有特色的垂直自然带。喜马拉雅山由于山体特别高耸,所以自然带的垂直分布异常明显。从海拔2,000米的河谷上升到8,000米的山峰,虽然水平距离不过几十公里,但自然景色却迅速更替:低处温暖湿润,山深林茂,郁郁葱葱,属常绿阔叶林带;到海拔 3,000米处,气温递减,喜暖的常绿阔叶树减少以至消失,而耐寒的针叶树逐渐增加并转居优势,成为针叶林带;再往上升高到海拔 4,000米处,由于热量不足,树木生长困难,于是灌丛代替森林而出现灌丛带;更高则依次转化为草甸、地衣等自然带,海拔 5,000米以上的高处便是终年积雪带。因此,我们从山下向山顶走,所看到的自然景色,就像从温暖的华南到严寒的极地所见的一样。在这么短距离内,自然景色有这么大的变化,确实可以称得上是自然界的一大奇观。

五、北西走向的山脉

北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喀喇昆仑山。

阿尔泰山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穿越中国、蒙古和哈萨克斯坦边境。它自西北向东南延伸,长达 2,000多公里,中段在我国境内,长 500多公里,山地海拔 2,000~3,000 米,最高峰友谊峰海拔4,374 米,位于中国、哈萨克斯坦、蒙古三国交界处。阿尔泰山是近期地质年代强烈抬升的典型的地垒式断块山。

祁连山位于青海与甘肃两省边境地区,是柴达木盆地、青海高原与河西走廊之间的山地的总称。因位于河西走廊以南,所以又称南山或走廊南山。西起敦煌以南与阿尔金山断续相接,东到陇中高原的天祝附近,全长 1,000多公里,最宽处在酒泉与柴达木之间,宽约 300公里。山地自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一般在 4,000~5,000 米,最高峰疏勒南山团结峰海拔 6,305米。山地上部积雪,有现代冰川分布,夏季冰雪消融,为河西走廊和柴达木盆地提供灌溉水源。

喀喇昆仑山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和克什米尔东北部,山地海拔大部在 6,000米上下,超过8,000米高峰有4座,位于中国、巴基斯坦边界上的乔戈里峰海拔 8,611米,仅次于珠穆朗玛峰,为世界第二高峰。喀喇昆仑山广泛分布现代冰川,我国境内最长的一条山谷冰川——音苏盖堤冰川,长40多公里。

中国主要山脉及其最高峰简表

中国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及主要地震带、火山的分布

1.四大高原的特点和分布

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平均海拔在 4,000米以上,是我国最大、世界最高的大高原。其特点是高峻多山,雪山连绵,冰川广布,湖泊众多,草原辽阔,水源充足。内蒙古高原在我国北部,包括内蒙古大部和甘、宁、冀的一部分,海拔 1,000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其特点:地面开阔平坦,地势起伏不大;多草原和沙漠。黄土高原位于海拔为 1,000米──2,000米。地面覆盖着疏松的黄土层,是世界上黄土分布最阔、最深厚的地区;但因水土流失严重,形成千沟万壑。云贵高原岩溶地形广布,山岭起伏,崎岖不平。

2.四大盆地的分布及特点

四川盆地位于四川东部,因广布紫色砂页岩,有'红色盆地”和“紫色盆地”之称,是我国地势最低的盆地。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呈环状分布,中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我国最大的沙漠,是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位于创省西北部,大部分为戈壁、沙漠,东部多沼泽、盐湖,是我国地势最高的典型内陆高原盆地。

3.三大平原的分布和特点

东北平原,地表以肥沃的黑土著称,海拔多在200米 以下,周围面积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千里沃野,是我国第二大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长江中下游沿岸,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4.主要丘陵

  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等。

5.主要地震带和火山分布区

我国是多地震的国家之一,主要分布地区:①东南部的台湾和福建沿海;②华北太行沿线和京津唐地区;③西南青藏高原和它边缘的四J人云南两省西部;④西北的新疆、甘肃、宁夏。

关于中国地形“骨架”概述

在山区,山岭往往不是一个孤立的山峰,而是连绵几百公里甚至几千公里,像人体的脉络一样,因此叫做山脉。较大的山脉又往往不是一条山岭组成,而是由几条山岭组成的。而山岭之间,又可以间夹有局部的谷地或局部的洼地。所以在地理意义上,我们说某某山脉,实际上包括了许多山岭和山岭间的低地。

山脉是地形的骨架,众多高大雄伟的山脉按照不同走向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并形成许多山系。中国著名的大山脉有:喜玛拉雅山、昆仑山、天山、唐古拉山脉、秦岭、大兴安岭、太行山、祁连山、横断山等。江河的流向、各种地形的排列,甚至气候的差异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山脉的制约和影响。

中国的山脉纵横错列,非常复杂;但从山脉走向来看,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中国的山脉走向主要可以归纳为东西走向、东北—西南走向和南北走向三大类。认识山脉的形势,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中国的地形。

喜马拉雅山脉:呈弧形分布在中国与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的边境上,绵延 2,400多公里,平均海拔6,000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山脉。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13米,是世界最高峰。

