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灭英国皇家重坦克营,李光禄1人连炸3辆!英军:中国人不好惹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落后的痛苦体味最深的,莫过于他的军队。但是最能振奋民族精神,树立和维护国家形象与尊严的同样也是他的军队。

虽然说武器不是战争的决定因素,但也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尤其是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武器装备落后的一方往往要付出血的代价,即使胜利也显得悲壮惨烈。今天,我想给大家讲述的就是抗美援朝中,我军英勇抵抗“联合国军”重武器坦克的故事。

“坦克”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首先由英国发明并投入实战。英国1915年9月制成样车进行了首次试验获得成功,将其命名为“小游民”,1916年,英国将样车量产,取名“马克Ⅰ型坦克”,当年9月15日,48辆“马克Ⅰ型坦克”投入索姆河战役(编者注:实际战斗的只有18辆),本来处于胶着状态的前线很快发生变化,德军阵线瞬间土崩瓦解。

这种称为"马克"Ⅰ型的坦克靠履带行走,能驰骋疆场、越障跨壕、不怕枪弹、无所阻挡,很快就突破德军防线,从此开辟了陆军机械化的新时代。

坦克诞生之后,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先后进行研制,频繁投入到各地的战场上大显神威,成为战场上克敌制胜的法宝,如同神话传说中孙猴子手中的金箍棒、三国英雄吕布手中的方天画戟一样在战场上“遇魔杀魔,遇佛杀佛”。

制造这种坦克技术上虽然说并不难,但是需要国家完整的工业化体系支撑。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我国百废待兴,一穷二白,别说工业体系了,就连吃饱饭都还是问题呢!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要工业化国家联合起来发动了朝鲜战争,它们虽然忌惮中国参战,但是心里并不害怕中国出兵。在他们眼里:一穷二白的新中国拿什么和他们作战呢?即使参战了,又凭什么能赢呢?

以美军装备的坦克为例来分析敌我双方的武器装备“代差”:美军1个步兵师拥有坦克149辆,装甲车35辆,此外还有配属作战的独立坦克部队。其装备的坦克无论是“质量”还是“数量”都堪称当时世界之最。这还只是美军的坦克装备,如果算上“联合国军”其他国家的坦克装备,那简直是“宇宙天团”般的存在。

"联合国军"由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希腊、土耳其、哥伦比亚、泰国、菲律宾、南非、埃塞俄比亚共16个国家的作战部队及意大利、挪威、瑞典、丹麦、印度5个国家的医疗队组成。值得指出的是,当时不属于联合国会员国的韩国(南朝鲜)部队也受"联合国军"指挥。当时,台湾蒋介石政权(中华民国)亦参与了部分"联合国军"战俘营管理工作。

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新闻照

这样的军事力量,就连当时的超级大国苏联都害怕,纵横捭阖,百战百胜的林帅也曾说:“……我军打国民党军队有把握,但能否打得过美军很难说。它有庞大的陆海空军,有原子弹,还有雄厚的工业基础。……”

相比强大的对手,志愿军的装备存在代差:入朝参战初期,没有坦克装备,反坦克兵器又少又落后,很多战士甚至没见过坦克,更别说了解坦克性能、弱点。

当时,我们不仅没有坦克,而且连像样的反坦克武器都没有。像样一些、威力大一些的也就是爆破筒、炸药包(编者注:很多时候也是数量有限),大多时候只能靠木柄手榴弹、燃烧瓶。

刚满周岁的新中国,敢不敢、能不能迎战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这是一场极其严峻的考验。毛主席从全球战略的高度,从中朝两国唇齿相依的关系,从我国人民的根本的长远的利益慎重考虑后决定“抗美援朝”。他在对其他人做思想工作的时候说:

“……我们对朝鲜问题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还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从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从越南一把刀插在我们的脚上。天下有变,它就从三个方面向我们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另外,关于抗美援朝,毛主席还说过一句人尽皆知的话:“帝国主义侵略者应当懂得:现在中国人民已经组织起来了,是惹不得的。如果惹翻了,是不好办的。”

