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战:诸吕之变(8)为啥都叛变了呢?

吕产被杀后,皇帝命人持节安抚刘章。(帝命谒者持节劳朱虚侯

小皇帝此时八九岁,他知道个屁。

还是那句话,皇帝身边的很多位置都被策反了。

结果刘章打算抢符节,但持节者没撒手。

凭啥让你抢功劳!

于是刘章就跟持节官员同乘一辆车,凭其手中的符节在宫中策马奔腾,心中激荡。

迅速又赶到了长乐宫,突然袭击斩杀了长乐卫尉吕更始。

至此,吕家的所有武装被消灭了。

在得知吕产伏诛后,周勃彻底放下了悬着的心,派出人马搜捕吕氏宗族,无论男女老幼,全部诛杀。

吕后的妹妹吕嬃被活活的拿鞭子抽死了。

咋说也是当年的樊大嫂,咋就这么狠呢!

大嫂算个屁,大哥我坑的就是傻弟弟!

吕禄被抓到干掉前,不知死前有没有想他的郦哥哥。

在这次几乎全体台面上的权力人员合谋下,诸吕尽灭。

那真叫“看前面,黑洞洞,定是傻吕巢穴,咱们爷们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

此时距离吕掌柜逝世,仅仅一个月。

史书中云,这次光荣的革命原因是:“诸吕用事擅权,欲为乱。”

“欲”字用的好,我们从头到尾看完后,也知道了,从头到尾出招的都不是吕家人。

只不过就是一场处心积虑的政变而已。

吕后过世后,权利大饼在重新分配的过程当中,吕家人德不配位,或者说能力不配位,从而被淘汰出局。

吕家的这两位,因为本身的能力太过于欠缺,犯下了一系列的错误。

如果吕产与吕禄坚守自己的政治底线,哪怕就是牢牢的攥住军权,这种屠杀或许可以避免。

但两个人都忘了吕后在临死前的谆谆告诫!

吕家先后两次将军权交给了外人,一次灌婴,一次周勃。

与此同时,政治上的一系列拙劣举措都让周围早就红了眼的饿狼们摸透了虚实。

群狼最终一拥而上。

出头鸟刘襄喊打喊杀。

老将灌婴按兵不动。

周勃陈平顶层设计。

核心间谍曹窋暗中报信。

卧底一号郦寄碎碎狂念。

暗牌“尚符节”关键输出。

典客刘揭及时关闭殿门。

卫尉环节失效后傻鸟猛男刘章一线冲杀,一锤定音。

军功集团和皇族之间配合默契,分工明确,将虚弱的猎物扑倒在地。

而这次合作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他们的对手太弱了。

除了事先埋好的各种卧底外,军派出错不少。

第一,忽略了武库的关键性,导致最终政变紧急预案时仅仅有千余人的武装。

第二,陈平和周勃在这场军事政变最关键的北军和南军环节安排的都非常险。

拿下北军环节是利用了对手对亲信的过度信任,原因在于吕禄本身迟钝的政治神经。

拿下南军环节对卫尉下了太大的注,差点满盘皆输。

第三,至于刘章,完全就是一个愣头青,带着一千人就敢去追杀尚掌有南军的吕产。

总体来讲,军功派的运气成分很大。

跟后世很多高级别政变相比,差距比较大。

吕禄是个傻二百五,纯的。

吕产是个反应慢的犹豫病患者。

说到底,还是俩孩子经事少,突然地变故一砸来,砸懵了。

当然,吕家最后的崩盘,全赖这俩孩子也并不应该。

这俩孩子在整个八月庚申日的灾难表现是仅仅是浮在水面上的冰山一角。

悲剧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在太多关键岗位吕家全部失守了。

要命的卫尉和殿门全都出问题了。

身边你认为靠的住的曹窋和郦寄还有刘揭全是最终军功派能成功最关键的三个人物!

这就完了吗?

还要再往深倒。

更深层次,是吕后的寿。

吕后在临终前不久才令吕禄统北军,吕产做相国,兼南军。

这么庞大的权利架构,两个孩子根本没有时间消化。

你本应该扶上马再送一程的。

但是,还是那句话,吕后重病太突然,一切都是逼到那没办法了。

吕后走的太突然,成为了吕家最终悲剧的总开关!