昆仑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至中国四川省西北部,长达2,500多公里,平均海拔约在5,000─7,000米,最高峰公格尔山海拔7,719米。

天山山脉:横亘在中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部,平均海拔 3,000~5,000 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 7,455.3米。

唐古拉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中部,平均海拔 6,000米,最高峰各拉丹冬峰,海拔 6,621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D?D长江的源头。

秦岭:西起甘肃省东部,东到河南省西部,平均海拔约2,000~3,000米,主峰太白山海拔 3,767米。是中国南北之间一条重要的地理界线。

大兴安岭:北起中国东北部的黑龙江省漠河附近,南至老哈河上游,南北纵长 1,000公里,平均海拔 1,500米,主峰黄岗梁海拔 2,029米。

太行山脉:自北向南横亘于黄土高原东部边缘,南北长400多公里,平均海拔 1,500~2,000米,主峰小五台山海拔 2,882米。

祁连山脉:绵亘于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平均海拔 4,000米以上,祁连山主峰海拔 5,547米。

横断山脉: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西藏、四川和云南三省区交界处,平均海拔2,000~6,000米,最高峰贡嘎山海拔 7,556米。

台湾山脉:纵贯台湾岛东侧,平均海拔 3,000──3,500米,主峰玉山海拔 3,952米。

此外,还有黄山、泰山、华山、嵩山、衡山、恒山、峨眉山、庐山、武当山、雁荡山等名山。

中国主要地形表现概述

1.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滚滚黄河、滔滔长江,自西部青藏高原发源,向东流经九、十个省、市、自治区后,分别注入渤海和东海。中国主要河流的流向,大体上反映了中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大势。中国的地形不仅西高东低,而且各种地形类型大致围绕被称做“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像阶梯一样作半圆状向着太平洋逐级降低。由两条山岭组成的地形界线,明显地把大陆地形分成为三级阶梯。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面积达23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高原之一,也是中国地形上最高一级的阶梯。其雄踞西南,在高原上横卧着一列列雪峰连绵的巨大山脉,自北而南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唐古拉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脉。在高原的山岭间则镶嵌有许多牧草丰美、湖光潋滟的大小盆地。这里还蕴藏着各种丰富的资源,有待我们去开发利用。

越过青藏高原北缘的昆仑山──祁连山和东缘的岷山──邛崃山──横断山一线,地势就迅速下降到海拔 1,000~2,000米左右,局部地区可在500米以下,这便是第二级阶梯。它的东缘大致以大兴安岭至太行山,经巫山向南至武陵山、雪峰山一线为界。这里分布着一系列海拔在 1,500米以上的高山、高原和盆地,自北而南有阿尔泰山脉、天山山脉、秦岭山脉;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等。

翻过大兴安岭至雪峰山一线,向东直到海岸,这里是一片海拔 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平原,它们可作为第三级阶梯。在这一阶梯里,自北而南分布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长江以南还有一片广阔的低山丘陵,一般统称为东南丘陵。前者海拔都在 200米以下,后者海拔大多在200~500米之间,只有少数山岭可以达到或超过千米。

从海岸线向东,则是一望无际的碧波万顷、岛屿星罗棋布、水深大都不足 200米的浅海大陆架区。也有人把它当作中国地形的第四级阶梯。

从陆地地形来说,两条界线,三级阶梯,自西向东逐级下降,大致可以勾绘出中国地形的总轮廓。而这种阶梯状的地形形势,从中国东经89°线的地形剖面和北纬30°线的地形剖面中都可以得到反映。

中国这种西高东低、面向大洋逐级下降的地形特点,不仅有利于来自东南方向的暖湿海洋气流深入内陆,对中国的气候产生深刻而良好的影响,使中国东部平原、丘陵地区能得到充分的降水,尤其是最多的降水期和高温期相一致,为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水、热条件;而且也使大陆上的主要河流都向东奔流入海,既易于沟通中国的海陆交通,也便于中国东西地区之间经济贸易的交流;同时,这种阶梯状的地形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河流,使之形成较大的多级落差,从而蕴藏着有利于多级开发的异常巨大的水力资源。

2.形态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中国的地形类型,无论是从成因来看,还是从形态来看,都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有被内力推移而高高抬升的高原和山地,也有被挠曲下降的低洼盆地和平原。在温暖湿润的东部和南部,有各种各样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和堆积地貌;在干旱的西北,有以风力作用为主的沙漠景观;在西部高山上,有别具风格的冰川作用的地貌;在西南部石灰岩分布地区,则有景色迷人的喀斯特地貌……。

青藏、云贵、内蒙古和黄土高原,是中国著名的四大高原。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和四川盆地,是中国著名的四大盆地。长江、黄河、珠江和黑龙江等大河流,在辽阔的大地上奔流,造成了许多广大而肥沃的平原。在平原上点缀有葱郁秀丽的低山丘陵,而在西部更有无数高大崎岖的山地。多种多样的地形为中国农、林、牧、副、渔的多种经营和综合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据统计,中国的山地丘陵约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高原占26%,盆地占19%,平原占12%。如果把高山、中山、低山、丘陵和崎岖不平的高原都包括在内,那末中国山区的面积要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2/3以上。山区虽然不利于种植业的发展,也不利于交通运输以及经济文化的交流,但却埋藏着丰富的矿藏,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和珍贵的动、植物资源,它们都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不可缺少的宝贵财富。

