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货:画树画叶有古意,诀窍在这里~

龚贤 (1618—1689)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又名岂贤,字半千、半亩,号野遗,又号柴丈人、钟山野老,江苏昆山人,流寓金陵(今南京市),早年曾参加复社活动,明末战乱时外出漂泊流离,入清隐居不出,他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
龚贤画山石树木中锋用笔,苍劲古厚,并用积墨法作反复皴擦积染,多至十几层,墨色极为浓重,但仍有深浅、浓淡、明暗等细微变化,山石树木往往浑融一体,仅在阳面或轮廓边缘处留出些许高光和坚实的轮廓,效果强烈,具有浑厚、苍秀、沉郁的独特风格,成功地表现了江南山水茂密、滋润、幽深的特征。
龚贤作画最善用墨,主张墨气要厚、润,他发展了积墨画法,龚贤精研此法是追求一种苍润的境界,他以干笔作墨骨,再以层层皴染包润之,令山林树木呈现出鲜润沉厚的墨韵,使画面湿润厚重之感,这种画法适于表现江南湿意浓重的山水景色,同时也使龚贤的绘画具有了一种深郁静穆的格调。我们来学习一下龚贤在《柴丈画说》中的画树窍门。
笔法 墨气 丘壑 气韵
先言笔法,再论墨气,更讲邱壑,气韵不可说,三者得则气韵生矣。笔法要古,墨气要厚,邱壑要稳,气韵要浑。又曰:笔法要健,墨气要活,邱壑要奇,气韵要雅。气韵犹言风致也。笔中锋自古,墨气不可以岁月计,年愈老,墨愈厚,巧不可得而拙者得之,功深也。郑子房曰:“柴丈墨气如炼丹,墨气活,丹成矣。”此语近是。
▲ 清 龚贤 山水册之一 水墨纸本
1、笔要中锋为第一,惟中锋乃可以学大家,若偏锋且不能见重于当代,况传后乎?中锋乃藏,藏锋乃古,与书法无异。笔法古乃疏,乃厚,乃圆活,自无刻、结、板之病、空景易,实景难。空景要冷,实景要松。
▲ 清 龚贤 山水册之一 水墨纸本
2、冷非薄也,冷而薄谓之寡,有千丘万壑而仍冷者,静故也。有一石一木而闹者,笔粗恶也。笔墨简贵自冷。
3、笔墨关人受用,笔润者享富,笔枯者食贫,枯而润清者贵,湿而粗漏者贱。后枯加润易,从湿改瘦难,润非湿也。

4、树润则山石皆润,树枯则山石皆枯,树浓而山淡者,非理也。浓树有初点便黑者,必写意,若工画必由浅而加深。

5、深树有加七遍墨者,若七遍皆浓墨则不成树矣。可见浓树积枯成润不诬也。
6、加七遍墨,非七遍皆正点也。一遍点,二遍加,三遍皴,便歇了,待干又加浓点,又加淡点一道,连总染是为七遍。

7、浓树不染不润,然染正难,厚不得薄不得,厚有墨迹,薄与无染同。浓树内有点有加,有皴有染,有加带点,有染带皴,不可不细求也。

8、直点叶则皴染皆直,若横点叶则皴染皆横。
9、浓为点,淡为加,干为皴,湿为染。
10、加淡叶则冒于浓叶之上,但参差耳。
11、一到加叶时,其中便寓有皴自皴而染自染耳。乾染为皴,湿染为染。
12、若皴染后,树不明白,不妨又加浓点。
13、树叶皆上浓而下淡,浓处稍润不妨,淡处宜稍乾。
14、点叶:转左大枝起,然后点树头;若向右树即不妨先点树头矣。
15、点浓树最难,近视之却一点是一点,远望之却亦混沦,必乾笔浓淡加点,而浑沦处皴染之力。
16、有一遍叶不加者,必叶叶皆有浓淡活泼处,若死死墨用在上,无取疏林也。

17、疏林叶四边若渍墨而中诮淡,此用墨之功也。笔外枯而内润,则叶乃尔,明此法,点苔俱用。

18、点叶必紧紧抱定树身始秀,若散漫则犯臃肿病矣。
19、一纵一横,叶之道。
20、点叶不可见笔尖笔根,见笔尖笔根者,偏锋也。
21、中锋锋乃藏,藏锋笔乃圆,笔圆气乃厚,此点叶之要诀也。

22、松针若写楷,横点若写隶,半菊若写草,圆圈若篆。

23、检针有数种,然不可乱用,大约细画宜工,粗画宜写,长而稀者为贵。
24、松愈老叶愈稀,栁愈老条愈疏。笔力不高古者不宜作松栁。
25、荒栁所附惟浅沙、僻路、短草、寒烟、宿水而已,他不得杂其中。栁身短而枝长,丫多而节密。
26、画栁之法,惟我独得,前人无有传者。凡画栁先只画短身长枝古树,绝不作画栁想。几树皆成,然后更添枝上引条,惟折下数笔而已。若起先便作画栁想头于胸中,笔未上伸而先折下,便成春栁,所谓美人景也。
27、柳条折处要方,条与枝若接实不接,若不接实接,所谓意到笔不到可也。

28、栁丫虽多直用向上者伸出数枝,不必枝枝皆上也。

29、画树惟松、柏、梧桐、杉、栁并作色枫叶有名,其余皆无名也。然画家亦各有传授之名,如墨叶、扁点、圆圈之类,正不必分所谓桑、柘、槐、楡也。
30、画叶原无定名,惟传者自立耳。画叶原无定式,然不可流入小方,并离经叛道,人所不恒见之类。大约墨叶、扁点、芭蕉、披头、圆圈数种正格耳,他虽千奇万状,皆由此化出。如墨叶一种,化为肥墨叶并直点,瘦而为半菊,长而为披头,横而为虎须,团为菊花,飞白为夹叶,乱而为聚点。扁点化而圆点,横而为长眉,信笔为斜点,放而为大点,树而为细点,双勾为凤眼。披头化而为长披,为淡景,为覆发,为直点,为百羽,为飞毛,为悬针。圆圈化为草四,为篆六,为全菊半菊,为聚果,为旗扇,为栗包,为挂茄,为芭蕉叶,为白翎。种种不可名状,皆以前五种为母。

31、主树非墨叶即扁点,此二种又诸叶之正格。

32、画叶之法不可雷同,一树横则二树直,三树向上,四五树又宜变改。或秋景,便用夹叶。几树中定用一夹叶者,谓之破势,几树皆黑,此树独白者,欲其醒耳。
33、大凡笔要遒劲,遒者柔而不弱,劲者刚亦不脆,遒劲是画家第一笔,炼成通于书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