在整个朝鲜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共击毁、击伤包括美军在内的"联合国军"坦克2687辆,用劣势装备成建制歼灭了英军第8骑兵(坦克)团直属中队(皇家重坦克营)全部,令英军发出“中国人是不好惹的”的感慨。

血肉之躯,模范战例

1951年1月,志愿军和“联合国军”已经经历了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战役的生死较量,“联合国军”退往“三八线”以南,并快速向汉城退却。英军29旅来复枪团和英国皇家坦克营负责掩护溃败的美军向南撤退,志愿军第50军149师446团奉命追击,他们经过连续奋战,占领了公路右侧的老虎山,切断了英国皇家坦克营坦克营的退路。

英国皇家坦克营坦克营见退路被断,组织6次大规模的冲锋企图夺路而逃,结果均以失败告终。傍晚时分,我军完成对英军的包围,19时,第149师首长急令李光禄所在的第446团2营和第445团1营分别插入仙游里至梧琴里以西谷地截击敌人。

2营和1营急行军至仙游里以南的佛弥地附近与英国皇家坦克营遭遇(编者注:当时坦克营正在慌乱撤退中),19时30分,围歼战正式打响,2营4连爆破手顾洪臣顺利完成“拦头”任务:将先头两辆坦克炸毁在佛弥地公路转弯处的山垭口,堵住了后续坦克的逃路。

英29旅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名将蒙哥马利的队伍,参加过诺曼底登陆,装备有最先进的百人队长式坦克,很有名气。

由于缺乏与坦克作战的经验,刚开始的时候,我军没有组织起有效的火力掩护,爆破组抱着炸药包就冲上公路,结果被坦克上坐着的敌军轻易打掉。我军很快吸取教训,组织起冲锋枪、机枪和步枪火力将坦克上的敌军吸引并压制,然后爆破手继续上前实施炸毁任务。

敌军坦克被炸毁几辆后也改变了防御策略,他们使用装有火焰喷射器的装甲车开路(编者注:这种装甲车也称“喷火坦克”,喷射的火焰能形成50-80米宽的火带),“喷火坦克”沿着公路两侧不断喷射“烈焰”,其喷射的铁砂具有致命的杀伤力,不少企图靠近的志愿军将士被活活烧死,李光禄的副营长赵吉贤也不幸牺牲。

怎么办呢?总不能眼睁睁看着敌军坦克逃之夭夭啊!志愿军战士们看着一个个战友被被熊熊烈焰一口口吞噬,苦苦挣扎,在剧烈的痉挛、疼痛中惨死,个个愤怒不已,心中充满仇恨。2营爆破手杨厚昭好不容易靠近坦克,仓促之间爆破筒却难以在坦克履带里插稳,敌军坦克一动,爆破筒就被摔下公路爆炸。爆破手刘凤岐抱着炸药包冒着生命危险也靠近了坦克,但是由于炸药包的导火索太长(编者注:其实也就10公分),坦克驶过之后才爆炸。

时间一点一点在过去,敌军坦克在“喷火坦克”的掩护下正在抓紧突围,我们却因缺乏有效的反坦克武器而束手无策。150军149师446团5连副连长李光禄见状,他决定铤而走险。战斗中,他扛着一挺英勃然轻机枪执行的火力掩护任务,此刻,他只想炸掉敌军的坦克。

李光禄

李光禄将机枪交给副射手,他吸取战友们炸坦克失败的经验教训,从战争中学习战争经验,总结一套“危险却有效”的办法后迅速采取行动,据军史资料记载:

他果断地将导火索截成3公分长。3公分导火索,意味他必须在3秒内完成炸药包的点火、投送等动作,并迅速转身、撤离、隐蔽。前面是敌人的火力网,后面是坎坷不平的稻田地,换上世界短跑"飞人",也未必能逃出1500克炸药的杀伤半径。更为困难的是,点火没有拉火管,火柴又在行军中被汗水打湿了,李光禄和刘凤岐是将棉大衣上的棉絮扯下来,到公路边被燃烧弹打燃的草地上点着后,捂回隐蔽爆破手们的沟渠里,再把火种藏在棉大衣下。不但麻烦,还相当危险。

