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教育是可以改命的 | 致被育儿理念弄晕的父母-3

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之前两篇文章“放下概念,看见孩子”和“是什么阻碍我们如实看见孩子”里讲到教育的前提是看见孩子。
在看见的基础上,教育就是阳明先生说的知善知恶和为善去恶。也就是唤醒心中的良知,以及在日常行为中去不断践行。
现在大家认为的教育主要是知识技能的学习。其实知识技能根本不能上升到教育的层面。或者说只是教育里的枝叶部分。而教育首先要解决的是心的问题。
正如阳明先生说的:“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从我们自己的人生经验来看,最后在我们人生里造成问题的,让我们无法心想事成的,都是因为我们自己的心出了问题。这不仅仅是心态的问题,而是切切实实会影响我们的际遇。
我们成年人修心,要付出很大的努力,因为一些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已经形成惯性。更多的情况是自己根本都不觉得自己有问题,所以也无从改变,只能不断犯同样的错误。
可以说,能够改心,就能够改命。而对于孩子来说,在他们的积习还没那么顽固的时候去帮助他们不断为善去恶,其实就是在帮他们改命。
这里的善恶不仅仅是我们通常理解的道德评判。或者可以认为善是那些会提升我们能量场的念头,恶是那些会降低我们能量场的念头。
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当然不知道善恶,父母的责任是引导他们知道善恶。而这里的重点在于看孩子的起心动念,而不只是约束行为。
其实行为只是症状,要从行为中找出背后的心念。然后再根据情况去引导。这和中医治病一样,有时同样的行为,背后的心念是不同的。而有时不同的行为又是同样的心念造成的。
如果父母只从行为上去要求孩子,而忽略背后的心念。那是起不到养心的作用,甚至还会起副作用。
比如有些父母特别严厉,不允许孩子犯任何错。孩子因为害怕而遵守父母制定的规则,从行为上看达到了父母的要求。但是这些行为并不是孩子自发的,他自己的心念被压制住。
这样非但没有起到养心的作用,反而因为孩子把他真正的问题压制住了,无法得到解决,以后还是会出来,而且可能以爆发的形式。
所以有一类的教育理念说要释放孩子的天性,从这个角度来说,是有道理的。先要让孩子有足够安全感去做自己,才能看到他的问题。
但是这类理念的一个陷阱是觉得只要释放了天性就可以。所有的天性都是善的,不需要再去引导善恶。
严格派和释放派到底谁更正确?
严格派和释放派向来都斗得水火不容。严格派觉得释放派放纵孩子,惯子如杀子,最后毁了孩子。释放派觉得严格派压抑孩子,让孩子无法做自己,最后要么抑郁,要么狂躁。
而父母常常在这两派中摇摆不定,不知道应该相信哪一个。
其实这两派都有道理,也都有误区。所以争吵只是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严格派认为孩子需要管教,让他往一个好的标准走。这是对的。但是严格派往往太注重行为和结果,而忽略心念。
说白了其实是一种急功近利,因为改变行为要比改变心念容易。
释放派认为孩子需要做自己,释放天性。这也没错。但是释放派只管释放不管治理,甚至颠倒是非黑白,不管好的坏的通通说成是好的。
其实这背后也是一种偷懒。对孩子没有好坏的标准,代表家长也没有任何压力和责任。
如果我们用脸上长痘来比喻孩子的问题的话,那么严格派对痘痘深恶痛绝,不惜一切要让痘痘消失。
比如涂抹很厚的粉来粉饰太平,或者用毁脸的方式去痘,甚至用猛药把身体弄虚以至于没有长痘的能力。
而释放派会以痘为美,觉得长痘才是正常人,不长痘的人反而应该羞愧。
长痘的就继续放大造成他们长痘的原因,而不长痘的就去模仿学习。结果本来没问题也变成有问题,本来小问题变成大问题。