你吕家既然上了路,就不能回头!

只能在这条集权的路上跑下去!

既然你吕后愿赌了。

最终在九泉下,你就得服输!

但吕后的寿最后还牵出来了一个关键问题。

叫做“权利的信心”。

再来回顾一下非常关键的那一点,卫尉的那个岗位。

后来这个卫尉是谁史书无载,但如果在吕后死后,及时将长乐卫尉吕更始这个自家人调整到未央卫尉,也许最终的结果就会不一样!

吕家将控制住未央宫自带“截断政令”的关键助力!

哪怕北军丢了,刘章最后那一千多公安根本连门都进不去!

吕后死前,她的居所长乐宫是帝国中心。

吕更始当这个最关键的长乐卫尉是正确的。

但吕后死后,未央卫尉就变成了帝国的最关键保安岗位!

哪怕你吕产是南军总司令,哪怕未央卫尉这个位置是你放心的人,但还是在说灌婴出征时我们说过的那句话,关键时刻,你只能信任你吕家人!

更何况你吕家的吕禄哪怕是自己人都误不了是个傻王八蛋,就更别提别人了!

哪有什么自己人啊!

所谓的心腹,在你大权在握,八方臣服时,全都是乖宝宝,全都是指哪打哪,你让他把媳妇给你送来都不叫个事!

但是,你不行了呢?

吕后一死,吕家哥俩暴露出政治幼稚后,一看你不行,之前的所有心腹同党一瞬间就全部重新启动自己找退路了。

曹参和郦商的那俩儿子,都是标准的吕党,吕后要是能活到一百二,这哥俩绝对能达标到陪葬吕家祖坟死后继续站岗。

但吕后一走,一看这兄弟俩不行了,第一个要你命的就是他们!

管印符的纪通,典客刘揭,还有最关键的那个卫尉,他们都是曾经的最铁杆吕党。

吕家整整执政了十五年,不是铁杆根本不可能干到那个位置!

但是,为啥最后都成倒戈大流氓了呢?

是对这帮王八蛋,吕家看走眼了吗?

真谈不上,因为人性就是这德行的,你换谁都一样!

你有百亿企业时,一群女神对你说是真爱。

没错,那就是真爱。

但是你要是不行了呢?

人家拍屁股走人时那也是真不爱了。

人家并没有错!

无论是真爱还是真不爱,全都是真的!

只是你变了!

最归根结底,权力场上,你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

差一点都不行!

司马懿死后,为啥那帮心腹们没有叛变呢?

而且司马家后来效力的很多核心干部全都是当年曹爽征辟的哦!

历史中对于后来司马师接班的五年有着极高的评价!

因为他让所有人看到,这小子不比他家老爷子差!

跟着他有未来!不跟他会死很惨!

也有过政变密谋的,但司马师最终铁腕到了废皇帝!

最凶险的淮南第二叛时,哪怕眼上长了瘤子,司马师也是亲自抓着军权去平叛的!

所有人在仔细琢磨后,在把算盘打了无数遍后,觉得还是对你司马家是真爱。

不是你家强迫,我们就是为爱鼓掌,司马家小伙儿威武雄壮哪哪都棒!

所以说,当你决定掺和权力的事时,就已经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越高段位的权力斗争,要求的能力值越强,你所要付出的代价也就越惨重!

你要强,你儿孙要强,你世世代代都要强!

但是,自古无不灭之朝,月盈哪有不亏的道理!

等待你家的下场,基本上永远是灰飞烟灭。

后来三代谋国的篡权典范司马家,最终司马懿这一支的所有后代于六十多年后在自相残杀中被团灭,在异族入侵下挫骨扬灰。

黑色幽默吗?

万事万物,皆有代价!

立志世界为棋盘的朋友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对我所有的朋友们,我只有一个建议。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剧本,千万别强求。

大大的忧悲苦恼也是七十亿人中数一数二的。

命里只有八分米,走遍天下不满升。

知足长乐看淡些。

随缘吧。

战后分割利益大饼,周勃成为帝国官僚一把,右丞相,陈平依然当着二把手,左丞相,灌婴成为了太尉。

剩下的革命同志们各有封赏。

刘姓宗族中,出力最多的刘襄刘章这哥俩却并没有笑到最后。

有两方面原因。

一是之前被刘襄阴了的琅琊王刘泽作为刘家仅剩的少数长辈率先不同意。

二是刘襄不仅自己过于强势,家中还有强势的娘家人。

吕后的印象留下的太过于深刻,群臣们以防止第二个吕氏家族的原因排出了刘襄的继位资格。

最终的幸运大奖砸在了谁的身上呢?