李光禄在战友们的协助下,干净利索迅速完成一系列自己总结出来的动作,随着一声巨响,敌军一辆坦克被炸毁,来不及撤离到安全范围的李光禄被爆炸的气浪狠狠推翻在稻田里,一大块冻土重重压在他的后背上,他痛得晕厥过去。

李光禄醒来的时候,从口中吐出两大口黏糊糊的鲜血,他将冻土从后背上掀翻,要求再去炸坦克。这次,他干脆更“冒险”,他将两个手榴弹绑在炸药包上当“导火索”,意味着引爆时间只有2秒钟,协助他实施爆破任务的营长杨树云生气地说:“你不要命了!”李光禄大声喊道:“我就不打算活着回来,死也要炸掉王八壳子!”

第二辆坦克被炸毁,李光禄直接被震晕在坦克旁边的泥水沟里。不久后,他被冰冷的冰水冻醒,浑身无力,他心里喊着:“不能在这里躺着,要给兄弟们报仇!”他爬起来要求再次去炸坦克,可是,炸药包和爆破筒都没有了,手榴弹也仅剩2颗了,李光禄二话没说拿着2颗手榴弹就又上去了。

他凭借前两次的成功经验,他很快靠近坦克。隐蔽好后,喷火坦克驶过的时候,李光禄一气呵成完成跃起、侧后猛追、左手抓车上铁环、右手握住手榴弹同时扶住履带叶子板等动作,跳上了“喷火坦克”,扑上车顶,在枪林弹雨中掀起坦克顶上的盖子,将手榴弹扔了进去。

“喷火坦克”被引爆,爆炸的火球将李光禄身上的棉衣点燃,他使出浑身力气就地打滚滚出几十米远才将身上的火扑灭。至此,战斗已经进行了5个多小时。

149师消灭了英军第29旅皇家来福枪第57团一部和英军第8骑兵(坦克)团直属中队(皇家重坦克营)全部,炸毁敌坦克、装甲车27辆、汽车3辆,缴获坦克4辆、装甲车3辆、汽车18辆、榴弹炮2门,毙、伤敌200余人,俘敌少校营长以下227人

英军皇家坦克营被全歼,这也是抗美援朝中志愿军唯一一次成建制全歼敌重型坦克部队的光辉战例。战后,李光禄骄傲地说:“我们用佛弥地战斗告诉帝国主义,中国人民不是好惹的!”英军战史将佛弥地谷地称之为“死谷”,英军战俘对李光禄的英勇表现竖起大拇指:“中国人真不好惹!”

附注:李光禄,1921年出生于生于四川省三台县,曾被国民党以抓壮丁的方式入伍,鄂川战役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志愿军50军149师446团2营5连参加抗美援朝。1951年1月3日,他在围歼英军皇家重型坦克营的战斗中一战成名,战后被授予特等功。

回国后,李光禄没有居功自傲,他服从组织安排到甘肃陇西一个偏远小镇上的陇西县军供站工作,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直到退休。去世时,家人在整理其遗物时发现一张立功证书(编者注:现已成国家文物),李光禄的伟大身份(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才被周围人知晓。

结语

1953年9月12日,毛主席在一次会议上总结抗美援朝战争成功经验时提到:“我们的经验是——依靠人民,再加上一个比较正确的领导,就可以用我们的劣势装备战胜优势装备的敌人。”我想说的是,正是因为有千千万万像李光禄这样来自人民的“可爱战士”,抗美援朝才得以取得伟大的胜利。

我们可爱的战士──他们从不和自己的中国讲条件,没有任何奢求,决不会因为没有空中支援放弃进攻,决不会埋怨炮兵火力不够,决不会怪罪没有足够的给养,只要一息尚存,他们就绝不放弃自己的阵地……他们甚至可以在长津湖华氏零下20度的气温里整夜潜伏,身上仅仅只有单衣;他们可以在烈火中一动不动;他们中的每个人都随时准备着拎起爆破筒和敌人同归于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