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大出仍用麻黄止汗的经方

越婢汤(《金匮要略》)

【组成】麻黄18g 石膏24g 生姜9g 甘草6g 大枣15枚
【用法】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汤成去滓,分3次,温服。
【主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
【证析】此为治疗水肿之方。水肿原因颇多,有因肾失主水之权而致者,当从肾治;有因脾不运湿而致者,当从脾治;有因肺失宣降而致者,当从肺治。本方证属肺失宣降、水邪为患。因其起病较急,数日即见水肿,显然不是脏腑功能不足,积渐而成,所以原著称为“风水”水肿。以初起目下微肿,状如蚕卧眼下,继后出现身肿为特征。是因外邪相侵,肺失宣降,决渎壅滞,肺病及肾,肺肾同病,水泛作肿。
【病机】肺失宣降,水泛为肿
【治法】宣肺行水法。
【方义】本方重用麻黄宣降肺气,通调水道,利水退肿。麻黄有发汗作用,此证兼见自汗,显然不宜再汗,故用石膏之寒制约麻黄发汗作用,使其仅呈宣肺利水功效。原著特别指出“自汗出,无大热”两征象,其意即在说明用麻黄之主要目的不是发汗,用石膏之主要目的不是清热,而是利用石膏监制麻黄,以建殊功。生姜温胃散水,甘草、大枣和中护胃。恶风加附子温肾助阳,化气行水,不仅体现肺肾同治之法,增强行水之功,且合甘草、大枣固护表阳,更证明此方之用麻黄不在发汗,石膏不在清热。
研究此方,要澄清一个疑点:此方使用麻黄是发汗退肿还是利水退肿?查《金匮要略》治疗水气七方,用麻黄者有四,即越婢汤、越婢加术汤、甘草麻黄汤、麻黄附子汤。麻黄一般均用2~4两,此方用至6两。原著谓“发其汗即已”者,只有麻黄附子汤,其余三方均未言及当发其汗,可见其余三方主要不是通过发汗退肿。相反,原著提出“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越婢汤主之”。此证已见恶风、汗出,似无再汗之理,所以《金匮要略》注家提出质疑,谓系原文有误。其实此方用麻黄之意不在发汗,是用麻黄宣降肺气以调理功能,利尿行水以祛除水湿。由于历代本草学家无实验作依据,均只言及麻黄发汗,未言其有利水作用,遂令此方使用麻黄之意湮没不彰。现代药理试验证明麻黄有利水功效,才使于古之疑,得到澄清。
【应用】《方奥》云:“上体下体,或一身悉肿,脉浮而渴,自汗出,恶风,小便不利,或喘咳者,越婢汤主之。脚气、痛风、疮毒内攻等,多此证。又犯风邪久咳,因沐浴变此证者,往往见之。”提出不仅水肿可用,喘咳亦可使用此方。
【歌括】越婢汤方用麻黄,石膏甘草枣生姜,肺失宣降一身肿,宣肺行水力能康。
编者注:《备急千金要方》肉极篇,有麻黄止汗通肉解风痹汤方、西州续命汤方、越婢汤三方均可治疗肉极热,皆重用麻黄治疗肌痹淫淫,津液脱,腠理开,汗大出等症,扁鹊曰:肉绝不治……皮肤不通,外不得泄。太阴气绝,则脉不营其肌肉。故越婢汤乃发越脾气之义,麻黄在此有通肉解风痹止汗之效,学者当识。
编者曾以大青龙汤原方剂量(麻黄90克、石膏120克、桂枝30克……)亲自试药,未有服药后发热,未见出汗。自觉皮下肌腠有走窜、麻痒、过气感。服药30分钟后心率升高至82(平时70左右)持续4个小时。小便明显增多,服药4小时内小便2次,量尤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