刘恒,刘邦的第四子。

刘邦一共八个儿子,此时尚在世的仅剩下两个了。

一个是刘长,吕后收养大的。

一个是刘恒,自始至终最为低调的。

刘恒的母亲薄姬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话,我们曾在韩信登陆三晋的第一战时介绍过。

魏豹当年听说这个女人将来会诞下天子,所以奇货可居的打算努力耕耘。

结果他是没这个命了。

在刘邦打败魏国后,将魏豹的后宫集体收编了,结果当年魏豹非常看重的薄姬却根本不遭刘邦待见。

薄姬后来在好姐妹的走后门帮助和自己的故事营销下(说梦见大龙盘她肚子了),才有幸得到了刘邦的一次临幸。

人是有命的,该你的剧本,哪怕就一次的机会你也会上场。

就像诸多国产青春校园打胎片一样,刘邦的命中率很高,薄姬一次命中,后来生下了刘恒。

公元前202年,刘恒出生,魏豹此时死两年多了,刘恒这个四太子不是三年才生下来的哪吒三太子,怀疑的朋友不要多想了。

刘邦一直不喜欢这个薄姬,直到刘邦死,她的地位和待遇也一直没提上去。

妈妈的不招待见也让刘恒从小就做事就小心,从不惹是生非。

低调给了这孩子人生中一笔最大的财富,几乎所有人,对这个孩子的印象都很好。

刘恒八岁时,三十多位大臣共同保举他做了代王,后来吕后曾经让他当赵王的,但刘恒表示愿意为祖国守边疆,谢绝了吕后的好意。

他躲开了这个谁沾谁死的可怕王位。

刘恒的从不出错,让他非常幸运地熬过了吕后时代,并靠着深厚的内功,等来了自己的春天。

最后要交代一下吕后立的少帝刘弘,他和另外几个惠帝生的孩子刘太,刘武等被全部秘密诛杀。

原因是,这帮孩子都不是惠帝亲生的,是吕后抱的野孩子。

我为啥特别崇拜太史公呢?

因为人家这真叫实录。

诸大臣相与阴谋曰:“少帝及梁、淮阳、常山王,皆非真孝惠子也。吕后以计诈名他人子,杀其母,养后宫,令孝惠子之,立以为后,及诸王,以强吕氏。”

自此,吕后殚精竭虑苦心孤诣的最终目标宣告破裂,无论是刘家还是吕家,她的所有血脉被全部连根拔起。

两千多年后,有一个被苹果砸过的英国人发明了一个定理,叫牛顿第三定律。

这个定律牛到无以复加,它给出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解释:你给出了一个作用力,相应的,就会有一个相反的同等大小的作用力给你推回来。

你给出的力越大,回来的力也越大。

这条定理,算是通智,可以应用在这个星球上任何我们想到的领域。

它告诉了我们一个很有意义的哲理:尽量多给出好的力,就当是为了将来能够收回来一个同样好的力。

牛顿虽然将这个大定理发明了出来,不过在很久很久以前,中国人就早已将这种现象做了一个无法量化的总结,叫做因果报应。

种什么因,得什么果。

你吕雉在诛杀刘邦的其他儿子时,也就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后代被他人团灭的准备。

吕后前脚走人没多久,看到后面紧跟上来的,一个没落下的自己这一大家子,不知会是怎样的心情。

“贺万钱!”

当刘邦顶着众人或嘲笑或惊诧或不屑的目光吹牛逼的时候,所有人的命运就已经定好了。

吕太公看到了此人贵不可言算是猜到了这开始

但他并没有猜到,等待他吕家的

会是这灰飞烟灭的结局......