而真正应该做的是,首先明白长痘确实代表身体有问题,如果身体没问题就不会长痘。然后去判断身体哪里出现问题,对症下药。当身体内在调好了,自然就不长痘了。
同时也要知道不长痘不代表身体没问题,可能是因为把病压到身体里面让身体无法发出来,最后会长成更严重的问题。
最后更需要在平时就知道怎么做才不会伤害身体。
现在提起儒家,很多人的印象是压抑。其实这是一个误解。儒家是告诉人们一个内在善的人的外在表现是什么样的。
我们需要这样的标准作为指引,因为我们都不是圣人。
正如学医先要明白什么是健康的人。如果连健康和不健康都搞不清,那还治什么病。
但是后世儒家有些人把重点放在约束行为上,而不是内在心性上。这就容易导致有些人变成伪君子,在别人面前装。
而有些人因为道德感太强而接受不了自己任何恶的心念,强行压制自我。这就是大家说的压抑。
如果真是内在心性改变了,所做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根本不会压抑,只会由衷地开心。而且内心没有纠结冲突,在外在的显现也会是心想事成。
我猜想当年阳明先生创建心学,也是因为看到后世儒家的问题,提醒大家把重点放到心上,只重视行为的约束是会出问题的。
知行合一的第一步是先要让行为如实反映自己的心。也就是宁做真小人,不做伪君子。
第二步是看到这些小人的行径是由于心的问题造成的,然后从心上下功夫去解决,让自己不断靠近君子。
教育孩子也是一样。孩子的问题比大人要好解决得多。因为孩子要比大人真。大人往往是把自己都骗了,所以要走到第一步就很难。而孩子直接就已经在第一步了。
很多教育出问题的地方就是没有从第一步往第二步走。有的是没让孩子往君子的方向靠,而在小人的路上越走越远。有的是把孩子的真给毁了。
要从第一步走到第二步并不容易,需要父母知道善的标准是什么,也需要父母能观察入微,能察觉孩子的内心。最后还需要父母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
至于用什么方法来引导孩子为善去恶,就要看具体情况了。但只要能做到以上三条,就可以不断调整尝试。这时各种教育派系的方法都是可以用的,法无定法。
第一条其实是父母自己的价值观,在这里走歪了,那就会越教越糟。所以父母起码要有觉悟,虽然自己还达不到至善的标准,但是至少知道什么是善的。
要怎么知道呢?儒释道三家的经典里都已经写了很多。特别是儒家的蒙学,就是引导孩子建立内心的价值观。只是需要从内在心性的角度去理解这些经典。
第二条是之前文章里提到的要做到看见孩子。做不到这一点,就像蒙着眼睛开车,根本无法到达目的地。使用任何其他的指标和反馈都会出现偏差。
而第三条是需要父母放下自己的功利心和虚荣心,真正为孩子着想。这就需要父母也同步在自己的心念上下功夫。因为骗得了别人骗不了自己。
所以父母一旦真的想把孩子教育好,就必然需要自己也开始修心。这也是我们成年人重新自我教育的机会。
如何引导孩子的心念?
孩子小的时候,其实事情都很小,很多都说不上是问题。但是有善有恶意之动。
任何行为背后都有一个动机。认出这个动机就是知善知恶,对此进行引导就是为善去恶。
孩子两岁出头时,他和邻居哥哥在外面玩。突然他跑进房间把门关上,问我要一块饼干。
我当时就意识到他关门不是一个正常的举动。我问他,他有一点不好意思地说他不想哥哥看到他吃饼干。
他其实是怕那个哥哥让他分享饼干,他舍不得。
对孩子来说,这是件很正常的事。这里并没有善恶对错的问题,但是我觉得如果他养成自己偷偷吃东西的习惯,会影响他的胸襟,变得小家子气。
或许有人觉得这是过度解读,但是我们很多的行为模式其实是在童年就形成了。在童年时的一块饼干,到了大了就是其他在意的财物。
后来我就拿了两块饼干,让孩子拿出去给那个哥哥一块。他很高兴地拿去了。之后他再也没有躲起来吃过东西。也很乐意和别人分享吃的。
平时有机会的时候,我会让孩子去拿东西给别人吃。让他不断体验给别人的快乐。
而每次他主动给我分享吃的时,就算我不想吃,我也会吃上一点,然后表示很开心。
在这个过程中我并没有说什么。我只是注意到了,然后稍微推动一下。很多事在刚有苗头的时候,解决通常都很容易。
道德经说:“其未兆易谋”。当念头刚升起时,要化解很容易。这时一般行为上还没有明显的问题。