3.山脉纵横,具有定向排列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不仅山区面积广大,而且大小山脉纵横全国,它们的分布规则有序,按一定方向排列,大致以东西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的为最多,西北—东南走向和南北走向的较少。

东西走向的山脉主要有三列:最北的一列是天山──阴山,中间的一列是昆仑山──秦岭,最南的一列就是南岭。

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在东部,山势较低,这种走向的山脉主要也有三列:最西的一列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武陵山──雪峰山,即前面提到的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中间的一列包括长白山、辽东丘陵、山东丘陵和浙闽一带的东南丘陵山地;最东的一列则是崛起于海上的台湾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的山脉多分布于西部,由北而南依次为阿尔泰山、祁连山和喜马拉雅山。

南北走向的山脉纵贯中国中部,主要包括贺兰山、六盘山和横断山脉。

上述这些山脉,构成了中国地形的骨架,它们把中国大地分隔成许多网格。分布在这些网格中的高原、盆地、平原以及内海、边海的轮廓,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这些山脉的制约。

横亘全国的东西向山脉,又是一些大河的分水岭。秦岭山脉是黄河和长江的分水岭,南岭山脉是长江和珠江的分水岭。河流的流向明显地受着山脉的制约,如西南部的雅鲁藏布江、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等,它们的流向都受到冈底斯山、唐古拉山、喜马拉雅山与横断山等山脉的控制。长江、黄河总的流向是自西向东,但许多河段也受山脉走向的制约,时宽时窄,时而向东南流,时而向东北流,最后东流入海。

除上述三大基本特征外,从构造上来看,中国的地形特征还可以概括为 4个方面,即:三道纬向山带,三条濒太平洋山岭,两个走向的大型洼地,一大弧形山脉。

所谓三道纬向山带,即上述的三条东西走向的,由许多山脉组合而成的带状山系。而它们之间的间隔几乎都在 8~10个纬度左右。如天山──阴山的主体,大致位于北纬40°30ˊ~42°30ˊ之间;昆仑山──秦岭的主体,大致位于北纬32°30ˊ~34°30ˊ之间;而南岭的主体,大致位于北纬24°00ˊ~25°30ˊ之间。这三道纬向山带实际上构成了中国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它们对于中国的气候、水文以及农业生产等各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

三条濒太平洋山岭,就是指中国东部地区三条似雁行排列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它们几乎是三条互相平行的带状山岭,即最东面的台湾山脉,中间的长白山—浙闽丘陵,最西的大兴安岭—雪峰山。由于它们的位置恰好与中国盛行的东南季风呈直角相交,这就加强了中国东部湿润和西部干旱的气候特征。这种明显的作用尤以大兴安岭最为典型,大兴安岭以东河流的侵蚀作用占优势,大兴安岭以西干燥剥蚀作用则占重要地位。

所谓两个走向的大型洼地,即中国东部由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所组成的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沉降带,以及中部由位于大兴安岭以西的呼伦贝尔洼地、陕甘宁盆地和四川盆地组成的另一条东北—西南走向的沉降带。这两个沉降带的两侧则是相应的隆起带。

在中国西北部则为另一组近似东西走向的三大盆地:准噶尔、塔里木、柴达木盆地,大致与东西走向的山系近似平行,它们也分别反映着沉降带和隆起带相间的特征。这种沉降带与隆起带相间伴生的现象,进一步说明了不同地形间的内在联系,表明下降与上升、沉陷与隆起是一组自然界的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矛盾现象,而这种现象的存在和发现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因为在中国东部新华夏向的沉降带和隆起带中有许多因东西向构造体系的干扰和叠加而隔开的盆地,这些盆地都是理想的成油盆地。早在50年代初期,李四光根据地质力学理论就指出了这些沉降带肯定有石油,并且提出了松辽平原、华北平原、四川盆地、陕甘宁盆地等可以作为寻找石油的远景地区。李四光的这一科学论断已为实践所证实。

所谓一大弧形山脉,主要指西南部由喜马拉雅山脉、冈底斯山脉、唐古拉山脉、大雪山和横断山所组成的山带,它们巍峨地耸立在青藏高原之上,形成世界上最为雄伟高峻的山脉带。这一高大山带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印度次大陆的大陆地壳部分已经嵌入亚洲大陆,并且沿着大陆基底滑动。其结果使得青藏高原逐步抬高,并显然地具有两个大陆的厚度。这个概念已经得到了地震证据的支持。

华夏构造和新华夏构造,是地质力学扭动构造体系中的构造名称。华夏构造系为一组接近北东45°的挤压带。新华夏构造系为一组呈北北东方向的挤压带,在中国东部广泛分布,自东向西组成三个隆起带和三个沉降带,实为一组规模巨大的多字型构造体系。

编辑:矿业在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