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温胆汤治疗失眠的经验
随着现代社会的变化,由七情过极,或饮食失调导致的失眠越来越多。常与肝胆气郁,胆胃失和有关。温胆汤治疗这类失眠效果较好。
温胆汤出于《备急千金要方》。《三因方》有变通,《证治准绳》有十味温胆汤,《六因条辨》有黄连温胆汤等。凡痰热扰心、心虚胆怯、胆气郁阻、胃失和降之失眠,我常用温胆汤化裁治疗。
《素问・灵兰秘典论》说:“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胆属甲木,为中正之官,主决断,调节情志,防御和消除不良精神刺激,维持气血的正常运行,以保证脏腑的协调关系。主决断的功能决定于胆气。胆气壮则决断出,十一脏安;胆气怯则不能决断,十一脏不宁。体虚气弱之人,或情志过极,或饮食起居失常,损伤中焦,均能损耗胆气。胆气亏虚,疏泄失常,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使心失奉养。心胆相通,胆气怯弱,谋虑不决,处事易惊,常处于忧虑恐惧之中。胆为清净之府,喜温和而主生发。失常则木郁不达,胃气不和,进而化热生痰。肝胆气机郁结,脾胃升降失序,木郁化火。土壅湿聚,是为酿痰化热之源,痰与火热合邪,扰动心神,遂致失眠。胆喜清静,不耐邪扰。若外邪入侵,或饮食情志失调,邪客于胆,使胆气郁滞,而失清静。致肝脏疏泄不利,气血运行不畅,神气失常而失眠;或胆郁痰扰,心神不安而失眠。
温胆汤有清肃胆气,和顺胃腑,理气化痰,升清降浊的功能。方中无峻补攻伐之品,而是平和中正之剂,调理人身阴阳、气血、脏腑的功能,恢复胆中正温和之性。温胆汤有化痰而不燥,清热而不寒的特点,临证根据失眠的临床表现变通运用。
1、痰热扰心失眠
症见:失眠不易入寐,胸闷心烦,头晕目眩,呕恶痰涎,纳谷呆滞,舌苔黄腻,脉滑数。
痰浊宿食壅遏于中,积而化热,痰热扰心则失眠;痰浊上扰,蒙蔽清窍,则头晕目眩;气机不畅,胃失和降,则呕恶痰涎,纳谷呆滞。治疗以清热化痰,和中安神。
我常以《六因条辨》黄连温胆汤(黄连、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生姜、竹茹、枳实)化裁。
2、心虚胆怯失眠
症见:多梦易于惊醒,心悸胆怯,坐卧不安,倦怠短气,舌淡胖,脉弦细。心主神明,胆主决断,心胆虚怯,神失所养,心神不能收持,胆气难以决断,则多梦易于惊,心悸胆怯,坐卧不安;心气虚则倦怠气短。治疗以益气温胆,宁心安神。
我常以《证治准绳》十味温胆汤(制半夏、炒枳实、陈皮、茯苓、酸枣仁、远志、熟地黄、人参、五味子、炙甘草、姜、枣)化裁。
3、胆气郁阻失眠
症见:失眠多梦,胸闷太息,胁肋胀满,心烦躁扰,纳呆嗳气,苔薄脉弦。胆气郁阻,肝失条达,魂不守舍,则失眠多梦;气机不畅,则胸闷太息,胁肋胀满,心烦躁扰;胆气横逆,侵犯脾胃,则纳呆嗳气。治疗以利胆疏肝,化痰安神。
我常以温胆汤合四逆散(柴胡、芍药、枳实、甘草)或柴胡疏肝散(柴胡、芍药、川芎、香附、枳壳、陈皮、甘草)化裁。
4、胃气失和失眠
症见:睡卧不安,辗转反侧,胸脘满闷,不思饮食,恶心泛呕,嗳腐吞酸,大便糟粕不化,舌苔厚腻,脉滑。饮食不节,宿食停滞,胃失和降,浊气上逆,扰动心神则睡卧不安,辗转反侧;升降之枢受阻,则胸脘满闷,恶心泛呕;食积不化,脾胃损伤,则不思饮食,嗳腐吞酸,大便糟粕不化。治疗以健脾和胃,化食安神。
我常以温胆汤合半夏秫米汤(半夏、秫米)加味化裁。
常用加减法
血虚:当归、干地黄、枸杞。
肝热:丹皮、栀子、黄芩。
心火:黄连、莲子芯、竹叶。
气虚:党参、黄芪、白术。
阴虚:山萸肉、熟地、百合。
虚热:知母、黄柏。
引火归原:上肉桂、牛膝。
胃气不和:焦三仙、厚朴、焦槟榔、熟军。