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秦火酿成儒家千古悬案,四字心法“格物致知”究竟在说什么?

秦始皇放了一把火,把秦朝以前的书几乎全给烧了,儒家学说因此遭遇重创。汉初,靠着一些还没死掉的老先生们默写,才挽回了其中一部分经典。

我们今天熟知的四书五经,如《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等,这其中《大学》是极为特殊的一部,因为唯有它系统的阐明了儒家学说的框架、主张和方法。其中最根本的是“格物致知”四个字,这一句,是解开儒家终极理想和目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钥匙。

遗憾的是,挽救回来的《大学》唯独缺了这最关键的一个章节,因此,“格物致知”的内涵从此成了千古疑案。也因此,在宋明出现了著名的理学与心学之争。

不过,我们仍然能够从圣贤留下的只言片语中找到解开这个谜团的线索。今天,笔者就借此梳理这儒家四字心法,带着读者一起发现其中的奥秘。

《大学》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

“格”字的两种解读

格物致知,其中后三个字大体没有字义的争议,只有解读角度的不同。而“格”字的争议就比较大了,因此导致了理学和心学的分野。

理学家所认为的“格”:宋代的理学家朱熹认为,格是“穷尽”的意思。格物致知,就是细心揣摩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律,从观察现象到认识本质。也就是哲学上所说的,通过实践而上升到理论。

格,至也。物,犹事也。穷至事物之理,欲其极处无不到也。

——朱熹《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

心学家所认为的“格”:明代的王阳明认为,格是“正其不正”的意思。格物致知,就是“灵魂深处闹革命”,去除内心一个“私”字。当私心杂念越来越少,就像镜子越磨越光,透亮起来,能映照万事万物。到这个境界,不需要一个一个去琢磨外界的事物,自然能对万事万物的内在规律了然于心。

格者,正也。正其不正,以归于正也。

——王阳明《传习录》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

朱熹和王阳明究竟谁正确?

对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解读,我们不妨回到“格”字的源头,从原始字义上去探究:

格,其中的“各”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是“进犯”的意思。“木+各”,是使用木棍击打,持械攻击的意思。篆文则延续了金文的“格”字写法,演变为今天的“格”字的写法。

皆可杀。——《后汉书 · 刘盆子传》

男儿宁当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玉台新咏 · 饮马长城窟行》

以上,引申为“斗争、去除”的意思。因此,王阳明的解读,符合“格”字最初的意义。

那么朱熹呢?

格,其中的“各”还有一种内涵是“十字交叉”,因此,格有“格子”的意思。引申为将不同的东西分类存放,进一步引申为归纳、归类、抽象的意思。如“规格”、“格式”。

言有物而行有也。——《礼记 · 缁衣》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降人才。——清 · 龚自珍《己亥杂诗》

因此,朱熹之解说也是符合文字原本意义的。朱熹的格物就是面对万事万物的现象,把它们分门别类,找出其中的内在联系,抽象出潜在的规律和原理。

那么,究竟谁是对的?这就需要回到儒家原始文献中去寻找答案。

回到先秦儒家思想中,验证“格物”的观点

一、儒家的“博学”说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博学约礼”的思想:

子曰:“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雍也》

这也是程伊川和朱熹“格物”解读的来源。朱熹说:“君子学欲其博,故于文无不考;守欲其要,故其动必以礼。如此,则可以不背于道矣。”

子思是孔子的嫡孙,他的老师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子。子思在《中庸》中写到: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以上,可见从孔子,到子思,再到程颐和朱熹,“博学”的思想是儒家所倡导的,也是“格物”的“穷理”说的理论基石。

二、儒家之“克己”说

那么,王阳明的“正己”说,是否有理论基础?

孔子最优秀的弟子颜回,向孔子询问什么是仁,和如何才能做到仁,孔子给出的答案是“克己复礼”,具体方法则是“四勿”: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试斯语矣。”

很明显,孔子的克己,即是克去内心的私欲,克己就是正己,和王阳明的观点一致。而“四勿”的方法,完全不涉及外在的学习,纯粹是对个人视听言动之心的历练。

三、博学VS克己

朱熹的博学说,王阳明的克己说,两者都能在先秦儒家思想中到到理论基础。但两者的分量是不同的。孔子回答颜回提问,是直指儒家的根本核心问题“仁”,给出直接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完全是指向内在的。

而孔子谈及博学约礼,只是说“亦可以弗畔矣夫”,意思是博学切问,用礼约束自己,至少能不走错路。所以,孔子是肯定了博学是一条路,一个方法,但不把此看作是儒家的根本与核心。

因此,王阳明对“格物”的解读是比较上乘的,朱熹的则稍逊一些,但两者都能自圆其说,都符合先秦儒家的思想。

两种思想的历史震荡

儒家的孔孟曾思几人,都被尊为“圣人”,他们的学说被尊为“圣学”。而到了宋代,人们普遍认为这种圣学的血脉已经断流了,自从孟子之后,再无后继者。因此,才有了宋代的周敦颐、张载、二程、邵雍、朱熹等宋代大儒做出努力,试图复兴“圣学”,接续血脉。也因此,有了理学的兴起。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张载《横渠语录》

