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中的“另类文体”
民国时期有位老师总结文体的趣味,说过一句很有见解的话:
文章是给“他”读的,日记是给“我”读的,只有书信是给“你”读的。
在考场上,我们更多地去写“文章”,而较少去写日记和书信(这几年高考有时候直接要求写书信,这种情况除外)。
日记体满分作文
日记是心灵的记录,是真情实感的流露。它的可写内容十分丰富,社会生活、自然现象、科学世界、人生体验,凡是觉得有意义的人、物、事、情、理都可入笔。在语言应用上也有相当大的自由度,或豪放,或婉约,或粗矿或细腻等。采用这种形式,能使作文显得真切、自然。
因为日记是写给自己看得,所以内容相对真实,用日记体写作文,读者潜意识里也会认为是真情流露,还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读者的“窥私欲”。
下面这篇满分作文,不仅采用日记体,而且想象丰富,把日记的写作者设定为陆游用三篇日记巧妙地浓缩了诗人不同时期的同一种心境,展现了诗人坚守爱国信念、期盼国家统一的高尚情怀。文章笔墨含情,诗词典故信手拈来,处处闪烁着诱人的文采,理所当然地获得了满分。
陆 游 日 记
公元1179年10月5日 艳阳天
我心怀敬仰,重访孔明府。这里有山松绿草,这里有红花古钟。轻踏苔痕上阶绿,逼人山色入眼帘,触摸案犊之轻尘,思绪激越;倾听幽幽之钟鸣,心境空灵。此刻,颇有”斯是陋室,唯吾德馨”之感。远处百灵吟唱着孔明的战绩,脚下青草舞动着今日之回忆,忆三顾茅庐,羽扇纶巾。遥想北方边疆的战事,心中不由咏叹”出师一表真名世,千古谁堪伯仲间”。
公元1200年11月4日 雷雨夜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如今,身已垂老,心却依旧在北方的天空,久久不愿收回。眼见北方告急,而我却不能上阵杀敌。惟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我用诗滋养生命和思念,每当思念故乡时,只能抓一把诗解谗,我只能用诗歌守望心中的夙愿,只能让诗歌随金戈铁马驰骋于硝烟弥漫的搏杀间,用豪迈填补内心的空白。
公元1210年12月1日暴风雪
此刻,我已是气息奄奄,儿子急着为我请郎中,我坦然拒绝。山外青山楼外楼,如今的南宋还是歌舞升平,丝竹乱耳。人们沉醉在醺醺的酒意之中,整个城池被泡得酥软软的,早已经不起风雨之敲打,这种漫溢的腥味无异于在我弱多病的身躯上又砍上几刀。国人早已不读诗,不问国事,他们麻木得想与世隔绝。惟有我,依然要用犀利的诗歌化作锋锐的长载,用讽刺的语调化作飞驰的利箭,用警戒的话语化作坚硬的盾牌,一齐抛向北方的天空!我要用满腔热血,化一道彩虹,坚守国疆故土。我深知我气数将尽,但希望吾儿切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书信体满分作文
用书信的形式写作文,严格地说不叫形式创新,因为这种形式在高考作文中被命题人青睐,近年来常常直接要求写书信。中考作文直接要求写书信的少,选择书信体的同学往往是有备而来。
人是感情动物,书信则是感情作品,用书信体写作,妙就妙在亲切有味上。
我还是喜欢那些主动选择书信体的同学,他们懂得书信的妙处,那就是便于抒情。下面这封“书信”,考生采用虚构形式,让妈妈写给女儿,清新雅致,格调高迈,书面语和口头语交相辉映,虚拟的母亲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一步与一生
亲爱的孩子:
爱你的妈妈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