(0)

相关推荐

  • 汉文帝的三把火,烧出一个闪亮的历史身影

    公元前179年,刘恒登上帝位,史称汉文帝. 俗人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其实,对于新皇帝刘恒来说,光凭三把火还是烧不掉什么的.烧不掉的事,当然推后再说.当前该烧的火还是要烧的.以下几把火,刘恒无论如何是 ...

  • 公元前180年,执掌大汉权柄十五年的吕后...

    公元前180年,执掌大汉权柄十五年的吕后,终于到了灯枯油竭的时候.临死前,她交代吕禄和吕产:"我死后,你们不能离京,不用服丧,要牢牢控制军队,如有异动,坚决镇压!" 事实上,在吕后 ...

  • 十三、赵佗现象

    作为一个专业的政治家,吕雉总能察觉到业余人士察觉不到的东西.比如说贾谊洋洋洒洒写了三篇<过秦论>,把反面教材秦王朝的过失从一个文人的角度剖析的淋漓尽致.但是有一个重要的点被吕雉注意到了,甚 ...

  • 十七、思考人生

    作为一个政治家,爬到高处总会有高处不胜寒的感觉.不受监管的权利就像是高山,当一个人站在山顶的时候,就根本看不到山脚下发生了什么.这不是视力的问题,而是山头越高,半山腰的云就会越多. 宋朝狂人王安石曾经 ...

  • 第二十四战:诸吕之变(3)“白马之盟”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刘盈继位,大汉帝国的第二任皇帝汉惠帝登台了. 人们从这个时候开始,将吕雉彻底打成了一个老巫婆般的大反派. 原因在于,她很不大气的杀了一些人. 个中原因,有多年的怨恨,当然更有 ...

  • 第二十四战:诸吕之变(2)非同寻常的神秘外戚家族

    不过即便戚夫人不作,刘邦还是真的有换太子想法的. 有两个原因. 一个小原因,是太子刘盈性格柔弱,子不类父. 一个大原因,是吕家的势力太大了. 先来说第一个,接班人的性格问题. 他刘邦自己豪气干云,兴之 ...

  • 第二十四战:诸吕之变(1)那些风雨的花,在记忆之中发芽

    这一章的主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当权主政的"女皇". 过去的春秋战国时代也会屡有太后摄政的事情发生,但那时候还属于邦国时代,影响并没有今天这位这么大. 吕后,自高祖驾崩开始,直到 ...

  • 回忆我的十年婚姻(第二十五章) 朋友翻脸变对手

    回忆我的十年婚姻 天亮了 第二十五章   朋友翻脸变对手 丽带着九个月大的女儿来我店里玩.孩子睡了,放小推车里,她娴熟的帮我整理着顾客试穿,乱放的衣服. 她说想找份工作,但是得带着孩子.她孩子不淘气, ...

  • 读稻盛和夫《干法》(第二十六篇):苦难和成功都是考验

    导 言看起来平凡的.不起眼的工作,却能坚韧不拔地去做,坚持不懈地去做,这种"持续的力量"才是事业成功的最重要基石,才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才是真正的"能力".世上被 ...

  • 【讲中国故宫】打卡第二十九天:故宫600年门槛为啥被锯掉?

    【讲中国故宫】打卡第二十九天:故宫600年门槛为啥被锯掉?

  • 第二十三军军长换了三位,都是名将,政委始终是这位开国中将

    第二十三军是怎么来的?它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四纵队,再往前说那是新四军第一师第三旅,追本溯源,那是新四军最初的第四团,由坚持闽粤边红军游击队改编而成. 第二十三军的首任军长是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陶勇, ...

  • 大白话说中医第二十四期|一根金箍棒,通体都顺畅

    原创 郭亚宁 大白话说中医 3月12日 追先贤之遗志,继古医之传承 如意金箍棒的制作视频在文章末尾. 我们在公园晨练的队伍中,有时候会看到一些晨练的老大爷,手里拿着一根木棒,边走边不停敲打自己的全身, ...

  • 第四十四回易幼主诸吕加封得悍妇两王枉死

    却说吕太后欲封诸吕为王,示意廷臣,当时有一位大臣,首先反对道:"高皇帝尝召集众臣,宰杀白马,歃血为盟,谓非刘氏为王,当天下共击,不使蔓延.今口血未干,奈何背约!"吕太后瞋目视着,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