然而,任何潮流都会卷起泥沙。就像一杯茶,越泡越淡,后面就全是水了。理学的兴废也不例外。尤其是自从元代明代的科举制度将朱熹的学说作为官方标准后,读四书五经的人越来越多,而能取其精华的越来越少,食其糟粕的越不乏其人。

以至于到了明代,出现了王阳明开创心学,来拨乱反正,抨击理学思想。这其中是有内在历史规律的。因为儒家学说的精华不在于“博学多闻、强记善辩、诗词歌赋、考据训诂”这些外在功夫上,儒家最根本的是用自己的身心践行“仁”。

《传习录》是记录王阳明与弟子日常言教的合集,其中王阳明如此评价朱熹之学说:

士德问曰:“格物之说,如先生所教,明白简易,人人见得。文公聪明绝世,于此反有未审。何也?”

先生曰:“文公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故一向只就考索著述上用功。若先切己自修,自然不暇及此。到得德盛后,果忧道之不明,如孔子退修六籍,删繁就简,开示来学,亦大段不费甚考索。文公早岁便着许多书。晚年方悔是倒做了。”

士德曰:“晚年之悔,如谓'向来定本之悟’。又谓'虽读得书,何益于吾事’?又谓'此与守书籍,泥言语,全无交涉’,是他到此方悔从前用功之错,方去切己自修矣。'

曰:然。此是文公不可及处。他力量大。一悔便转。可惜不久即去世。平日许多错处皆不及改正。'

王阳明大意是说,朱熹年轻时便立下了著书立说的志向,因此把大量的精力花在钻研经典上。如果先专注内修内省,点亮内在的智慧之后,再做这些文字功夫,则不至于两边都落空。朱熹晚年时候悔悟,觉得自己虽然读了很多书,写了很多注解,但对于儒家的根本事务——尽性至命,却耽搁了。对此,王阳明表现出了大宗师的气度,对朱熹仍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朱熹很真诚,知错就改,一悔就转。可惜时间不饶人,没多久朱熹就去世了。

而王阳明开创的心学,原本是纠正理学流弊的,到了后期心学也成了流弊。为什么?因为王阳明不断强调”格心物“,向内心做功夫,于是许多理解力不足的后继者、附和者,演变成了空谈性命,不学无术,虚无缥缈的”口头禅“。

因此,清代的王夫之、顾炎武对心学也发起了激烈的批判,认为这种风气对国家社会十分有害。

闻其说者,震其奇诡,歆其纤利,惊其决裂,利其呕,而人心之蛊,风俗以淫,彝伦以,廉耻以堕。若近世李贽,钟惺之流,导天下于邪淫,以酿中夏衣裳冠之祸。岂非逾于洪水,烈于猛兽者乎!……王氏之学,一传而为王畿,再传而为李贽。无忌惮之教立,而廉丧,盗贼兴,中国沦没,皆惟怠于明伦察物而求逸获。故君父可以不恤,名义可以不顾,陆子静出而宋亡。其流祸一也。

——王夫之《船山全书》

今之君子,聚宾客门人数十百人,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困穷'不言而讲’危微精一',我弗敢知也。

——顾炎武《与友人论学书》

所以,从顾炎武开始,清代又兴起了“朴学”,崇尚复古,重拾汉代的训诂考据方法,注重证据和逻辑来还原经典原意,从而探究圣贤本心。这个学派在乾隆、嘉庆年间到达鼎盛,史称“乾嘉朴学”。

历史总是相似的,朴学到后期也成了“流弊”。被批评为脱离实际、故纸堆中做文章,不能经世致用。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无论是二程、朱熹、王阳明,还是王夫之、顾炎武,他们都是非常有思想和见地的儒学大师。我们对于一浪一浪的学术上的历史震荡,应当与这些学者分别看。他们之间的修正,都是出于真诚的纠正时弊,而他们身后的后继者又总是带歪浪潮。因此,错不在这几位,错的是众人,而众人实际也谈不上错,因为世间本如此。如同种子发芽、开花、结果,最后凋败成为尘土,万事万物都无法逃离这个生命周期。

小火锅点评总结

我们今天谈论的“格物致知”,是开启整个《大学》的钥匙,是核心。

《大学》是四书五经中总的纲领,开篇就提出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总蓝图。

明明德——即内圣之道,是开启内在的大智慧。

亲民——即外王之道,是正己化人,让天下人民都能点亮智慧。

止于至善——即内圣外王的终极状态。

而如何实现这个蓝图,《大学》则按程序给出了清晰的方法论:

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其中,格致诚正为内圣,修齐治平为外王。而内圣是外王的基础,内圣的基础在于“格物致知”。

今天我们如何理解“格物致知”?如果完全按理学的理解,就是博学,就是格外物,就是格物穷理。

如果完全按心学的理解,就是正己,就是格心物,就是格物致良知。偏于前者,容易变成书呆子,偏于后者,容易变成口头禅。

正确的态度应当两者不可偏,也不可废,选取中道。以正己化人为本,生智慧。以博学切问为辅,求知识。一边求知,一边笃行,知识渐长,智慧日增。如此,是比较稳妥的理解和践行儒家思想的方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