等到行为上看得出问题时,就已经养成一定的习性,化解起来复杂度就要更高,时间也更久。
如果继续拖延,等到这个习性已经固化成行为模式,要解决就更不容易了。很多人用一生也没能化解掉小时候养成的一些问题。
但是有些父母对让孩子分享这件事做得过于刻意了。强迫孩子分享并不会让孩子内心真正愿意分享,反而会起到反效果。
记得有个节目安排孩子对父母说一些想说的话,一个女孩很伤心地对她爸说他们平时总要她让着弟弟。明明是弟弟不对也要她让。
然后那个爸爸说了一堆你大就是要让小的,还说孔融让梨。那个女孩看怎么都说不通,就很委屈地哭了。
我当时想的是孔融让梨明明是弟弟把大的让给哥哥啊,看来父母还是要提高文化素养啊。
这个爸爸这样的教育,可以预见这个姐姐以后可能会有匮乏感和受害者心理,而弟弟容易飞扬跋扈,蛮不讲理。而且姐弟感情也不会好。这和父母希望的完全是相反的。
希望孩子做什么,就要让他多体验做这件事的快乐,而不是每次都让他觉得做这件事很痛苦。现在很多孩子的厌学症也是这么逼出来的。
另外孩子和大人一样,也是不喜欢听批评的,所以一本正经的教训往往会让孩子抵触。我在批评孩子时,他常常把我的嘴捂住,不让我说。
而我在晚上给他讲故事时,如果当天他有什么不当的行为,我就会编成故事讲,还用玩偶演出来。这时他就听得很认真,还要求多讲几次。
这个方法效果还是很好的。很多问题讲个几次基本就能解决。
比如有一次他不知道跟谁学的,不停地说:“我要弄死你”,还兴奋地不行。这种情况一般是你越不让他讲他越要讲。
我晚上就给他讲了一个小猫妈妈被人弄死,小猫没有妈妈的故事。他听了就说要救小猫妈妈,然后拿着玩偶鼓捣半天。
后来他一想说时我就提醒他一下,基本就没再说了。
还有一次他把另一个孩子在一个台阶上推倒了。我知道他当时的动机是玩耍,并不是有恶意。但是这样的行为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于是我和他讲了一个小孩被推倒摔下楼梯后得了脑震荡,做手术后不记得妈妈的故事。
这些都是为了让孩子自己建立起内在的因果联系,从而自我约束。虽然不一定一次就见效,但是一旦见效,就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我并不反对合理范围的惩罚机制,但是只靠惩罚并不足以让孩子发自内心地去改变。
每个孩子的触动点也不一样。现阶段因为我的孩子特别能连接没有妈妈的痛苦,所以我会比较常用这类的故事。如果能根据孩子的触动点去引导,效果就会事半功倍。
至于什么是问题,什么不是,就要靠父母自己判断了。
有些父母比较在意孩子闯祸,比如弄坏或弄脏东西什么的。但是通常这都是父母自己的问题,孩子总是喜欢探索的,如果有些东西不能给孩子玩,父母就应该收好。
如果过度限制孩子,不让孩子动任何东西,会打压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有时孩子做同样一件事,背后的原因是不同的。而且孩子有千奇百怪的想法。
比如他做一件看上去是破坏性的事情,他可能是在做实验,可能是在模仿别人,可能是好心帮忙,也可能是求关注,或者是在宣泄情绪。
不同的原因需要处理的角度是不同的。所以就像看病一样,先要搞明白原因再决定治疗方案,不要想着一副药治所有病。
偶尔弄错原因也没关系,再好的医生也不可能每次都看对。但是要观察这个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如果没有,或者转成其他更大的问题,就要考虑是否原因判断错误,或者方法用错。
医生看病要慎重,因为事关人命。教育孩子更是要慎重,因为事关孩子的一生,也关乎父母的下半生。
如果这都不足以让父母去真正重视教育,那不仅会错过孩子建立底层信念的最佳时期,也会错过我们自己改变心念模式的珍贵机会。


喜妈故事通过探讨现代父母和孩子的困境,结合传统文化的智慧提供切实可行的家庭教育思路和方案。欢迎分享转发,点击在看,感谢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